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文言文全文翻译 《后汉书·循吏传·王景传》翻译

作者&投稿:郯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景文言文选自《宋史列传十一》

翻译:

       王景是莱州掖人(现在的莱州市),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王景年轻时风流倜傥,善于骑射,不从事生产的'正事,和同乡里的恶少年结伙做强盗,英勇果敢有很大的名气。后梁大将王檀镇守渭台,因为王景是隶属他的部下,于是与他一起和后唐庄宗李存勖奋战于黄河边。王檀有功,王景在其左右侍奉。庄宗攻入汴京,王景投降庄宗,迁升为奉圣都虞候。清泰末年,跟从张敬达围攻晋阳,遇到契丹来支援,于是王景率领其部下归顺晋祖。

  天福初年,被授予相州刺史。范延光拥据邺城叛乱,所属郡县多被他胁迫而听从他,唯独王景分兵拒守。晋祖表彰他,让他升迁耀州团练使。后晋二年,在戚城大破契丹,又升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担任郑州防御使,后又出京担任晋州巡检使,被授横海军节度使。契丹攻入汴京,用他的乡党取代了王景。王景归途停留在常山时,听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栾城死了,随即抄小道回到自己的防区(横海军,在沧州),攻入城关,契丹人逃跑了。

  周祖在还没发迹时(窘迫时)与王景交好,等到即位后升他兼做侍中。王景从行伍起家,平时也没什么智谋,然而面对政务并不刻薄,民众有案子,一定当面审问,没有大的错误,就教育一下然后就放了他们。不被下面的官吏动摇,因此当地民众都认为带来了方便。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以此想留住他)。过不久,又让王景担任护国军节度,一年之后,又升迁镇守凤翔。晋世祖即位,升为中书令。先前,秦、凤两州被蜀军攻陷,州旁的少数民族的人到朝庭请求朝庭派兵收复失地,晋世宗命令王景和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讨罚,相继攻陷砦栅,于是命令王景担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斩敌首数万级。

  宋初,担任太子太保,被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宋太祖设宴赏赐,又让他担任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号元靖。

  王景性格谦虚,对下属谦和有礼。每朝庭有使臣到,即使地位不够高的人也一定降阶送迎,周到有礼。左右的人有人说:王位固然要尊崇,也不要过于压抑自己。王景说:人臣看重君命,本来就应该这样,,我只是担心不够谨慎罢了。当初被封郡王,朝庭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特别看重,用万余串钱赠送张昭。左右的人有人说这个礼太大。王景说:我在当兵的时候,就听说张尚书的大名。现在出使于我,是朝庭对我的厚爱啊。我怎么可以拿以往的旧例来限制呢。


原文: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勇果有盛名。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与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

  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为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作者简

王景

(五代时期北宋名将)

王景(889—963)掖县人,五代、北宋时名将。少年时即倜傥无羁,善骑射。历仕梁、晋、汉、周,累破契丹,为护国军节度。后周显德元年(954)封褒国公,次年周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又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大破蜀军,斩首数万,进封凉国公。北宋改元,太祖为其加太保,封太原郡王,卒赠太傅,追封凉国公,谥号无靖。他为政宽缓怀素而极有主见,尤善施抚、赈之策。

王景


生平经历

宋代名臣,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及代,曾晋祖幸,留为京城巡检使,改洺州团练使。开运初,授侍卫马军左厢都校。二年,契丹南侵,少帝幸澶渊,恙高行周等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知州事,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汉乾祐初,加同平章事。会契丹饥,幽州民多度关求食,至沧州境者五千余人,景善怀抚,诏给田处之。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显德初,封褒国公,加开府阶。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与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是秋,秦州降。逾年,徙景镇秦州兼西面缘边都部署。恭帝即位,进封凉国公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为凤翔节度、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初,景之奔晋也,妻坐戮,二子逃获免。晋这厚,赏万计,尝问景所欲,对曰:“臣自归国,受恩隆厚,诚无所欲。”固问之,景稽颡再拜曰:“臣昔为卒,尝负胡床从队长出入,屡过官妓侯小师家,意甚慕之。今妻被诛,诚得小师为妻足矣。”晋祖大笑,即以小师赐景。景甚宠嬖之,后累封楚国夫人。侯氏尝盗景金数百两,私遗旧人,景知而不责。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景子廷义、廷睿、廷训。廷训至骁卫大将军致仕。


