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应用 略论核工业地质档案资料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

作者&投稿:侨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胡 青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摘 要 地质档案资料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大量实例证明了再次综合应用这些地质信息资源在筛选勘查基地、优选找矿靶区、综合找矿、矿权转让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实现地质档案资料的潜在价值向社会经济效益的转化。

关键词 地质档案资料 二次开发应用

21 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地质资料作为社会信息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信息资源。随着知识经济及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中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与日俱增,地质资料中所蕴含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日益被社会各界所认识。挖掘潜在的资源,重视地质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这是地质资料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要想进一步拓展地质市场,开发地质产业,就要充分利用已有地质科技档案资料。开发地质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加速地质勘察,缩短找矿周期,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利用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成果进行有偿服务、有偿使用,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是对已有地质资料进行第二轮系统全面的分析,即在新理论、新方法指导下,对原有地质资料、各种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与地质找矿的关系等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整理和分析,进而获取新的有用的地质信息,解决过去遗留的地质问题。因此,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是对已知成矿区(带)或老矿山开展新一轮地质找矿预测的基础。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在我国地质找矿及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给各部门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地勘单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近年来,我国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主要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1 开发研究地质资料,筛选勘查基地

馆藏地质档案资料是不同时期提交的地质勘查成果,有些矿床(点)矿产资源的经济技术指标或外部地质条件,在当时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找矿勘查技术装备和分析测试手段的更新和发展,在现有的条件下,这些矿产资源就可能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如不开发这些地质资料,它们就会成为“死资料”而永远失去其利用价值。开发研究这些资料,可以直接筛选出勘查基地和矿产地。近年来,地质部门通过开发地质资料,筛选出了一批可以直接开发或值得进一步勘查的矿床(点),有些已经产生了经济效益。如江苏中巷铁铜矿、江苏东山铅锌矿、江苏横山铜矿、江西九华山金铜矿、江西乐平市乐华锰矿、江西景德镇市庄湾沙金矿等,都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提交评价报告中的矿床(点),由于矿床规模小而一直搁置。近年来,由于矿业开发的兴起,通过地质资料的研发和论证,认为它们具有开发利用或进一步工作的价值,现已进行开发或补充勘查工作。2006 年河南省第一勘察院通过对地质档案资料进行二次开发,从老资料中挖出大煤田,发现预计储量为 1.5 万吨的南召煤田。2005 年 12 月山东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勘查院通过充分发掘前人勘探成果资料,在新疆伊宁发现两个煤矿,共提交煤炭资源量 39.75 亿吨。这种利用前人工作成果、大规模编制勘查总结报告的模式,为地勘单位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了经验和先例[1]

2 综合分析地质资料,优选找矿靶区

馆藏地质资料中有大量的地、物、化、遥等基础资料。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认识对这些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往往可以优选出新的找矿靶区。过去,一个地区的地、物、化、遥工作多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单位的不同人员完成的,资料分散在各单位,因此对所取得的成果资料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而现在这些档案资料都已归档汇交统一管理,给地质工作者提供了系统分析研究的条件,加之计算机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新的成矿理论的指导,找出不同异常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常与地质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进行找矿远景规划,还可以优选找矿靶区和靶位。如江苏利国铁矿的西侧有 4km2的航磁、地磁异常,过去被微山湖水淹没,现在水退露出了湖底。从利国铁矿的探、采资料所反映的矿化规律分析,矿带向西到微山湖地段铜金矿化应增强,是在铁矿外围寻找铜金矿的有利靶位。

安庆铜矿 28 号矿体原为单孔矿的小矿体,不具备可采价值,矿量被注销。地质技术人员在调查周边岩层、矿石类型变化特征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利用地质档案资料,推定 28 号矿体具有一定的补充勘探价值。通过探矿工程验证,28 号矿体探明储量 85 万 t,铜金属量 1143t,铜平均品位 1.345%。安庆铜矿28 号矿体的勘探,是地质技术人员利用地质档案找矿的范例,对矿山充分利用现有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探边扫盲,增加矿山地质储量具有指导意义[2]

