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程地质资料管理及综合应用研究 地矿类专业的分专业详细介绍

作者&投稿:巨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金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信息(档案)中心)

摘要 近年来,孤岛采油厂紧紧围绕采油厂信息化建设实际,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求新求变 求精求细”为目标,从数据质量和数据应用两个方面入手,逐步完善数据覆盖面和数据质量,建成“可用、可信”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在总结、提升、完善采油厂采油工程数据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强化数据应用,增强采油工程数据库的数据服务功能。本文重点介绍如何采集、管理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如何应用这些数据为工程管理、综合研究、统计分析等不同类型的应用提供服务,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关键词 采油工程 地质资料管理 综合应用

1 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现状

1.1 管理现状

采油工程数据库的建设从1998 版到2005 版,经过几年的努力,其历史数据得到了保留、补充、完善,但还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由于采油工程涉及技术面广、综合性强而又非常复杂的特点,因此对信息要求相对更高,涉及包括油藏、设备、工艺、经济等多方面源头数据,但目前数据采集不能完全涵盖采油工程的全部源头,从而导致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采集不全;另一方面,数据处理体系一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采油工程应用需要大量的统计和专业化计算,但目前这些规则、算法没有一套体系将其规范化,基本靠人工或各自独立的系统来自行设计,造成应用数据的不统一。因此可以说目前并没有真正实现基于源头数据、面向最终应用的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应用体系,这直接影响着生产应用及辅助决策的质量。现实情况要求,建立统一的基于源头、面向最终应用的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管理应用体系,实现数据源头的统一和应用的系统化、规范化。

1.2 应用现状

1.2.1 综合应用现状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基层缺乏应用软件支持,现阶段尚无建立基于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并且现有的应用软件相对孤立,各自建立一套相应的数据加工、业务处理规则,通用性差、复用性差。虽然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质量逐步提升,但是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利用率低,还存在“只采不用”、“采用两张皮”的现象,并未达到“边采边用”、“谁采谁先用”的效果,难以满足采油工程精细管理的要求。

1.2.2 数据统计分析现状

1)人工手录,逐级上报。采油工程月报半年报年报是综合反映采油工程整体情况的最基本资料,虽然目前在用的各种报表无论是种类上还是不同层次上都比较全面,但各种报表基本上都是靠人工手录,采取各单位逐级填写上报的形式,这样存在涉及环节多,出错概率大的弊端,影响了采油工程报表的质量和实效。

2)报表数量种类逐年增加。随着油田开发形势发生诸多变化和工艺技术不断发展,需要基层不断地增加新资料,新的资料增加了,旧的资料却没有进行优化和整合,导致基层资料越积越多,大大增加了基层单位的工作负担。

3)重复数据多。目前的分级分专业填报方式无法解决数据重复填报的问题,各专业报表、台账数据项重复的多,需要多次重复填写和计算,仅单井日产液量这一项数据在不同的报表中用到十几次。

2 存在的问题

1)没有建立统一的、规范的针对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加工、处理的业务规则、业务规范数据库,无法实现采油工程数据处理在整体层面上的统一和规范。

2)现有的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中数据项不能满足目前的采油工程要求,例如关于设备使用情况、经济指标等数据尚未采集到数据库中,需要不断扩充采集范围。

3)各应用系统数据来源分散,没有以采油工程源头地质资料数据库做支撑,难以保障采油工程相关数据的统一性或唯一性。

4)现有的应用系统,分散建设,需要提升整合、集成应用,同时按照采油工程的精细管理要求,需要信息化建设需要向基层延伸,向分析预警等深层次应用延伸。

3 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管理及综合应用对策

3.1 实现采油工程数据一体化管理,为采油工程应用奠定数据基础

3.1.1 建设面向业务应用的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

应用数据模型是物理的应用数据库的规范体现,它是源于数据源头、遵循业务逻辑规则、面向最终应用的数据有机组织体系,与业务规则库一起构成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体系的核心,为各业务主体的应用提供应用数据和业务逻辑的服务。

在源头库的基础上,逐步搭建起了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目前已建成采油、注水、集输、作业类数据表150张,记录数达130余万条(表1)。

表1 采油工程库数据表构成表

3.1.2 建立采油工程数据处理业务规则库

采油工程业务规则库存储与业务相关或与数据统计相关的数据处理规则、业务逻辑规则,不仅实现应用数据模型的处理验证和面向应用的数据组织,同时实现业务逻辑与应用的分离和可扩展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应用系统无法适应业务变化的需求。

