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略谈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作者&投稿:汲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于瑞洋

(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100037)

摘要 本文阐述了建立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历史背景、建设目标与指导原则、初步构型等。

关键词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1 建立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历史背景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质资料数据管理与服务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技术

地质工作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期工作和基础工作,从某种程度上看地质工作的各个环节,无论是生产、科研还是管理,从本质上讲都是某种信息采集、保存、处理、研究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在地质工作中,从各种地质信息数据采集到室内数据保存、整理、分析和解释,再到最终成果的存储维护、管理使用和制图出版以及科学管理和决策等诸多方面,无不与现代信息紧密相连。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为现代地质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地质工作的手段和方式,拓宽了地质工作领域和内含,同时也改变了地质工作成果的内容和形式,现在的地质成果除了传统的可以用纸介质反映的文字、图件外,还有以电磁介质和光电介质存储的各种数据库、应用程序等,特别是在地质大调查工作中,地质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取、管理、服务无不体现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身影,随着分布式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交换与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待的应用,地质资料数据的管理和服务正在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以及不同机构之间协同服务发展。

1.2 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政策背景

为加强地质资料的管理,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国务院2002年3月19日颁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中要求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在2003年1月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由国土资源部组织建立地质资料信息系统,此后,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了一批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在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中指出“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服务社会的主要载体。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在最近发布的《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开展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并提出“建立实用、高效的地质资料采集、加工、处理、存储机制,完善国家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建设管理,实现全国地质资料数据的统一、协调和规范,搭建现代化的存储、管理软件和硬件支撑环境”的目标任务。所有的政策法规为开展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3 地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地质资料数据是各种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是成千上万地质工作者的劳动结晶,具有形成成本高、应用范围广、可反复利用、经济社会效益潜力巨大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5000余亿元,形成了大量的地质资料数据,通过对丰富的地质资料利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地质调查局研究表明,即使按最小价值计算,地质图的价值是填图成本的25~36倍。大庆石油管理局近年来通过对100多口井资料的开发利用,扩大了石油储量2亿吨,为国家节省勘探费用30亿元。在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今社会,地质资料数据的服务领域日趋广泛,从矿产资源勘察到地球科学研究,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从增强国防建设到保护生态环境都需要地质资料数据提供基础信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地质资料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 建立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技术已基本成熟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各种先进的网络技术、高性能的信息存储技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WEBGIS技术、跨系统跨平台的数据交换与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质资料数据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不同机构以及不同区域的共享与服务成为可能。同时,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力推进地质资料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建立了包括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和化探数据库在内的几十个大型基础数据库,新形成的地质资料数据全部汇交电子文档,原来的纸质资料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持下,全国地质资料馆正在组织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这些工作成果形成了非常丰富的地质资料数据资源,为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我国地质资料数据管理现状

2.1 组织管理机构

2.1.1 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构及组织情况

目前,我国地质资料由国务院和省(区、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两级行政管理,设立了政府所属的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委托保管机构,负责保管向国家汇交的地质资料。在基层地勘单位,由地质资料(档案)馆(室)保管原始、实物和成果地质资料。全国的地质资料管理已形成政府管理与基层地勘单位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2.1.2 全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组织情况

目前,我国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大体上包括两种,一种是政府所属的馆藏机构,此类机构主要由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各省地质资料馆组成;另一种是实行委托保管的馆藏机构,此类机构主要由各行业、工业部门自己成立的馆藏机构。

全国地质资料馆前身是地质部资料司,成立于1952年。目前,全国馆主要由资料收整室、资料馆藏室、资料服务处三个处室组成,承担地质资料的接收、保管、服务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是地质调查资料主管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及其下属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局六大地质调查中心(天津、沈阳、南京、宜昌、成都、西安)是资料的管理单位。