练习题及答案

7.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万余缗遗昭”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以天下事为己任                      B. 是以谓之“文”也

C.吾欲辱之,何以也?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他不从事生产的正事。

B.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且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

C.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时,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人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想以此留住他。

D.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厚赠于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及即位      及:等到                       ②素无智略      素:  一向、向来            

③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    俄: 不久    ④即闻张尚书名  闻: 听说             

10.翻译文中画线句。

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

答:人臣看重君命,本来就应该像这样,我只是担心不够谨慎罢了。(得分点:重、固、是、惟、恐、耳)                                                           






译文:
王景文,琅邪临沂人。祖父王穆,临海太守。伯父王智,有很大的名声,高祖(武帝刘裕)十分器重他。王文景的父亲王僧朗,也因为谨慎诚实,受到皇上的赏识;死后谥号是元公。他风度端庄,姿貌秀美,喜欢谈论玄理,年轻时与陈郡谢庄齐名。太祖对他十分敬重,所以替太宗(明帝刘或)娶王景文的妹妹,而且用王景文之名为太宗取名。高祖第五个女儿新安公主原先嫁给左原王景深,后来离婚,太祖将要把新安公主嫁给王景文,王景文以自己有病为由坚决拒绝,所以婚事没有成功。太宗即位,王景文加领左卫将军。当时六军警戒,严密防备意外,王景文率领三十名甲士进入六门。众将都说:“平定殄灭小小的奸贼,比拾起掉在地下的东西还要容易。”王景文说:“敌人本来就无所谓大小,小小的蜂也都有毒,哪可轻视呢?全军应当面临大事戒惧谨慎,善于谋划而能把事情办成,先从不能取胜的角度作准备。这才是制服敌人取得胜利的策略啊。”不久,王景文迁丹阳尹,他遭逢父亲丧事,不等服丧期满朝廷命他为冠军将军,尚书左仆射,丹阳尹,王景文坚决拒绝仆射之职。太宗剪除暴虐的昏君,又平定了四方,想要招致朝中有声望的名臣辅佐自己成就大业。于是下诏说:“安南将军、江州刺史王景文,风度淳美,情怀清远,理智通畅,既有名望,又有实绩,可共安乐,也可共患难。我刚刚登上帝位,他暗中帮助重整朝纲,妖徒扰乱朝政,他进献谋略卫护朝廷。王景文可封江安县侯,食邑八百户。”景文坚决推辞,皇上没有同意,于是他就接受了五百户的封赏。当时有谣言说王景文在江州担任刺史期间,不能洁身自好。王景文给宋明帝的亲信近臣王道龙(王道隆)写信说:“我的行为虽然没有什么可取之处,但我决不会坏了良心,既然没有建立功勋,但我发誓不会欺瞒明主。我私下听说有人诬陷我,称我在江州作生意已经聚敛了上万钱。我素来没有理财之能,怎么能突然就有了这样的本领,这决不是公论。我仅仅请求你能够平心静气地思量,如果说的是真的,就该将我拉到街市上公开审判,以正风俗。如果说的是假的,请您也想想出现这种谣言的原因。因此,特地给你写上密信,请在适当的时候替我说句好话。”时太子及诸皇子年龄都还小,明帝渐渐考虑自己的身后事,他担心诸将帅吴喜、寿寂之之徒,不能侍奉幼主,把他们都杀了;王景文是皇家外戚,地位高贵,家族昌盛,而张永长期率领大军,怀疑他们将来难以信任,亲自写首歌谣:“-一士不可亲,弓长射杀人。”一士就是王字,弓长就是一个张字。听到这一谣言,王景文更加恐惧,他上书请求解除扬州刺史一职。当时,皇上有病,考虑到死后,皇后王贞风一定临朝主政,而王景文以国舅的势力非当宰相不可(景文,皇后兄也),王氏家族强大,可能会有篡位的想法。泰豫元年春,明帝派人送毒药给王景文命他自杀,死的时候六十岁。



