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3道选择题解析

作者&投稿:城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D
因为该段文字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举措,而当时只是战国的秦国秦孝公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还有上百年,不可能秦王统一中国定都咸阳
迁都本来就意味着国家的强大,只有经济实力强大和军事战略的转移才考虑到迁都都是国力的体现,C是对的。而。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并划分为三十一个县。设置郡县制度就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所以B是对的

2选A 蔡伦改造造纸术,而不是发明,在西汉的时候就有了。
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目前传统的观点认为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所以c是对的。
火药的发明不是炼丹家的贡献,就是中药文明的总结
不是……就是 表示的就是选择,二选一。而这两个原因都是正确的,B也正确

3总统轮着坐,明年到你家体现的是民主精神,而贝壳放逐法就是体现了用民主的方法反对那些有害与民主的敌人,将其驱逐。所以4是正确的。
责任内阁制得形成体现的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国王逐渐将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成为虚位元首。

第一题,史记商君传,应该说的是商腌,应该说的是战国时期,所以不选d。
第2题,造纸术是西汉久有,东汉蔡伦只是改进,公元105应该说的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第3题,应该从语意来理解的,不怎么好解释

1.《史记·商君传》是战国时期的文献,他不可能有秦王统一后定都的位置。
你可能把中央集权制度和专制主义弄在一起,秦始皇统一中国,称皇帝等等等等措施,形成专制主义,但是中央集权是战国就有的东西,注意,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可以粗略理解为国君/皇帝)和地方的关系。
体现之一在建立郡县制,因为以往的分封都是分封土地给贵族,那片土地的控制全也是他的,官员也是听他的,正常情况下封地会世袭给他的儿孙,那片土地就在不归你管了,所以分封制下,才会那么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导致叛乱。
但是郡县制的长官不是分封出去,而是国君/皇帝任命的,这个县令是听你皇帝的,因此这篇土地还是归你管理属于你。
个人认为迁都,建造宫廷城阙是一件很牛的事,因为每一次都要耗资巨数。
2。西汉就已经造出纸了,虽然也用有于书写,但是很粗糙,不适于书写。公元105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火药是炼丹的时候不小心爆炸弄出来的。
指南针从战

1,B的话至少要讲一下中央政府的官制,表明一下地方权力集中至中央;C,要有对比或者是直接写咸阳的壮观,材料只是反应了秦朝定都咸阳,并在咸阳周围设置县
2,火药确实是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生爆炸,由此总结了炼丹的经验
;至于造纸术,在105年只是经过蔡伦的改进,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3,贝壳放逐法,又叫陶片放逐法,雅典公民可以在陶片上写上那些不受欢迎人的名字,并通过投票表决将企图威胁雅典民主制度的政治人物予以政治放逐。就是罢免总统的权力,维护民主秩序

第一题:
B、皇帝主义中央集权制是在秦统一六国后建立的
C、在战国时期秦的都城就是咸阳,所以建都咸阳不能说明问题
D、这一项是史实
第二题:
A、105年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而东汉时期是蔡伦改进造纸术,而非造纸术最早出现的时期,事实上,造纸术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
B、火药就是唐代炼丹家在炼丹的过程中发明的,并于唐末开始用于战争
C、春秋战国时期——“司南”;北宋时——“指南鱼”;南宋时——“指南针”
第三题
选项2:内阁总揽国家政务,其首脑有权任命所有政府高级官员,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一切重大方针与政策
选项4: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放逐有恢复僭主野心的雅典政治家
(这道题确实不好选,我也不确定)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历史的商鞅变法部分的3道选择题解析~

