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里所提到的(法身)(化身)和(报身)是什么? 佛教中说的法身化身报身应身是甚么意思?

作者&投稿:云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法身、报身、化身为佛的三种身。

1、法身

第一法身。身是积聚义。凡夫众生,是积聚业报以为身,随业受报,感召四大色身。佛是业尽识空,只有一个清净之身,妙色之体。法身是理积聚,就是积聚真如妙理为身。真如是圆满清净,遍一切处,法身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印度语毗卢遮那,意译为遍一切处,清净法身,犹如虚空一样的,圆满周遍,十方世界。

2、报身

第二是报身佛,报身是智慧积聚,就是积聚一切种智以为身,智慧究竟圆满,妄惑彻底断除,叫做圆满报身。卢舍那意译为净满,就是惑净智满的意思。

3、化身

第三化身佛。化身佛是功德积聚,积聚无量无边的殊胜功德以为身。佛是“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能以妙观察智,观机施教,随类现身,普度众生。

扩展资料

困果关系:

了解了自己的法、报、化三身后,我们可以再进一步地认识佛的三身: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

法身空寂,本自清净,周遍含融,能生万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都是法身所现。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心即佛心,但因无明障蔽,所以众生不能自见其本自清净与佛无异之法身。若能证悟空性,漏尽无明,所谓“无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见”,最后必能契悟清净法身佛的境地。

报身是因智慧心起观照作用而感得的果报,行一切善法观照自心修证圆满,就能成就圆满报身佛的果位。报身佛位居净土世界,例如释迦牟尼佛的报身居于华藏世界,此净土世界中尚有诸多菩萨,他们是报身佛所教化的对象。

众生无量,佛也无量;世界无量,佛土亦是无量。佛应机缘,化现在百千万亿世界中化导众生,不同世界的化佛,各有其名号,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此一化现的佛身就称为化身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身佛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佛教常说的“法身、报身、化身”是何意义



佛有法身、报身、化身三身。 化身是佛应众生机缘而显现的应身,是我们大家都能看得见的色身、肉身。 

报身是佛的智慧身、光明身,是佛在因地修行,积累的智慧功德,是福德庄严、不可思议的光明大报身。

报身有两种:一种是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的内证法乐之身;另一种是他受用报身,是佛慈悲,为摄引菩萨向上而显现的光明报身,就象经上所说的佛之丈六金身。

菩萨看到佛有这样好的光明报身,发心也要取得象佛一样的好报身,所以就促进、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精进用功。有光明就有相,所以智慧光明身也是有相的。

扩展资料:

担当为放下

无我之实践

佛教给予士大夫的不仅有超逸的处世态度,也有无私无畏的精神境界。突出自性的禅宗激发人自立自强,以佛禅心性论为主导,就会促生不惜牺牲的精神、不畏强权的坚定信念。再加上禅家讲随缘任运、处处是禅,那么又何必逃避社会责任呢?

所以宋代大慧宗杲禅师就提倡以“忠义之心”入世,欲激励人们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很多士大夫因此与之交游。明末黄端伯是崇祯年进士,平素精修禅学,在清兵破南京城后面对威逼利诱不降被杀,他曾作偈曰:“觌面绝商量,独露金刚王。若问安生处,刀山是道场。”

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有深厚佛学修养,他的《仁学》一书,正体现出以佛法求世法、经世致用,积极入世的佛学思想。

在他看来,佛教积极入世、普渡众生的精神与“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度众生外无佛法”。谭嗣同最终因参加社会革命而慷慨就义,他是怀着佛教舍身救世的无畏精神慷慨赴死的——慈禧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并下令搜捕维新派的时候。

