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手进!高一历史3题选择!!! 高一历史必修一几道选择题 高手进!求详解

作者&投稿:拓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第一题这四句话,前两句说的是,海峡两岸分久必合,以和为贵,尽量避免战争,第三句说的是,国家的强盛才能让社会安定,让人民感觉到安全感。最后一句就不解释了。
这首诗整体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是要“振兴中华”,那应该怎么振兴中华呢?和平崛起仅仅是只大陆的发展方针,里面提到了两岸贵和!也就是说,振兴中华不仅是大陆的责任也是台湾的责任,那么在振兴中华前提不就是国家的统一吗?
B选项只能体现“振兴中华”,却不能体现“两岸”和“同尽责”字眼,所以选C
2.第二题
首先要想搞清楚三者的共同点,要先分这三者的指导思想或者叫指导思想。
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指导《天朝田亩制度》,里面明确提到了:有衣同穿,有饭同吃,有田同耕,有钱同花。这样的均一思想,把民众的衣食住行都包含在里面了。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民族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实就是团结一切中华民族的人的力量,民权就是要民众拥有的个人权利,民生就不用解释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五四运动后,中共领导的,包含1919年-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1927-1937的土地革命时期,1937-1945的抗战时期,1945-1949的解放战争时期。这一阶段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
共同点能发现了吗?两个字“民生”
A选项明显不对,太平天国运动跟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有推动作用吗?历史书上明确说明了:天平天国运动,只是延缓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
所谓的民主化进程必须要有一种先进的阶级对旧的阶级发起冲击,才有推动作用。
不知道我解释的你能不能明白,有历史问题可以问我,话说我高考历史也是148分啊,虽然数学只有五十来分,但是不能阻挡我自诩历史通的脚步,呵呵!

1、从“久分必合”、“两岸”、“避干戈”等词可以看出是有关两岸和平方面的,亲,你认为是C大概是因为“自古盛世处安定”那句吧,其实像这种选择题呢,有些是多个选项在题中都有提到的,但是要看哪一个选项是最主要提到的,那答案大概就是它了~~
2、太平天国是把土地均分的,而辛亥革命的三民主义的内容是要实现让人们都有土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要打倒地主,把土地分给老百姓,都涉及的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所以会选B.
不选A是因为太平天国从始至终就没实现民主啦~~

另外关于历史选择题啊,就像我在第一题说的啦,选择题中内容涉及最多的那个选项就差不多啦~~

你好。读材料要全面,第一题就是这样,你不能以偏概全,所以选C;知识点要学细,第二题因为太平天国只是农民起义,所以不可能推动民@主化进程。

本人不是历史高材生,但是由于对历史的热爱,还是参了一脚.
第一题的确TMD很蛋疼,“两岸贵和避干戈”“自古盛世处安定,振兴中华同尽责”明显就是表明B选项,C选项诗句也表明了,可以选,但是如果单选题的话我觉得只能选B。估计你们历史老师如果渣点的话,就会照着答案,先入为主各种胡扯。
第二题,太平天国你可以百度一下他的各种政策,世纪上和封建王朝没什么区别,所以没推动民主化进程,我觉得。

先看第一题,BC两个选项本身都是正确的,但是你得看题目要求,尤其是理解材料,其关键词是“两岸”,虽然有“安定”“振兴”等词,但是这两个词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出现的,仍然在强调两岸关系,最后一句还有一个“同尽责”,说明振兴中华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这个大家当然是指两岸了,所以C选项要比B更加切题。第二题就像楼上所说的那样了,其实太平天国跟清政府在统治上没有什么质的区别,跟历朝历代都是一样的君主制,没有民主可言。

第一题句句都体现了C
第二题,太平天国也是封建性质的!哪来的民主化进程啊!!!

