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充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刘一止文言文阅读答案

宋史刘一止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①,一止曰:“行者士之常。”

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

绍兴初,召试馆职,其略曰:“事不克济者,患在不为,不患其难,圣人不畏多难,以因难而图事耳。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高宗称善,且谕近臣以所言剀切知治道,欲骤用,执政不乐,除秘书省校书郎。

迁监察御史。上疏谓:“天下之治,众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之而有余,君子虽众道则孤,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

又言:“陛下悯宿蠹未除,颓纲未振,民困财竭,故置司讲究,然未闻有所施行,得无有以疑似之说欺陛下,曰‘如此将失人心’。夫所谓失人心者,必刑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若皆无是,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时庶事草创,有司以吏所省记为法,吏并缘为奸,一止曰:“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矧②一切听其省记,所欲与则陈与例,欲夺则陈夺例,与夺在其牙颊,患可胜言哉!请以省记之文刊定颁行,庶几绝奸吏弄法受赇之弊。”从之。

逾年而书成。 迁给事中。

于凡贵近之请,虽小事亦论执不置。御史中丞廖刚谓其僚曰:“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居琐闼③百余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奏:“一止同周葵荐吕广问,迎合李光。”罢,提举江州太平观。

进敷文阁待制。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落职,罢祠。后八年,请老,复职,致仕。

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力辞,进直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三。

一止冲澹寡欲,尝诲其子曰:“吾平生通塞,听于自然,唯机械不生,故方寸自有乐地。”博学无不通,为文不事纤刻。

诗自成家,吕本中、陈与义读之曰:“语不自人间来也。”有类稿五十卷。

(选自《宋史》)【注】①八行:孝、悌、睦、渊、任、恤、忠、和八种品行。②矧:(shěn)况且。

③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病:弊端、问题B.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 舞文:徇私舞弊C.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先:表率、榜样D.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朋附:勾结阿附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学: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教授: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文中刘一止所担任的“越州教授”应该就是越州官学中的学官。C.用事:在古代有执政当权、使用武力、引用典故等几个意思。

在本文中指执政当权,“用事者”即“当权者”。D.机械:今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而古义有二:一是指巧诈之心,二是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文中即用此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一止对政事颇有见地。

绍兴初年,召试馆职,他的一番话,令高宗赞赏,并且晓谕近臣,说他所言切中事理,符合治国之道。B.刘一止为官直言敢谏。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进言强调“亲贤臣、远小人”之要义;也曾进言批评那些蒙蔽皇上的“失人心”之举。C.刘一止既提意见,也提建议。

在发现有关部门通过省记作奸犯科、徇私枉法后,他提出了把省记之文刊定颁行的建议,而且被采纳。D.刘一止为人淡然,为文自然。

他做人,因为冲澹寡欲,所以悠然自乐;他作文,因为不事雕琢,所以诗作被评价为“语不自人间来。”7.将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5分)(2)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5分)【参考答案】4.C。

5.D。 6.B。

7.(1)如果他们不做(什么努力),(只)等待命运自己好转,人事,敌国,盗贼,有这样的事吗?(2)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朝政败坏了。【参考译文】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

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

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绍兴初年,召任馆职,他大略说:“事情不能成功的,患在于不做,不患其困难,圣人不怕多难,通过难而图谋事情。

如果不去做,而等待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这样的事吗?”高宗称赞他说得好。并且晓谕近臣认为他所言剀切符合治国之道,打算超擢使用,执政不乐,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迁任监察御史。上奏说:“天下治道,众多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坏而有余,君子虽多道则孤,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败坏朝政了。”

又说:“陛下怜悯固有的弊端没有铲除,颓废的朝纲没有振兴,民困财竭,因此设立机构讲求研究,但没有听说有所施行,并有似是而非的议论欺骗陛下,说什么‘这样将失去人心’。所谓失去人心,必定是由于刑罚过于严苛,赋役过多,好坏不公,。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宋史刘一止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能属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八行①,一止曰:“行者士之常。”

