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具澄澈 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作者&投稿:实琼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念奴娇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

  洞庭青草:湖名。二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为洞庭湖。

  岭海:一作岭表。即岭南,两广之地。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岭海。

  经年:年复一年,几年。

  孤光:指月亮。

  萧骚:萧条稀少貌。

  尽挹:舀尽。

  北斗:北斗七星,排列形似长勺。

  扣舷:拍打船边。

  [译文]

  洞庭青草,临近中秋。三万顷的湖面宽广,就像美玉田野营造成洁白的玉的世界。上面只有我坐一条小舟,如一飘树叶。明月的光辉散在湖面,一片银光,银河的影象在碧波中柔软地轻漾。水面与天色,那么幽静,整个天水都清莹澄澈。我心中悠然难言出那种美妙细微的感受。

  想起在岭南这几年,皎洁的月光照见了我,只有月光可以见证我的忠肝义胆,高洁品质。如今我年岁已老,秋风满襟,有寒冷的感觉,但我毫不在意,我心坚定稳坐着小船,泛舟在这沧浪旷海之间。我要以西江的江水当作美酒,用北斗当勺为自己干杯,请世间一切来做宾客。我要尽兴狂饮,拍打着船边引吭高歌。欢乐得忘记了今夕是何年!

  词的前三句便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个静谧、开阔的景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现实中的八月洞庭湖,实际上说是极少会风平浪静的。所以词人所写的“更无一点风色”,与其说是实写湖面的平静,还不如说是有意识地要展现其内心世界的平静,它的本意乃在展开下面“天人合一”的“澄澈”境界。果然“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二句就隐约地表达了这种物我“和谐”的快感。在别人的作品中,一叶扁舟与浩瀚大湖的形象对比中,往往带有“小”、“大”之间悬差、对比的含意,而张词却用了一个“着”字,表达了他如鱼归水般的无比欣喜,其精神境界就显然与众不同。试想,扁舟之附着于万顷碧波,不是很象“心”之附着于 “体”吗?心与体本是相互依着、相互结合的。在古人眼里“人”实在即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秀”(《文心雕龙。原道》),宇宙的“道心”就即体现在 “人”的身上。所以“着我扁舟”之句中,就充溢着一种皈依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而这种意识又在下文的“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中表现得更加充分。月亮、银河,把它们的光辉倾泻入湖中,碧粼粼的细浪中照映着星河的倒影,这时的天穹地壤之间,一片空明澄澈——就连人的“表里”都被洞照得通体透亮。这是多么纯净的世界,又是多么晶莹的境界!词人的思想,已被宇宙的空明净化了,而宇宙的景,也被词人的纯洁净化了。人格化了的宇宙,宇宙化了的人格,融成一片,浑成一体,使词人全然陶醉了。他兴高采烈,他神情飞扬,禁不住要发出自得其乐的喁喁独白:“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在如此广袤浩淼的湖波上,在如此神秘幽冷的月光下,词人非但没有常人此时此地极易产生的陌生感、恐惧感,反而产生了无比的亲切感、快意感,这不是一种物我相惬、天人合一的 “宇宙意识”又是什么?这里当然包含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却没有了屈子那种“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狠狈,这里当然也有着仰月映湖“对影成三人”的清高,却也没有了李白那种“行乐当及时”的庸俗。词人感到了从未感受过的恬淡和安宁。在月光的照抚下,在湖波的摇篮里,他原先躁动不安的心灵,找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归宿之处。人之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人的开阔而洁净的心灵之与“无私”的宇宙精神的“合二而一”,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快慰与欢愉?此种“妙处”,又岂是“外人”所能得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②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船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 ①洞庭、青草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②岭表:今两广地区。词人在此为官一年左右,后遭谗罢官北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上片以“玉鉴琼田”为喻,极写月夜洞庭的风平浪静、明净光洁的美景。
  B.“妙处难与君说”意思是说作者正悠然自得地独享洞庭湖月夜的美丽景致。
  C.下片“肝胆皆冰雪”句,与王昌龄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有异曲同工之妙。
  D.“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三句想像奇特,意境阔大,气势恢宏。
  E.整首词把天光水色、物境心境、昨日今夕,全都融会在一起,笔触柔婉细腻。
  [ ] [ ]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具体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4分)

  答案:(1)(4分)B
  该句意为物境与心境悠然融合的美妙体验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不是为独享而不与君说。
  E 整首词笔酣兴健,豪放旷达,非笔触柔婉细腻也。
  (2)(4分)参考答案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三句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既是写月夜洞庭的景色,也是作者心迹的写照。作者用“表里俱澄澈”的美景来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品质,其高洁人格、高尚气节、高远胸襟完全融化在月夜洞庭水天一色、皎洁清朗、通体透明的艺术境界之中,一个高风亮节、超尘拔俗的形象跃然纸上。
  评分要点:
  a.这几句词手法上的特点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b.景表现的是月夜洞庭的风平浪静、明净光洁的美景。
  c.抒发的是内心澄澈之情,自况寄托之意,即如光明磊落,襟怀坦荡,表里如一,肝胆照人,等等。
  d.抓住景、情进行分析,意思答对即可。若结合注释或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皆应鼓励。

  答案满完整的哦!你对了没?