业务规则库建设内容包括:业务处理流程、专业算法规则、综合分析指标等的体系化、规范化。业务规则库包含各级采油工程指标的处理规则,为应用数据库的数据生成提供业务逻辑的支持。

从业务需求出发,结合开发应用指标的算法,在采油厂业务专家的反复论证下,最终形成了采油厂采油、注水技术管理指标的统计算法,统一了日度统计指标、月度生产指标、月度技术指标、月度能耗指标、月度机采指标五大类百余个技术管理指标。

3.1.3 实施多项有效举措,加强数据质量监控

在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管理方面,我们采取“数据链式闭环管理”(图1),其中的链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审核、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数据完善。链条在公转,环节在自转,各环节之间相互独立,而其间又环环相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通过多项举措,全流程、全方位地实施数据管理一体化,实现各环节内部优化和系统整体优化,达到提高数据质量的目的。

图1 数据链式闭环管理示意图

(1)强化组织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为了采油工程数据库建设能够高效运行,真正发挥数据资源对油田生产经营建设的支撑作用,采油厂专门成立了数据质量提升与应用项目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下设项目管理运行组、数据应用提升组,小组成员由科研、生产、信息的专家、领导与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通过精心组织、细化计划、落实措施、加强运行管理,强化单位(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确保了总体目标的实现。

(2)完善标准制度,数据采集管理高效运行

集中力量深入研究源点数据采集体系,剖析结构、改造流程、健全制度、完善标准,数据采集管理体系更加规范、有序。

一是完善填写标准,统一采集要求。为了促进数据采集工作标准化运行,把握源点、跟踪需求、深入研究,不断完善采油厂《采油工程数据填写标准》、《数据考核内容》等数据采集与管理考核标准,在数据采集上努力做到“三清”,即源点数据采集岗位负责采集的哪些表清楚、数据项填写要求清楚、数据项检查内容清楚。

二是健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为了进一步规范采油厂专业数据管理,更好地发挥“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在生产开发中的作用,依据《采油厂数据采集管理办法》,制定了相应的《井下作业数据信息管理实施细则》、《地面工程数据管理规定》等相关规章制度,对数据采集、检查、纠错以及数据考核等各环节进行明确规定,使数据基础管理工作有据可依,确保数据检查体系在各节点正常运行,促进了数据采集与应用工作走上了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3)丰富数据检查规则,强化数据质量控制

为了进一步减少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的差错率,提高新生数据入库质量,从数据齐全性检查规则和数据项检查规则两个方面,通过程序自动对错误数据“多角度、全方位”的控制,构建数据质量规则体系。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能够动态修改、完善相应数据表、数据项的检查条件,从源头上有效控制数据的质量(表2)。

表2 数据表资产齐全检查规则统计表

(4)加强纠错抽查考核,提高数据可用率

通过不断完善数据纠错体系,动员全厂工程各专业领域的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发现、反馈、纠正应用中的错误数据,2013年,在全厂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共核实、处理问题1200 余条,改正各种生产数据3000余项。另外,由专业科室不定期抽查所负责工程报表数据,加强了数据抽查考核力度。这些工作的开展,大幅降低了数据错误量,有力地促进了数据采集质量的提高。

3.2 集成创新,提升应用,推进采油工程综合应用研究

3.2.1 通过优化组合,统一采油厂各级报表台账

作为一线的基层生产单位,基层掌握着第一手的业务数据,为了生产经营的需要,各专业部门根据需要下发了大量格式各异的报表,同时为了自己管理的需要也制作了各类报表,这些报表为生产经营提供准确数据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基层单位的工作量;同时报表中存在各类指标的统计标准和算法不统一,而且导致同一生产指标不同人员统计标准不同,为基层单位生产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增加了难度。

为减轻基层手工整理报表、台账的负担,就需要在规范、统一各级报表、台账的基础上,实现自动生成及网上查询,从而实现采油工程数据基础的基层应用需求。

3.2.2 基于工程数据库,搭建采油工程综合应用平台

为了提升采油工程精细管理和基层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基础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减轻基层工作量,提高工程数据质量和利用率,按照注、采、输、修专业分类,全面开展工程数据综合应用建设。进行业务流程和业务需求梳理,围绕工程动态、生产预警、统计分析、单井信息综合查询等业务活动,按照急用为先、实用为先,边建、边用、边完善的原则,建立覆盖采、注、输、修4个专业,厂、矿、队、站的各级应用平台,从数据上,实现分公司、厂、矿、队、站的逐级穿透;从功能上,实现分公司、厂、矿、队、站按权限的逐级导航,满足使用者的查询、统计、分析等应用需求,实现采油工程数据自下而上、一体化应用。

