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把时代脉搏,提高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 推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投稿:裘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梁其华

(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 石家庄 050021)

摘要 时代的发展对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愈来愈高,迫切要求建立地质档案信息化系统。本文根据河北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地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以及建库前如何对地质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剖析和分类等方面展开了探讨,提出了今后档案信息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地质档案 信息化系统

地质科技档案管理是地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专业性强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它历经了一代又一代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艰辛劳动,为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信息资源。紧把时代脉搏,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建立健全地质科技档案工作制度,对地质科技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及时、准确地为改善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发生和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依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把握时代脉搏,树立档案信息化管理理念

1.1 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地质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冲破学科的樊篱,在学科研究中实现人文和技术、管理与信息化的完美结合,这是社会对开发利用档案资源的价值提出的更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更应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满怀信心地参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首先,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目前,我们所有的地质工作成果档案均已形成电子文档。在这种情况下,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应是必然发展趋势。其次,每个单位多年来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地质档案,随着数量的增多,整理、检索、查阅工作量大,给档案和利用带来了不便,影响了档案的管理工作。如果将它们转变成数字信息,不仅可以为利用者提供准确、快捷、高效的服务,而且库房、装具紧张的问题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大大节约人力、物力。

因此,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当今科技发展相适应,可以大大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程度。

1.2 充分认识档案信息化,转换工作思维模式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要求我们运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智能化信息管理。档案管理工作模式的信息化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快速高效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而工作目的信息化则是要充分体现和适应信息共享的本质属性,把工作目的转变到重在服务利用的方向上来,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的特性,实现有条件共享。为此必须实现工作模式的转变,既要考虑管理系统的延续,又要充分体现新工作模式的优势和价值。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就要在这样思维理念的指导下来进行。

2 地质资料的分类

要想建立一个合理的档案信息系统,首先要对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深度剖析和科学的分类。科学的分类可以使资料管理机构对资料进行科学有序的管理,然后结合各单位实际需要和特点,进行综合研究,从而形成一整套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2.1 根据专业内容分类

档案按专业分类可分为区域地质调查档案、固体矿产地质档案、石油地质档案、海洋地质档案、水文地质档案、工程地质档案、环境地质档案、物碳地质档案、化学地质档案、遥感地质档案、地质测绘档案、实验测试档案、探矿工程档案、地质科研档案等。

2.2 根据地质资料自然形成的顺序分类

档案按顺序分类可分为实物地质资料、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

2.3 根据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分类

档案按是否涉及国家秘密可分为涉密地质资料和非涉密地质资料;按投资者的利益又可分为保护性地质资料和非保护性地质资料。二者组合形成涉密的保护性地质资料、涉密的非保护性地质资料、非涉密保护性地质资料和非涉密的非保护性地质资料四类;

2.4 根据地质资料的表现形式分类

档案根据地质资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印刷形式地质资料、数字形式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

3 我单位地质档案分类与档案信息化系统建设状况

3.1 资料分类情况

图1 河北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

对所管理档案种类多、数量大、使用要求分类精细、借阅频繁、查询难等实际情况河北省环境地质勘察院建立了一套“河北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图1)。根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把档案分类为:技术档案、年鉴、标准规范、图书、原本档案、地形图和参考资料七大类(图2);其中技术成果资料又分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环评、矿山环境、水资源论证和其他8类(图3)。所有资料已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库中,实现了按全库、类别、档号、报告名称、关键词、作者、编写单位,成文日期、等多方位查询调目,方便了借阅和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管理工作也因此上了一个新台阶。

图2 河北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档案目录

图3 技术档案目录

3.2 主要功能及利用效果

3.2.1 主要功能

该系统后台数据库是针对地质档案特殊性而建立的,存有河北省环境地质勘察院所有地质资料。这是一个完整的资料档案管理系统,具有录入、编辑、检索、借阅、统计、归还等功能。