王 景 文 言 文 全 文 翻 译:

  王 景 是 莱 州 掖 人(现在的 莱 州 市),家里 世代 都是 种田的。王 景 年轻 时 风 流 倜 傥,善于 骑 射,不 从事 生产 的 正 事。清 泰 末 年,跟 从 张 敬 达 围 攻 晋 阳,遇到 契 丹 来 支 援,于是 王 景 率领 其 部下 归 顺 晋 祖。

  祖 在 还 没 发 迹 时(窘 迫 时)与 王 景 交 好,等 到 即 位 后 升 他 兼 做 侍 中。王 景 从 行 伍 起 家,平时 也 没 什么 智谋,然而 面 对 政 务 并 不 刻 薄,民 众 有 案 子,一定 当 面 审 问,没有 到 犯 大 错 误 的 地步,就 教育 一下 然后 释 放 了 他们,不 被 下 面 的 官 吏 动 摇,因此 当地 民 众 都 认 为 带 来 了 方便。广 顺 初 年 进 朝 做 官,民 众 数 百 人 挡在 道上 想 留住 他 但 没能 留住,也 有 拉 住 王 景 马 两 边 的 脚 踏(以此 想 留 住 他)。过 不久,又 让 王 景 担任 护 国 军 节 度,一年 之后,又 升 迁 镇 守 凤 翔。

  王 景 性 格 谦 虚,对 下 属 谦 和 有 礼。每 朝 廷 有 使 臣 到,即使 地 位 不够 高 的人 也 一定 降 阶 送 迎,周 到 有 礼。左右 的人 有人 说:王 位 固 然 要 尊 崇,也 不要 过 于 压 抑 自 己。王 景 说:人 臣 看 重 君 命,本来 就 应该 这样,我 只是 担心 不 够 谨慎 罢了。当 初 被 封 郡 王,朝 庭 让 吏 部 尚 书 张 昭 来 传 达 旨 意,王 景 特别 看 重,用 万 余 串 钱 赠 送 张 昭。左右 的人 有人 说 这 个 礼 太 大。王 景 说:我 在 当 兵 的 时候,就 听说 张 尚 书 的 大 名。现在 出 使 到 我 这里,是 朝 廷 对 我 的 厚 爱 啊。我 怎么 能够 拿 以往 的 旧 例 来 作 限 制 呢?

【原文】选 自《宋 史 列 传 十 一》

  王 景,莱 州 掖 人,家 世 力 田。景 少 倜 傥,善 骑 射,不 事 生 业。清 泰 末,从 张 敬达 围 晋 阳,会 契 丹 来 援,景 以 所 部 归 晋 祖。

  周 祖 微 时 与 景 善,及 即 位,加 兼 侍 中。景 起 身 行 伍,素 无 智 略,然 临 政 不 尚 刻 削,民有 讼 必 面 诘 之,不 至 大 过 即 谕 而 释 去,不 为 属 吏 所 摇,由 是 部 民 便 之。广 顺 初 入 朝,民 周 环 等 数 百 人 遮  道 留 之 不 获,有 截 景 马 镫 者。俄 以 景 为 护 国 军 节 度,岁 余,迁 镇 凤 翔。

  性 谦 退,折 节 下 士,每 朝 廷 使 至,虽 卑 位 必 降 阶 送 迎,周 旋 尽 礼。左 右 或 曰:王 位 尊 崇,无 自 谦 抑。景 曰:“人 臣 重 君 命,固 当 如 是,我 惟 恐 不 谨 耳。”初 封 郡 王,朝 廷 以 吏 部 尚 书 张 昭 将 命,景 尤 加 礼 重,以 万 余 缗 遗 昭。左 右 或 言 其 过 厚,景 曰:“我 在 行 伍 间,即 闻 张 尚 书 名,今 使 于 我,是 朝 廷 厚 我 也,岂 可 以 往 例 为 限 耶?”



