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高一化学题 两三道高一必修一化学题

作者&投稿:索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每22.4L 即1mol NH3溶解时,进入的水体积=22.4L
所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1/22.4 = 0.045mol/L

2、
设水的体积为1L
则氨水质量 = 0.9*1000 = 900 g
NH3物质的量 = 700/22.4 = 31.25 mol
NH3质量 = 31.25*17 = 531.25g
氨水质量 = 531.25+1000=1531.25g
氨水体积 = 1531.25/0.9 = 1701ml = 1.7L
氨水物质的量浓度 = 31.25/1.7 = 18.4mol/L

3、
和第一题一样,都是1/22.4 = 0.045mol/L
所以是1:1

氨气全部溶于水,所以22.4L NH3溶解,则有22.4L NH3占有的体积被水代替,所以进入水的体积是22.4L

d 2:1.烧瓶中充满氨气,做喷泉实验,按其都溶于水中,形成氨水,氨水充满整个烧瓶,所以氨水的体积就是烧瓶的容积,也是氨气的体积。
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c(NH3)=n(NH3)÷〔n(NH3)×22.4〕=1÷22.4=0.045mol/L
2.溶质的物质的量=700÷22.4=31.25mol
溶液的体积=(31.25mol×17+1000)÷0.9=1701mL=1.7L
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1.25÷1.7=18.4mol/L
3.计算方法与第一题完全相同。所以计算出的浓度也一样。故其浓度之比为1:1。
问题补充:
“每22.4L即1molNH3溶解时,进入的水体积=22.4L
为啥进入水的体积是22.4L?”
确切地讲,应当这样说更好:烧瓶中所形成的溶液的体积等于烧瓶中原气体的体积。
这是因为气体溶于水了,形成真空,这部分当然要进入液体来填补了。否则,压强就不平衡了。

1.烧瓶中充满氨气,做喷泉实验水充满整个烧瓶,所以烧瓶的容积就是氨气的体积,也是得到的氨水的体积。因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应为:c(NH3)=n(NH3)/V[NH3.H2O(aq)]=V(NH3)/Vm/v[NH3.H2O(aq)].若该题目的前提条件是标准状况下,则Vm为22.4L/mol.V(NH3)=V[NH3.H2O(aq)],此时c(NH3)=1/22.4mol/L=0.045mol/L

2.c(NH3)=n(NH3)/V[NH3.H2O(aq)],必须知道氨气的物质的量,和氨水的体积。因题目中告诉了溶液的密度,可以根据V=m/p求出氨水的体积。氨气的物质的量用公式n=V/Vm求出。设水的体积为1L,则1L水的质量为1000g,标况下700L溶质氨气的质量:n(NH3)=700L/22.4L/mol=31.25mol,mn(NH3)=31.25mol*17g/mol=531.25g
V[NH3.H2O(aq)]=m(溶质+溶剂)/p=(1000g+531.25g)/0.9g/mL=1701mL=1.7L
所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H3)=31.25mol/1.7L=18.4mol/L

3.同第一题,表示出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HCl)=V(HCl)/Vm/V[HCl(aq)],同理,因充满水,所以HCl的体积和盐酸溶液的体积相等,都等于烧瓶的体积,所以c(HCl)=1/Vm,标况下Vm=22.4L/mol,c(HCl)=1/22.4mol/L
所以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因为水充满了整个烧瓶,所以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也应该为烧瓶的体积,假设烧瓶体积为V升,那么氨气的体积也是V升。在标态时氨气的物质的量为Vl/22.4l/mol=V/22.4mol,所以物质的量浓度
C=V/22.4mol/Vl=1/22.4mol/l=0.045mol/l

3道金属高一化学题~

1.解:
∵n(Cl2)=(56X10^-3)/22.4=2.5X10^-3mol
2Fe2+ + Cl2==2Fe3+ +2Cl-
2.............1
n(Fe2+)..2.5X10^-3.....................=>2/n(Fe2)=1/2.5X10^-3.......=>n(Fe2+)=5X10^-3mol
又∵n(HCl)=50X10^-3X1.4=0.07mol......=>n(Cl-)=0.07mol
∴2n(FeCl2)+3n(FeCl3)=0.07mol.....(根据HCl中的Cl-守恒得到)
又∵n(Fe2+)=5X10^-3mol=n(FeCl2).....(根据Fe2+守恒得到)
∴2X5X10^-3+3n(FeCl3)=0.07.....=>n(FeCl3)=n(Fe3+)=0.02mol
∴n(Fe2+):n(Fe3+)=5X10^-3:0.02=1:4
∴形成的氧化物为:FeO·2Fe2O3即Fe5O7
∴答案选择C