3.2.3 核实指标数据准确性,推动工程平台应用

为提高平台推广力度和推广质量,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多次组织提升完善讨论会,组织科室、基层技术人员,核对报表算法、数据准确性,在局、厂业务专家的反复论证下,修正了百米吨液耗电、免修期、检泵周期等算法,最终形成了采油厂采油、注水、集输、作业技术管理指标的统计算法,统一了日度统计指标、月度生产指标、月度能耗指标等5大类百余个技术管理指标的统计算法,从而保证了推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2.4 强化应用培训,保障平台的推广运行

培训是软件项目推广应用工作中的有力工具,系统正式运行以来,采油厂分层次分批组织管理区资料员、工程技术人员、注采管理部、集输管理部、作业中心等科室技术人员200余人次进行培训,并建立了定期的培训计划,使各层次的技术人员尽快掌握了解系统功能,展开应用。

4 结束语

在建立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采集、管理体系,并使其服务于生产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与应用服务建设,应以“打破专业壁垒、贯通业务流程、促进信息共享”为目标,坚守信息服务生产、服务经营、服务管理、服务基层的工作理念,以需求作为服务的方向和动力,用完善、可用、可信的数据资源有力支撑综合应用服务平台的应用,同时,综合服务平台的应用又促进完善数据中心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促进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与应用。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二次开发利用~

叶翠莲 乔智国 林永茂
(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 达州 635000)
摘要 本文对气田工程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过程进行了阐述,针对气田勘探开发特点并结合生产需要,介绍了档案数字化处理方法、网络数据库建设及数字化档案管理方法,在数字化档案建设的基础上,对工程地质档案进行二次开发利用,建立了工区三维GIS地图信息系统,并在工程设计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关键词 气田 工程地质档案 数字化管理 二次开发
引言
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将形成涉及地震、钻井、完井、测井、固井、测试及生产信息等众多工程地质资料。这些资料既是气田勘探开发过程的真实记录,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属于国家的宝贵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程度逐步普及,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加快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促进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利用已成为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1]。
1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资料涉及众多专业,涵盖了气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档案资料庞杂,类型众多。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存在人工检索效率低、查阅不便、易损坏、占据空间大等缺点,数字化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将彻底改变档案的利用方式,突破纸质档案利用的局限,促使档案管理从档案的保管、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信息服务职能转变。气田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1 档案的数字化处理
工程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处理是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基础。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对库存资料的清理与分类。根据馆藏资料内容划分为书刊类、地质科技档案类、图件类、基建档案及学术研讨报告等类别。②将不同类别的资料目录进行数字化处理。地质档案资料目录数字化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机读目录和目录数据库,利用人工将大量的档案信息进行著录、标引和录入。在进行档案目录数字化过程中,应严格规范档案信息的著录标引及其机读目录数据的录入工作,以建立高质量的档案目录数据库[2]。③进行档案全文数字化,将上述不同类别、不同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的地质档案资料通过计算机录入、扫描、转化处理等方法,把文字、图件、图表、图像和声音等工程地质资料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文件,并存贮到磁盘和光盘等物理载体上。同时依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对新产生的各类资料实施纸质资料和电子文本资料同时上交和汇交,对新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和存储等处理。纸质地质档案资料经过计算机一系列的数字化处理后生成数字化档案(即电子档案),为实现工程地质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存管理、借阅查询、开发利用和复制等数字化管理建立基础。
1.2 网络数据库的建设
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是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技术手段。与传统载体的档案相比,数字化档案的最大特点是能够通过网络迅速流动,因此需要从功能、可操作性、标准化、稳定性、安全性和功能的扩展性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建立实用的档案管理系统。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在考查、借鉴了当前国内先进的档案管理软件的基础上,依据公司生产生活实际情况,结合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要求,利用ASP.NET网站及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技术,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地质资料管理系统”。该系统将数字化档案划分为地质科研档案(包括油气田开发类、科学技术研究类、测绘类等)、光盘备份、书刊类、图件、基建档案、学术研讨报告及多份库共七大类资料,包含了资料上传、资料检索、借阅资料、资料下载、新到资料查新等7个子系统(图1),针对作者、编著时间、主题词或摘要、其他检索词及组合条件等内容实现了模糊查询、全文查询和精确查询的功能,选中检索到的目标文件可以进行资料借阅申请或在线阅读等功能。