王景文言文全文翻译
【译文】

王景,字仲通,他是乐浪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他的八世祖王仲,原是琅邪不其(今山东青岛、不其一带)人。王仲喜欢道术,懂得天象。诸吕作乱时,齐哀王刘襄策划发兵,多次向王仲请教。济北王刘兴居反叛时,想要他担任军师。王仲害怕遭祸,就乘船东渡大海,逃到乐浪山中,就此在那里安了家。王景的父亲王闳,做过郡的三老。更始失败后,当地人王调杀了郡守刘宪,自称为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帝派太守王遵率军攻打王调。王遵到辽东,王闳与郡府决曹史杨邑等人一起杀了王调,迎接王遵。天子便将他们都封为列侯,唯独王闳辞让官爵。皇帝很感惊奇,召他进京,谁知他在路上病逝了。

王景从小学习《周易》,接着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他又喜欢天文数术一类的事,所以性格深沉,擅长的技艺很多。司空伏恭召他到府中任职。当时有人荐举王景能治水,显宗下诏书要他与将作谒者王吴一道修建浚仪渠。王吴采用王景提出的低坝挡水的办法,才不再有水害。起初,在西汉平帝的时候,黄河、汴水决口,冲坏河堤,没来得及修治。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书说:“黄河决口已经很久了,天天为害,济渠淹了几十个县。花些钱治水,取得成功并不困难。最好改建河堤,使百姓安定。”

【原文】
王景字仲通,乐浪诌邯[1]人也。八世祖仲,本琅邪(琊)不其[2]人。好道术,明天文。诸吕作乱,齐哀王襄谋发兵,而数问于仲。及济北王兴居反,欲委兵师仲,仲惧祸及,乃浮海东奔乐浪山中,因而家焉。父闳,为郡三老。更始败,土人王调杀郡守刘宪,自称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帝遣太守王遵将兵击之。至辽东,闳与郡决曹史杨邑等共杀调迎遵,皆封为列侯,闳独让爵。帝奇而征之,道病卒。

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多伎艺[3],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墕(堰)流法[4],水乃不复为害。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

【注释】

[1]乐浪诌邯:在今朝鲜平壤西北。

[2]琅琊不其:治所在今山东崂山西北。

[3]沈深:为人深沉。沈,通“沉”。伎艺:技艺,技术。伎通“技”。

[4]堰流法:即在低洼地修筑水库的方法。

文言文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景由是知名。

————《后汉书 王景传》


翻译

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应答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他)。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从荥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亲自巡视,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


作品背景

西汉末年,黄河、汴渠决坏,水患持续60余年,到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夏,王景奉诏和王吴共同主持了对汴渠和黄河的综合治理活动。王景依靠数十万人的力量,一方面修筑从濮阳城南到渤海千乘的千余里黄河大堤,另一方面又整治了汴渠渠道,新建了汴渠水门。不但使黄河决溢灾害得到平息,而且充分利用了黄河、汴渠的水力水利资源。王景治理后的黄河河道,大约穿过东郡、济阴郡北部,经济北平原,最后由千乘入海。总的来讲,河道流经西汉故道与泰山北麓的低地中,距海较近,地形低下,行水较浚利。由此,黄河决溢灾害明显减少,出现了一个相对安流时期。自此,黄河800年不曾改道。黄河800年不曾改道。


王景其人

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少学易,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沉深多伎艺,时有荐景能治水者,明帝诏与王吴共修浚仪渠,吴用景坞流法,水不复为害。

受家庭影响,王景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周易》周易,并博览群书,特别喜欢天文数术之学。他工于心计,多才多艺。大约在光武帝后期或明帝初期(公元58年前后)任司空属官。永平(公元58—76年)初年,有人推荐王景善于治水,汉明帝于是令王景与王吴一起疏浚浚仪渠成功。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王景又受命主持大修水运交通命脉汴渠和黄河堤防,功效卓著。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明帝拜王景为河堤谒者。建初七年(公元82年)迁任徐州刺史。次年又迁庐江太守并卒于任上。

