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淡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晚年爱越城东南二十里之会稽山阳明洞,筑室以居,自号阳明子,学者乃称阳明先生。
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
我的理解是这样:你没有看这朵花时,这花就和你的心一样是平寂得像是没有存在过一样。当你来看它时,它的颜色才在这时明明白白地展示在你的面前。这样便知道这朵花并不是独立于你的意识而存在的。王阳明(即王守仁)就是以花为例,说明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意识,物质无从存在,物质是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这花就是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它不在人的心外,而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即心,心中不想,它就不存在,你不看,就没有这朵花。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
答:王阳明(即王守仁)就是以花为例,说明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意识,物质无从存在,物质是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这花就是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它不在人的心外,而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即心,心中不想,它就不存在,你不看,就没有这朵花。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你没有看到这朵花时,这朵花和你都处于寂静无人知的状态;当你来看这朵花时,此刻这朵花的明媚就生动地展现在你的眼前。这句话出自《传习录》,反映的是唯心主义思想。重点想要表达“存在即被感知”的思想,也即意识决定物质。花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当看见花时就感觉到了...

“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答: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
答:上面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有一年春天,王阳明和他...

汝未来看此花时,汝花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答:意思是:“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上面这句话出自《传习录》。据说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

君未看花时,花与君同寂;君来看花日,花色一时明有什么深刻意义啊?_百度...
答:白话文释义: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句名言出自《传习录》,体现了王阳明的心学观点,即“理”全在人“心”。典故: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

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 ...
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晚年爱越城东南二十里之会稽山阳明洞,筑室以居,自号阳明子,学者乃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代表作...

王阳明:“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如何看待这句话?
答:按常理讲,不论看不看这朵花都存在,但王阳明这样说的意思是什么呢?世上有些东西不是象我们想象的那样,比如说曼德拉效应,2013年有一则新闻说是曼德拉去世,而大家的印象中曼德拉去世很多年了,我就有这样的错觉,有人说是我们的意识进入了平行宇宙,事物的存在状态在两个平行的宇宙中会有不同,而这朵花的存在状态也...

岩中花树
答:【原文】 先生(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已经很白话文,就不用翻译了,大...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答: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这句话出自《传习录》,其中的先生是王阳明,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