3.2.2 利用效果

从利用角度上看,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解决了查询难问题,使用检索系统后跨类别检索不再是一个难题,只需输入几个关键词,就可找到所要的档案资料目录。从管理者角度上看,检索系统的开发利用为我院档案管理提供了管理平台,初步实现了信息化,同时也解决了人工统计繁杂、不准确的问题。以往每年年报统计是一件头痛的事,各类别数目要一页一页地统计,既繁琐又容易出错。利用信息系统后,只要输入统计所需内容或时间段,就能得到准确的数据。以信息系统化推动档案规范化,使档案管理信息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从功能上,因为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的软件,可以随时增加模块,具有修改容易、操作简单等特点,为不断持续改进创造了条件。

4 结论与发展方向

4.1 建立档案全文检索体系

目前只是建立了地质档案目录信息系统库管理,并没有完全实现地质档案全文检索体系。计算机目录检索系统主要通过建立目录数据库来实现,即将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输入数据库,实现档案目录的自动化管理。而计算机全文检索系统则是将检索和利用合二为一,通过建立全文数据库,将所收集的档案全文(包括文字、图像、数据、代码)进行数字化处理,并把档案全文信息输入数据库,利用者只要通过检索即能更加方便快捷地直接找到所需要的相关档案信息。

4.2 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

档案检索工具可以介绍数据库之所有,但是却不能了解利用者之所需。无论科技如何进步,设备如何先进,都无法替代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利用者都希望所获得的档案信息是最具有针对性,是和利用目的最相关的。所以建立完善的咨询服务体系也是必需,这样可以帮助利用者了解档案的直接信息和保存情况,解决查找档案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利用者尽快找到自己所需的全部档案资料。

4.3 发展是建立在基础工作之上

在体会到信息系统库给我们带来的快捷、方便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利用计算机检索首先要做好档案基础数据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果没有大量的档案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录入及标引工作,就很难创建一个合理、高效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因此做好地质档案基础工作还是既重要又必要的。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社会信息化的汹涌巨潮,为新时代的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了弄潮学海的历史性机遇。只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立足社会,面向未来,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定将在社会信息化的宏图上描绘出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司.地质行业地质科技档案工作条例.见:地质资料管理工作手册.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适时收集
文件材料形成的初期,是为了相关业务活动服务的,所以只有在业务办理完毕,文件完成了现时效用,才能移交给档案部门集中保管。所以说,作为档案管理员,需要掌握和了解,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材料的分布、流动和保管情况,认真研究和掌握档案形成的规律以及档案作用发生的规律。即要及时收集,又要防止把尚在使用的、未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过早的收集起来。
档案收集标准化
文书档案收集标准化应在文件材料形成初期推行起来。档案部门可以根据国家、地方、企业的主管机关制定的相关标准,如《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对文件的格式、签署、印信和书写材料进行规范。同时,对文件的组合、组卷、装盒、案卷目录的制作和编目等,都可以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我们的档案软件系统,可以将相关标准化规则在我们软件系统里面固化。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了解并免费试用。
尊重全宗
一个单位或者企业形成的档案,具有内在的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保持全宗的不可分散性,是档案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在我们企业经营过程中,出于实践需要,由于母子公司,分子公司特别多,然后通过一套人马来经营几块牌子。所以企业里面母子全宗多。在企业文书档案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尽可能的保持全宗内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将一个立档单位的全部材料作为一个全宗集中保管。