3 引用新指标开发老资料,“呆矿”获新生

江西德兴银山矿区因古代采银而得名,20 世纪 50 年代探明为中型铅锌矿床后建矿生产。60 年代初铅锌资源日趋危机,为保矿山生产,江西有色地质一队在银山矿区及其外围开展找矿工作,1973 年 10 月发现九区铜硫矿带,经过 6 年的评价和勘探,采用当时的坑采指标圈定矿体,即铜边界品位:w(Cu)≥0.3%,工业品位≥0.5%,圈出矿体175条,计算B+C+D级铜金属量43.6万t,B+C+D级铅+锌金属量1.04万 t,伴生金为 54.5t,银为 717.426t。1983 年 5 月经储委审查后认为:“该矿床矿体的地质标志不明显,单矿体数量多且复杂,互相对应连接有困难,对这样复杂的矿床,在地质勘探甚至生产勘探和采矿中,都无法弄清每个矿体的形态和规模。”因此,江西银山九区铜硫矿带探明的矿产储量为暂不可能利用的“呆矿”。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江西有色地质一队人员再次仔细查阅有关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研究,引进新的地质理论,拓展了找矿思路。认识到银山与德兴斑岩铜矿属同源异位“火山—斑岩系列”矿床,而且矿化特征与铜厂、富家坞两典型斑岩矿床基本相同。基于这种认识,采用斑岩铜矿露天开采指标:铜边界品位≥ 0.2%,工业品位≥ 0.4%。重新圈定矿体,使原有的 175 条大小不等的矿体合并简化成 9 条厚大矿体,矿体形态简单,厚大而完整。根据这一新成果,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进行开采技术经济论证后认为:“该矿床开采方法由坑采转为露天开采,经济上合算,方案是可行的。”1988 年 5 月至 1989 年 10 月开展了“坑改露”地质补勘工作,仅仅投入少量实物工作量,就使中型铜硫矿床变成了大型斑岩型铜硫金矿床(铜金属量为 62 万 t,硫为 1303 万 t,金金属量为 72t),从此,“呆矿”变“活矿”。1990 年,江西银山九区铜硫金矿露采工程开工,一座大型铜矿选厂已投料生产,为缓解我国铜材市场需求做出了贡献。

4 利用分析测试资料,综合找矿“贫”矿变“富”矿

我国内生金属矿产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共生、伴生矿多,尤其是有色金属矿产更为突出。由于认识的阶段性和分析测试技术条件的制约等原因,相当一部分矿床的物质组分研究尚不够充分,伴生、共生有益成分未能完全查明,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生产矿山资源损失和浪费,同时也给当前地质找矿提供了一个亟待开发的领域。为此,以新的成矿理论为指导,对以往地质勘查资料开发利用,采用目前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充分利用原有实验测试档案,开展正、副样查定就可使“呆矿”获新生,一矿变多矿,“贫”矿变“富”矿,使老矿山重获新生。江西弋阳县铁砂街是一个老矿区,新中国成立后地质队伍先后三次进行铜矿勘查,累计探明铜金属量不足 6 万 t,为一小型富砷铜矿床。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随着国家建设对银需求量的增加,银矿地质工作得到加强。江西有色地质一队对弋阳县铁砂街铜矿勘探报告进行反复研究,发现铜矿体组合样中银的品位普遍较高,就决定用其副样系统开展银的查定工作。1984 年至1987 年间共查副样 1793 个,投资 2.3 万元,在铜矿体中圈出银矿体 12 条,获表内银金属量 362t,为国家找到一处可供开发利用的中型银矿床。弋阳县铁砂街铜矿变成了铜银共生矿,一矿变两矿,极大地提高了该矿床的经济价值。

5 补充完善地质档案资料,为矿权转让服务

2004 年 7 月,湖南省地矿局 418 队在地质档案资料二次开发中筛选出来的湖南省绥宁县界头炉铁矿普查找矿成果,在邵阳市公开拍卖其采矿权。经过 5 家竞买者紧张激烈的多轮竞价,最终由湖南湘潭合力焦化有限公司以 730 万元竞得。该铁矿位于湖南省绥宁县枫木团乡界头炉村,1958 年大炼钢铁时由当地群众报矿,后经地质队勘查发现,自 1959 年后先后有多个地质队在此开展过工作。1975 年 3 月,湖南省地矿局 418 队进驻该矿区,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找矿成果,于 1976 年 10 月提交了《湖南省绥宁县界头炉铁矿矿区普查报告》。该矿在当时被认为是“厚度小、品位低、储量少,虽有工业利用的远景,但意义不是很大”的小型矿床,特别是由于当时选矿技术的落后,工业选矿问题尚未解决,致使该矿一直未能得到开发利用。2004 年,该队为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组织了强有力的专业技术力量,全面盘点现有地质档案资料家底,进行地质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该铁矿的地质档案资料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关注,一致认为,随着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选矿技术的提高,这个被封在深山人未知的铁矿,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为了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使这个已探明了 27 年的矿床为人类造福,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该队认真做好采矿权拍卖的前期论证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此次采矿权的拍卖成功,不仅为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同时提高了地勘单位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地勘单位进一步走向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3]

2004 年河北省地勘局第三地质大队对保存的地质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及时补充完善,为两个矿权转让提供地质报告获益 500 万[4]。2005 年山西 213 队集中全队的技术勘察人员对历年积累的地质档案资料进行扫描式研究,根据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急需,开展矿权的申报、维护和开发等工作,成功进行了襄汾县庙凹铜金矿普查项目的矿权转让;根据原有资料,投资 80 万元,进行翼城刁凹铁钼矿的勘探,发现具有开采价值的铁矿,申报铁矿、铝土矿、煤矿普查等 4 个价款项目;申报 2 个铁矿普查、多金属矿详查矿权项目。通过二次开发地质档案资料和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收入 2780 万元[5]

