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调项目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汇交的体会及建议 原始地质资料和成果地质资料的区别

作者&投稿:伯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丛润祥 潘敏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 廊坊 065000)

摘要 成果地质资料是重要的地质信息资源,电子文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电子文档制作是否规范是地质资料成功汇交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在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根据《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210号文)要求,阐述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需注意的3个环节,并提出几点肤浅建议,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 成果地质资料 汇交格式 电子文档

成果地质资料是指“各类地质工作与科学研究项目完成时,按相应技术规范和原项目设计要求,以文字、图、表、多媒体、数据库和软件等形式提供的反映工作成果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作为代表黄金部队承担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深知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义务,一直对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非常重视,组织专门人员及时、依法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笔者通过近几年对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制作,取得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同磋商探讨,为进一步做好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汇交奠定基础。

1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制作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制作需注意以下环节:一是系统、完整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基础;二是正确运用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核心;三是全面细致检查已生成的电子文档——关键。

1.1 系统、完整收集各类资料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由8个类别构成:正文类、审批类、附图类、附表类、附件类、数据库和软件类、多媒体类、其他类。为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制作电子文档前必须按要求全面收集应汇交的所有文件材料。根据文件形式正确归类,是保证资料顺利汇交的基础。比如对原始地质资料目录登记簿的分类,不同验收单位其归类不同,有的放入附件类,有的放入其他类,我们认为它不是纯粹的管理性文件,而是地质资料信息的一部分,应归入附件类。另外,其他类涉及的文件较杂,如各年度任务书、各年度设计审查意见书、著录表、涉密登记表等要收集齐全。

1.2 正确使用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

运用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将各类资料录入到系统中,是电子文档制作的核心。首先,要按照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使用手册正确安装ED-Maker 1.0系统;其次,按类将各类文件录入至系统中,并进行编辑,注意审批类文件的顺序、附图类源文件的系统库,尤其是电子文件登记表中电子文档的详细物理特性、主要文件格式;再次是生成电子文档,对于使用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7.0软件转换成PDF格式的存档电子文件要编辑。

1.3 全面检查电子文档、录制、汇交

生成的电子文档包括存档电子文件和源电子文件两类,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一是对生成的电子文件登记表进行检查,检查其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对缺项、漏项要重新填写后再生成;二是对应电子文件登记表检查电子文档的存档电子文件、源电子文件的对应性,文件的可读、可懂、可复制、可再利用性;三是检查电子文档中的文件与纸质资料的对应性,信息内容的清晰性;四是录制汇交,录制前查杀病毒,确保汇交资料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2 存在的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2.1 部分报告附图偏色

有些应用MAPGIS6.5制作的报告附图,JPEG格式图像存在偏色现象。同为一个文件,由绘图仪打印机输出的纸质附图与显示器显示的JPEG图像颜色匹配性较差,虽然均按“要求”制作,但颜色差别较大。我们认为是由于显示器和输出所用的打印设备有关,显示器色素较多,显示的图像色彩丰富;而不同的打印机配色方案不同,输出的图像颜色也不同。附图纸介质与电子文档色彩上完全一致很难做到,只能选择相近的颜色代替,力求一致。

2.2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需进一步统一资料汇交验收标准

如《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DZ/T 0131—94)中规定,固体矿产勘查报告字号有部分要求为小五号,如表格中的文字、文献名称、条文中注、脚注、图注、标注说明等,而国土资发[2006]210号附件《成果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又规定文本部分电子文件的编制字号最小不得小于5号字,使电子文档制作存在一定的矛盾。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应对电子文档的验收确定一个统一标准,否则汇交工作开展较费力。作为承担地调项目的单位,不但要向大区地调中心汇交资料,同时还要向省矿产主管部门汇交,虽然都按“210号文”验收,但不同的验收人存在不同的验收意见。往往地调中心验收的资料,向其他单位汇交时又会提出不同的意见,且不同的大区中心,对其要求也存在不同,同一份资料其归类属性也不尽相同,因而国家行业主管单位应尽早统一一个验收规范,所有地质资料接收单位按统一标准对地质资料进行接收。避免了汇交单位重复工作,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2.3 进一步完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

