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泉镇的历史沿革 牛泉镇的发展规划

作者&投稿:任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镇因政府驻地东牛泉村而得名。据秦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春笋生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村东有泉,牧者常驱牛在此饮水,数则盈,传为神牛,由此得名牛王泉,借以名村。因重名冠以“东”字,故名东牛王泉。清末属南乡的毛埠、南宫、汶南保。民国初年属第三区(汶南区)和第十区(鲁西区)。1939-1941年,先后隶属于莱南行署、新泰县、新甫县。1942年属新甫县汶南、圣井、鲁西、野店4个区。1945年10月称圣井区。1951年改称第五区。1955年复称圣井区。1958年分为牛泉、圣井2个乡。同年10月,改称牛泉、圣井2个公社。1959年合并为牛泉公社,辖牛泉、上庄、吕家楼、圣井、省庄、小庄管理区。1984年4月,改称牛泉办事处,辖牛泉镇及圣井、刘省庄、吕家楼、东上庄、小庄乡,69个行政村,83个自然村。1985年10月,分为牛泉镇、圣井乡。1997年,牛泉镇面积54.25平方千米,人口40339人,辖3个管理区,东牛泉、西牛泉、马小庄、杨小庄、吕小庄、朱小庄、贺小庄、中小庄、任小庄、王小庄、吴小庄、马家庄、南刘家庄、吴桥、大庄、南三官庙、毕毛埠、亓毛埠、鹿毛埠、东上庄、西上庄、南宫、杜官庄、纪家庄、东泉河、西泉河、双泉、侯家沟、东五斗、西五斗、八里沟、大荒峪32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圣井乡面积88.93平方千米,人口34339人,辖圣井、石门、向阳、茂盛堂、张积庄、凤义庄、鹁鸽楼、将山后、清沙沟、新张庄、积家庄、吕家楼、冯徐冶、中徐冶、南徐冶、曹家省庄、刘家省庄、亓家省庄、东王庄、西王庄、祥沟、鹿家庄、店子、南白塔、北白塔、中白塔、西蔺家庄、蒲洼、李条庄、东凤阳、西凤阳、任家庄、范庄、上峪、渐河、绿凡崖、庞家庄37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2000年12月,撤销圣井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牛泉镇。2001年,面积143.18平方千米,人口75160人,辖7个管理区,69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



历史上有牛泉这个人物吗?~

没有牛泉,有一个叫牛皋的。
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鲁山)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出身农民家庭,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
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由于在家乡组织的两次抗金战役有功,牛皋被晋升为西道招抚使及蔡、唐、信军镇抚使。
绍兴三年(1133年),岳飞统管江西、湖北军务,决定由襄汉进军中原,收复失地。牛皋奔赴临安(今浙江杭州)面见宋高宗赵构,力陈中原可复。赵构将牛皋所部划归岳飞指挥,牛皋加入岳家军。在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
岳飞被害后,因始终反对宋金议和,被秦桧害死。

21世纪是中国城市快速发展的时代,在新世纪的起点上,牛泉镇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挥区位优势,将牛泉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园林式工矿城镇。 牛泉镇建设的具体目标有:1)完善功能对镇区内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进行调整,改造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的工业区和新、旧村,完善城镇功能。2)改善交通交通网络是城市的血脉,交通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正常运行。镇区交通环境的治理应充分挖掘现有路网的潜力,结合旧城改造,完善次干道与支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多元化的路网结构,改善整体交通环境。3)完善配套公共市政设施的配套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要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城镇,必须从新的高度审视现有的配套设施,在城镇改造过程中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加以优惠,在管理中加以重点控制,完善和落实镇区的配套设施系统。4)美化环境城镇的更新改造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应该是镇区近期城市建设的重点。镇区今后的发展不只是靠“外延式”的扩张,更要走“内涵式”的集约化发展道路,以“调整、改造、提高、完善”为基本方针,把建设的重点放到公益性设施的完善和城镇面貌的更新上,改善镇区环境。 1)整体效益最优原则注重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从整体上研究人口发展规模、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网络及公共设施配套、环境整治等问题,尽可能使几方面相结合,达到整体最优,促进全镇的社会经济整体发展。 2)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于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在合理利用城镇土地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省能源、生态平衡。在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以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水平为目标,相应调整各项用地的性质比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3)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应当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环境需要,创造有利于人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基础和条件。在考虑人口密度、建筑密度、住宅布局、交通网络等规划问题时,以市民的居住和出行要求放在首位,尽可能地提高镇区的可居住性和方便舒适程度。4)弹性发展原则城市规划是针对未来的发展计划,而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时序性。因此,规划应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发展及政策措施等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总体规划必须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城镇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5)可操作性原则总体规划的编制,一方面应当成为下一层次规划的依据、成为开展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总体规划应当与政府对城镇建设开发的控制管理的方式相结合,应充分研究城市土地使用的可变性。规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实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易于操作管理。 1)论证发展目标,确定城镇发展性质牛泉镇总体规划必须立足于莱芜地区的全局,充分分析论证城镇发展的外部区位条件和自身的优劣条件,建立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起点,确定城镇的发展性质和发展方向,以保证牛泉镇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着正确、科学、可行的方向积极迈进。 2)确定合理的村镇体系,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牛泉镇处于莱芜地区西南部,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农村地区和城镇生活区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村镇等级,在加大迁村并点力度的同时,处理好乡村和城镇之间的关系,积极改善农村居民点的基本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3)确定城镇规模,协调分期建设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牛泉镇镇区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也面临相应的调整,需要在总体规划层面对人口和用地规模加以调整和合理引导。此外,应充分考虑城镇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确定相应的分期建设的范围和内容,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协调发展。4)确定城镇发展空间,塑造特色城镇空间乡镇合并给牛泉镇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确定新镇区用地范围及镇区空间布局是促进城镇快速发展、塑造城镇特色的重要环节。镇区的选择与布局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结合历史及自然资源,塑造符合地方特色城镇空间。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远景发展规划牛泉镇总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到远景的城镇地区的整体发展,重视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与远景城市的协调,高标准、高起点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远景城镇地区发展的先导基地。同时对镇域内的重大基础设施用地进行控制,为今后的发展留有空间。

