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店镇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漆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涝店系涝店镇政府和涝上、涝下村民委员会驻地。此地昔日为周至县通往西安之交通要道,据乾隆四十年《户县新志》载:元至正二七年( 1367 )年,涝河东岸居有人家,且有店铺,故称 “ 涝店 ” 。明崇祯十七年( 1644 )前,因规模扩大,已成为周围人们交易的场所,明末《户县志》记载为 “ 涝店镇 ” 。清乾隆四十二年( 1777 )年前,涝店镇以地形发展为上(南)、下(北)二堡,所以清乾隆《户县新志》开列为 “ 涝店镇南北二堡 ” 。解放前,因涝店是地处一定的地域中心,以集市贸易而兴起,并延续此名。解放后,涝店为户县西北地区的商贸中心,并设置建制镇至今。从 1367 年至今的 600 多年延续发展,造就了历史悠久的涝店镇。



~

西卅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西卅店镇以驻地西卅店取名,西卅店系自然集镇,因西距定远县城故名,1949年设西卅店乡(曾为海青区驻地),1956年为西卅店高级农业社,1958年为西卅店人民公社,1966年改为“红店”,1971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为西卅店乡,1992年撤区并乡,西卅店乡和东兴乡、程桥乡合并成西卅店镇,1993年底与...

郜家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西丰县郜家店镇位于西丰县城西45华里,自清光绪年间始有人烟,乾隆皇帝东去围里打猎投宿在此,故有头营之称。据《西丰县志》记载“头营一名郜家店,以立县之初,只有郜姓,家在此开店而得名”。东北解放后,曾先后改名为“东风人民公社、郜家店人民公社、郜家店乡、1985年撤乡建镇。现辖14个...

千家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1958年建千家店区,后改千家店公社。1961年7月,撤公委拆分成立红旗甸、花盆、沙梁子、千家店4个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人民政府,1995年千家店撤乡建镇。1997年9月,撤销红旗甸乡、沙梁子乡、花盆乡,并入千家店镇。千家店镇辖1个社区(千家店镇社区)、19个村委会(河口村、石槽村、红石湾...

东和店镇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
答:清嘉庆初年名曰新兴集,为项城分县,清末民国属项城。1949年属汝南一区,1951年10月为平舆县五区,1962年成立和店人民公社,1982年更名为东和店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东和店乡,1993年改为东和店镇,辖东和店、大石、小吴、高庄、董庄、宁庄、张赵、木香店、邢岗、前楼、李庙、李孟等12个村民委员...

黄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黄店镇是中国孝道文化发祥地之一,古代的纯孝乡就是由皇帝赐封的,在三峰殿内设有三孝子的展厅。宋宣和五年(1123年)改名纯孝乡,宋代,该地有陈天隐孝子,事母至孝,远近闻名,宋宣和五年,金华郡守范之才呈奏朝廷,诏恤其家。继后有董少舒和金景文孝子,宋咸淳四年(1268年),知县又奏请于...

赵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民国时期,属蒲台县赵店镇第一区,辖13个自然村。1945年8月,划为高苑县第三区。1951年始称赵店乡,隶属高青县旧镇镇。1956年3月,隶属齐东县旧镇区。1958年,划归博兴县,改称博兴县旧镇人民公社赵店管理区。1961年10月,称赵店人民公社,隶属高青县旧镇区。1971年,为旧镇人民公社赵店管理...

赊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清乾隆、嘉庆年间商业兴隆,繁荣异常。水运发达,南通荆楚,北达幽蓟,东连闽浙,西接雍凉,为中原、江南数省货物集散之商埠。乾隆二十年(1755 年)建赊店巡检司、设营讯、把总署。鼎盛时期,镇内流动人口达十三万之众。21 家骡马店朝夕客商不断,48 家过载行日夜装卸不停。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

大赉店镇的历史沿革
答:1954年设大赉店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3年改镇。大赉店镇1998年由浚县划归鹤壁淇滨区管理,面积90.2平方公里,人口4.4万。

固城店镇的建制沿革
答:1953年4月辖区内置北江、正元寺、固城店等3乡。1956年9月3乡合并为固城店乡。1958年12月20日撤销柏乡县建制,改固城店乡为固城店公社,隶内邱县。1961年7月恢复合并大县前的公社政区范围(分设5个公社),隶隆尧县。1962年1月复隶柏乡县。1984年改为固城店乡,1988年改称固城店镇。1996年1月...

太平店镇的建制沿革
答:过去这里人称“青泥湾”,公元1368年,元未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率部路过,“但见沿途百姓慌恐四逃,民不聊生,唯此地戏台高搭,鼓锣喧天,市面繁荣,堪称太平,遂连叹太平之店也!”太平店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如今,这里保存完好的百年老街,明清古道,为太平店镇建设增添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江西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