2.2 馆藏情况

2.2.1 全国地质资料馆及省级地质资料馆馆藏情况

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纸质资料约11万种,电子资料数据量超过4.6TB,这部分资料以矿产勘查类为多数,占总量60%,地质科学研究、物化遥勘查、水工环勘查和区域调查各占13.5%,11.6%,8.5%和6.1%。电子资料包括电子文档、数据库、数字化图文地质资料、测绘数据(购买或交换形成)等。

2.2.2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料管理部门馆藏情况

中国地质调查局各资料管理单位馆藏各类资料累计约26万种,其中成果地质调查资料4000多种,此外还收藏了大量的其他地质资料、地质科技档案、地形图、地质参考文献等。

除了传统的地质资料外,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各类基础地质数据库也在发展中心保管,目前,发展中心保管的数据库包括全国矿产地数据库、全国或分省的1:500万、1:250万、1:50万、1:25万、1:20万、1:5万系列比例尺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钻孔地质数据库、全国同位素地质测年数据库、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等。

2.3 存在问题及分析

2.3.1 馆藏机构数字资源不足

电子文档汇交问题严重。一是汇交率低;二是汇交质量较差,没有按照格式标准的要求进行汇交、汇交内容不齐全。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地质大调查项目的开展,地学数据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海量数据信息的汇交管理和服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长周期建设的数据库,其阶段性成果的汇交和服务,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

全国地质资料馆开展多年的图文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进展缓慢,全国地质资料馆仅完成约2.2万种,还有大量的地质资料需要数字化。馆藏机构数字资源不足,难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服务,影响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3.2 资料数据共享技术与服务水平亟待提高

地质资料数据的共享和社会化服务是地质工作者的长期愿望,但由于管理体制和技术上的原因,地质资料数据共享技术与服务水平的提高步履维艰。最近几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批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数据初步实现了社会化共享,向社会开放了部分公开性地质成果资料,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尽管在应用网格技术实现地质资料数据共享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仅仅是初步的;总体上看,地质资料数据的服务共享、技术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现有的服务方式包括手工方式、离线方式、等待用户上门方式、会议推广服务等方式。服务范围小、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成本高、服务周期长、效率低下、数据服务内容简单,资料数据共享服务是个别的、不系统的、数据的公开程度和数据共享的广泛性还十分有限。

2.3.3 馆藏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队伍力量薄弱,加工处理能力不强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及各省(市、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设施的建设。但是,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特别是提供网络服务的信息服务设施欠缺,大大降低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作为地质资料服务国家级别的全国地质资料馆面临无独立服务场所的窘境。

地质资料数据的现代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一些综合性人才进行服务,这是由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化服务趋势决定的。但由于编制和经费的限制,全国地质资料保管与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相当缺乏,人员的年龄与专业结构不是特别合理,学历和专业也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尤其短缺。这种现状大大制约了社会化服务的开展,阻碍了社会化服务的进程,降低了地质资料的利用率,削弱了地质资料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

受资料馆工作人员数量、素质等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深入开展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对需求调研不够。现有的成果不能及时向社会发布,加工处理等相关需求不能及时满足,服务水平低,只能维持日常工作,不能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资料工作带来了的巨大变化。

2.3.4 数据资源分散,需从国家层面上进行数据整合与协调

地质资料数据是全国地勘行业数万(鼎盛时期达数十万人)地质工作者长期野外调查、勘查的成果,其生产过程的地域性和行业性特点,决定了生产、管理是分散的。地质资料数据分布于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内的全国地矿行业,冶金、有色、石油、煤炭、建材、化工、核工业、武警黄金指挥部等产业部门。传统条块分割的体制决定了海量的地质资料数据基本上只为本行业、本部门或单位所拥有和使用,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存在着管理上、体制上的障碍,造成工作的低水平重复和大量资源的浪费。