康有为、梁启超先后逃走。这时有人劝谭嗣同也赶快离开,但他态度十分镇静,回答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诚如梁启超所说:“然真学佛而真能赴以积极精神者,谭嗣同外,殆未易一二见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佛有法身、报身、化身三身。 化身是佛应众生机缘而显现的应身,是我们大家都能看得见的色身、肉身。 报身是佛的智慧身、光明身,是佛在因地修行,积累的智慧功德,是福德庄严、不可思议的光明大报身。报身有两种:一种是自受用报身,是佛自己受用的内证法乐之身;另一种是他受用报身,是佛慈悲,为摄引菩萨向上而显现的光明报身,就象经上所说的佛之丈六金身。菩萨看到佛有这样好的光明报身,发心也要取得象佛一样的好报身,所以就促进、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精进用功。有光明就有相,所以智慧光明身也是有相的。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有相显示,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假的。报身、化身都是有相之身,既然是有相的,就都是幻化的。众生不认自己的本命元辰,迷惑颠倒,着在相上,造业受报,所以生死轮回也不是真的,而是虚幻不实的。   法身又名自性身或法性身,是佛的真身,以正法为体,是无相的实相。既是无相,就不能跟哪样东西相比,所以无法可说。即或想尽办法,也说不到它。所以真法以不说为说,无所说是名真说。故《金刚经》云:“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大家一般都认为,只有佛才具法、报、化三身,我们凡夫望尘莫及,是没有法、报、化三身的。而要想证成法、报、化三身,还需要等三大阿僧祗劫,修成果地佛之后,才能圆满俱足。实际上,我们就是在凡夫地,这法、报、化三身也一点不缺。为什么这样说呢? 所谓清净法身,就是当我们一念不生时,了了分明、非同木石的灵知。它是无形无相、无实无虚、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人人具有的天真本性。 所谓圆满报身,就是我们的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光明,是能够知道事情怎么做、工作怎么完成、怎么待人接物等等的智慧光明身。 所谓千百亿的变化之身,就是我们的作用。我们能讲道理,研究科学,创造发明,能生产制造各种东西。那么所创造、建立、生产出来的事事物物都是我们的化身。 但是,一般人不明了,错认为肉身是我,把肉身以外的东西认为是我所有。其实,这个肉体不是真我,只是真我的房子,真我的住所。它不是主人公,是仆人。真我(即自性)才是真正的主人。世上的一切事物,一切形色都是我的化身显现,都是我的变化所作,皆是化身。因此,只要我们能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就是认识到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真正的佛。天真佛性众生皆具,无所欠缺,不是只人有而异类没有。 你能够了悟明白,这一念清净心光,即本体空分,是法身佛;一念无分别心光,即本体显了分,是报身佛;一念无差别心光,即一切现相俱是本性所变现,是化身佛。你能够如是了悟明白,精进修行,在事境上勤加锻炼,除尽执相的妄习,进而度化众生,积累功德,圆证菩提。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佛法僧三宝。

十地经论等诸经所说之三身,即:(1)法身,为证显实相真如之理体,无二无别,常住湛然,称为法身。(2)报身,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3)应身,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

(二)金光明经所说之三身,即:法身(梵dharma -ka^ya )、应身(梵sam!bhoga -ka^ya )、化身(梵nirma^n!a -ka^ya )。依合部金光明经卷一之三身分别品载,如来昔在因地修行中,为一切众生修种种法至修行满,因修行力故,得自在而能随应众生现种种身,称为化身。又诸佛如来为令诸菩萨得通达,并体得生死涅盘一味,以为无边佛法而作本,故示现此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背圆光之身,称为应身。为灭除一切诸烦恼等障而具足一切之诸善法故,唯有如如如如智,称为法身。前二种身为‘假名有’,第三身为‘真有’,乃为前二身而作本故。又依金光明经言,法报之两佛是其真身,为化众生而示现佛身,相好具足、威光殊胜,称为应身。佛随众生现种种形,或人、或天、或龙、或鬼,如同世之色像,称为化身。此三身以真身为本,依真起应,依应起化,如依烦恼起业行,依业受报。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大三七.一八三下):‘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谓法与报。二者应身,八相现成。三者化身,随机现起。’即依此金光明经之意而言。
再以佛像而论 您可能能明白些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
卢舍那佛是报身佛
释迦牟尼佛代表化身佛