由此可见,地质档案资料在我国地质找矿及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地质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作用不容忽视。

6 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信息需求,人们对地质资料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对资料的二次开发,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现有资料进行集成。在利用地质资料时,不仅要求提供原始资料,而且要求提供经过经济分析和预测的综合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为资料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带来了新的活力。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及 IT 产业的日益成熟,地质档案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日趋完善,地质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及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是未来资料利用的热点。我们要抓住机遇,拓宽开发利用领域,借助于新技术、新方法,新思路,充分挖掘地质档案资料的潜在价值,把现有资料用好、用活,满足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需求,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 高明波、王玉峰 . 伊宁:地质档案资料中挖煤 40 亿吨 . 地质勘察导报,2005.12.17

[2] 袁新洪 . 科学利用地质档案指导矿山探矿工作 .「J」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004,56(3):21 ~ 22

[3] 刘国荣 . 湖南地矿局 418 队地质档案中淘得“金娃娃”. 中国矿业报,2004.08,14

[4] 任平俊,郝晓雨 . 河北两份地质档案资料卖了 500 万 . 地质勘察导报,2005.06.25

[5] 刘杰 . 老资料产生新效益 . 地质勘察导报,2005.12.24



~

地质资料的汇交与利用存在问题浅析
答:地质勘查投入生产出的直接产品是反映地质矿产信息的地质资料(包括原始的、成果的和实物的)。这些地质资料在获取矿权和工程施工等经济活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决策参考和凭证作用,具有非常大的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地质资料信息,是扩大找矿成果的捷径。几年来,我馆积极做好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工作,承担了省厅下达的工作...

.档案提供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哪些?
答: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控制(如企业组织机构的设置、权责范围以及有关制度规定等)和应用控制(企业主要...依据档案材料撰写专门文章和著作、向社会提供加工的档案信息。 (二)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途径服务的途径,...其第一层次分档案实体管理和档案信息开发两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又下分若干层次小系统。档案实体管理分...

浅析大数据时代的地质资料管理
答:关键词 大数据 地质资料 信息化 二次开发 地质资料是地勘单位记录历史地质信息的有效载体,是工作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及地质勘探技术的成熟,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任务量越来越大。如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完善地质资料的信息管理,成为所有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地质资料管理的现状 1.1 地质...

有没有好用又免费的档案管理软件推荐一下?
答:此系统全中文操作界面,使用易懂、易会,无需计算机专业知识。别具一格的快捷方式为您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系统的开发性比较好,支持二次开发功能。 本站提供免费的下载试用,详细信息请到:http://www.inmis.com查看;该软件购买之后将提供免费升级、技术支持、售后服务。档案信息化系统,档案管理咨询、...

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有关问题的探讨
答:汇交地质资料的基层单位不可能对光盘质量进行检定,因而汇交电子文件的存储介质也应该是汇交电子文件检查验收中需要注意的一个方面。2 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是提高地质工作效率、避免勘查投资浪费,以及实现地质资料价值的重要途径。汇交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则是地质资料服...

双层PDF在地质资料数字化中的应用
答:通过全文数据库及全文检索的实现,得到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大幅度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价值,促进地质资料编研工作,为地质资料信息聚合的研究和深层次服务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呈辰.档案数字化过程中OCR技术的应用[J].档案管理,2011(1). [2]徐永芳.OCR技术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2011(2). [3...

如何实现档案管理的创新
答:2.2.2做好全程服务,加强重点档案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 在全程跟踪服务过程中,通过对使用单位的调查、借阅内容的统计、使用方法的分析、编研实用性的排列等,对开发利用工作中使用过的档案实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中发现使用频率很高、查阅单位众多、利用人次频繁、涉及范围广泛的档案材料。这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将是下一个或...

关于如何使海洋地质档案资料价值最大化的商讨
答:这一发现,可以说是老资料二次开发利用的又一次最好的佐证,同时也是老资料自身价值的体现,所以对老资料的修复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资料能给国民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效益。 2.4 做好档案资料编研,方能准确快捷地提供利用 编研的目的是为了开发海洋地质档案信息资源,便于提供利用,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编研的对象...

试论地质资料档案开发利用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答:但是,地质资料档案在开发利用中,部分内容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开发利用地质资料档案过程中,需要地质资料管理部门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采取一些相应措施,做好地质资料档案在开发利用工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1 地质资料档案利用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 近几年来,地质资料档案管理部门在开发利用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
答:国家设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制度的目的:一是为了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地质资料作为矿产资源最详细的说明书,国家必须要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以实现国家管理矿产资源的需要;二是通过向社会提供借阅使用地质资料,更好地发挥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通过对汇交资料的二次开发,为政府管理决策和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