不就。登进士第,为越州教授。

绍兴初,召试馆职,其略曰:“事不克济者,患在不为,不患其难,圣人不畏多难,以因难而图事耳。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高宗称善,且谕近臣以所言剀切知治道,欲骤用,执政不乐,除秘书省校书郎。

迁监察御史。上疏谓:“天下之治,众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之而有余,君子虽众道则孤,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

又言:“陛下悯宿蠹未除,颓纲未振,民困财竭,故置司讲究,然未闻有所施行,得无有以疑似之说欺陛下,曰‘如此将失人心’。夫所谓失人心者,必刑政之苛,赋役之多,好恶之不公,赏罚之不明;若皆无是,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时庶事草创,有司以吏所省记为法,吏并缘为奸,一止曰:“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矧②一切听其省记,所欲与则陈与例,欲夺则陈夺例,与夺在其牙颊,患可胜言哉!请以省记之文刊定颁行,庶几绝奸吏弄法受赇之弊。”从之。

逾年而书成。 迁给事中。

于凡贵近之请,虽小事亦论执不置。御史中丞廖刚谓其僚曰:“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居琐闼③百余日,缴奏不已,用事者始忌,奏:“一止同周葵荐吕广问,迎合李光。”罢,提举江州太平观。

进敷文阁待制。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落职,罢祠。后八年,请老,复职,致仕。

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力辞,进直学士,致仕。卒年八十三。

一止冲澹寡欲,尝诲其子曰:“吾平生通塞,听于自然,唯机械不生,故方寸自有乐地。”博学无不通,为文不事纤刻。

诗自成家,吕本中、陈与义读之曰:“语不自人间来也。”有类稿五十卷。

(选自《宋史》) 【注】①八行:孝、悌、睦、渊、任、恤、忠、和八种品行。②矧:(shěn)况且。

③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则所失者小人之心耳,有何病焉 病:弊端、问题 B.法令具在,吏犹得舞文 舞文:徇私舞弊 C.台当有言者,皆为刘君先矣 先:表率、榜样 D.一止朋附光,偃蹇慢上 朋附:勾结阿附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国子监。B.教授: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文中刘一止所担任的“越州教授”应该就是越州官学中的学官。C.用事:在古代有执政当权、使用武力、引用典故等几个意思。

在本文中指执政当权,“用事者”即“当权者”。D.机械:今指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而古义有二:一是指巧诈之心,二是比喻方式拘泥死板,文中即用此意。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一止对政事颇有见地。

绍兴初年,召试馆职,他的一番话,令高宗赞赏,并且晓谕近臣,说他所言切中事理,符合治国之道。B.刘一止为官直言敢谏。

担任监察御史期间,曾进言强调“亲贤臣、远小人”之要义;也曾进言批评那些蒙蔽皇上的“失人心”之举。C.刘一止既提意见,也提建议。

在发现有关部门通过省记作奸犯科、徇私枉法后,他提出了把省记之文刊定颁行的建议,而且被采纳。D.刘一止为人淡然,为文自然。

他做人,因为冲澹寡欲,所以悠然自乐;他作文,因为不事雕琢,所以诗作被评价为“语不自人间来。”7.将文言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如其不为,俟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是哉?(5分) (2)小人虽寡势易蔓,不加察,则小人伺隙而入以败政矣。(5分) 【参考答案】4.C。

5.D。 6.B。

7.(1)如果他们不做(什么努力),(只)等待命运自己好转,人事,敌国,盗贼,有这样的事吗?(2)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朝政败坏了。【参考译文】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

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

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绍兴初年,召任馆职,他大略说:“事情不能成功的,患在于不做,不患其困难,圣人不怕多难,通过难而图谋事情。

如果不去做,而等待天命自回,人事自正,敌国自屈,盗贼自平,有这样的事吗?”高宗称赞他说得好。并且晓谕近臣认为他所言剀切符合治国之道,打算超擢使用,执政不乐,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迁任监察御史。上奏说:“天下治道,众多君子成之而不足,一小人败坏而有余,君子虽多道则孤,小人虽少而势力容易蔓延,如不加以觉察,那小人伺机而入就会败坏朝政了。”