图1 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组成

1.3 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成果体现。与传统档案资料管理方法不同的是,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是与计算机、电子档案、数据库和网络紧密联系的。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将产生工区地震原始资料、单井钻完井及投产的各种原始资料、相关科研成果报告等各类工程地质资料。这些资料分别由设计、施工及研究单位提交至档案管理中心并经过档案管理中心严格检查验收合格后,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资料及时进行分类、编号、立卷、归档,并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处理,将形成的电子档案上传至网络数据库,提供对归档文件的信息查询、借阅、下载等数字化管理[3],其管理流程详见图2。

图2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流程图

2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二次开发利用
随着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深入,用户已不仅仅满足于历史资料的信息查询服务,更希望能够对已有数字化档案进行二次开发,充分利用数字化档案对现实工作提供帮助,甚至完成部分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随着中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油气勘探开发步伐的加快,各类施工设计的编写任务日益增多。为了规范化设计编写过程、提高设计编写效率、保证设计质量,西南油气分公司在现有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发了西南油气分公司工区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图3),并在工程设计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
建立的西南油气分公司工区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卫星地图的基础上增加了工区输气管线、井位部署、道路交通信息、井场环境信息等不同同层标签。通过选择不同标签,可以叠合显示相关图层数据,并能够实现相关地图信息的放大、缩小、移动、截屏保存等功能,能够为井位部署、输气管线布局等决策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另外,在GIS地理信息系统中,还加入了已有井的井史资料,主要包括钻井、完井、测井及测试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在编写新井钻井地质设计时,可以通过选择相邻井,对预钻井进行构造图、层位对比图的绘制,自动形成预钻井地质构造特征等基础信息,并可自动生成文本文档,初步实现了钻井地质设计的自动化编写。

图3 西南油气分公司GIS地理信息系统

3 结语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是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分类整理、数字化处理并充分利用网络及数据库技术,把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与网络化数字化管理相结合,实现了气田工程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经授权许可的使用者足不出户便可查阅或下载相关资料。在档案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针对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工区三维GIS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工区井位、管线分布等信息的直观显示,同时利用已有井井史资料,初步实现了钻井地质设计的自动化编写,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地质档案的二次开发利用,为气田工程地质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参考文献
李婕,沃恒怒.地质资料数字化的作用及推进数字化工作的途径.地质学刊,2008,(4):340~342
肖希明,孟雪梅等,信息资源建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78
金华英.初论地质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贵州地质,2008,(2):158~160
朱毅.NET程序员面试指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采矿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矿区开发、矿井开采、巷道开拓的设计方法;3.掌握矿山压力及岩体工程监测、矿井通风与空调、矿山安全以及矿井灾害预防等技术;4.具有先进的生产组织和技术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5.熟悉国家有关采矿工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岩体力学、工程力学、采矿学、矿井通风与安全、电工与电子技术、采矿机械、矿山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分析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和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知识,受到石油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油气田钻井、采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初步的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力学、地质学、计算机科学及与石油工程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应用数学、地质学方法及系统的力学理论进行油气田开发设计的基本能力;3.具有应用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油气钻采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4.具有一般钻采工具和设备部件机械设计的初步能力;5.具有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石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技术革新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6.具有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经济知识进行石油工程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初步能力。主要课程:技术经济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钻采新技术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从事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矿物学、选矿学、机械工程、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实验研究、工程设计方法、生产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矿物加工方面的研究、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有关化学、有机化学、电磁学、工程流体力学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矿物学与岩石学、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掌握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材料科学的基本知识及材料性能检测、研究方法及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掌握矿物加工厂工程设计方法,并具有进行工艺设计的能力;5.具有矿物加工常规机、电设备的事故处理与设备维护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能力。主要课程: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选矿学,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资源勘察及工程勘察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术 新方法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可以在资源勘查和工程勘察两个方向上有所侧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岩土力学、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应用地球化学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重力、磁法、电法、地震、测井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掌握钻探、掘进常用技术方法;3.具有常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方法施工及数据解释的基本能力,具有从事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对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新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工程勘察、建筑工程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国内外资源勘查与工程勘察新技术及其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工艺与设备、基础工程与施工、地球化学勘探、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应用地质和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资源地质调查和找矿勘查室内外王作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分析研究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特征、矿产分布规律及工业价值,进行资源评价与矿产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等方面有所侧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基础地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3.具有对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矿地质条件、矿产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4.熟悉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及环境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现代地质学的理论前沿及现代资源勘查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课程: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能源地质学、资源勘探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资源管理与评价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水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资源地质勘查的初步能力和解决常见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现代地质学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进行资源地质工作及解决与各类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并具有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地质环境的初步能力。本专业在培养方向上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评价与管理、勘察技术与工程等方面有所侧重。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化学基础;2、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常用计算机软件的用法,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能够应用计算机进行一般的科学计算;3、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有听、说、写、译的基础;4、系统掌握地质工程领域必须的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趋势;掌握应用地球物理的基础知识;5、具备解决地质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地球物理资料解释可应用的基本技能;掌握综合勘探和油藏地质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完成地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6、具备基本的经济管理知识及进行地质工程经济评价的初步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效益观念,具备对技术工作进行组织的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人际交流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7、掌握文件检索和其它获取信息的方法,具备获取和追踪新知识的能力。主要课程:基础地质学、矿产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钻掘工程学、基础工程施工、环境地质学、地质工程学。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加工利用以及相关设施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加工利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规划设计、设备选型与计算、工艺流程确定、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矿业投资、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工艺革新等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能够系统地掌握资源工程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术的专业知识,2、了解本领域科技发展的新动向。3、系统地掌握资源工程领域的数学方法,现代计算手段,并能对具体资源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4、熟悉资源工程领域大型工具软件,并在国际通用软件基础上,利用软件应用开发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的能力。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化学、流体力学、地质学与矿物学、矿床地质与油气田地质、岩石力学与爆破工程、矿床开采、油气田钻探与开发、矿物加工与利用、技术经济学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采油工程地质资料管理及综合应用研究
答:现实情况要求,建立统一的基于源头、面向最终应用的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管理应用体系,实现数据源头的统一和应用的系统化、规范化。 1.2 应用现状 1.2.1 综合应用现状 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基层缺乏应用软件支持,现阶段尚无建立基于采油工程地质资料数据库的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并且现有的应用软件相对孤立,各自建立一套相应的...

