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小题。(8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

作者&投稿:矣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小题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2分)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
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1分)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1分)
小题2:(1)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2)拟人,造物有意,故教
月色玲珑透剔,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可爱;(3)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8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

小题1:此句以人喻梅(1分),用玉人浴出形容梅的玉洁冰清,明艳出群(1分)。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1分)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赞赏之情。(1分)小题1:上片主要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用“寒梅点缀”“香脸半开”“玉人浴出”直接描绘寒梅初放的明艳娇媚。下片则转用侧面烘托,则以月色玲珑、金樽绿蚁、群花来衬托梅的雅洁不俗。(手法各1分,分析各1分,共4分。下片答对比可得1分。) 小题1:赏析具体诗句的妙处,主要要从以下方面思考入手:思想内容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遣词造句的别致,构思想象的新颖等等。同时,不管是哪一种,最后都要归于作者的感情抒发上。也就是要遵循“妙处+分析+作者感情”这样的模式。小题1:题干的指向很明确,直接要求学生分析描写梅花的手法,这样题目的答案就比较容易得出了。任何事物的描写,从方式上讲都只有两种: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学生只要结合诗词的具体句子,简要分析即可。

小题1:词中展现了梅花美丽明艳、冰清玉洁的形象。(2分)上片写寒梅雪中绽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1分)赞颂了梅花高洁的品格。(1分)小题2:(1)比喻,以美人喻梅花,表现了梅花的轻盈娇美、玉洁冰清;(2)拟人,造物有意,故教月色玲珑透剔,从侧面表现了梅花美丽可爱;(3)借代,以酒面泛起的微绿泡沫代指美酒,以奇代凡,形象生动。(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此诗吟咏寒梅。上片写寒梅初放,表现梅花的光润明艳,玉洁冰清;下片写月下赏梅,侧面烘托梅花的美丽高洁。写梅即写人,赏梅亦自赏。全词由月光、酒樽、梅花织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空灵优美的图画,赞颂了梅花超尘绝俗的洁美素质和不畏霜雪、秀拔独立的坚强品格。小题2:试题分析:这首词,银色的月光,金色的酒樽,淡绿的酒,晶莹的梅织成了一幅画,写得如梦如幻,空灵优美。与前人的咏梅诗词相比,此词艺术上有所创新。词人抓住寒梅主要特征,用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从正面刻画梅花形象。在对寒梅作了总体勾勒之后,又以生花妙笔点染其形象美和神态美。同时,此时做到了移情于物,以景传情,意中有景,景中寄意,体现了李词的特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8分)渔家傲李清照雪里已知春信至...
答:(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上阕咏悔,首先描写寒梅形象。起笔以“雪里琼枝”表现梅花傲世不群,独占春首的品性;接着再以“香脸半开”、“玉人浴出”拟其花蕾初绽、柔美俏丽,表现寒梅的形神美。下阕赏梅,抒发赏梅情怀。先写月夜饮酒,表现赏梅的豪情逸致;结句“此花...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11分)南柯子?忆旧【宋】仲殊十里青 ...
答: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其实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愁怨。(6分。答出两点即可。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2分。答案超出以上三种,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小题2:①抒发了作者年华易逝,青春易老的忧伤之情。“数声啼鸟怨年华”一句可以看出这一点;②抒发了作者天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
答:“西风”“黄叶”“残阳”都是带有伤感意味的意象。因此解答时要想到“萧瑟、凄清”这样的术语,同时考虑意象对人物所起的作用,“烘托”这样的术语要用上。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评价。答题时应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因为题干要求“结合全词”,所以要分上下片来评价这一句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玉楼 春宋祁(宋)东城渐觉风光好,毂...
答: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④想想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是否有作用。小题2:试题分析:“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为君我端起斟满美酒的金杯,真诚地邀请夕阳,让它共同和我们一起干杯:希望金色的晚霞夕照,能够慢慢逝去,多在美丽的花丛中停留一会儿!这要求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唐多令邓剡①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
答:小题1:“飞透”二字写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透窗而入。(2分)这两个字极具力量,带有夸张的意味,既写出了浓郁的秋意,又强烈暗示出诗人内心在改朝换代、沦落天涯之时的悲凉伤感。(3分)(意思对即可)小题2:“雁”这一意象的特点:①因季节变化从自己的家园北方南迁;②寒夜里无处可栖,只能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南乡子·冬夜黄升万籁寂无声,衾铁...
答:冰寒大地,长夜无眠,词人居然不说自己感到烦恼,却为梅花设身处地着想,说它该是烦恼得睡不成了。(2分)“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此句点明不仅他在想着梅花,梅花也怜念起他来了。他们竟成为一对知心好友!(2分)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让找的诗歌的“诗眼”,“诗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念奴娇?登建康①赏心亭,呈史留守致...
答:小题1:这两句运用了设问手法。(1分)作者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从建康的险要形势入手,对比六朝兴亡的历史遗迹,隐含着对南宋朝廷软弱的谴责。(2分)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2分)小题2:①对国家前途的忧虑。②对成就伟业的渴望:③对报国无门的苦闷。④对议和派排斥爱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菩萨蛮【元】张翥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
答: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的题目,赏析主要从手法上进行,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本题是两句...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木兰花钱惟演①城上风光莺...
答:小题1:反衬或以乐景衬哀情。城上莺歌嘹亮,风光无限,城下烟波浩淼,春水拍岸。作者以明丽热闹的景色反衬自己凄黯的心情。(若从“绿杨芳草几时休”入手分析反问手法,可酌情给分。)小题2:结尾这两句抒写诗人生命无多的垂暮悲怀。岁月流逝,容颜衰老,览镜而惊叹,往昔多病厌酒,如今却只有借酒浇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青门引张 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
答:渲染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氛围。小题2:示例:1.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意思对即可)2.烘托。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侧面烘托了词人的心绪不安;通过描写隔墙的秋千之影,来烘托入夜后月明人静的凄清,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