宝泉镇的历史沿革
答:宝泉镇一带开发历史较早,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形成了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沃勒屯(今永丰村)、雅布丹屯(今护路村),隶属依克明安旗管辖。宝泉镇驻地是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墨尔根城(今嫩江)至通肯城驿路的第四站(今永丰村)。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划归布特哈副都统管辖。中华民...

水泉镇的沿革
答:1947年设水泉区,1949年改称第四区,1956年改水泉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9年设镇。1996年,面积700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辖水泉、合发、兴胜、胜欢、胜泉、龙泉、龙胜、团结、德泉、联合、永泉、小泡子、光辉13个行政村。2006年,撤销九龙乡,并入水泉镇(改九龙办事处)。2011年,...

清泉镇的沿革
答:1958年建清泉公社,1984年改乡。1997年,清泉乡改为清泉镇。1997年,面积122.8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辖大麦条、石窑坪、马家梁、大王庙沟、大王庙山、小庄、赵家沟、吴庄、刘山、石窑、王寨、崖窑墕、双埝、王界、党家墕、炭峁沟、芦家沟、漩水湾、崖窑畔、寨峁山、井道峁、埝则湾、钟...

泉江镇的历史沿革
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早在宋建隆元年(960年)起,该镇(原为水南乡和水北乡)便开始成为龙泉县治(遂川县)设立地;历经了近千年的发展变化,至民国32年(1943年)1月1日,将水南、水北合并,正式定名为泉江镇。1995年6月将原瑶厦乡、泉江镇建制合并为泉江镇,镇政府设原瑶厦乡政府。2001年...

牛泉镇的历史沿革
答:镇因政府驻地东牛泉村而得名。据秦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春笋生由河北省枣强县迁此建村,村东有泉,牧者常驱牛在此饮水,数则盈,传为神牛,由此得名牛王泉,借以名村。因重名冠以“东”字,故名东牛王泉。清末属南乡的毛埠、南宫、汶南保。民国初年属第三区(汶南区)和第十区(鲁西区)。19...

泉水镇的历史沿革
答:泉水镇初名三星,因在驻地兴建了上规模的综合性边贸市场,形成“三乡(附城乡、大坪镇、井坡乡)闹三星”的格局而得名。1950年属第二区,1956年称泉水乡,1958年与井坡、大坪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1年划分为泉水人民公社,1984年复名泉水乡,1993年撤乡建镇改名为三星镇。2012年湖南省对汝城县乡镇...

温泉镇的历史沿革
答:…四时不枯。若遇干旱以及涨溢,他山之泉亦或盈缩,而此泉自如,人尤异之。相传以为有龙居焉,号曰龙湫,又庙于旁亦曰龙王庙。”因此成为百姓求雨圣地。温泉村东有1936年冯玉祥等建的“辛亥滦州革命先列纪念碑”。附近有据传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前后曹雪芹居处旁的石桥。历史记载表明,现温泉镇...

水泉镇的沿革
答:1958年设水泉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面积533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辖沙流水、水泉、贾庄、双岔、杨岭、枣园、野麻、小黄湾、中村、下村、玉碗泉、陡城、牙沟水13个行政村。1997年4月,由水泉乡析置设立陡城乡。2002年9月,撤销陡城乡成立陡城镇。2004年9月,撤销水泉乡、陡城镇,设立水泉镇。2...

南泉街道的历史沿革
答:清宣统元年设南温塘,民国5年置温泉乡,1930年为南泉乡,1954年分设南泉街道和合作乡、堤坎乡,1962年建南泉街道和南泉公社,1983年南泉公社改为南泉乡,1986年街、乡合并建南泉镇。1997年,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1.8万,辖虎啸、白鹤、自由、红星、红旗5个行政村和正街、皂角湾、小泉3个居委...

泉港镇的历史沿革
答:历史上素有“小南京”之称。原金鸡岭(镇龙庵)后有一泉喷涌,迂回流入肖巷,故名泉港。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属富州长丰、兴仁两乡。明洪武九年(1376年),属丰城县六坊、八坊。1926年(民国十五年),设联系处,属丰城县剑西区。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改为乡,属丰城县。1950年改设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