又说:“陛下怜悯固有的弊端没有铲除,颓废的朝纲没有振兴,民困财竭,因此设立机构讲求研究,但没有听说有所施行,并有似是而非的议论欺骗陛下,说什么‘这样将失去人心’。所谓失去人心,必定是由于刑罚过于严苛,赋役过多,好坏不公,赏罚。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小斋即事刘一止①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

1。

(5分)第二联是对第一联句意的补充。“未用”句是承“爱棋”句而说,“爱棋”是爱棋盘的方,故没有想到要用棋来较量胜负;“那能”句是承“怜琴”句而说,“怜琴”是爱琴弦的直,所以怎么能用它来记宫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联突出强调了第一联中“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能写出对第一联句意补充,给1分;能指出两联间句子的承接关系,给2分;能加以分析说明,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2。(6分)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能写出托物言志,给2分;能写出作者之“志”,给2分;能写出抒发什么样的情怀,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解析】1。

试题分析:次联二句分承首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说。“未用较得失”承“爱棋”句,因为只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胜负输赢;“那能记宫商”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直”,不在音声,所以没去记宫商五音。

有了这两句,上两句句意更加显豁,对“为弦直”、“因局方”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并非赘语。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鉴赏诗歌的语言,要将诗歌的语言散文化,涉及到表现手法的要点出来,这些表现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也要说清楚。 2。

试题分析:爱琴,一般说来,自然是因为喜音,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是把琴弹出声来,意在音,而不在琴,传说陶渊明抚无弦琴,不一定可靠。即使确有其事,当其抚时,也是在意想中听到了琴声.作者则不然,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弦直”。

爱棋,一般说来,自然是为了较智消闲,作者又不然,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是因其“局方”。“局”即棋盘,方形。

二句都是在琴、棋上寻其品。言在物“品”,意在人“品”。

“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作者在宋徽宗宜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后,曾官监察御史,“封驳不避权贵”,他的为官态度正好作“方”、“直”的注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4. 小斋即事 刘一止全文翻译

赏析: 即事为诗,比较自由随便,不象军国大题目那么庄严。

小斋即事.当然要与小斋生活情事相关。这首诗即从小斋常具之物琴,棋上着眼。

不过诗并没有去描写琴棋生舌,而是借琴、棋二物以写志抒怀.显得机杼独出,别开生面。 首联单刀直入,直陈本意。

但由于所言均出常情之外,便有一种新颖引入的力量。怜,是爱的意思。

爱琴,一般说来,自然是因为喜音,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竹里馆》),是把琴弹出声来,意在音,而不在琴,传说陶渊明抚无弦琴,不一定可靠。即使确有其事,当其抚时,也是在意想中听到了琴声.作者则不然,爱琴不是为了听音,而是为其“弦直”。

爱棋,一般说来,自然是为了较智消闲,作者又不然,爱棋不是为了对弈娱戏,而是因其“局方”。“局”即棋盘,方形。

二句都是在琴、棋上寻其品。言在物“品”,意在人“品”。

“直”就是正直,不邪僻;“方”就是有棱角,不圆滑。作者在宋徽宗宜和三年(1121)登进士第后,曾官监察御史,“封驳不避权贵”,他的为官态度正好作“方”、“直”的注脚。

次联二句分承首联,是对首联句意的补说。“未用较得失”承“爱棋”句,因为只爱“局方”,不在对弈,所以没有用它较量胜负输赢;“那能记宫商”承“怜琴”句,因为只爱“弦直”,不在音声,所以没去记宫商五音。

有了这两句,上两句句意更加显豁,对“为弦直”、“因局方”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并非赘语。 以“方”、“直”自守,其结果如何呢?便过渡到下两联。

前两联言心之所尚,后两联言行之结局。古谣谚云:“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在南北宋之交腐败现实中,方直自然更无容身之地。所以,年纪愈长,世也愈加疏远。