地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闫巧玲
(山西省煤炭地质 115 勘查院)
摘 要 地质档案是记录地质信息资源的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传统的地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如今数字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对于地质档案的全新需求。目前,地勘单位的档案数据管理,存在职责不明、保存不妥的现象,造成了不良后果和严重损失。虽然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但同时,也和机遇并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地质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模式和成长动力。只要充分发挥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开发新的地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地质档案的管理方式,地质档案管理将揭开新的篇章。
关键词 地质档案 信息化 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时代来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地质资料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迅速、有效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充分发挥地质资料档案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纸质地质资料档案与电子地质资料档案的变革中,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是每一位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1 地质档案部门实施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地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档案是密不可分的。地质档案数据是在地质勘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它既是野外勘测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地勘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也是单位维权的凭证和依据。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地勘单位数据文件的内容、形式、载体等属性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以地质找矿项目为中心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具有全面化、精确化、系统化的成套性和现实性、专业性要求。而一个完整的地质项目,要经过立项、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要经过上级部门的审批和验收,因此收集整理符合标准的数据文件显得尤为重要。
1.1 档案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
档案信息化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同一种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它给地质部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和研究课题。《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库建设,开展公众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地质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
1.2 档案信息化拓展了档案工作更大的服务空间
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的效果取决于开发的时效和利用的广泛程度。相比较而言,现代化管理手段储存的各种信息,更便于利用和开发,也能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2 科学认识地质档案信息化的内涵
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不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同。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地勘单位与其他企业一样面临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为提高地勘单位的整体素质,推动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武器,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2.1 地质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档案领域的具体实现
国家信息化战略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工业、科技、国防等各行各业和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和标准是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基本要素,地区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则是国家信息化全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地质档案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在档案领域的具体实现,服从国家信息化全局,在整个战略规划框架下系统、有序地展开。地质档案信息化的目标、任务、内容取决于国家信息化全局的发展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
2.2 档案信息化的实质是档案工作目标与信息网络手段的结合
地质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对地质档案的管理、利用需求。传统的档案业务模式是在原有档案工作手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合理性基于使用已有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档案需求。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极大地改变了档案业务的程序和模式,但并未因此改变档案工作的社会使命。信息化只是手段的变化,而非目标方向的革命。数字环境下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依然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档案保管、利用的需求,信息化所要追求的正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实现档案工作的根本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档案信息化的实质是档案工作目标与信息网络手段的结合,是传统档案业务向网络环境的迁移。
2.3 档案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和技术环境不断变化,不同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是不同的。但在某一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受制于技术、经济条件和人文基础,我们设定的档案信息化目标,确立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任务却是现实的、具体的,并相对稳定的。在动态变化的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
2.4 档案信息化涉及信息技术和人文环境两个层面,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
如前所述,档案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管理目标的支持,因此,技术、管理以及作为其社会基础的人文环境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始终交织在一起,使档案信息化建设具有了不同于传统档案工作的新的内涵,这从上述对档案信息化的种种界定中可见一斑。
地质科技档案信息包含了矿产资料的重要信息,也是人们对矿产分布以及地壳运动的探索研究成果。它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当今社会,谁拥有了更多的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地质科技档案信息作为一项囊括了丰富的矿产能源信息的载体,是世界的关注焦点。
信息社会把地质部门档案管理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档案管理应真正实现信息化。总之,只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切实加强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就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3 对信息化地质档案部门的要求