2.3.5 资料数据共享机制有待建立与完善

许多地质资料数据涉及保密问题,有关保密的规定没能形成一套有效的密级升降与解密的评估体系,限制了资料数据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地质资料数据管理工作缺乏应有的定位和科学评估体系;法规体系不健全导致社会约束力不强,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使得地质资料数据的生产者、拥有者、管理者、用户的责、权、利关系不明,各方权益得不到合理保护,资料数据共享的积极性不高,共享观念淡薄,数据的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对于共享数据的分类、有偿服务的原则、涉及数据服务的若干单位之间的关系、数据更新与维护的机制等有关数据服务的基本问题尚需解决。

3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与指导原则

3.1 总体目标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各类地质工作所形成的地质资料数据为核心,以实现地质资料数据社会共享为导向(目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建立具有地质资料数据收集、保管、综合研究与分析和社会化服务等功能的国家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管理体系,实现国家地质资料数据的一体化组织管理与社会共享,推进地质资料数据开发利用,为国土资源管理、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信息和交换平台。

3.2 指导原则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软硬件环境同步实施,软件适当超前;由易到难,急用先行”的指导原则。

4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初步构想

4.1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机构构想

4.1.1 全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构成

目前我国地质资料数据管理模式为两级馆藏机构,特殊地质资料执行委托保管,根据现行的地质资料数据管理模式,全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应由多个地质资料保管单位构成,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由“中心(国家级)——分中心(省级、行业、专业)”组成的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管理体制,既要由实质的地质资料数据管理与服务机构(即单位实体)又要由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联通的虚拟的地质资料数据目录、信息中心,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实体负责地质资料数据收集、保存和开发服务等工作。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应依托全国地质资料馆,建立包括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等单位在内的核心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由省级、行业及各专业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外围层;形成国家级地质资料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体系。

4.1.2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机构构成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核心业务是地质资料数据的管理和服务,在业务方面至少应由下面几部分构成:

地质资料数据情报机构:收集地质资料与数据形成与管理信息,同时收集数据中心无法直接保管的地学资料与数据的形成、保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信息。

地质资料数据收集保管机构:收集和保管数据中心所管理的各种地质资料与数据,并对地学数据进行维护与更新。

地质资料数据加工与服务机构:根据社会需求对数据中心保管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地质资料数据综合研究机构: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地质资料与数据的需求开展综合研究,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行政管理机构:保证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辅助机构:为各项业务工作提供辅助保障工作。

4.2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工作内容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项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和部门很多,具体来说至少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工作。

4.2.1 基础设施的建设

地质资料数据的社会化服务与资源共享需要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地质资料信息的社会化服务需要一个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这就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不断完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机构的设施和功能,从根本上改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环境和服务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从地质资料信息的接收、验收、整理、存储、保管、服务等功能方面考虑所需要的设施和设备需求,保证管理机构能真正地发挥其各项功能。

4.2.2 数据资源建设

数据中心的所有业务均是围绕地质资料数据开展的,数字资源是开展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基础,是数据中心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充足的数据资源,才能有力地促进地质资料数据的社会化服务。因此,应按照统一标准、重点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则,加快加强地质数据资源建设,基本完成主要资源的数字化原始积累,规范资源建设、运行管理、维护更新、研究应用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现代化的资源存储、管理的软件和硬件支撑环境,建立高素质的管理、业务队伍。

4.2.3 标准化建设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我国地质资料与地学数据交流的平台和纽带,缺乏标准化就无法实现资料数据的交换和真正的资源共享,因此,必须加强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地区地质资料数据分中心(省级)、行业分中心和专业分中心数据交换与共享方面的制度与标准的建设,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实现全国地质资料数据的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管理。

4.2.4 资料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我国地质资料数据社会化服务的窗口,没有共享平台,众多的资料数据将无法通过数据中心向社会提供服务。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上进行对各种资料数据进行整合、协调与管理,通过各部门、单位之间的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变分散、独立、局部的数据资源为完整的、系统的和整体的国家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区的数据共享与服务,使数据资源得到增值。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基础上,通过网络链接各个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门户和服务平台,最终形成一个依托公共网的、虚实相结合的多级地质资料数据共享交换网络体系,为全国地质资料数据的网络化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撑,为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和管理打好基础。

