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烈妇传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虚词归纳 《杨烈妇传》的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文言特殊句式,一词多义

作者&投稿:莫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以:因为。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袂:衣袖
命:命令,这里是委任、派遣的意思。
主:主张,这里是规矩、章程的意思。后面的主字,是指主人、国君。
不肖:不贤,这里指没有德才的人。
宜:应该
(二)
将:将要
使:出使
闻:听说
之: 之 这个消息,代“晏子将使楚”这件事。
左右:身边的人
谓……曰:对……说
习辞者: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习,熟练、善于;辞,辞令;者:......的人。
方:将要
吾:我
欲:想

辱:侮辱
之:代词,代晏子
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呢?何以,即以何。
对:回答
为:这里相当于“于”。
缚:捆绑
而:表顺承
何:什么
坐:犯罪
(三)
赐:赏赐,给予。
酒酣: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酣,喝得正畅快的时候。
诣:到........去(指到尊长那里去)。
曷:同“何”,什么。
为:相当于“于”,当。
固:本来。
善:擅长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郑重和严肃的意思古代把席子铺在地上坐,所以座位叫“席”。避,离开。席,座具
闻:听说
之:代下面晏子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生:生长
则:就是。

则为:就变为。为:变为。
枳:一种灌木类植物,果实小而苦。也叫【枸橘】,果实酸苦。
徒:只是,仅仅。
其实:它们的果实。
味:味道
不同:不一样
所以然者何: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然,这样。所以:……原因
对曰:回答道
得无:莫非。
耶:语气助词,“吗”?
圣人:才德极高的人
熙:同“嬉”,开玩笑。
反取病焉:反而自讨没趣了。病,辱。[2-3][5]
4文言现象古今异义
其实(其实味不同):古义:它们的果实。 今义:真实情况。
谓左右曰,左右,古义:近旁的人。 今义:左右表方位,概数(如:600字左右)。
反取病焉,病,古义:辱。 今义:疾病,患病。
齐之习辞者也,习:古义:熟练 。今义:学习。
何坐,坐:古义:犯罪,今义:坐下,动词。
延:古义:迎接 今义:延迟,表示拖延的意思。今方来,方:古义:将要,今义:方,一种形状。
叶徒相似,徒:古义:只,今义:徒弟,学生。
通假字

“熙”通“嬉”,意思是:开玩笑。
“曷”通“何”,意思是:什么。
涉及成语古诗
举袖成云:张开袖子就是一片云。形容人多。
挥汗如雨:挥洒汗水就如同下雨,形容十分劳累或热得汗出得多。
摩肩接踵: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南橘北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改变。[2-3][5]
5特殊句式
何以也宾语前置:以何也
何坐 宾语前置:坐何
吏二缚一人诣王 定语后置:二吏缚一人诣王
齐之习辞者也 判断句[2-3]
6智慧评点
外交无小事,尤其在牵涉到国格的时候,更是丝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晏婴是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勇敢大胆、不畏强权的人。
晏子能赢得这场外交的胜利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晏子的话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用语委婉,头脑清晰,还是因为晏子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支撑着他。[2]
7内容赏析
1、整个故事就是一条成语:自取其辱。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子贡问怎样交朋友。孔子说:“忠言相告,好话对导,他不听就算了,不要自找羞辱。”但是多数后人对这个成语的了解来自本篇课文。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结果不但轻而易举被晏子化解了,最后反被晏子侮辱了。成语的意思是说自己所受到的侮辱难堪,都是因为自己造成的。
2、面对楚王的第二次侮辱,晏子这样回击楚王:“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晏子的这段话里,衍生出三个成语:一是举袂成云;二是挥汗成雨:挥,甩掉;大家用手洒出去的汗珠就像下雨一样,形容人很多。当然,这一成语后来也形容出汗很多,就不是原先的意义了。三是磨肩接踵:磨,并;磨肩,肩膀靠肩膀;踵,脚跟;接踵,脚尖碰脚跟。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这一成语也写作“摩肩接踵”。)
3、当楚王取笑齐国人偷盗时,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这段话中包含了一个成语:南橘北枳。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后人遂用“南橘北枳”来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现代汉语中似乎用于贬义稍多些,形容某种事物因为环境的变化而“异化”或者“变质”。[2]
8中心主旨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蔑齐人入楚为盗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2]说明了侮辱别人的人到头来必然受辱于人
9时代背景
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强晋抗衡的,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决意与楚修好,共抗晋国。在这种情况下,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 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齐国的使节,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2]
10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
西汉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言行集。相传为晏婴撰。书名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称《晏子》,列在儒家类。全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外篇。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炼,情节生动,写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2-5]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1. 春秋时期的各国争霸 .金诺人文 [引用日期2013-09-26] .
2. 卢守助 .晏子春秋译注——诸子译注丛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
3. 李万寿 .晏子春秋全译 .贵州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9 .
4.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
5. 姚振武 .《晏子春秋》词类研究 .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
词条标签:
成语典故词汇古文历史课文 文言文 , 历史 课文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晏子使楚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1177825次
编辑次数:670次 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2013-12-21
创建者:火哥第二
词条贡献榜
突出贡献者:

ds5457

辛勤贡献者:

圣无影

zbzczp201

初爱流星雨

npcxxbx

花柳优

展开

百科消息:
上头条弱爆了!你可以上百度首页
卫士最快抢票神器送你回家
新版蝌蚪团首页 百科达人有新家了
百科商城能许愿啦!说出你的爱

句式

《杨烈妇传》总结虚词,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帮忙回答一下,谢谢!~

通假字:
累,通“缧”
蜚,通“飞”
宾语前置句:
国家何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词类活用: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第一个食,名词用作动词,给。。。吃。
下文的“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用法相同

没有悬赏不回答

杨烈妇传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虚词归纳
答:何坐,坐:古义:犯罪,今义:坐下,动词。延:古义:迎接 今义:延迟,表示拖延的意思。今方来,方:古义:将要,今义:方,一种形状。叶徒相似,徒:古义:只,今义:徒弟,学生。通假字 “熙”通“嬉”,意思是:开玩笑。“曷”通“何”,意思是:什么。涉及成语古诗 举袖成云:张开袖...

《杨烈妇传》总结虚词,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帮 ...
答:通假字:累,通“缧”蜚,通“飞”宾语前置句:国家何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词类活用:夺贼之财而食其食,第一个食,名词用作动词,给。。。吃。下文的“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用法相同

杨烈妇传文言文知识点
答:建中四年①,李希烈陷汴州,既之将盗陈州,分其兵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做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

求《杨烈妇传》知识点,包括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等,谢谢啦!
答:虽古烈女,其何加焉 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 2、下列各组句子中,红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君如逃,则谁守 虽然,岁满则罢去 B、府库皆其财也 夺贼之财而食其食 C、重赏以令死士 有以弱弓射贼者 D、与之千钱 使侃与贼言...

文言文题 在《杨烈妇传》中, 有一句“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一 文言...
答:这整个句子是“如果……就会……”的条件句式,而解决问题主要解释“其必济”即可。其必济很明显是一个系表结构,it must be successful.其是主语,在此应该译为这件事,必表示一定会,必然会,语气,影响不大。主要分析其和济的关系。本句正确翻译为“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

文言文阅读(19分)杨烈妇传 [唐]李翱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
答:“力不足”1分,“死焉,职也”2分,应译为判断句。“死焉”也可译为“为此而死”) (2)应该一起出死力来坚守这个城池,怎能忍心失掉操守而成为叛贼的俘虏呢?(4分。关键词“相与”“以”“忍”各1分,全句通顺1分) (3)杨氏亲自为他们煮饭让他们吃,不论老小一定周到照顾、公平...

杨烈妇传翻译及原文及注释
答:《杨烈妇传》原文: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

杨烈妇传翻译及解词
答:县官李侃不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了,就应当守卫,(虽然)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事上,也是应尽的职责。您如果逃跑了,那么谁来守城?”李侃说:“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杨氏说:“假如您不守城,县城就会被叛贼得到,粮仓里的粮食都成为他们积聚的了,库房...

杨烈妇传全文翻译
答:王威武1 采纳率:35% 擅长: 暂未定制 其他回答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 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了,就应当守卫,虽然力量不足,但你即使死在这件...

古文翻译《杨烈妇传》中的一段
答:【译文】建中四年(公元738年),李希烈攻陷了汴州,接着又将掠夺陈州,分出他的部队几千人,开拔到达项城县。将掠取这里的财物,俘虏捆绑这里的男女,到陈州会师。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