地质档案资料是前辈在不断地探索与汗水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每个地勘单位对档案室投入成本情况不一,多数勘查部门的档案室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更不要说进行数字化检索和管理了。这与当前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不相适应的。现今地质报告,包括测量、物探、水文、工程、地质矿产等各专业地质报告,按上级规定均以数字化形式上交评审,否则不予受理。但评审备案证明获得后,地勘单位并未将有关报告的电子文档部分归档管理,只是将复制的数字化报告和原始地质资料存档。这是不正常和不应出现的脱节现象,也是当前档案管理的漏洞。
3.1 加强管理,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有关部门以及管理工作者对于地质科技档案的认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资料的重要性,也没有将其纳入日常工作的流程范围内,这就使得地质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发展滞后。相对而言,管理资金也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现代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加强管理的同时,有关领导要提高认识,制定切实的条例规范来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根据档案室人员配制一定比例的电脑,并进行培训,使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将实现本单位地质档案电子化落到实处。
3.2 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其业务能力的强弱。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道德,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法律、政策的理念,专业的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地质资料档案科技进步,推动地质资料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时代,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要更新服务理念,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地质资料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指导和改进地质资料档案工作,努力培养适合地质资料档案馆数字化和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既科学地钻研理论与知识,又能熟练地应用数字化技术、存储技术等专业技能。
3.3 建立检索系统
对于浩如烟海的地质资料,建立检索系统更为快捷、方便。检索内容包括:资料的专业门类、工作方法分类、矿种不同分类、勘查时限分类、地区分类以及归档时间分类等。
3.4 建立电子资料库
无论新、旧资料都要归入总电子资料库,这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所有专业报告的原始资料和报告审批文、图、表,以及备案证明等附件。原始资料可以扫描件形式一并存档,每一份资料必须刻制完整光盘,以防电脑病毒造成资料丢失和损毁。
3.5 电子文档的保密
勘查单位的地质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均需要保密。因而电子资料库的保密工作必须加强。配制电脑须由专人负责,其他人按指令存取档案,不得进入主电脑。主电脑资料库编制“双密钥码”,做到人到开机,人走关机,保密到位。
4 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途径
4.1 创新工作方式
4.1.1 构建网络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检索在手段、途径、范围和检索的效率上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树立为社会广大利用者服务的思想,加强服务宣传,强化网络设施建设,改善服务场所环境。建立地质资料档案馆内部局域网,并接入外部网或者互联网,这是信息化建设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4.1.2 建立地质资料档案服务网站,开展网上服务
这将成为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
4.2 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都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由主要为地勘内部的服务转化为向社会全方位服务。
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拉动内需项目,更加及时主动地提供服务。主动到有关项目主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上门调查研究、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主动与有关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沟通联系,积极为各类环境保护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地质资料服务。
4.3 档案信息电子化,纸质档案数字化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是以馆藏档案数据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件信息电子文件数据提供利用的过程。把地质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存储查找和利用,既是地质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必然走向。因此地勘单位必须快速更新观念,迅速实现档案工作网络化,为地质找矿工作服务,推动其他各项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陈贤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
摘要 地质档案是记录地质信息资源的载体,伴随着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高速发展,传统的地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如今数字化和信息化对于地质档案的全新需求。笔者分析了推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针对当前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讨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指出推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领导重视,加大经费投入,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和技能,加快数字化进展,确保地质档案信息安全,以实现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地质档案 信息化 建设
在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地质档案工作融入信息社会的步伐,大力推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迅速、有效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地质档案信息,充分发挥地质档案在矿产资源保障和地质技术服务中的作用,已是各地勘单位和广大地质档案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的工作实际,就推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若干思考。
1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及其设备,如计算机、光盘刻录机、照相机、扫描仪等运用到地质档案管理工作中,建立档案信息系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地完成对地质资料的接收、编目、著录、统计、检索等,使档案管理方法更具科学性,大大提高地质档案管理工作效率,提升整个单位的技术水平,实现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1.1 方便检查查询,提升工作效率
传统的纸质档案查找利用起来相当麻烦,首先档案管理者要翻账本从目录中找出档案,然后按照记录,到浩如烟海的档案库进行查找,这个过程中费时费力,并且不可避免地对档案造成损坏,而且同一份档案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人借阅,无法满足多人的需要。在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之后,利用计算机对档案或文件资料进行一次性的著录或输入贮存,即可实现在计算机上即时查询,将所需档案检索出来,省略了手工操作的重复劳动,还能同时满足资源多人共享,简化了流程,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纯粹的档案管理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利用好这些地质档案资源上来,做到职能从管理向服务及研究过渡。
1.2 改善档案管理,提高时效性
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档案管理人员可提前以管理档案的形式管理电子文件等有用信息,及时提出档案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让档案管理方式从档案的保管转变成档案的信息化服务、管理和采集,进而使档案资源能实现科学配置,从而为地质工作提供更及时、更高效的服务。
1.3 支撑科研活动,促进开发利用