王景治河的历史贡献,长期以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之说。从史料记载看,王景筑堤后的黄河经历800多年没有发生大改道,决溢也为数不多,确是位置比较理想的一条河道。

从政之余,王景对卜筮、风水、数术之学都很有兴趣,还撰有专书。


作者作品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

《后汉书》大部分沿袭《史记》、《汉书》的现成体例,但在成书过程中,范晔根据东汉一代历史的具体特点,则又有所创新,有所变动。首先,他在帝纪之后添置了皇后纪。东汉从和帝开始,连续有六个太后临朝。把她们的活动写成纪的形式,既名正言顺,又能准确地反映这一时期的政治特点。其次,《后汉书》新增加了《党锢传》、《宦者传》、《文苑传》、《独行传》、《方术传》、《逸民传》、《列女传》七个类传。范晔是第一位在纪传体史书中专为妇女作传的史学家。尤为可贵的是,《列女传》所收集的十七位杰出女性,并不都是贞女节妇,还包括并不符合礼教道德标准的才女蔡琰。



王景文言文全文翻译~

“王景文言文”选自《宋史列传十一》
翻译:
王景是莱州掖人(现在的莱州市),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王景年轻时风流倜傥,善于骑射,不从事生产的'正事,和同乡里的恶少年结伙做强盗,英勇果敢有很大的名气。后梁大将王檀镇守渭台,因为王景是隶属他的部下,于是与他一起和后唐庄宗李存勖奋战于黄河边。王檀有功,王景在其左右侍奉。庄宗攻入汴京,王景投降庄宗,迁升为奉圣都虞候。清泰末年,跟从张敬达围攻晋阳,遇到契丹来支援,于是王景率领其部下归顺晋祖。
  天福初年,被授予相州刺史。范延光拥据邺城叛乱,所属郡县多被他胁迫而听从他,唯独王景分兵拒守。晋祖表彰他,让他升迁耀州团练使。后晋二年,在戚城大破契丹,又升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担任郑州防御使,后又出京担任晋州巡检使,被授横海军节度使。契丹攻入汴京,用他的乡党取代了王景。王景归途停留在常山时,听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栾城死了,随即抄小道回到自己的防区(横海军,在沧州),攻入城关,契丹人逃跑了。
  周祖在还没发迹时(窘迫时)与王景交好,等到即位后升他兼做侍中。王景从行伍起家,平时也没什么智谋,然而面对政务并不刻薄,民众有案子,一定当面审问,没有大的错误,就教育一下然后就放了他们。不被下面的官吏动摇,因此当地民众都认为带来了方便。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以此想留住他)。过不久,又让王景担任护国军节度,一年之后,又升迁镇守凤翔。晋世祖即位,升为中书令。先前,秦、凤两州被蜀军攻陷,州旁的少数民族的人到朝庭请求朝庭派兵收复失地,晋世宗命令王景和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讨罚,相继攻陷砦栅,于是命令王景担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斩敌首数万级。
  宋初,担任太子太保,被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宋太祖设宴赏赐,又让他担任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号元靖。
  王景性格谦虚,对下属谦和有礼。每朝庭有使臣到,即使地位不够高的人也一定降阶送迎,周到有礼。左右的人有人说:王位固然要尊崇,也不要过于压抑自己。王景说:人臣看重君命,本来就应该这样,,我只是担心不够谨慎罢了。当初被封郡王,朝庭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特别看重,用万余串钱赠送张昭。左右的人有人说这个礼太大。王景说:我在当兵的时候,就听说张尚书的大名。现在出使于我,是朝庭对我的厚爱啊。我怎么可以拿以往的旧例来限制呢。
原文:
  王景,莱州掖人,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勇果有盛名。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二年,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与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
  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为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
  性谦退,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
作者简介
王景
(五代时期北宋名将)
王景(889—963)掖县人,五代、北宋时名将。少年时即倜傥无羁,善骑射。历仕梁、晋、汉、周,累破契丹,为护国军节度。后周显德元年(954)封褒国公,次年周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又任西面行营都部署,在上邽大破蜀军,斩首数万,进封凉国公。北宋改元,太祖为其加太保,封太原郡王,卒赠太傅,追封凉国公,谥号无靖。他为政宽缓怀素而极有主见,尤善施抚、赈之策。