2.
解:既然反应最终产物只有H2和FeSO4就好办很多.
设c(HCl)=xmol/L
Fe——H2 Fe2O3————3H2SO4————Fe2(SO4)3
1 1 1 3 1
0.1 0.1 (0.7x-0.1)/3 (0.7x-0.1) (0.7x-0.1)/3

Fe——————Fe2(SO4)3
1 1
(0.7x-0.1)/3 (0.7x-0.1)/3

[0.1+(0.7x-0.1)/3]*56+[(0.7x-0.1)/3]*160=48.8 x=1mol/L
mFe=16.8g mFe2O3=32g

3.
红棕色粉末是氧化铁,氧化铁中所含的氧的质量与合金中铝的质量相等,所以氧化铁中氧的质量分数就是铝在合金中的质量分数。则有合金中Fe的质量分数为:
112/160=70%

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g,所以只要知道红棕色粉末什么,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经灼烧后红为棕色的铁的氧化物是三氧化二铁,而其铁的质量分数为70%,所以 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70%.

那么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那些反应呢?

1,铁铝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
2HCL+Fe=FeCL2;3HCL+Al=AlCL3

2,加入过量NaOH溶液:
FeCL2+2NaOH=2NaCl+Fe(OH)2↓;
4Fe(OH)2+O2+2H2O=4Fe(OH)3 (Fe(OH)2被氧化)

AlCL3+3NaOH=3NaCl+Al(OH)3↓;
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又被过量的NaOH溶液溶解,这就是为什么洗涤后的沉淀物中为什么没有Al(OH)3)

3,灼烧
2Fe(OH)3=Fe2O3+3H2) (只剩下了红棕色Fe2O3)

这道题的知识点很多,金属铁铝与酸的反应,金属氯化物与碱的反应,金属氢氧化物的反应,特别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铝能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片氯酸钠。

如果对上述知识点不甚了解,还想解这个问题,就要抓住红棕色粉末到底是什么。铁的氧化物中:氧化亚铁为黑色,三氧化二铁为红褐色,四氧化三铁为黑色,由此可以确定红棕色粉末是三氧化二铁。

1.现有4mol铝及足量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若使铝完全转化为Al(OH)3,所需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之和最小的是 A,4mol B,6mol C,8mol D,16mol
解析:
相关反应的方程式如下(相关气体、沉淀等符号略):
①2Al+2NaOH=2NaAlO2+3H2;
②2Al+6HCl=2AlCl3+3H2
③NaAlO2+HCl+H2O=Al(OH)3+NaCl
④AlCl3+3NaOH=Al(OH)3+3NaCl
⑤3NaAlO2+AlCl3+6H2O=4Al(OH)3
方案甲:如果按照先用盐酸把铝完全溶解,再用氢氧化钠将氯化铝中的铝离子沉淀出来的方案来进行(反应②与反应④),将消耗12mol的盐酸与12mol氢氧化钠,共24mol。
方案乙:如果按照先用氢氧化钠把铝溶解,再用盐酸把偏铝酸钠中的铝元素沉淀出来的方案来进行(反应①与反应③),将消耗4mol氢氧化钠与4mol盐酸,共8mol。
如此看来,方案乙消耗的材料要比方案甲的要少。那么,是否这样就意味着最佳方案就是乙案呢?
我们不妨看看方案丙:由反应⑤中,我们不难看到,要生成4mol的氢氧化铝,需要3mol偏铝酸钠与1mol氯化铝反应即可。于是,可以反推,3mol偏铝酸钠消耗的氢氧化钠也是3mol,1mol氯化铝消耗的盐酸是3mol,所以,总消耗的材料是6mol,如此看来,方案丙才是最佳选择!
2.1、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表格见http://gzhx.cooco.net.cn/testdetail/15006/
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C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
B.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
C.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D.该混合物中NaHCO3和K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解析:
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H+)+ 【(HCO3)- 】=H2O+CO2
由第一、第二组数据比较分析知,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B正确。此时按碳酸氢盐计算,设碳酸氢钠amol,碳酸氢钾bmol,据题意有:
84a+100b=9.2
a+b=0.1
解得:a=b=0.05(mol),故D对。
物质的量已知,质量分数当然可求了,C错误。
而由第二、第三组数据比较分析知,盐酸放出3.36L二氧化碳气体以后反应完毕,所以盐酸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3.36L/(22.4mol/L)=0.15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0.05L = 3mol/L,A正确。