现在使用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浏览系统(ED-Maker 1.0)能快速组织和制作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并自动生成符合汇交标准的电子文档。但还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更新完善。

(1)系统能在Windows98,2000,XP平台下运行,但对目前有些平台(如Windos vista)就不能运行。

(2)制作浏览系统目前有12个模块,即正文类、审批类、附图类源文件、附图类存档文件、附表类、附件类、多媒体类、数据库和软件类、其他类、插图文件、电子文件登记表、载体外标签,基本能满足目前电子文档的制作浏览。但若能增加一些现要求汇交的文件模块,如资料涉密情况登记表、著录表等模块,对制作电子文档会更加迅捷。

(3)制作浏览系统可能与其他软件有些冲突,有些电子文件在电子文档生成时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如有些大文件的电子文件转换生成PDF文档时,有些插图会重叠,有些文字会缺失等。

3 结束语

2006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发布)明确提出“严格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开展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推进地质资料的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广大地质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和历史记录,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作为由国家出资形成的成果地质资料,必须履行汇交规定,按《地质资料管理条例》要求及时汇交成果地质资料,充分发挥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功能,为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参考文献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9号

江平.关于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的几点体会,第五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46~248

关于印发《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发[2006]210号)

姚华军.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大力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第五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3~9



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

2012年新开、续作地调局项目65个,经费9660万元。加上其他地调课题,共计100余项,总经费逾1.3亿。
一、组织完成学校承担地调项目2012年设计编制、信息采集审核和2013年项目论证工作,全年的统计报表、审计检查、工作报告等工作均进展顺利,其中上年度学校统计报表、财务决算报表均被评为“优秀”。在完成学校地调项目设计审查工作的同时,受地调局委托,地调院负责组织了学校2012年两个计划项目的设计评审。
二、推进项目进度。2012年完成14个项目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及14个项目成果地质资料汇交;4个地调项目完成野外验收(优秀2个);13个项目成果评审(其中优秀5个);12个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验收,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1个,内蒙古国土厅项目1个,全部通过验收。值得一提的是,解决了一个遗留多年的西藏项目成果提交及经费使用情况验收,预计2013年年初完成该遗留项目的资料汇交工作。
三、在全国区域地质调查优秀图幅展评中,学校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中有9幅图获奖,其中1幅图荣获特别荣誉奖,2幅荣获二等奖,6幅荣获三等奖。学校共有8名教师荣获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四、本年度7月初,完成了学校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GB/T28001-2001安全管理体系的年检工作,并顺利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野外现场评审工作。
五、为加强地调项目管理,完善制度建设。2012年6月,配合上级保密检查工作,制订了学校地质调查项目《测绘资料及涉密地质资料保密管理办法》、《涉密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重要项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保密检查工作;2012年9月底制订了《地质调查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改稿,已经上校务会讨论通过)。
六、在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同时,地调院也不断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积极服务于社会。3月27日~4月1日以及12月11日~17日组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以院士为主要成员的调研组前往云南文山州及麻栗坡县开展交流及考察,并汇报了学校在麻栗坡钨业集团开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协同创新、合作研究的安排。9月及11月分别开展了北京市国土局及地调局组织的地质勘查管理质量培训。
七、根据国土资源部与武警黄金部队部部共建的要求,学校委派1名教授作为派驻武警黄金部队的指导专家,并承担武警黄金部队地质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10月23日~12月8日,地调院积极参与组织开展了武警黄金部队百名区矿调技术骨干培训工作,聘请近30名学术水平高、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分别开展了室内教学、野外实习和地质填图比武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交代的“联创齐争”培训任务,受到了武警黄金指挥部领导和广大学员的好评。

