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亚麻酸 什么食物含亚麻酸

作者&投稿:紫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亚麻酸简称LNA,属ω-3系列多烯脂肪酸(简写PUFA),为全顺式9、12、15十八碳三烯酸,它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在体内能合成、代谢,转化为机体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DHA和EPA。

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体外摄取。人体一旦缺乏,即会引导起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劳、视力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的发生,缺乏α-亚麻酸,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素不能被有效吸收和利用,造成营养流失。

扩展资料:

亚麻酸的功效

1、健康基础:α-亚麻酸是构成细胞膜和生物酶的基础物质,对人体健康起决定性作用。α-亚麻酸是人体健康必需却又普遍缺乏,急需补充的一种必需营养素。

2、智力视力影响:α-亚麻酸在大脑固体总质量占10%;在管学习的海马细胞中占25%;在脑神经及视网膜的磷脂中占50%。

3、防止营养流失:缺乏α-亚麻酸,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素不能被有效吸收和利用,造成营养流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麻酸



什么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胎儿如何获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早产儿为什么特别需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营养?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智力发育和视觉发展上实效如何?微生物油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新资源?

一、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营养学的定义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链长在十八个碳原子以上并含有多个顺型烯式键的脂肪酸。正由于它们的长链和多个有间隔定位的顺式双键,才赋予它们特殊的结构功能和生理功能。在体内,它们不仅是细胞膜结构的成分,而且还有调节生理功能的意义,包括:花生四烯酸(二十四煅酸,AA,n-6)、二十碳五烯酸(EPA,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3)等。n-6和n-3分别是指这些脂肪酸链的末端第6位和第3位的碳原子上为烯式键。人体能合成n-9位的烯式键,但不能合成n-6和n-3的烯式键,所以后两类必须求助于外界(膳食)供给,但不一定必须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因为亚油酸(18:2n-6)和α-亚麻酸(18:3n-3)在体内可分别转化成n-6和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前两者才被称为必需脂肪酸。
与其说‘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化学的定义,还不如将它理解为生物学和营养学的定义。生物界存在的脂肪酸多数具有16个和18个碳原子的长链,比它短的称之为中链和短链脂肪酸,比它长的就称为长链脂肪酸。天然存在的后一类脂肪酸多是直链多烯式键的,组织的结构成分存在,有的也是体内某些活性分子(如:前列腺素类物质)的前体物质。小部分以脂蛋白形式存在于循环血浆清蛋白。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细胞膜的重要成分,AA、EPA还可以直接地作为合成第一信使(如血栓素[TX]、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等)的前体或间接地作为合成三十碳烷酸化合物的前体物质,用于形成人体多种重要的第一信使。在生理功能上AA和EPA兼有协同和拮抗两个方面的作用。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脑和视网膜的发育上有突出的功用,其中DHA是影响儿童智力和视敏度的重要物质,它在与视觉发展和脑发育有关的突触膜和灰质微粒体以及视网膜杆状的膜中富集。

二、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胎儿和婴儿发育中的营养意义
孩童发育方面可以分为两方面:第一是形体的增长,可用度量衡测出,通常称为体格生长;第二是机能的演进,如孩童器官形成后的功能,动作和技巧等等,称为发展和发育。以前观察孩童营养的重点被放在体格发育方面,测量各种指标如体重、体高或身长、肢体长度、头颅圆周、皮下脂肪厚度等等,看看孩子有没有长胖长高。随后也观察孩子是否患有缺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所引起的营养不良病症。近来更着重于兼顾器官功能和智力的发展。
脂类,主要以磷脂的形式存在,是人脑组织的膜结构的重要成份,占有固体成分的一半左右。胎儿脑组织的脂类含量最高,临产前胎儿脑脂类约占固体总成分的60%。而且,脑脂类的脂肪酸组成也与一般组织不同,它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AA和DHA。由此可见,在形成新的脑组织时,提供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必不可少。
脑细胞发育于妊娠的第3个月,止于三周岁儿童。胎儿胸组织获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途径有二:一是直接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取多不饱和脂肪酸;二是从母体获得初级多不饱和脂肪酸后主要在肝脏中转化而成,但至少早期胎儿没有这种转化能力。出生后的婴儿如不能从母乳或食物中获得充足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及其前体,则脑发育过程就会延缓或受阻,智力发育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一项长期研究中观察到,妇女孕育胎儿的过程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贮备状况逐渐下降,特别是DHA。在分娩时脐带的血浆磷脂中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比例呈高度正相关。胎儿血与母体相比,脐带中亚油酸、亚麻酸水平低于母血,AA、DHA水平则高于母血,即有偏低的必需脂肪酸水平和高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可见胎儿对摄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特殊偏爱。
关于视觉发展的研究主要来自婴儿喂养方式的资料,即:母乳、强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配方奶和未强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配方奶的比较。母乳中含有AA和DHA,但长期以来,配方奶中未加这些脂肪酸,并且牛乳中这些脂肪酸也较少。临床试验表明,在婴儿配方奶中强化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视觉系统的成熟,特别对早产儿。对足月儿的效果如何?学者尚存在不同的意见。

