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曹操的旧部为什么不帮曹爽?

作者&投稿:秘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说到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夺权这件事情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看来看去感觉司马懿夺权其实就被逼无奈啊,从不想出仕被逼着做官,最后被逼着谋反夺权都是被逼的,所以挺有意思的,那么我们还是回归正题,司马懿在夺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帮助超爽,曹操以前的旧部下都去哪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司马懿夺权,在历史上被称为高平陵事变。事变之时,还是有人帮曹爽的,最有名的就是桓范,但是被曹爽拒绝了。

公元249年,曹爽兄弟跟随魏少帝曹芳拜谒葬于高平陵的魏明帝曹叡陵墓。司马懿趁机发动政变,除掉了曹爽及其党羽,把持了曹魏大权。

在司马懿政变篡权时,为什么就没有忠于曹氏的旧部支持曹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曹丕、曹睿时期持续打压曹氏宗族

曹丕篡汉建魏,大封同姓王侯。封王侯的同时,曹丕还对他们采取了极其严厉的防范政策,力图阻止危及他的皇位,及子孙皇位的事件发生。甚至还杀害宗族成员,比如他的兄弟曹彰。

曹丕、曹叡实行了很多措施来防范曹氏宗族。不贤者不王,一旦封王,立即迫令就国,活动区域不许超过三十里,不许进京,不许和其他封王来往。王侯的一举一动皆受中央派来的辅监管制,并且不准统兵。

这就导致司马氏篡位时,曹氏宗族除了曹爽兄弟,其他王侯都无兵反抗。

门阀统治兴起

曹操时代,曹操唯才是用,对士族,是即利用又打压。

曹丕、曹叡却开始大量启用士族。在国家的选官政策上,曹丕采用了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只有士族子弟才有机会被选拔。这就导致门阀兴起,这一弊政甚至直接影响到了篡曹魏的晋朝。

司马懿作为门阀士族,还手握重兵。曹丕死时,司马懿作为托孤重臣,在曹魏朝廷的地位越来越高,支持者越来越多。

司马懿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除了桓范等少数人,其他诸如蒋济这些老臣都支持司马懿。

曹爽决断错误

曹爽是高平陵事变中的关键点,是否会有曹魏旧部起兵支援,曹爽就是一面大旗。

曹爽虽然也是手握重兵,但是曹爽的能力明显无法和他的先辈相比。高平陵政变发生的时候,曹爽有着最佳的机会起兵抗击司马懿。但是曹爽却不听桓范的劝说,起兵攻打司马懿,而是错误的选择了投降。曹爽及其党羽,最后都被司马懿处死,甚至夷灭三族。

曹爽兄弟,有皇帝在手,军权在握,都没有起兵反抗,其他人自然没理由起兵帮曹爽了。

曹魏旧部进行了反抗

高平陵事变后,出现了淮南三叛。

251年,太尉王凌谋立楚王曹彪为帝,后事发,饮药自杀。

255年,扬州刺史文钦、镇东将军毌丘俭起兵寿春,矫称受太后诏书讨司马师。司马师率军征讨,毌丘俭被杀,文钦逃入孙吴。

257年,征东将军诸葛诞反于寿春,向孙吴称臣。司马昭督军征讨,诸葛诞兵败被杀。

至此,支持曹魏皇室的武装力量基本被消灭殆尽,为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铺好了道路。



~

曾跟随孟德多年的部下,在司马懿叛乱时,为什么选择坐视不管?
答:可以说司马懿最后夺取政权集齐了许多人的支持,这其中也有曹爽自己的所作所为推动了司马懿的夺权之路,司马懿夺得政权也是众望所归。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太后竟然也支持司马懿夺取政权,这就给那些支持司马懿的人打了一针镇定剂,让他们更加乐意跟着司马懿了。一些还在旁边观望的人也选择站到了司马懿...