1、商鞅变法中的奖励耕织——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拏”(意思是尽力从事男耕女织的生产事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免除其本身的徭役;凡从事工商业和因不事生产而贫困破产的人,连同妻子、儿女没入官府为奴隶),免除徭役本身就是政治地位高的一个表现,否则就会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就无政治地位的提高;
2、材料中,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人很明显是商鞅的反对者,商君已经危及大王的地位了,百姓只信奉商鞅的法令,“大王更为臣也”;
3、A是经济制度本身,D是维护经济制度的一种方式而已,只有废除了井田制(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才能达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第3选项应该是说的过去的,1915年以袁世凯称帝为基点,中国开始进入军阀混战的阶段,国家的权力机构和安全体制几乎消失。因国内动荡,军阀混扎,战争就会影响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也就成了很困难的事情,人都不想白白送命,而交通运输主要是人控制的,为人身安全着想,那么交通运输自然就闭塞。且旧中国的交通本来就不是那么发达,而徽州的地理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早在开始就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第1项,其实道理和第3项差不多,因为战争,谁还有闲心每天悠闲的喝喝茶什么的,吃饭都成问题,更重要的事人身安全都没有保障,且战争自然而然会影响交通运输,那么商业贸易往来肯定会受到冲击,乃至消停。第4项,其实早在鸦片战争开始之后就有的现象,国家因为战争战败,赔款,钱从哪来,自然是国民,纳税且交重税,久而久之,就会入不敷出。第2项就是有点扯淡的意味了。
以上就是小可一点拙见。

高中历史3道选择题解析
答:不是……就是 表示的就是选择,二选一。而这两个原因都是正确的,B也正确 3总统轮着坐,明年到你家体现的是民主精神,而贝壳放逐法就是体现了用民主的方法反对那些有害与民主的敌人,将其驱逐。所以4是正确的。责任内阁制得形成体现的是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国王逐渐将行政权转移到内阁手中,成为...

高中历史3道选择题解析
答:“新”应该就是从道路角度来选择了。第2题,这应该是一个老教材的题目,参见高一下第二章第四节中共七大内容,主要内容为打败日本和建国问题。第三章第一节《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一目中提到的双十协定的第一项内容为“坚决避免内战,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下面的小字中还提到“重庆谈判和...

中国历史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答:中国历史常识小题目 1.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竞赛题目20道(有答案)急求 1、十一长假,小聪高兴地实现了到元谋人遗址去参观、探究的愿望。 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

高中历史3道选择题解析
答:NO.1 注意题干中的“直接”二字 A历史必修1 P84小标题《步入世界外交舞台》阅读内容可知其意: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苏、美、英、法讨论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若这算中印关系直接相关,那么苏印关系也直接相关、美印关系也直接相关……所以只能说间间关系而非直接关系 B历史必修1 P83小标题《和平共...

历史高手进!高一历史3题选择!!!
答:1.第一题这四句话,前两句说的是,海峡两岸分久必合,以和为贵,尽量避免战争,第三句说的是,国家的强盛才能让社会安定,让人民感觉到安全感。最后一句就不解释了。这首诗整体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是要“振兴中华”,那应该怎么振兴中华呢?和平崛起仅仅是只大陆的发展方针,里面提到了两岸贵和...

高中历史必修2岳麓版,根据1~3课内容写3道选择题带答案!要求是绝对经 ...
答: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解决,在庄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农民是不可能出现生活富裕的画面,故排除有②的选项,答案为D。答案:D 10.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

高中历史选择题求解析!
答:1题干问的是亲属关系,分封制属于政治内涵,宗法观念才是 2其他几项不全面,而c中的世官制度,就是世袭的贵族用了特殊阶级的地位世世做官,执掌国政。孔子前教育是官学,教导贵族,孔子后才是有教无类,贫穷者也可学习 3a错在直接对抗,你看题中有美军进入黑海,俄罗斯轰炸拉美,都是间接对抗 4a...

2022河南历史考了什么?变化?2023备考策略
答:选择题难度不大,不再一一分析。2022年河南中考古代史选择题解析 1.中华文明的起源,炎帝—姜水,黄帝—姬水 2.夏朝都城遗址—偃师二里头 3.道——万物皆有其运行法则 4.秦——郡县制 5.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的开发 6.唐朝——政治统治、经济发展、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科技文化专题 7.宋朝——...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答:战争中召开的哪次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固? (2分) (3)哪个国家成为战争中也是世界上唯—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2分) 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A B B C D D B D B A B D C C 题号15 16...

两道高中历史选择题,求详解,谢谢了
答:第一题:这题应该是一项多选题吧 正确答案应该是B和C 因为 从材料“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可以看出他的观点实际上是要恢复古代井田制度,这是开历 的倒车,是不科学的办法,所以排除A。只要土地买卖存在,土地兼并就必然会如影随形地出现。古人斥责土地买卖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