生平经历
宋代名臣,家世力田。景少倜傥,善骑射,不事生业,结里中恶少为群盗。梁大将王檀镇滑台,以景隶麾下,与后唐庄宗战河上,檀有功,景尝左右之。庄宗入汴,景来降,累迁奉圣都虞候。清泰末,从张敬达围晋阳,会契丹来援,景以所部归晋祖。
天福初,授相州刺史。范延光据邺叛,属郡多为所胁从,景独分兵拒守,晋祖嘉之,迁耀州团练使。及代,曾晋祖幸,留为京城巡检使,改洺州团练使。开运初,授侍卫马军左厢都校。二年,契丹南侵,少帝幸澶渊,恙高行周等大破契丹众于戚城,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郑州防御使,出为晋州巡检使、知州事,拜横海军节度。契丹至汴,以其党代景。景归次常山,闻契丹主殂乐城,即间道归镇,斩关而入,契丹遁去。
汉乾祐初,加同平章事。会契丹饥,幽州民多度关求食,至沧州境者五千余人,景善怀抚,诏给田处之。周祖微时与景善,及即位,加兼侍中。景起身行伍,素无智略,然临政不尚刻削,民有讼必面诘之,不至大过即谕而释去,不为胥吏所摇,由是部民便之。广顺初入朝,民周环等数百人遮道留之不获,有截景马镫者,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岁余,迁镇凤翔。显德初,封褒国公,加开府阶。世宗即位,加兼中书令。先是,秦、凤陷蜀,州旁蕃汉户诣阙请收复,世宗命景与向拱率兵出大荼关进讨,连陷砦栅,遂命景为西面行营都部署,大破蜀军于上邽,斩首数万级。是秋,秦州降。逾年,徙景镇秦州兼西面缘边都部署。恭帝即位,进封凉国公宋初,加守太保,封太原郡王。建隆二年春来朝,太祖宴赐加等,复以为凤翔节度、西面缘边都部署。四年,卒,年七十五。赠太傅,追封岐王,谥元靖。初,景之奔晋也,妻坐戮,二子逃获免。晋这厚,赏万计,尝问景所欲,对曰:“臣自归国,受恩隆厚,诚无所欲。”固问之,景稽颡再拜曰:“臣昔为卒,尝负胡床从队长出入,屡过官妓侯小师家,意甚慕之。今妻被诛,诚得小师为妻足矣。”晋祖大笑,即以小师赐景。景甚宠嬖之,后累封楚国夫人。侯氏尝盗景金数百两,私遗旧人,景知而不责。折节下士,每朝廷使至,虽卑位必降阶送迎,周旋尽礼。左右或曰:“王位尊崇,无自谦抑。”景曰:“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初封郡王,朝廷以吏部尚书张昭将命,景尤加礼重,以万余缗遗昭。左右或言其过厚,景曰:“我在行伍间,即闻张尚书名,今使于我,是朝廷厚我也,岂可以往例为限耶?景子廷义、廷睿、廷训。廷训至骁卫大将军致仕。
练习题及答案
7.下列句中的“以”与“以万余缗遗昭”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以天下事为己任 B. 是以谓之“文”也
C.吾欲辱之,何以也?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王景家里世代都是种田的。他不从事生产的正事。
B.王景虽行伍出身,但办案公正且亲力亲为,王景有事有求于民,民皆能为其行方便之门。
C.广顺初年进朝做官时,民众数百人挡在道上想留住他但没能留住,也有人拉住王景马两边的脚踏,想以此留住他。
D.朝廷让吏部尚书张昭来传达旨意,王景用万余串钱厚赠于他,以表示尊重和谢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及即位 及:等到 ②素无智略 素: 一向、向来
③俄以景为护国军节度 俄: 不久 ④即闻张尚书名 闻: 听说
10.翻译文中画线句。
人臣重君命,固当如是,我惟恐不谨耳。
答:人臣看重君命,本来就应该像这样,我只是担心不够谨慎罢了。(得分点:重、固、是、惟、恐、耳)

