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的古今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五柳先生传》中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作者&投稿:尘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古今异义

1、会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旧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

古:有时

今:或者

二、通假字,只有一个

“恡”通“吝”挂心,在意。

三、一词多义

1、以:

介词,把、用 。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

代词,他。

助词,的。

3、言:

说,说话。

言语,话。

4、如:

......的样子。

像。

5、许:

处所、地方。

表示估计、左右。

四、词类活用

1、详: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2、亲: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快乐。

4、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五柳先生传》出自晋·陶渊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存争议)。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

文章立意新奇,剪裁得当;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

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一词多义:
  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估计、左右】
  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代词】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 有的人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
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4.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
  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
重点虚词
  1 以 因以为号焉 "用",助词
  2 因 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 是
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
  缺少主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5、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一词多义:
  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估计、左右】
  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代词】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五柳先生传》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一词多义:
  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估计、左右】
  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代词】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1.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4.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者。  5.赞曰: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称赞,赞美。[2]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古:处所。今:允许,许可。造饮辄尽:古:往,到。今:制造。颇示己志:古:稍微。今:很; 相当地。

五柳先生传通假字以及一词多义
答: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五柳先生传》中的通假字 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答:1.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2.亲旧知其如:古:<名>旧交,旧友 。今:<形>过去的,过时的。3.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4.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

《五柳先生传》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答:2、亲旧知其如此 【像】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估计、左右】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代词】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词类活用: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3.以乐其志:形...

五柳先生传的古今义意,一词多义,
答: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

《五柳先生传》一课的文言知识(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
答: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

初二下语文人教版文言文 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 20分
答: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译: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③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译: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愉悦自己的心志。 马说一 重点字词A 字音:祉[zhǐ] 骈[pián] 食[sì] 二 通假字①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句意:才能和特长不能表现出来。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

初一文言文古今异义
答:1. 初一 古文 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归纳 1、项为之强 “强”(jiāng) 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è)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同“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
答:《五柳先生传》1、古今异义词 因以为号焉(古义为“以之为,把它作为”,两个词,今常用作一个词,认为)或置酒而招之(古义为“有时”,今常用作连词,表选择关系)造饮辄尽(古义为“往,到”,今常指“创造,制作”等)2、一词多义 如 亲旧知其如此(动词,像)晏如也(名词,……的样...

教版语文必修1,2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每种不少于30...
答: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

2017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
答: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再引申为“军队”,又引申为“兵权”,进一步引申为“战争”,还引申为“战略战术”。有时一个词的几个意思并存于一篇文章中,给我们阅读造成了困难。三、假借义(通假字)。 1、音同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