翻译下这句文言文,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秒处难与君说~

以上出自张孝祥的《念奴娇 过洞庭》: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这三句写水天辉映一片晶莹。“素月分辉”,是说皎洁的月亮照在湖上,湖水的反光十分明亮,好象素月把自己的光辉分了一些给湖水。“明河共影”,是说天上的银河投影到湖中,十分清晰,上下两道银河同样地明亮。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这两句明点月华星辉,暗写波光水色,表现了上下通明的境地,仿佛是一片琉璃世界。所以接下来说:“表里俱澄澈。”这一句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说来说去,洞庭秋色美在哪里呢?词人在这一句里点了出来,美就美在“澄澈”上。这里表里如一的美,是光洁透明的美,是最上一等的境界了。“表里俱澄澈”这五个字,描写周围的一切,从天空到湖水,洞庭湖上上下下都是透明的,没有一丝儿污浊。这已不仅仅是写景,还寄寓了深意。这五个字标示了一种极其高尚的思想境界,诸如光明磊落、胸怀坦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些意思都包涵在里面了。当张孝祥泛舟洞庭之际,一边欣赏着自然景色,同时也在大自然中寄托着他的美学理想。他笔下的美好风光,处处让我们感觉到有他自己的人格在里面。诗人的美学理想高尚,心地纯洁,他的笔墨才能这样干净。最后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洞庭湖是澄澈的,诗人的内心也是澄澈的,物境与心境悠然相会,这妙处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悠然,闲适自得的样子,形容心与物的相会是很自然的一种状态,不是勉强得来的。妙处,表面看来似乎是指洞庭风光之妙,其实不然。洞庭风光之妙,上边已经说出来了。这难说的妙处应当是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只有这种美妙的体验才是难以诉诸言语的。

念奴娇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中秋之夜的洞庭,青草湖面是那样的静谧,安闲和纯净,浩月当空清辉朗照,无一点风,无一丝云,无一缕烟.诗人一起笔,便勾画出了这迷人的洞庭夜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偏舟一叶",画面的亮度陡然增强,境界一下子扩大,宽阔湖面在明月映照下仿佛如晶莹的玉境,又仿佛琼玉般透明的田野.在这三万顷辽阔旷远的湖面上飘放着一叶小舟,小大相形,更托现出一种浩渺无边的壮阔景象,与杜甫写洞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妙句,正可以前后比美.

张孝祥《观月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答: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前人说读此词,可以想见作者“潇洒出尘之姿,自在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陈应行《于湖雅词序》)《观月记》与此词风格相近,同样表现出清旷之美。行文自然洒脱,如云气、如流水,倏散倏聚,颇有苏轼小品气象。文章题为《观月记》...

龙井题名记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月高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写景 , 月夜 , 写人 , 抒情伤怀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肝胆皆冰雪,表里俱澄澈。(全文翻译)
答:原文出自南宋文学家张孝祥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念奴娇·过洞庭》。原文如下: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哪些诗人写过关于洞庭湖的诗句(写洞庭湖的诗句)
答: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8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

关于月无影的诗句
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 4.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5.可怜今夕月,向何...

张孝祥的《观月记》全文赏析
答: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空明朗,没有一丝云朵,月光皎洁,宛如白天。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内,正个沙洲青草葱茏,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僮...

关于水干净澄澈的诗句
答:我在石渠署里。两心相忆似流波,潺湲日夜无穷已。 释义: 水,极其清澈,极为漂亮。从一勺,到汇聚成河奔至千里。对人和物都有好处,一会急行一会缓止。有品行的都是如此,就像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你在金谷的堤上,我在石渠的署里。两心相应和流水一般,慢慢流动无穷无尽。 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有关月的诗句 古诗
答: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2.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3.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 李商隐《观灯乐行》4.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 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

明河共影恐断红,缺月幽兰挂疏桐.何解?
答:“明河共影” 出自 《念奴娇》 张孝祥 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恐断红”出自 《六丑》 周邦彦 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恐怕落花上有人题写的情诗,流入大海,别人还怎能见到它,以结成姻缘呢 “缺月挂疏桐”这句出自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

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著;玉界 一作:玉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