地质档案的管理是手段,开发利用才是目的。地勘单位多年的地质工作集存了数量众多的地质档案,它是地质工作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国民经济建设和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科学研究的依据和基础,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论是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调查等,都离不开地质档案作为重要依据。相比传统的纸质载体档案,通过扫描技术、光盘技术,一份电子文件可以同时记录文字、图形、图表、声音等各种媒体信息,从而为地质技术人员提供更为翔实的科研材料,促进地质档案的充分利用。
2 地质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保管状况不佳
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地质工作,使地勘单位积累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地质档案。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截至2014年6月底,库存地质档案达到2764档,总计123045件。相当一部分地质档案,特别是20世纪60~70年代形成的地质档案资料,大多为低质蓝图和手抄本,随着时间的流逝,蓝图正在褪色,字迹正在消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手抄本的纸张亦正在逐步老化,造成信息丢失而无法正常使用。还有一些重要矿区、典型矿床的“热点”地质档案资料,由于借阅次数多,也造成一定的破损。这些地质档案都是地质工作者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辛勤工作的智慧结晶,既是野外勘查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也是地勘单位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要想保存利用好宝贵的地质资料只能加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实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这将大大减少对纸质资料的查询,降低了纸质档案遭到破坏的可能性。
2.2 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档案资料工作给人的印象就是几个中年妇女在故纸堆中“钢笔抄抄、糨糊刷刷、绳子扎扎”,暮气沉沉。档案资料部门长期处于一个“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尴尬局面,造成了档案室人才配备不合理,人员素质整体不高,表现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安于现状、懒于学习、计算机的操作能力不强、对地质档案数字化、信息资源开发能力不足等。
2.3 对地质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一些地勘单位的领导对地质档案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地质档案管理人员配备、待遇和工作经费等方面差强人意,导致高素质人才不愿从事地质档案管理工作。
3 加快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 保障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与经费投入
地质档案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地质工作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勘单位各级领导应予高度重视,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尽力满足档案信息化建设所需经费,给予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为档案部门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支持档案部门的建设和发展。
3.2 提高地质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优化队伍结构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稳步开展,就需要有高素质的档案工作者。目前档案信息化建设核心内容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计算机超强的运算与数据处理能力给档案管理者带来了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检索方法,这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掌握地质、物探、化探等地学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地质勘查工作的基本过程,知道不同专业不同阶段应该形成哪些地质资料,才能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标准,根据本单位馆藏资料的类别特点,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纸等资料,在方便查找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地质资料管理人员还要能熟练地应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能。只有掌握了地质档案的形成过程和手段等专业知识,才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管好档案。因此,一方面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重藏轻用”档案管理思想,改变“你求我供”的被动服务方式,改变机械的手工管理方法,树立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地勘单位应注意引进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优化队伍结构,建立适合地质档案信息化和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的专业队伍,以适应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3 加快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化、数字化进展
地质档案是广大地质工作者长期从事艰苦野外地质工作和室内汇编整理出来的辛劳和智慧的结晶,为了便于保存、使用,纸介质地质资料数字化迫在眉睫。地质档案工作者要加快实现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逐步建立起目录检索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使档案信息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传递和被使用,这既是地质工作现实要求,也是档案管理的必然取向。建立档案目录检索数据库后,档案管理人员根据借阅者的要求,只要在计算机输入资料名称、工作时间、矿种类别等任意一项或两项关键词,就可以马上从数据库中检索出有关的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方便、快捷、准确地为借阅者提供服务,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全文数据库就是采用扫描、拍摄等方式,将纸质档案录入计算机,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文档号,查阅时只要输入所需档案的电子文档号,就可以很方便查阅,不需要再到库房调用纸质档案,延长纸质档案的保存寿命。
3.4 加强地质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地质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虽具有快捷、优质、高效的特点,但也存在安全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应用越来越普及,计算机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凸显,涉密的地质档案,一旦通过不正当渠道泄露出去,就会对地勘单位经济利益乃至国家安全造成重大的损失。首先,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了解到档案流失、泄密的严重后果,以及他们所要承担的相应责任。档案管理人员要学习档案设备的维护知识,计算机要安装加密软件,实现文件的强制自动加密,自动加密文件离开单位电脑环境无法使用,这样就可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把地质资料带出。其次,要防止档案数据丢失。储存档案信息的计算机要镜像备份,还要用光盘、磁盘、移动硬盘等工具另外储存,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再次,地质档案工作用计算机要全部为涉密计算机,要与互联网完全隔离,并安装保密监控软件,计算机USB接口要封存,严把数据的入口、出口关。
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内容广泛,涉及地质资料的整理、开发利用,相关人才的培养等。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树立新的观念,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地质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优化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这样档案信息化建设才能稳步、高效地推进。
参考文献
[1]任改莲.浅谈电子时代的地质档案信息化管理[J].档案与社会,2013(2):32~33.
[2]黄少芳,刘晓鸿.大数据时代地质资料信息化发展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3(10).