4.2.5 地质资料数据管理理论研究

我国地质资料数据管理已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和演变,随着地质工作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地质资料与数据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需要有新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来指导。通过管理理论的研究,科学地指导我国地质资料数据管理事业的发展。



关于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几点思考~

强新
(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100037)
摘要 本文对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业务构成及建设等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业务构成;建设
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地质勘查规划》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我国地质资料数据管理事业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一个利用当今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对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探、开发、生产以及地质科学研究等工作形成的资料与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处理、服务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数据管理机构。它需要集成信息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地质资料数据管理和服务的功能。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应该是全国重要地质资料与基础地质数据的管理、加工与服务的中心,其核心业务是地质资料与数据的管理和服务,前者以管理为主,后者以技术为主。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应是国家地质资料数据的聚集、存储中心,研究、服务中心,标准规范、信息技术支撑中心。其主要职责可以概况为:负责全国地质基础信息的收集、技术处理,协助规划、管理和有效使用地质基础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向社会提供公益信息服务。
1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业务构成
1.1 数据中心管理的数据资料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保管的资料数据应是国家最权威的资料与数据,其中地质资料主要包括由国家出资形成的重要的成果地质资料、公益性的地质资料、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地质资料、大型矿区和重要矿产地质资料等。此外还应掌握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的形成、保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各种信息。地学数据包括各种基础性、公益性的地学数据库,对于无法直接保管的地学数据应了解其特点、作用、保管和使用等情况。
1.2 数据中心业务发展目标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级的地质资料数据保管和服务机构,在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地质资料数据管理与服务领域应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数据中心建设应向下述几个中心发展:
地质资料数据的保管与服务中心——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所收藏保管的是地质资料和数据应是能充分系统反映我国地质工作成果与最新进展的资料与数据,在地质资料数据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地质资料数据研究中心——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地位决定了它在对地质资料和数据的研究、集成与开发工作中的绝对优势,并带动全国各级地质资料数据管理机构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地质资料数据信息中心——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应掌握全国各类地质资料、数据的相关信息,建立全国地质资料数据信息系统,为地质资料数据信息的共享提供基础。
地质资料数据交流合作中心——构建地质资料数据交流平台,加强与国外地质资料、数据管理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内外各类地质资料数据管理机构和利用人提供交流平台。
1.3 业务构成
地质资料数据情报机构:收集地质资料与数据形成与管理信息,同时收集数据中心无法直接保管的地学资料与数据的形成、保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信息。
地质资料数据收集保管机构:收集和保管数据中心所管理的各种地质资料与数据,并对地学数据进行维护与更新。
地质资料数据加工与服务机构:根据社会需求对数据中心保管的资料与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地质资料数据综合研究机构: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地质资料与数据的需求开展综合研究,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行政管理机构:保证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
辅助机构:为各项业务工作提供辅助保障工作。
2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以满足地学研究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对地质资料、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服务需求为目的,立足于地矿行业,以地质资料与数据源单位为主体,以数据中心为依托,通过集成、整合、引进、交换等方式汇集国内外地学数据资源,并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分类存储,最终形成覆盖全国,联结世界,可提供快速共享服务的网络体系,并采取边建设,边完善,边服务的原则逐步扩大建设范围和共享服务范围。
2.1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工作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涉及的内容很多,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软硬件环境同步实施,软件适当超前;由易到难,急用先行”的原则做好各项工作。①加强各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机构的建设工作。加强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地区地质资料数据分中心(省级)、行业分中心和专业分中心实体建设,为地质资料数据的社会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规划和标准体系,实现全国各类地质资料数据的统一、协调和规范化管理。②加强各种地质资料数据资源建设工作。按照统一标准、重点突出、急用先行的原则,加快加强地质数据资源建设,尽快完成地质资料数据主要资源的原始积累,通过加强新的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汇交和旧资料的图文数字化工作完成成果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奠定地质资料数字化基础。③加快地质资料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在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基础上建立各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门户网站,并通过互联网联成一体,真正实现地质资料数据的一站式服务。
2.2 开展数据中心建设的组织机构
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项系统工程,中心的建设不是一个单位所能承担的,而是应该发挥政府、事业单位、专家学者的整体力量,建立由“领导小组”、“顾问组”、“技术组”、“工作组”、“办公室”等组成的领导管理体系。①“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协调行业数据整合,推动行业数据共享制度建设等。②“顾问组”主要提供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咨询意见。③“技术组”负责项目的总体设计,关键技术方案的制订与协调,协调和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④“工作组”又由“数据资源组”、“质量控制组”、“网络建设组”、“软件开发组”、“基础建设组”等组成,负责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中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⑤“办公室”主要负责日常联络。