报身佛,即卢舍那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佛智的佛身.“卢舍那”的意思就是智慧广大,光明普照。 报身是佛的修行依因果感召而来的报应身,是修行圆满、大彻大悟的表现。阿弥陀佛、药师佛等都属于报身佛,卢舍那佛也是。释迦牟尼佛原本是莲华藏世界中,卢舍那座下的十地菩萨,也是卢舍那的化身、分身之一,他来到娑婆世界,依照法门修行而成就了卢舍那的报身。法身即是最本质、最圆满的智慧,是无相可言的。法身佛就是宇宙的人格化,一切佛的智慧和宇宙本身平等不二,所以一切佛的法身根本无分别,都是摩诃毗卢遮那佛(汉译为大日如来)。 化身佛在本质上、与法身佛融合一体、毫无分隔、但地凡人情绪当中只能现 着化身形相,实际上化身佛是佛由五不定的功绩而成的利众方法,五不定,即有相好之化身、亦有非相好之身;眷属不定,即有圣人眷属也有凡人眷属;时间不定,适应众生而出世;三界方道貌岸然随一即居住或诞生时间不定。化身分为四类,即殊胜化身、投生化身、制造化身、不定化身。

佛教中法身,报身,化身到底是什么身~

法身, 报身 和化身 《法身, 报身 和化身》
法身就是自己生命的灵魂,就是本自具足、不生不灭、不会断灭的身。
很多人总以为在未出生前,自己不曾存在过;而一口气出不来之后,自己也将消失於无形,认为生命就是从生到死这几十年的经历。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事实上,有情众生的真生命是无始无终的,而我们从出生至死亡的过程,只是一期一期轮回报应身的呈现。不生不灭的法身,才是我们的真生命。
报身,顾名思义就是报应所得之身;例如人、动物等,这些都是不同的报应身;就人而言,有些人出生富贵豪门、有些人出生贫贱寒舍,有些人长得庄严俊美身强体健、有些人长得残疾、丑陋、虚弱多病,有些人天生聪明伶俐多才多艺、有些人天生愚昧、鲁钝、笨手笨脚;为什么?这不是天不公平,一切都是由自己“过去世”所造“业”的轻重决定的,由于过去所造的“业”的不同,所曾现的果报身是不一样的,因果报应历历不爽,这才是宇宙间最公平的律则。
化身就是法身修到佛位后可以幻化的身,修成佛后,可以化千百亿身;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化身。
法身是生命的本体,报身则是法身所呈现的相貌和作用。修行是要在心上用功,时时觉察自己起心动念的是善意还是恶意;以世间善法为基础,修一切善断一切恶,然后更进一步修善,执著于善;明白所有事物皆是因缘所生,明白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论,如心经上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只要不违天条,终究必能成就佛果。
人在世间修行是报身修行,成就佛位后是法身成佛,趁佛后可以生千百亿化身。
修行者首先需做到,具足三心:诚心,善心,爱心,而后对“天”发愿:愿从一切善,愿断一切恶,愿结一切善缘。

在佛教里1尊佛是有”法身”,”报身”和”应身”3种表现形态的,其中”法身”和”报身”对这尊佛而言是1对1的,”法身”是这尊佛的本体,可以说”法身”就是这尊佛,也就是这尊佛的”真如”,对凡人而言,你是没法”看到”佛的”法身”的,那末”报身”是甚么呢?简单的说”报身”就是你在寺庙或佛经,佛画上看到的佛像,佛经云”不可以32相观如来,不可不以32相观如来”就是这个意思,通俗的说”真如”是有极大的法力(特异功能),他可以展现出32种不同的非常庄严华丽让人众人叹为观止的”相”出来,但这些”相”又并不是是”真如”本身,所以才有第1句的说法,至于后1句则是如果没有那些”相”你就没法”观看”到”真如”了.至于”应身”佛就具体到这尊佛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以人的形态的具体表现.而这个是可以1对多的.以释家牟尼为例子,”大日如来”就是他的本体,是”法身”.至于他的”报身”是个很熟习的名字,可我现在1时想不起来了,而”巧答莫西答多”就是他的”应身”.知道了这些就不难理解为何藏传佛教里那里一样的佛为啥会有那些奇怪的形象了,另外”应身”佛也有个特例就是藏传佛教的祖师”莲花生大士”,藏传佛教认为他是”如来,观音,阿弥托佛”3位1体的化身.

