司马氏篡权时,为何曹操时期的老臣后代都没有站出来反对的?

作者&投稿:寇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氏篡权是以高平陵之变为标志性事件的。因此,关于这个问题,大锅觉得可以在时间上以高平陵之变为界,总体上划分为两个时期,来进行一个梳理和分析。

在高平陵之变前,曹魏元老势力不仅不存在要去“捍卫曹氏”的事,他们反而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同情者,支持者甚至是参与者。这个时期,曹魏元老势力并没有认识到司马懿发动政变的真正目的,他们是“受蒙蔽”的;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的野心开始暴露,但是此时曹魏元老势力已经“悔之晚矣”。这个时期,总的来说曹魏元老势力表现得比较“无能为力”,但是仍然有一些“飞蛾扑火”式的“捍卫曹氏”的行动,但是没能改变历史的走向。

一、高平陵之变前,“受蒙蔽”的曹魏元老

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前,除开一部分在政治态度上,本身就属于司马懿的党羽,是司马懿的“铁杆”,还有一部分则处于观望骑墙状态的之外。曹魏的元老势力总体上其实是把司马懿视为匡正社稷的英雄,对他寄予厚望的;换个角度也可以这样说,曹魏的元老势力其实是受到了司马懿的蒙蔽,在这个阶段他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察觉到司马懿有代魏的野心。而出现这种政治气候的原因,就是曹爽专权。

在高平陵之变前,曹爽独擅朝政,司马懿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应该这样说,司马懿的被压制其实本身就很具有代表性。司马懿本人就算是“曹魏元老”,在曹操时代就入仕曹魏政权,历经武帝、文帝和明帝三朝,又是曹芳朝的辅政大臣,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在曹爽执政时期,和司马懿的命运一样,众多的曹魏元老都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曹爽之所以会对这些曹魏勋旧进行打压,原因其实很简单。曹爽作为在魏明帝身后的政治新人,在曹魏朝堂上是没有什么根基的。他所能信任和任用的人,都来自于他那个小圈子。何宴、邓飏、丁谧和毕轨这些曹爽的亲信纷纷占据显要位置,本身就已经严重损害了曹魏元老势力的政治利益不说,他们还利用手中的职权大肆排挤曹魏元老势力。

《三国志·孙礼传》:“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类似曹爽排挤孙礼这样的事情还很多,毕轨“枉奏”卢毓使其免官,何宴“找茬”傅嘏,也让他“下课”。为了达到独掌禁军,方便控制朝政以专权的目的。就连在曹魏禁军系统资历甚高,历任中军、护军将军、领军将军这些重要职位的蒋济,也被曹爽的弟弟曹羲所排挤,只能出任太尉闲职。

很显然,曹爽的这种行为也违背了魏明帝临终的政治安排,具有强烈不合法的色彩。蒋济、高柔、孙礼和王观等人,都是高平陵之变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孙礼曾经对司马懿说,“本谓明公齐踪伊、吕,匡辅魏室,上报明帝之托,下建万世之勋。今社稷将危,天下凶凶,此礼之所以不悦也。”孙礼把司马懿比作伊尹和姜子牙,已经是近乎公开地鼓励司马懿应该采取“非常措施”来挽救“社稷将危,天下凶凶”的危局。

蒋济和高柔比起孙礼的“精神支持”来,则更进一步,他们还是高平陵之变的实际参与者。蒋济的参与被史家认为是高平陵之变能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司马懿在发动政变后,让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并对他说“君为周勃矣。”可见,在曹魏元老的心目中,高平陵之变有如汉初铲除吕氏,匡扶刘氏的正义事业。

在这种情况下,曹魏元老势力实际上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同情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捍卫曹氏”了。

二、高平陵之变后,“无能为力”的曹魏元老

曹魏元老势力支持司马懿发动政变铲除曹爽,结束曹爽集团的专权。然而,他们却并不支持司马懿代魏。清代学者王懋竑就曾经指出,“蒋济、高柔、孙礼、王观,皆魏之大臣,激于曹爽之专政而辅司马懿以诛爽。”王懋竑注意到了蒋济等人的出发点,仅仅是“激于曹爽之专政”而帮助司马懿诛灭曹爽。因为司马懿的食言诛杀曹爽,彻底地暴露了他本来的面目。那些忠于曹氏的力量,也感到十分后悔。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只能说,这些人依然是忠于曹魏的,但是历史后来的走向,却又是这些曹魏元老“无能为力”,无法控制的了。

即便如此,忠于曹魏的势力,还是发动了一些飞蛾扑火式的“捍卫曹氏”的行动。洛阳朝中有李丰预谋杀死司马师的政变图谋,在外地方军镇则有淮南三叛起兵讨伐司马氏。嘉平六年(254年)李丰和张缉试图发动诛杀司马师的政变,并计划事成之后让夏侯玄辅政,这算是曹魏元老势力在洛阳发动“捍卫曹氏”的最大“动作”了。但可惜的是,这个计划尚未付诸实施,就因为走漏风声被司马师绞杀了。