高延梅 王贵山
(黑龙江省地质资料馆,哈尔滨150036)
摘要 地质资料是国土资源的信息载体,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基础。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要坚持以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集中维护,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地质资料社会服务平台,实现“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机构标准化、地质资料数字化、资料服务网络化”的建设目标。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部门、地勘单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周密部署,逐步抓好落实。
关键词 数据中心;建设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地质资料数据的聚集、存储、研发、服务中心,是规划、管理和有效使用地质基础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向社会提供公益信息服务的国家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对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为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提供借鉴。
1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地质资料是国土资源的信息载体,是我们认识和研究地球、保护和合理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基础。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地质资料,满足人类生活需要,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是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根本目的和重要任务。
1.1 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重要举措
地质工作的实践表明,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显著提高,必须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管理体系,规范运行,协调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依法及时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既指明了基础性地质工作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需要我们建立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搭建基层平台,实现全国地质资料有序衔接、集中管理、统一开发、社会共享。
1.2 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作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对地质资料信息需求日益增长,对地质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呼声越来越高,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已势在必行。例如,当前黑龙江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提出建设西部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总体构想。在具体部署中,对一些重要矿产资源保障提出了明确要求。毋庸置疑,作为矿产资源规划、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依据—地质资料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一角度讲,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规范地质资料管理;建立地质资料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将更加有利于发展地质勘查市场,有利于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和决策,有利于社会基础工程建设,有利于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有利于地球科学的创新发展。
1.3 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地质资料日常管理的必要手段
第一,从根本上保证馆藏地质资料数据的电子化存储、日常工作中的微机化管理、对社会服务的网络化应用;第二,以全省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集成所有与地质相关的空间专题信息和各类地质报告,建立“以图查信息”、“以报告查图”等多维立体查询系统,为社会提供一个地质资料综合应用的查询方案;第三,可以盘活全省基础地质资料信息,把零散的地质资料数据聚集,形成地质电子数据,提供专业的地质数据服务信息平台;第四,解决了现阶段原始资料的汇交问题,促进了矿权的公平竞争,培育矿权市场的健康发展。
1.4 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实现地质工作管理创新的根本保证
近年来,各省地质资料为地勘单位和社会提供借阅和利用服务的件次持续上升,服务的领域涉及矿产资源勘查、资源储量核查、矿业权招拍挂、矿业权评估、资源储量评审、地方规划制定、项目招投标以及教学、科研等多个方面。然而,从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看,地质资料管理水平难以适应社会化服务保障的需要,有的地勘单位不够重视,基础设施不够配套、人员配置不够合理、管理手段不够先进、管理模式不够统一、汇交资料不够及时。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将更加有利于我们站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充分认清加强地质资料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地质资料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服务化,促进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由保管型向开发型、利用型转变。
2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地方各级政府对地质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全国各地矿业经济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去年,黑龙江省根据资源赋存现状和经济发展需要,提出“由矿业大省向矿业强省转变”的发展思路,积极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加大重点成矿区带重点矿种勘查力度,积极评价全省矿产资源潜力,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当前正是全面启动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最佳时机。
2.1 国家有关政策的出台为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提供了政策支持
国务院先后发布实施的《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对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都有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在制定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时,也提出了地质信息化工作要“以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为主线,以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为数据支撑,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技术支撑,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为目标”的总体思路,为各省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提供了依据。
2.2 丰富的馆藏资料为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源
截至2007年底,黑龙江省地质资料档案馆目前已收藏了5218多种纸质资料,其中电子文档资料4000余种。这些资料将是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核心,是全国地质资料实现数据空间对接的重要基础,是地质工作综合分析评价、部署、决策的信息源,是进一步开展地质工作必要的基础资料,是信息服务的基本要素。