不是诗人有意疏世,而是正直乃为浊世所疏,“拙”是与“巧”相对的。便佞应世,自能圆转自如,所以为“巧”;直道而行,百途不通,所以为“拙”。

因此,一拙万事皆妨。二句字字是说己,却无字不是讽世,反语藏锋,颇多余韵。

末联将诗意再推进一步。虽然琴棋二物始终相随,方直之品持守不变,却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兴亡了。

感慨由一己浮沉提升到了家国兴亡的高度,诗境更高了。方直主人无关国家兴亡,那么什么样人占据着有系国家兴亡之重位呢?联系到徽宗以来,蔡京等“六贼”当路,国事日非的时局,更可体会到这联感慨之深。

但表现上又是多么含而不露.这联同时又回扣首联的琴棋,使首尾紧密关合。 全诗主要是以陈述语说理抒慨,这样的诗最不易写好。

由于作者抓住琴棋二物生发,便饶有趣味,并赋予琴、棋的品格以鲜明的形象性,构思极巧。吕本中、陈与义曾评沦刘一止的诗说:“语不自人来”,大约也正是感受到了诗人标格甚高,较少俗味吧。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8.①听觉角度。

角声催促,鸟还未被惊醒,邻户的鸡已啼鸣,这是凌晨在驿站客舍听到的情景,点明题中的 “晓”字。(2分)②视觉角度。

连绵村庄,晨烟未散,行人起,丛林中残月在天,这是晓行所见的情景。(2分)③感觉角度。

眼泪被寒霜微微凝结,为御寒而喝的酒,还不够抵抗天气的寒冷,这是写晓行的感触和感受。(2分)9.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人的惆怅和羁旅漂泊的倦怠。

(2分)诗人原本希望这伤感惆怅的“情味”会随时间渐渐“消减”,却不料近来的愁情更加浓重,(1分)这“新来还恶”四字,总结了诗人所有的哀愁,强化了此愁之浓。(2分,只要答出“总结或强化诗人浓愁”之意便可) 无 。

6. 如何鉴赏刘一止的“喜迁莺”这首词

这首题名“晓行”的词,是作者在晨路上因思念妻子而写的。

“带霜”“冲寒”“残月尚穿林薄”, 可见已是冬季,这也是作者“晓行”之日的开始之时。 词的起句说角声催来天晓。

一开头就点明时间,也由于角声将旅人唤醒踏上征程,引起以下画 面的展开。“宿鸟”二句更进一步明确时间:树上巢中的鸟不到天明是不会聒噪的,虽有响亮的号角 声飘来,却未惊醒它们,可见天色还未大亮。

公鸡在破晓前总要啼鸣的,“鸡先觉”,又说明天快亮 了。起句和以上两句是写在驿舍室内的所听所感。

接着三句写景,一眼望去是连绵而曲折的村落, 一个“烟”字,说明晨雾未消,行人已起,马在嘶叫;一弯残月,在林中隐约可见。这都是离开住地出 门后的所见所闻。

以下“泪痕”两句,说明作者在驿舍中伤心流泪,并且曾饮酒御寒。这两句以自己 的感受写天之寒冷。

一个“霜”字点明是清晨的行动,紧扣词题。以上七句,用白描手法,写出晓行 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真实动人。

前结三句,“倦客”表明他曾久客外地,已厌倦了旅行生活;“悄不 禁重染,风尘京洛”,此处是化用前人诗句。 作者是浙江湖州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却无官 职,直到高宗绍兴初年召试,才得授秘书省校书郎。

此次夜宿晓行,再去京都,意在赴京做官,但又 深觉京都可厌,实不愿重履浊地。不想却又不能不离乡背井,奔波不已,其情绪之恶劣可知。

这一 点从上面“泪痕”二字也可以看出。 词的下阕转人怀人,也对作者流泪的原因作了解答。

换头三句,道出他和妻子分别后的复杂心 情,可是孤鸿难觅,思念无处可诉。作者写到这里,思潮起伏,眼前又出现家里的景况:“翠幌娇深, 曲屏香暖。”