《三国志·夏侯玄传》:“于是丰、玄、缉、敦、贤等皆夷三族,其馀亲属徙乐浪郡。”

夏侯玄之死是司马氏亡魏成晋之路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标志着曹魏中枢仅存的忠曹势力彻底被消灭。在地方的军镇也有反对司马氏的行动,其中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有“淮南三叛”。特别是毌丘俭的起事,性质是比较明确的,就是“捍卫曹氏”。然而,因为司马氏掌握了曹魏最为强大的中军,这些反对司马氏的地方军镇势力在军事力量上,总体来说相对较弱。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反对势力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所以这些反对的行动都没有成功。

总的来说,曹魏元老势力在司马氏控制了曹魏朝政之后,由于力量上的不足,再想“捍卫曹氏”,就显得比较“无能为力”了。



曹丕登基后,出于稳固皇权的目的,对所有近支皇族,比如曹植、曹彰等,都进行了政治打压。而他的这一举措也导致整个曹氏近支皇族出现了人才断层问题。近支皇族都被打压了,那么谁来维护曹氏江山呢?曹丕想到了夏侯氏、曹仁、曹真、曹休等远支皇族。终曹丕一世,曹魏军事力量都掌握在这些远支皇族手里。

按照曹丕的设想,近支皇族可能会篡位,而远支皇族概率相对较低。所以他很放心把权力交给这些人手上。但是,曹休、曹真这些远防亲戚和曹丕一样,都是短命鬼,而且子孙还不堪大用。因而到了曹叡时代,远支皇族也出现了人才断档,无人可用的地步。我们知道,曹叡时代正好是诸葛亮北伐的高峰期,蜀汉接连发动北伐,孙权也适时对曹魏发动攻势。面对敌人咄咄逼人的架势,曹叡必须把军权交出,交给了司马懿、满宠这类有能力外姓士族掌握。否则,江山社稷就完蛋了。

所以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士族们开始接触到了兵权。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士族们品尝到了权力带来的愉悦感。曹叡去世前夕,估计是他意识到了军权不能为外人所掌控。于是他决定收权,把一部分权力交给了远支皇族出身的曹爽。让曹爽和司马懿相互制衡,以确保曹芳的皇位稳固。

还比如弘农杨氏。由于杨修被杀,杨氏的族长杨彪与曹家关系一直就很僵。曹丕多次想缓和关系,但杨彪根本就不领情,到死都不做曹魏的官。所以杨氏一族与曹家的关系其实也很一般。曹氏大权沦落,这在杨家人看来,也是天道有轮回,关我屁事。再比如说河东贾氏,颍川种氏,高唐华氏和东海王朗。虽然他们与曹家无仇无怨,但问题是贾逵、钟繇、华歆、王朗这些人,本来就是一帮投机分子。他们的政治主张是谁当皇帝都可以,谁当皇帝都就跟谁联姻,谁当皇帝他们都劝进,争当开国功臣。在他们的心里,根本不存在皇位只能由曹家人坐的概念。所以曹家大权旁落,在他们后代的眼里自然也只是汉献帝禅让的重演。汉家四百年江山都能让,在位才四十余年的曹家凭什么不能让呢?(曹丕当年被这些人扶上位时,应该没想过这些人的后代,也用同样的方式抛弃了曹氏)



曹操统治之初才用的就是霸道,手下几乎没有忠臣,军队只掌握在曹和夏侯手中,即便是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将也不能独领一方,曹操死后的曹二代曹三代就无法将军队全部放在曹和夏侯家了,毕竟同样姓曹人家也有继承权,让有继承权的掌握军队,那皇帝不就当到头了吗,把军队让出去后又没有啥忠于曹魏的,被篡位不就是必然了吗,更何况历史上篡位者往往被篡位,司马懿还是被曹操送进监狱里用屠刀逼着出仕的,我就不信司马懿没有一点报复心,司马懿要这样还会忠于曹魏,那可真就是圣人了

高平陵事变
魏明帝曹叡临终托孤,将年幼的新帝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和曹爽,司马懿掌管兵权,曹爽辅政,两人一同辅佐曹芳。曹爽及其亲信代表的就是忠于曹家的臣子,司马懿则是另一方势力,双方对立。

高平陵事变时,司马懿控制朝廷所有武库及重要部门,并以太后的名义宣布曹爽的诸多罪名。消息传来,曹爽一时方寸大乱,同时司马懿多次派人劝降,然后曹爽投降了,却幻想着最多削去官职,仍能保命。可最后,曹爽和他的亲信都被以谋反之罪诛灭三族。

经过高平陵事变,曹氏宗族在朝廷的势力已经清除,此后,司马懿多次提拔亲信、心腹,这就逐渐造成了司马氏谋反时的顺利。

主要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的环境,其他家族都不愿意继续争斗,而且司马家族的权利比较大。

~

司马懿叛变曹氏家族后,为何曹操以前的老部下都坐视不管呢?
答: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司马懿造反的时候这些老部下大多数都已经去世了,剩下的人也都是一些不被重用的人,所以就算是司马懿造反也跟他们没有关系了,说不定在司马懿造反成功之后,他们的待遇还可能会变得好一点。按照时间来推断,司马懿是在曹操死后差不多三十年才开始造反的,这时候曹操的五良将都已经去世...