2.3 飞速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为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正被广泛应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随着国家矿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土资源数字化技术、地质工作信息化技术逐步成熟,特别是在应用网络技术实现地质资料数据共享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已经建成地质资料网络通道,形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大区地调中心和各省专业地质调查单位间的三级网络体系;基本建立了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规范了建库、质量控制、数据描述、产品、数据采集等各类技术标准,完成了国家863重点项目“地质数据平台建设”;全国地质资料馆研制开发了地质资料电子汇交软件,逐步完善地质成果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些技术成果,为建立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奠定了技术基础,为各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积累了宝贵经验。
2.4 各级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为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地质工作程度日益提高,以往找矿技术手段已经难以满足工作需要,更多的省、区开始在研究地质综合资料、实现地质理论创新、提高找矿科技含量和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因此,各省对基础性地质工作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黑龙江省近两年用于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的资金已经达到600万元,同时,拟于2009年开始,利用8年时间,投资2.6亿元,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3 关于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的构想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要坚持以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一部署,分步实施,突出重点,集中维护,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地质资料社会服务平台,实现“资料管理法制化、馆藏机构标准化、地质资料数字化、资料服务网络化”的建设目标,满足矿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3.1 技术路线
采用B/S三层结构与C/S混合模式,设计并开发一套能满足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应用及服务的信息系统,采用最先进的WebGIS技术,实现地质空间信息与专业信息的发布和地质电子报告的查询与应用。①地质报告文字及表格,采用数码拍照、扫描识别进行电子化处理。②地质图件采用矢量化处理方法。③电子地质报告和矢量化地质图关联进行数据库存储。④把地质数据按照专业分类的方式进行综合系统的开发。⑤对系统进行充分的应用调试,达到最终目的。
3.2 采集方法
采集文字数据。主要利用高清晰扫描仪扫描并进行识别,形成与原版式一致的电子文件。
采集图形数据。采用MapGis软件,将比例尺相同的同类标准分幅的矢量化图件拼接在一起,建立全省某个比例尺某类图件的整体空间数据库;对未矢量化的图形,要先按照纸图扫描、处理、校准、跟踪矢量化、属性录入、数据检查的流程进行矢量化处理,然后再进行数据采集。
采集影像数据。直接存储为电子文件格式。
建立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将采集到的各类数据按照地理位置上的关联和其他相关性的关系,联系在一起,以便在应用中按照一个报告或图件就能很方便地寻找到与之相关的图件或报告等。
进行批量的数据入库。把所有电子化并通过检查的数据录入数据库,在后台编写好 SQL 脚本语言。
3.3 系统框架
系统逻辑结构。地质资料数据中心采用大型数据库和最成熟的GIS平台、C/S(客户端/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共同存在的混合结构模式进行搭建。
系统网络结构。针对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综合管理应用系统网络拓扑结构,分两个层面进行,即内网、外网。内网的网络通信方式实际是在内部的局域网间完成,不涉及与INTERNET网络的连接;外网主要是提供对外资料信息发布和服务的层面,只要保证WEB服务器具有固定公网地址,就可以满足用户地质资料的检索、查看等功能。
3.4 信息安全保障
资料合法使用的安全措施。用户在使用地质资料之前需要验证其合法信息,比如分配给用户的安全账号和口令,对于远程使用资料的用户还要验证是否取有交纳费用的通行密码。
资料自身安全的保证措施。非涉密地质资料及涉密的非保护性地质资料网络共享;涉密的保护性地质资料通过网络提供时,需要密码认证和确认;国家秘密和投资者秘密的资料,不允许在网络上提供资料内容。
4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需要把握的三个问题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发挥政府部门、地勘单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性,统筹规划,周密部署,逐步抓好落实。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省政府及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纳入全省(区)地质勘查规划和政府、厅党组年度工作计划,政府主管领导负总责,厅主要领导亲自抓;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顾问组、技术组、工作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是要搞好统筹协调。首先是在时间上要统筹好。按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列出各项工作时间推进表,明确责任人,定期召开工作汇报和任务部署会,督促抓好落实。其次在工作上要统筹好。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把每一个大项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小项工作,逐个落实。再次在人员上要协调好。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把业务骨干选派到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任务上来,专职专配,专心开展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三是要确保资金保障到位。一方面,积极向国土资源部有关部门汇报,争取部里下达专项经费,支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另一方面,将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纳入地质工作年度财政预算,由政府出资进行主体工程建设。与此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募集社会资金。
通过这些最新理念和地质资料管理实践,将会大幅度提升我省地质资料管理水平,并将在地质资料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浅议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答:在最近发布的《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开展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并提出“建立实用、高效的地质资料采集、加工、处理、存储机制,完善国家地质资料数据资源的建设管理,实现全国地质资料数据的统一、协调和规范,搭建现代化的存储、管理软件和硬件支撑环境”的目标任务。所有的政策法规为开展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略谈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答: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是地质资料数据的聚集、存储、研发、服务中心,是规划、管理和有效使用地质基础信息资源、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和管理支持、向社会提供公益信息服务的国家全额拨款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对建设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为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提供...