请问佛教中佛有三身法身、应身、报身,那么化身与应身是一样的吗?如题...
答:化身和应身是两个名字,一个事物。略有分别的是,化身是佛菩萨主动变化,应身是观察机缘然后变化 追问: 如果某位大师是菩萨在来,那么此人是应身还是化身?可在我看来应身与化身是一样的,要不怎么说佛有三身而没说佛有四身!请师兄详细谈谈! 回答: 是应身。我已经说了,应身和化身本...

什么是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答:法身佛:法性的本体叫做法身,法性有觉知的功德,所以叫做佛。报身佛是由佛的智慧功德所成就的佛身法。化身佛是佛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任何一尊佛,都具有法、报、化三身,法身佛是体,报身佛是相,化身佛是用,一而成三,三即是一。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佛的三身为: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真如、法界、实相、空性,法身就是绝对的真理,是无所不在的。佛的法身为体。佛的报身就是果报之身,是智慧、菩提之身,是无所不知德,是相。佛的化身是大悲心声,是慈悲,是应化,事无所不能的。化身为用。四智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

请问佛教中的法身,化身,报身,用通俗的话来讲,该怎么理解?
答:法身就是可以理解为纯法性的佛体,就像真理一样,是不可见的,一切具足而又无相。报身佛是具足三十二相的庄严法相,为佛在极乐净土之身,诸佛菩萨和得道之士可见的。化身佛即应身佛,是佛为了开化世人而在六道中显现变化的各种法相,其中释迦穆尼本师就是佛在人间开化世人的应身,是有生老病死(涅槃...

化身佛,报身佛,法身佛,区别在哪?
答:性中具有。那么你去想阿弥陀佛的时候,脑子里有法的相,念出来有声相,我们可以想到阿弥陀佛这四个字,这是文字相。那么性具功德就是法身德,通过你念出来,有各种相,这相就是化身德,你能造出来这相的智慧德能就是报身德,三个当下是一个,念出来的就是心里无形无相的那个。

什么是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
答:法身是体,化身是相,报身是用。六祖惠能说的最清楚:「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法身佛(毗卢遮那佛)代表佛教真理(佛法)凝聚所成的佛身。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报身佛(卢舍那佛)经过修习得到佛果,...

什么是佛的法身和报身?
答:4. 化身:化身是佛的变化身,为了教化众生,佛可以现示为六道众生中的任何一种形态,包括人类。化身特指“释迦牟尼佛”,是右尊。5. 法身的来源与含义:根据佛教经典,法身具有五相:转依为相、白法所成为相、无二为相、常住为相、不可思议为相。这些相体现了法身的真实、清净、无二、常住和不...

怎样理解“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观音菩萨是什么佛?
答:譬如明镜 镜体喻法身 镜明喻报身 镜像喻应化身 一而三 三而一 不合不散 合散宛然 2: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一切众生都是法身所现的影像 是平等不二 没有分别的 这个众生是众缘合和而生之现象 包括佛与菩萨等圣人 我们现在是在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 是业报身 就是前面比喻中的镜像 我们同样...

佛教中法身 报身 应身指的是什么
答:一、法身 法身是证显真如的自性法体。真如法性既然无相,为什么称之为“身”呢?因为它是报身与应身所依的实性,所以取身的依止义,称之为“身”。又称为法身佛、法佛、理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实佛、第一身、真身等。如来虽然自证圆满法性,然而法身无相,不能为众生所见,...

什么是佛的三身?
答:三身定义 1、法身就是自己真正的生命本源,就是本自具足、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去不来、能生万法、不会断灭的第八识(也叫阿赖耶识,亦名如来藏),他就是《心经》中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心,第八识生万法而不执取,恒常清静。2、报身是报应所得之身。就人而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