【译文】

◆王景传,王景,字仲通,乐浪讶邯人。他的八世祖王仲,原是琅邪不其人。王仲喜欢道术,懂得天象。诸吕作乱时,齐哀王刘襄策划发兵,多次向王仲请教。济北王刘兴居反叛时,想要他担任军师。王仲害怕遭祸,就乘船束渡大海,逃到乐浪山中,就此在那裹安了家。王景的父亲王闳,做过郡的三老。更始失败后,当地人王调杀了郡守刘宪,自称为大将军、乐浪太守。建武六年,光武派太守王遵率军攻打王调。王遵到辽东,王闳与郡府决曹史杨邑等人一起杀了王调,迎接王遵。天子将他们都封为列侯,惟独王闳辞让官爵。皇帝很感惊奇,召他进京,谁知他在路上病逝了。

  王景从小学习《周易》,接着广泛阅读各种书籍,他又喜欢天文数术一类的事,所以性格深沉,擅长的技艺很多。司空伏恭召他到府中任职。当时有人荐举王景能治水,显宗下韶书要他与将作谒者王吴一道修建浚仪渠。王吴采用王景提出的低坝挡水的办法,才不再有水害。

  起初,在平帝时候,黄河、汴水决口,冲坏河堤,没来得及治理。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书说: “黄河决Fl很长时间了,天天为害,济渠淹了几十个县。花些钱治水,取得成功并不困难。最好改建河堤,使百姓安定。”奏章送上去,光武立刻派去士卒。正筹划治理黄河的事,浚仪令乐俊又上书说:“从前在武帝年间,人口众多,都沿着河堤开垦种植,而瓠子河决口,尚且有二十多年,不会立刻就阻塞的。现在人口稀少,田地广阔,虽然没有治理,灾患还可以承受。而且又经过战争,现在又兴动劳役,劳苦和怨恨一旦多了,百姓无法承受。最好等稳定的时候,再讨论逭件事。”光武看到这个意见就取消了治水的事。后来汴渠束流,越来越大,而水闸原先所在的地方,都已经到了黄河中间。兖州、豫州的百姓埋怨,认为朝廷经常兴动其他劳役,而不先考虑百姓最急的事情。永平十二年,天子商议治理汴渠的事,就召见王景,询问治水地理形势和便利条件。王景陈述治水的利害,灵敏迅速,皇帝很欣赏。又由于他曾经治理过浚仪,就赐给他《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以及钱币布帛衣服物品。夏天,朝廷终于征调几十万军队,派王景和王吴修筑渠道和河堤,从荣阳到千乘海口有一千多里。王景于是测量地形,打通山陵,清除水中沙石,直接切断大沟深涧,在要害之处筑起堤坝,又疏通引导阻塞积聚的水流,每十里修造一座水闸,使得水流能够来回灌注,不再有溃决之害。虽然王景节约工程费用,但花费还是以百亿计算。第二年夏天,水渠建成了。皇帝亲自巡视,下诏书要靠黄河的郡国设立负责河堤的官员,一如西汉的制度。王景由此知名。王吴和从事掾史们都增加一级官爵俸禄。王景经三次升迁而担任侍御史。十五年,他跟随天子到束部巡视,到达无盐时,皇帝称赞他的功绩,授予他河堤谒者一职,赐给他车马、细绢和钱币。

  建初七年,王景调任徐州刺史。在这以前杜陵人杜笃向皇帝进献《论都赋》,想使都城迁往长安。上了年纪的人听说以后,都萌动怀念故土的想法,一个个深情地长时间地向西遥望。王景认为宫室宗庙已经建成,担心人心疑惑,正好当时出现神雀等各种祥瑞,就写了《金人论L赞颂洛邑的华美和天人相应的祥瑞,文章有可取之处。