关于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几点思考
答: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作为国家级的地质资料数据保管和服务机构,在我国地质工作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在地质资料数据管理与服务领域应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数据中心建设应向下述几个中心发展:地质资料数据的保管与服务中心——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所收藏保管的是地质资料和数据应是...

论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
答:因此,建设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收藏和保存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特殊意义的实物地质资料,有利于开展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以反映中国地质条件和重大地质事件,显示重要地质矿产工作成果,提高地矿大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有利于国家加强对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相对集中的高效率的统一管理。 因此,建设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加强实物地质...

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快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答: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 关键词 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1 数据中心建设的组织实施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的地质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中的第六项要求:“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华北大区地质资料数据中心设计方案探讨
答:2006年1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提出了“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概念。《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共享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面公开地质资料目录,向社会提供有效快捷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在信息化建设面临“挑战越来...

山东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初探
答:关键词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作为新时期地质工作六大重点任务之一。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也明确提出了开展“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程”,加速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体系,推进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和...

一体化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及数据中心初步设计
答:摘要 本文设计了成果、原始、实物和重要钻孔数据库汇交和借阅的一体化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涵盖了汇交报盘、接收检查、电子阅览室、共享服务平台和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设等内容,对目前地质资料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关键词 一体化 地质资料 信息化 数据中心 0 引言 2002年国务院...

数字实物地质资料馆信息资源建设建议
答: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任务。为了适应新形势,着手数字实物地质资料馆建设研究势在必行。2 数字实物地质资料馆的特点 数字实物地质资料馆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以实物地质资料为基础,以信息资料采集、存储、管理为核心,通过网络设施提供利用...

浅谈新时期地质资料信息资源建设及其开发利用工作
答: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数据中心建设工作,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的重点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以基础地理信息为基础,集成江苏境内的各种地质资料数据,采用 GIS 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江苏省空间型地质档案资料数据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政务网地质资料服务系统两大部分。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