3.完全溶解28.4 g碳酸铜和氢氧化铜的混合物需要消耗1 mol/L的盐酸500mL.若灼烧相同质量的上述混合物,能得到氧化铜的质量为 :C,20g
A.40 g B.30 g C.20 g D.16 g
解析:
碳酸铜、氢氧化铜溶解于盐酸,得到得都是CuCl2溶液,依题意,又根据氯离子(元素)守恒,反应共用去氯离子(与盐酸相等)0.5mol,生成氯化铜0.25mol,即知道含铜元素0.25mol。
碳酸铜、氢氧化铜经过高温灼烧之后,都得到氧化铜,而无其他含铜元素的物质生成,所以反应物中含Cu元素 0.25mol,灼烧后得CuO 0.25mol,质量为(80g/mol) * 0.25mol = 20g,选C。

高一化学两道求解!过程好的再加50分
答:1.混合物加氢氧化钠生成的气体是NH3,NH3的物质的量为22.4L÷22.4L/mol=1mol,所以混合物中含有的碳酸铵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后来收集的气体是CO2,物质的量为13.44L÷22.4L/mol=0.6mol,由于碳酸氢钠和碳酸铵每mol都生成1molCO2,所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0.6mol,其中有碳酸铵0.5mol...

高一的化学题(在线等待!)
答:1)0→+1 2Na+H2O===2NaOH+H2↑ 置换 2H2+O2=2H2O 化合或氧化还原反应 2)+2→0 2FeO+C===2Fe+CO2 置换 2N0+02===2N02 化合或氧化还原反应 2CO + O2===2C02 化合或氧化还原反应 CO + CuO= Cu + CO2 3)0→-1 2F2 +2H2O===4HF+O2 氧化还原反应 F2 +...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化学 练习题 高中的孩子快进来~,初三毕业党求解.急...
答:所以1个原子的质量就为 M/Na g。4.【试题分析】解析:根据M=Mrg・mol-1求得M,即可知Mr。由n=N/NA=(6.02×1022)/(6.02×1023mol-1)=0.1mol,M=m/n=1.6g/0.1mol=16g・mol-1,得Mr=16 满意请采纳谢谢!第一题图片不知道会不会显示,不能请追问!谢谢 ...

高一的化学题目 (关于物质的量的浓度) 高分悬赏
答:40g/1.21=33ml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33ml=1.52mol/L 2。20ml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为20mlX1.52mol/L=0.0304mol 因为硫酸铜的物质的量在稀释过程中不改变,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 0.0304mol/1.00mol/l=30.4ml 答:XXXX 解题思路:首先将题目中的几个要素提出来,因为12.5g的五...

化学高一题?
答:这是一道氧化还原的习题。首先我们找到氧化剂和还原剂。在这里氧化剂是硝酸钾,还原剂是叠氮化钠。所以这里的氮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硝酸根从正五价降到了零价的氮气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硝酸根发生变价。一个硝酸根降了五价,两个就是10价,也就是得了十个电子。同样的叠氮酸根中氮...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答:必修一的化学学习要更注重多做试题,这是高一学子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 高一化学 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Na 23 Al 27 Fe 56 Cu 64 H 1 O 16 C 12 S 16 Cl 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1...

几道高一化学计算题,需要过程,在线等。
答:1 溶液总质量:500*1.02==510g 其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2.00%,故硫酸铜质量为510*2.00%==10.20g 考虑到硫酸铜是未合水的胆矾,现在计算胆矾质量:10.20*((160+5*18)/160)==15.94g 硫酸铜的物质的量:(10.20/160)mol 物质的量浓度:(10.20/160)/0.5==20.40/160==0.1275mol/...

高一化学题,最后两道计算题
答:解:(1)因为全部Ca2+转化为CaCO3,而m(CaCO3)=0.70g 所以n(Ca2+)=n(CaCO3)=0.70/100=0.007mol 由上题得n(CaO2)=0.006mol 所以n(CaO)=0.007-0.006=0.001mol 所以m(CaO)=0.001*56=0.056g (2)已得:n(CaO2)=0.006mol n(CaO)=0.007-0.006=0.001mol...

数道高一化学计算题,求过程
答:解:水过量,钠完全消耗.n(H2)=0.02/(2g/mol)=0.01mol 2Na+2H2O=2NaOH+H2 —2———1 —0.02mol———0.01mol m(Na)=23g/mol*0.02mol=0.46g m(Na2O)=0.584g-0.46g=0.124g n(Na2O)=0.124g/(62g/mol)=0.002mol 所以被氧化的钠的质量为:m(Na')=23g/mol*0.002mol...

一道高一化学有机推断题
答:反应后混合气体的M =1.062×22.4=23.8。C2H2、C2H4、C2H6的分子量分别是26、28、30,说明反应后混合气体中还有H2。反应前H2过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由C2H6和H2组成 C2H4+H2= C2H6 C2H2+2H2= C2H6 设反应后H2的体积分数为x,则C2H6的体积分数为(1-x)。依题意:2x+30×(1-x)=23.8,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