1.金瓯久分终必合说明需统一,两岸贵和避干戈说明需和平。看材料肯定是C啊。2.民主化本就错了。
高中历史第一要背,第二就是要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资料,一看到题目就该回归课本,毕竟课本知识还是很重要的。多看点历史书吧。

几道高一历史必修一选择题,,高手进!!详解!~


、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统而不治,这说明国王没有实权:而国王权力收到议会制约,国王可能还有一定的权力,议会只不过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国王的权力。这道题说的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停止法律,表明国王没有实权,因此选C。
2、1949年7月20日,我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北京召开了有多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共同纲领》) 题中写的是:建立或选择建立‘
3、这个题的重点是:从理想到现实。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尝试,而不是社会主义的实现。
4、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政权,这个问题不准确。因为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也有社会主义政权;中国在1949年之前,也有社会主义政权。跟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实现不一样。
但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尝试是巴黎公社。

中国历史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答:元谋人遗址在我国( ) A、云南省 B、贵州省 C、浙江省 D、陕西省 2、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 B.神农氏 C.轩辕氏 D.伏羲氏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尧B、舜C、禹D、启 4、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 A、甲骨文...

历史高手来救命吖~~高一历史题
答:1.(1)特点:在沿海地区。原因:1。沿海城市大多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自然经济解体较早。2.沿海地区交通便利。(2)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影响:1.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3.对本国...

高一历史必修二的选择题高手进
答:C 第二题中指媒介那一定就是商品了,纠正一下应该是炮船的吧,AB中的炮船与军队只是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罢了,不属于媒介。 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也不属于媒介的范围。所以选C C 第三题A中城市先于工业诞生于世不符合题意的,题目中提到了“工业革命使城市主宰世界”。A答案说的纯属废话。 B...

高一历史选择题
答:应该选C,题干选择不符合,也就是对应错误的是,内阁制度是明成祖朱棣时期设立,后来明宣宗时期内阁取得票拟权,但是内阁仍然只是皇帝的辅助机关,没有实权,C项是宋太祖赵匡胤,朝代不符合,宋代是三省六部制度

高一历史选择题(新航路的开辟)
答:我本人也是高一学生,按我的理解不选C的原因如下:两次工业革命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可以从中看出端倪,促进资本主义市场形成,达到的条件诸如快捷的交通方式、新型的通信方式、先进的生产力等等,交通和通信有利于密切的贸易往来,而先进的生产力会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开辟广阔的殖民地,(资本主义国家由...

历史高手来吧···选择题 在线等急啊···
答:二、新中国初期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说明中国实行的是结盟政策,1955年的万隆会议只是孕育了不结盟思想,并非形成于这个时候。形成于指的是已经成熟成形。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不结盟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 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参考资料:大学世界史 ...

请教高手几道高中历史选择题
答:二、呵呵,这个问题很简单。古代中外之间的经济交流,有一部分是农业之间的交流,中国从外国引进一些农牧业的新品种,丰富了我国农业品种。三、这题的出错是因为你没有理解题目,C项固然是正确的,但是与问题材料无关,伏尔泰是将儒家文化与西方制度做对比,而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启蒙运动时期。四、因为他是...

一道高一历史选择题 大家快速帮我做一下!!!
答:中国历史上的分封制 传说中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的原始含义;古文献中之“封建”即“分封制”。“...

高中选择,历史题,求高手进
答:如果分封制加强,作为分封制受益者的贵族地位应该上升,而不应该是自己的称呼逐渐变为民众的称呼,因为那样的话会显示贵族地位下降,分封制趋于瓦解。而百姓成为民众的统称,恰恰说明分封制的瓦解,而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宗法制也自然会衰落,应该选B。百家争鸣并不能够体现,故C错,而战国时期,井田制趋于...

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检测试卷及答案
答:(4)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材料四中“在此期间欧洲却经历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现代化发展”和明清“此间取得的成就亦不容否认”的历史依据。两者在思想发展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3分) 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检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ADD 6-10 ABDAC 11-15 AACBB 16-20 DBCAB 21-25 CBACC 26-30 CCAD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