区别是:原始地质资料是一手为整理归档的材料。成果地质资料是经过对原始地质资料整理后的资料,方便查阅,补充。
原始地质资料又称原本地质档案,是在进行地质工作时直接形成或采集的,反映地质现象或地质体的,以各种载体类型存在的原始记录、中间性解译资料,最终地质工作成果原稿等,包括各种有关的文件底图、底稿、原图、记录本等。‍成果地质资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基础要‍素,对相关地质项目的最终验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地质资料归档中常见问题与对策——以中原油田为例
答:要严格按照《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制作细则》进行组织。应归档地质资料必须是纸质与电子文档双套制,纸质资料与电子文件必须一致,有纸质文件就要有电子文件,有电子文件就要有纸质文件,且二者的版本要相同,均为最终版本。同时,要充分利用系统进行地质资料的网上交接,逐步从源头实现地质资料原始信息数字化,并分期分批地将利用价值...

关于成果地质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答:比如资料属性分类按汇交格式要求中规定应确保准确;资料收集齐全完整;电子文档格式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纸介质资料与电子文档保持一致性等。因为有些失误可能只是我们工作上轻描淡写的一笔,但对于一个用户来说就有可能导致他不能利用从而影响到未来工作的开展甚至影响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因此,我们必须以一丝...

信息化条件下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思考
答:针对资料汇交中存在的问题制订培训计划,资料馆每年对地质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强对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学习,对不断更新的制作软件进行培训。实行资料管理人员准入制度。湖北省经过历年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资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在2009年试行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制作人员上岗考核中,合格率...

馆藏地质资料档案数字化成果备份实践
答:同时,在每一组文件夹中建立相应文本文件加以备注说明,以便于数据转存备份过程中,可查询参照利用。3.2.1 数据核查及情况登记 每一档资料进行光盘浏览检查,是地质资料成果数据备份的重要内容。在对地质资料档案电子文档检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地质资料档案电子文档光盘原盘转存情况登记情况表》、《地质...

对基层单位地质资料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答:汇交工作中的不利因素和难点,确定并实施解决方案;不定期开展自我检查工作,清点有无漏交资料;对原始资料归档和成果资料电子文档的制作、提交(汇交)等具体工作严格把关,降低返修率和提高一次成功率;缩短工作周期,及时提交(汇交)本单位参与地质大调查工作获取的成果资料,努力实现及时、快速向国家地质资料主管部门提供优质“...

基层地勘单位地质资料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答:地质资料管理不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要求。随着电子文档制作汇交、图文扫描数字化和目录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开展,新形成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逐步走向纸电同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与服务开始起步。但由于地质资料馆藏建设、设备购置与人员培训等投入缺失,长期形成的一大批原有地质资料根本无力开展数字...

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答:笔者所在的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馆西北分馆)负责西北地区地质调查项目提交的成果地质调查资料的接收、验收、保管与服务,同时承担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地调科研工作形成的各类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近年来,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不断加强,针对各地质资料管理部门或单位基本采用的都是功能单一或针对性较...

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从严管理刍议
答:所有成果地质资料,在提交纸介质的同时必须按照国土资源部《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汇交格式要求》制作电子文档,且电子文档内容必须与纸介质资料相一致。 提升原始资料质量,参照成果资料上交要求,针对不同的资料类型与资料形成及管理部门沟通整理并制作原始资料明确的格式化模版,方便资料形成单位提交规范、统一的资料。 由此可见...

服务为本—推进江苏省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
答:如何把地质资料有效地汇交上来,省地质资料馆有关人员还深入基层,主动上门宣讲地质资料管理相关规定,做好成果地质资料及电子文档的制作指导工作,有效提高了汇交资料数量和质量。我省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馆藏地质资料数量达到 6000 多种,8 万多件,这为地质资料的社会服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2 开展地质资...

地质调查项目信息管理方法
答:(2)通过通信方式传递信息。即通过信函、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方式传递。(3)会议方式进行信息传递。会议方式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包括设计审查会、野外验收会、报告评审会、成果与原始资料展评会和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会等。三、项目信息的加工和处理 信息的加工处理是指将组织收集到的原始信息,根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