为何在司马氏造反之时,曹魏老臣为何集体选择沉默?
答:因司马家族当时的势力十分壮大,而曹魏老臣在经过多年之后,在朝为官的能人少之又少,实力在根本上无法与司马家族抗衡,当然会选择沉默了。曹丕在帝时对曹氏打压得很大,使得后继无人。 曹魏的第一个皇帝曹丕 ,之后就是曹叡。父子对曹氏势力进行了大规模的打压,就使得曹氏后人在朝廷里根本没啥势力...

为什么司马家篡权的时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_百 ...
答:魏、蜀、吴争霸后,无论是曹操、孙权,还是刘备的后代,都无法称霸全国,而司马懿的后代建立了晋朝。所以有人说三国最大赢家是司马懿家族。但三国时期,曹操有25个儿子。众多儿子中,司马懿篡权时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阻止他?曹丕饮鸩止渴,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曹丕身上找到原因。曹丕在位期间的做法,...

司马懿杀曹族七千余人,为何曹操老部下都坐视不管?
答:司马懿可以篡权,曹爽同样也是可以的。曹爽和司马懿接受曹叡托孤辅政时,他将司马懿架空,又采用邓飏之谋将郭太后迁往永宁宫软禁,任用自己兄弟为官,结党营私,不将小皇帝曹芳放在眼里。照这个情形发展下去,曹爽很有可能夺权,自立为帝的。因此,当时魏国朝堂高柔、王观、蒋济、王凌、郭淮等重臣、老臣认为...

...家篡权的时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是为什么?
答:司马家篡权的时候大部分曹操的老臣后代都没站出来保卫曹家,是为什么?当司马家族篡夺王位时,魏国老臣的后代大多不愿为曹家辩护。此外,魏国老臣的后裔大多也无法为曹家辩护。不想保护曹丕即位后,为了稳定皇权,对曹植、曹彰等亲近的皇族进行政治打压。而他的这一举动也导致了整个曹家附近皇室的人才断层...

司马懿篡位夺权,当年跟随曹操的旧部为什么没有加以阻止?
答:这其实是由于司马懿和曹操两个人做事情的风格还是有着很多的差异的,司马懿本人做事比较的谨慎再加上个人的性格,更加容易去笼络在军队之中的人,所以说当时的人以及朝廷之中很多的人,对于司马懿还是非常的信服的。那么曹操和司马懿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性格方面了,曹操他其实是一个比较暴躁的人,再...

司马懿诛杀曹氏3族共计7000余人,为何曹操当年老部下坐视不管?
答: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曹爽自己做人有问题,实在是太不得人心了;第二个原因就是司马懿比较会做人,会收买那些老臣的心;第三个原因就是曹魏那会已经走向没落,老臣们早就有心无力了;这三个原因就是为何司马懿诛杀曹氏而曹操的旧部下不管的原因,曹操的老部下已经不想摊这趟浑水...

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曹操的旧部为什么不帮曹爽?
答:公元249年,曹爽兄弟跟随魏少帝曹芳拜谒葬于高平陵的魏明帝曹叡陵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除掉了曹爽及其党羽,把持了曹魏大权。在司马懿政变篡权时,为什么就没有忠于曹氏的旧部支持曹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曹丕、曹睿时期持续打压曹氏宗族 曹丕篡汉建魏,大封同姓王侯。封王侯的同时,曹丕还对他们采取了...

司马懿叛变后,曹操老部下为何按兵不动?
答:这就使得曹操的老将们基本不想帮助从曹爽,并且在司马懿家族上台后,给予士族极大的权益。通过晋朝时期士族的生活便能发现,他们活的非常的潇洒,家族势力更是强大无比,这一切都是他们妥协后的结果。曹操时代的“唯才是举”政策,彻底被废除,寒门出不了头了。这样一来,司马懿在篡位时,...

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夺权诛杀曹爽,曹魏的老臣为何不搭救?
答:在曹魏江山即将被他人篡夺之时,曹魏的老臣为何不搭救曹爽呢? 曹魏的老臣指的是当年辅佐曹操的人,他们可分为三派,分别是宗亲、士族、寒门将领。 三派中,曹魏宗亲是有心无力,士族是骑墙派,寒门将领。 寒门指的是出身一般的人,曹操时期,选举人才的标准是“唯才是举”,部下出现了许多出身寒门,但能力很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