  第二年,王景调任庐江太守。在这以前,庐江的百姓不知道用牛耕地,造成土地肥力有余而粮食经常不够的现象。郡的边界上有楚国相孙叔敖所修的芍陂稻田。王景于是率领督促官吏和百姓,重新开垦荒芜的土地,教百姓用犁耕地,这样开垦的田地比原有土地增加了一倍多,郡内的粮食丰盛充足。于是将诫命刻在石头上,使百姓知道一般的禁令。另外,他引导百姓养蚕织布,给他们制订法规,将法规全部刻在乡间亭子上。庐江还流传他制订的条文。王景在官任上去世。

  起初,王景认为《六经》所记载的,都有b筮,做事情都蓍龟求b,然而群书所说的吉凶不一致,于是整理各家数术方面的书籍,及建墓造宅的禁忌、阴阳风水、占星之类适用的部分,编成《大衍玄基》。

带景字的文言文
答: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可从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意,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2. 写景优美的古文 写景的古...

求写景的文言文加翻译
答: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可从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有人生的真意,我该怎样表达内中深奥!

景在文言文中如何翻译
答:1.本(名)阳光 例: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引)景物,景象 例: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 2.(形)大 例: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王景文言文全文翻译
答:于是下诏说:“安南将军、江州刺史王景文,风度淳美,情怀清远,理智通畅,既有名望,又有实绩,可共安乐,也可共患难。我刚刚登上帝位,他暗中帮助重整朝纲,妖徒扰乱朝政,他进献谋略卫护朝廷。王景文可封江安县侯,食邑八百户。”景文坚决推辞,皇上没有同意,于是他就接受了五百户的封赏。当时有谣言说王景文在江州...

景在文言文的各种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5、返景[fǎn yǐng] 夕照,傍晚的阳光。2. 景公文言文翻译 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脸上也有长期受饿的颜色。齐景公就很为他的境遇感到可怜,感慨地说:“让当地的官员养活他!”晏子说:“我听人说,喜好贤良的人而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现在君主怜惜老者...

文言文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答:1. 在文言文中“景”“皆”“是”各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需要结合上下文结合全文才能得到切合文章的答案。这三字通常释义:景:[ jǐng ]1.环境的风光:~色。~致。~物。~观。~气(a.景色;b.指经济繁荣现象,统指兴旺)。~深。2.情况,状况:~象。~况。年~。3.佩服,敬慕:~仰。~慕...

风景文言文解释
答: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5. 巫山风光文言文翻译 二十三日,过巫山的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的祠堂。 真人就是大家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峰峦很高冲入高天,而山脚则直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都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巫山奇特...

谁有《绍兴灯景》张岱 文言文翻译
答:翻译《绍兴灯景》这篇文言文,首先要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了解作者的意图,然后熟读文章进行翻译,具体的翻译如下:绍兴的灯景,为海内所夸奖的原因,并没有其他的,主要是竹子的价格低,花灯的价格低,红烛的价格低。价格低。所以家家户户可以承受它,由於它价格低,所以家家户户都把不能张灯当作羞耻...

司马景王东征文言文翻译
答:对尊贵者的敬称,绳:约束。【翻译】司马景王东征的时候,选取上党的李喜来任从事中郎。李喜到任时他问李喜:“从前先父召您任事,您不肯到任;现在我召您来,为什么肯来呢?”李喜回答说:“当年令尊以礼相待,所以我能按礼节来决定进退;现在明公用法令来限制我,我只是害怕犯法才来的呀。”

文言文元景山
答:1. 元景山传文言文翻译 元景山传 元景山,字王缶岳,河南洛阳人。 祖父元燮,魏国的安定王。 父亲元琰,魏国的宋安王。 元景山小时即有气度,才能过人。 北周闵帝时,他随大司马贺兰祥进攻吐谷浑,因功拜授为抚军将军。 此后几次跟随大军征讨,累次升迁到仪同三司,赐爵为文昌县公,授为..川防守的主将。 后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