与“岁寒飘泊”成反比。“争念”即“怎念”,此处表现得怨气颇深,便引出下句“怨月恨花 烦恼”。

花好月圆则无恨,抛家傍路自生怨。因久别而怨及月与花,看似无理,却有其因。

但是词意 远不止于此。因为在作者看来,这烦恼“不是不曾经著”。

作者想如此之类的羁旅情怀,习惯后,经 过时间的推移,也可望渐渐消减。岂知结句突道“新来还恶”,“恶”字连上“情味”言,可见其心情之 差。

末四字是尽包上文许多事与情而生的一种感应,这样一个总结当然也不是离家别妻这一点。 整个下阕因思念而显得不平静,的确是作者“心事万重”的具体刻画。

此处写心理活动细致人 微,很有层次,情感真诚。 此词上阕写晓行景色,下阕写因初春分散而生的怀人之情。

但细读全篇,可知下阕的怀人是由 上阕晓行引起的,没有晓行的感触,就不会思念故人。所以上阕是因,下阕是果,两者结合得非常 紧密。



~

初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答:(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__ (2)椎鼓径进…… 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 二、鲁人徙越 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

王昙首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答案 B解析 B项太祖“并遵高祖……遇事咨询昙首”有误,原文只说高祖对太祖说“汝每事咨之”,并未写太祖“遇事咨询昙首”。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译文:⑵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 故罪人斯戮。译文答案 (1)既然参加了英明...

足自当止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甲文:乙文:(5)本文除了写出了狼和虎的贪婪,换鞋除了他们的那些特征?题目不全。无法做全 3. 阅读课外文言文:王述先贪后廉答案:对于王述的行为,作者的观点是 1. 【原文】王述,东晋人,字怀祖。晋王述初以家贫,求试宛陵令,所受赠遗千数百条。王导戒之,答曰:“足自当止。”时人...

慕容德丰字日新文言文阅读
答:3. 文言文阅读徐度,字孝节的答案 译文可供参考: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世代在京师居住。年轻时洒脱自在,不拘泥于小节。长大后,身材魁伟,喜欢喝酒、赌博,经常派小仆役和职业卑贱的人闹事。梁朝始兴内史萧介去到郡上,徐度跟着他,率领士兵,征讨各处山洞,因骁勇闻名。高祖征讨交阝止,用厚礼征召他,徐度于是归顺高祖...

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比较阅读
答:1. 唐太宗论止盗的阅读答案 急 [注释]司马先《唐太宗论止盗》 上与群臣论止盗、解释下列加粗的字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故不暇顾廉耻耳,商旅野宿②焉,由赋繁役重,海内升平.当去奢省费,外户②不闭。或请重法以禁之,官吏贪求,路不拾遗,故不暇顾廉耻耳.“海内生平”是你联想到《...

树欲静而风不止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2.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文言文翻译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孔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

望梅止渴文言文阅读训练
答:1. 望梅止渴阅读答案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典故]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

吴亓珪文言文阅读
答: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9分)吴祜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 【答案】【小题1】B【小题1】D【小题1】B【小题1】(1)从前马援因为(运回)薏苡招致毁谤,这是容易让人产生嫌疑的事情,确实是先贤十分慎重的举止。 吴恢于是就停做了这件事。(2) 吴祜叫退左右,询问缘由,孙性如实把父亲的话说了,吴祜让...

杨洪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D 寝:搁置;停止.译文为: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2)罗亨信受到赏赐;②正直表现;③揭发蒋贵;④体恤军民;⑤有远见; ⑥有远见.故选A.(3)D “杨洪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错误,应该是“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原文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

李梦阳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2. 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之诸葛恪得驴及答案 译文及注释供参考:) 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来,用笔在纸上写了诸葛子瑜,贴在驴的脸上。诸葛恪跪下来说:“我乞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了就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