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价高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古琴高架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作者&投稿:宫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原文:工之乔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乔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乔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与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
斫,砍
弦,安上弦
国工,全国最好的工匠
篆工,刻工
匣,把琴放在匣子里
期年,一周年
适市,到市场
遂去,离开
译文:
从前,有位制琴技师,名字叫工之乔。一次,他得到了一根质地优良的梧桐木。他把它削成琴,又按上琴弦,一弹,声音美妙得象金玉的声音一样。他认为这是天下珍贵美妙的乐器,便把它献给朝廷。主管祭祀和乐器的太常官命令高级乐师来鉴别。乐师看了琴以后说:“这琴,时代不古”,把他丢还给工之乔。工之乔抱琴回到了家里。他跟油漆工商量,在琴上画了些断断续续的纹路,又跟刻字工商量,在琴上刻了些古代器皿上的文字,然后用匣子装着埋到土里。过了一年,再挖出来,抱往集市上去。一个有权势的人从街上看到了这张琴,用一百两银子买了它,再献给朝廷。管理乐器的官员,一个传一个争着观看,都说:“这琴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工之乔听说后,感叹到:“真可悲啊,这个世界!难道只是一张琴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点想办法,将要同这个世界一起灭亡了!”便离开都城,躲进宕冥山,别人不知道他的结局怎样。

古琴价高
明 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乐官传视,皆曰:“弗古。”归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注释】
1. 良桐:好的桐树,指适合做琴的桐树。
2. 弦:这里作动词用,安上弦。
3. 金声而玉应:发声像金玉般响亮。
4. 弗古:不古朴。
5. 谋诸漆工:同漆工商量。
6. 断纹:断了的纹路。
7. 古窾(kuǎn):古式的窾窍,雕刻窾窍。
8. 匣:这里作动词用,放在匣子里。
9. 期(jī)年:周年。
10. 适市:到市场上去。
11. 贵人:地位高的人。
12. 易:换。
13. 希世之珍也:世上少见的珍宝。
14. 岂独一琴哉: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
15. 莫不然矣:莫不是这样的。
【译文】
工之侨得到一块好的桐材,砍伐后做成了一架琴,装上弦,弹了一下,声音宛如金属和玉石的撞击声。工之侨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它献给朝廷,乐官传看一番,都说:“这琴不够古老。”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带着琴回到家里,跟漆工商量,在琴上画了一些断裂的纹理;又跟篆工商量,在琴上刻了一些古代文字。然后把琴装在匣子里埋进土里,过了一年才取出来,抱着它到市集上去卖。有一个达官贵人路过,看见这张琴,马上出一百两金子买下,并把这琴献到朝廷。乐官们传看一遍,都说:“这琴是世间罕见的珍宝。”
工之侨听到这个消息,感叹道:“悲痛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

古琴价高的寓意~

古琴价高”是《郁离子·千里马篇》中的一个典故,这个故事讲述对待那些盲目崇拜古董的乐官、乐工,工之侨采取以毒攻毒的办法,揭了他们的老底,出了他们的洋相——原来他们的好古是盲目的。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并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
表面上看写的是琴的遭遇,实际上是写人。作者借工之侨伪造古琴试探索世风的机智,讽刺了元末一帮缺乏见识,不重真才实学而只重虚名的虚伪之人,其寓意是十分鲜明而深刻的。
其他
文中“弗古,还之”与“世之珍也”的对比,很好地表现了当时败坏的社会风气,进一步讽刺了鼓励人们弄虚作假的封建统治者。

说的应该是古琴高价寓言。古琴高价寓言的启示是没有见识的人只看重事物的外表,而无法辨识事物内在的价值。同一把琴却有两种结果,这是对乐工们的莫大讽刺,从中我明白一个道理,做事不要盲目跟风,盲目崇拜,要有自己的观点。古琴高价出自《郁离子·千里马篇》。原文:工之乔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乔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工之乔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与之山,不知其所终。

伯牙鼓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伯牙鼓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一、原文 伯牙鼓琴先秦吕氏春秋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日善哉乎鼓琴,魏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二、译文 对照翻译伯牙鼓琴,...

简单易背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答: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 分享的简单易背文言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篇一】简单易背文言文翻译及赏析:陋室铭 唐代: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

此琴弗古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2. 《此琴弗古》的文言文答案 1.注音并解释词语。 ①又谋诸篆( )工 ②弦( )而鼓之 ③斫( )而为琴 ④匣( )而埋诸土 2.翻译句子 ①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②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 ③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3.为何原本“弗古”之琴成为“希世之珍也” ?(用原文回答) 4.同是一把琴,从“还...

人琴俱亡的翻译注释以及原文
答:人琴俱亡的翻译注释以及原文内容如下:原文: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翻译注释:王子猷...

佛学翻译,文言文的翻译。
答:3. 有哪些关于琴的古文句子 和如琴瑟 对牛弹琴 焚琴煮鹤 剑胆琴心 一琴一鹤 琴剑飘零 东汉·蔡邕《琴赋》尔乃言求茂木,周流四垂。 观彼椅桐,层山之陂。丹华炜烨,绿叶参差。 甘露润其末,凉风扇其枝。鸾凤翔其巅,玄鹤巢其岐。 考之诗人,琴瑟是宜。爰制雅器,协之锺律。 通理治性,恬淡清溢。尔乃...

孔子学琴文言文的翻译
答:孔子学琴文言文的翻译和原文1赏析文言文孔子学琴包括译文实词解释孔子向师襄子学琴,一首曲子学了十天还在弹,师襄子说“可以继续了”孔子说“曲子虽然已经能走下来,但还没能把握其中韵致规律和结构”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练了十天却不另学新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学...

孔子学琴于师襄原文及翻译
答: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出处 孔子学琴于师襄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典故出处 《史记》《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

翻译文言文《高山流水》:
答: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吕氏春秋·本味》【译文】大凡贤德之人的品德,是有办法了解的。伯牙弹琴,钟子期听他弹奏。刚弹琴时表现出攀登大山的志向,钟子期说:“弹琴弹得真好啊!好像泰山一样高大。”过了一会儿,琴声表现出...

凤求凰琴歌文言文翻译
答:高溢舟油画作品·凤求凰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3. 凤求凰.琴歌的翻译 其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 有位美丽的女子啊,我见了她的容貌,就...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答: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