分布式系统在油气田地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答:在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设计院、广西采气厂等12个分站点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分布和协同的部署理念研发与部署分布式服务系统和二级单位地质档案管总控平台。在西南油气田范围内建成了一个庞大的跨越4个省12个单位的地质档案信息数据库,解决了西南油气田资料管理的规范化和统一性问题,实现了各单位之间资料的共享,形成一个...

石油企业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现状分析
答:一是加大中国石化地质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全部实现网上查询以及条形码扫描登记,设立档案服务咨询热线、建立“地质资料查询”平台、开展预约查档服务、实施档案代查服务、推行跨室查档服务、开通档案服务监督热线,使得服务渠道更加通畅便捷,为科研生产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每年在全油田开展年度重点档案...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
答:第一阶段开发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地质资料图文管理系统,初步实现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主流程的信息化。开发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综合分析、地质特征和演化过程模拟、油气基础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等信息系统,建立完善的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信息采集与处理平台。第二阶段完善系统功能,建立成果展示和信息发布系统,深入开展地质调查公益性成...

地质资料信息化应用实践——以胜利地质录井公司为例
答:摘要 本文主要以胜利地质录井公司在地质资料信息化应用方面为实例,阐述了如何通过信息软件的开发建立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模式,以及两种地质资料共享应用模式的建立,重点分析了地质资料信息化应用在生产管理、过程监控、综合评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对地质资料的应用还会越来越深入。 关键词 ...

西安石油大学地质学学科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
答:研究生就业方向为油田企业、地质单位、科研院所等,从事油气地质、油气勘探与开发或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二、地质学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理论与综合研究人才,能深入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发展动向,能应用本专业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独立从事地质学的科学...

油田地质档案中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探索
答:摘要 本文针对非结构化数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西南油气田地质档案非结构化数据管理特点,提出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与数据利用的技术架构,并对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应用进行了深刻剖析,总结出了以技术解决方案、行政管理模式和数据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为油田地质档案中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探索出了...

地质资料归档中常见问题与对策——以中原油田为例
答:但是,在日常地质资料归档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习惯性管理漏洞,应当引起地质资料管理者的足够重视。 1 地质资料的流转形式 长期以来,能源企业均按照国土资源部及石油石化等上级部门对地质资料的管理要求,及时完成了地质资料的接收、整理、编目、保管、利用及地质资料上交、汇交任务,为国家和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资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考研分享?
答:082002油气田开发工程 油田开发工程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业,是个综合应用多学科的巨大工程。它主要涉及地质、物探、钻井、采油、油藏、储运、经济、管理、水电和土建部门等,因此就业面比较广。目前,我国深水石油勘探开发尚处在起步的阶段,其未来发展有很大的潜力,就业前景一般来说较好。例如,中国地质大学(...

强化管理 提升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水平
答: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有利条件下,规范石油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构建涵盖全面、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特色明显的开放式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油气资源的勘查、开发以及科研和生产提供石油地质资料信息技术支撑,是摆在我们石油地质资料管理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为了切实贯彻和落实国务院的《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