馆藏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成果备份实践
答:馆藏地质资料档案扫描数字化成果是馆藏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保管好这些电子数据是践行“对历史负责,为现在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举措之一,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 馆藏地质资料成果数据备份载体 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的突飞猛进,地质资料成果电子数据的备份是一项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论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
答:2.加快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从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实行资源共享,管理方式从传统的管理转向现代化管理。档案工作要围绕部门的工作重点、关注的热点来组织信息,提供信息。随着当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已形成了网络化、数据化的时代。档案系统如何认识“网络化管理”和“数据化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共建的...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管理与二次开发利用
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化程度逐步普及,传统的纸质档案资料管理方法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加快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网络建设,促进档案信息的共享与利用已成为新时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1]。 1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数字化建设 气田工程地质档案资料涉及众多专业,涵盖了气田勘探开发的全过程,档案资料庞杂,类型众多。传统纸质...

地质档案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提升素质的思考
答:另外,还应密切注意国内外地质档案工作的发展动态,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地质档案事业逐渐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推进地质档案工作的发展。大力开发地质档案信息资源,为各项工作服务。(3)努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地质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相当的文史知识、较好的语言...

浅谈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答: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通过信息化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有效的落实科学化的管理工作,使档案管理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进程以满足现代化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同时,单位应该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资,不断增添新的硬件设施,从而拥有现代化多样化的档案载体。除此之外,在管理...

信息化条件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思考
答:2 全方位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汇交地质资料的质量,为了使资料管理人员适应新时期下资料管理工作的需要,应从以下3个方面提高其业务素质。2.1 树立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面对信息化时代资料管理工作的变化,做好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不仅要求资料管理和制作人员应...

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统计档案信息化管理
答: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统计档案信息化管理 大数据是用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统计部门需要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环境变化和需求变化,更好地开展统计档案利用工作,更大程度地发掘档案的潜在价值,更加全面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从而实现统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跨越式发展。走进大数据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

加强地质资料管理,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答:4.2 信息化程度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由于缺乏资金支持,数据库还没有建立,与国家提出的“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信息服务系统”的要求和时代发展步伐差距大。4.3 地质资料汇交工作有待于提高 虽然我局狠抓了资料汇交工作,但欠交的现象...

浅谈如何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的管理
答:本文以一线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经验、体会为基础,从提高原始地质资料形成质量、改善原始地质资料保存现状和提升原始资料开发利用价值三个方面,对加强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利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 科技文件材料 原始地质资料 资料管理 服务利用 原始地质资料是进一步开展地质勘查、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是重要的科技档案资料。地质...

如何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
答:最后,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档案管理意识,多些耐心,切实的落实自己的岗位职责。只要提高对档案管理的意识,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2]。(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制 上文已经说到“没有制度不成方圆”,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就要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