司马懿是怎么死的?历史评价他是怎么一个人物?
答:在曹操时,司马懿尚未受到大用。曹丕为魏太子时,懿为丕中庶子,懿与陈群、吴质、朱铄号称太子“四友”。史称懿“每与大谋,辄有奇策。”所谓“奇策”,无非是给曹丕出主意,使丕保住太子宝座而已。因此,曹丕为帝后,对懿极为“信重”,给以领兵大权。丕临死,令曹真、曹休、陈群与懿“并受顾命”辅曹睿。以上四人...

司马懿活了多少岁
答:司马懿活了73岁。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汉室被曹氏所控制,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曹丕临终时,令...

《三国演义》里曹冲如果没死,曹操传位于曹冲,你认为司马懿还能夺权吗...
答:曹操在世时,司马懿只能忍着,但是曹操死了以后,司马懿的野心权谋开始渐渐的暴露出来。因为曹家实在没什么有能耐的人可以压制司马懿。而曹冲如若不夭折,他绝对可以成为像曹操那样的一代雄主,司马懿就无篡位的可能。曹冲如果继承大统,必定是为仁德之君。有一次,曹冲的衣物被侍从不小心弄坏了,侍从...

三国曹操诗马懿谁先死
答:曹操先死的,曹操的儿子曹丕继位魏公,不久后废汉献帝刘协;自己称帝建立魏国;之后西蜀和东吴也相继建国;此后的十年内,蜀国丞相诸葛亮多次北伐魏国与司马懿交手;所以曹操比司马懿死的早

将天下玩弄于掌心的司马懿,唯独对哪一人是真心的?
答:曹家兵权在握曹操的发迹就是靠着宗族子弟一起奋斗才得到的,在曹操时代,很多曹姓,夏侯姓的人被曹操委以重任,因为这些是和曹操穿一条裤衩的势力,曹氏腾达,他们必定大富大贵,曹氏衰败,他们也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然而到了曹丕时代,由于曹丕害怕自己的兄弟夺权,所以明令禁止宗室子弟入朝为官,这让...

如果曹操不杀吕布,收他为己用,曹操能一统天下吗?
答:第一,从刘备来看,是有这样的可能的。因为当时吕布在落入曹操的手中之时,刘备故意利用曹操本身就生性多疑的性格特点,在外煽风点火,从而绝了曹操要把吕布留为己用的想法。从此可见刘备打心底里是认可吕布的能力的,也在心底里把吕布作为了自己的威胁之一。第二,吕布的前科导致了不确定性。本来吕布...

历史上刘备是怎么死的
答:鲁肃,黄盖,吕蒙等。曹魏的马懿,荀彧,郭嘉等。刘备发展迅速在于得到赵云,徐庶,庞统,诸葛亮后才慢慢地占有一席之地的。当刘备发展起来的时候,曹操已经快要统一北方了,并且准备攻打东吴进而一统天下。东吴的孙权虽说不及曹操,但是其地位永固,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也不是轻易就可以打破的。

司马昭为什么没有在自己大权在握的时候选择登基?他是害怕吗?
答:生在古代那种皇权社会,但凡自己手里有能力的人,都会向往皇权。而在我国的几千年历史中,离皇位最接近,但到死都没有登上帝位的权臣一共有两位,分别为曹操和司马昭。曹操不用多说,大家对这一人物应该有深刻的认知,毕竟每个人在上初中的时候都会学古代史,都会了解曹操的生平事迹,今天想和大家聊...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人物性格、成败分析及与司马懿的比较
答:在演义中,诸葛亮被描述为神一样的存在。军事天才,政治天才,文学天才,堪称三国第一智者。诸葛亮的人物性格:聪明,忠诚,谦虚谨慎,知人善用,治军严明,公正清廉,能言善辩。反正你能想到的好词基本都可以用上。诸葛亮的成败,诸葛亮最大的功劳是给刘备定义的三分天下。之后出茅庐,火烧博望坡,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