三、胎儿具有优先获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
跟踪研究显示,人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皆能由必需脂肪酸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用于合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份额占必需脂肪酸总体代谢的比例是很小的,在幼小时更少。
胎盘存在两个不同来源的血管网:母体的和胎盘的,在此处进行母体与胚胎的物质交换。胎盘输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独特的机制:母体和胎儿微血管璧上有特别倾向于摄取长链多不饱和程度大的脂肪酸的结合蛋白质。人胎盘微绒毛膜和基底膜上有三种蛋白质:胎盘膜脂肪酸结合蛋白(PFABPpm, 40Kda)、脂肪酸转位酶(FAT,88Kda)和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62Kda)。前者特别地与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亲和力,后两者则能可逆地转运脂肪酸。用同位素标记方法表明细胞内脂质的分布,首先渗入甘油三酯,然后转变成磷脂。在细胞培养液若加入抗此结合蛋白的抗血清,此种渗入作用就下降。

四、早产儿是否特别需要额外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n-6和n-3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分别是n-6和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前体。早产儿能否以它们为底物合成足够量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迄今仍有分歧。Sim-mer氏综合分析了已被Medline收录的随机试验的结果,综合分析表明:与常规标准配方相比,接受添加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方的婴儿在发展早期视力上见优,但出生后两个月最迟四个月后这个优势不再存在。试验也证明给早产儿补给含n-6和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配方并不损害他们的成长,是安全的。或者说在早产婴儿的配方中添加LCPUFA是安全的和有效果的。不过,迄今还没有多大证据支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足月产儿的视力和一般生长发育。对早产儿早期的研究报告一般表明,在配方中含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婴儿的视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比不含者好。至于对足月产婴儿而言,不同的研究报告显示不同的结论,有的认为有益而有的认为添加与否没有什么区别。
早产儿以及胎儿期生长迟缓的足月婴儿,在胎儿期未能吸收足够的AA和DHA,亦缺乏储存此类长链脂肪酸所必需的脂肪层,所以需要额外补充。并且研究表明,若对早产儿按足月产母乳的营养组成模式进行肠外或肠内喂养,则婴儿血浆的AA和DHA水平迅速下降到刚分娩出生时的1/4-1/3。同时在血浆甘油磷脂中的AA的前体亚油酸升高三倍。可见,此时早产婴儿对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高度需求以及初级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能充分被转化成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若任其严重发展,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
在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时应遵循营养学的基本要求:营养素平衡原则。在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中用早产儿配方奶、足月产儿配方奶和补充了n-6及n-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和AA)的试验奶喂饲早产猁,以血浆磷脂酰胆碱的AA作为AA营养状态的指征,并与足月产儿作比较,发现早产儿在0-2个月内AA状态比足月产的母乳喂养儿差,用EPA(0.3%)和DHA(0.2%)的鱼油者更差,用同量的DHA(0.2%),但EPA低(0.06%)的鱼油者则使血浆AA与对照相似,若以DHA(0.1%)添加AA(0.43%)则使AA状态高于对照。这说明AA状态与n-6/n-3比例有关。实验证明,单独给母体补充AA并不改变母乳AA的含量,能使母乳DHA和EPA含量下降。合并添加AA、EPA、DHA则使母乳中两种脂肪酸含量均有增加。这方面的研究正受到普遍重视。

五、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
许多研究证明母乳喂养在认知和视觉功能上优于配方喂养,但把此现象归于母乳中存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作为部分或全部原因的论据还不足。不过,许多对补充DHA(及AA)与不补充的配方奶作比较,清楚地表明2-4月龄婴儿的视力比13-18月龄的神经发育状况有显著的优点。但是这些早期效应是否会在以后的生命过程有长远的影响,尚难定论,须作进一步验证。
在天然食物中,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不多的。植物和植物油也可直接提供n-6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AA富含n-3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则首推海产鱼类和软体动物,它们富含DHA和EPA。近十几年来已陆续将某些单细胞生物,如藻类、酵母、霉菌等,借生物工程技术培育出实用菌株,可通过规模生产富含n-6系及n-3系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以补充食物及饲料之不足。随着科技进步,对微生物菌株反复筛选和改造,已获得了不少产脂率高、遗传特征稳定、培养条件不太苛薄、生产成本较低且易于实施工业生产的菌株。例如:微藻类Botrycoccus braunii和Crypthccodinum cohnii,脂肪含量有50-70%;酵母类的Cryptococcus albidus(浅色陷球酵母)含酯65%;Rhodotorulaglutinis (胶粘红酵母)含脂40%;霉菌类的Asperjillus terreus(土曲霉)含脂57%;Mortierella alpina(高山被孢霉)含脂40%等,它们往往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工业化生产油脂的新时代到了,我国几乎与国际同步.蛋白质所含的一些氨基酸是合成胎儿大脑细胞的核蛋白必需原料,而α-亚麻酸能优化胎儿大脑锥体细胞膜磷脂的构成成分。欧、美、日本等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均已用实验证实,α-亚麻酸的代谢物DHA对人脑和视网膜的神经细胞的增长和成熟有直接关系。尤其胎儿满5个月胎龄后,由于胎教内容的施加,人为地增加了对胎儿的听觉、视觉、触觉三种感觉神经通路的刺激,会引起胎儿大脑皮层上相关的感觉中枢区域里的神经元 (锥体细胞)增长更多的树突或树突棘。这就需要由母体供给胎儿更多的α-亚麻酸,以便满足因胎儿大脑和视网膜上神经元的发育,对自身细胞膜上的膜磷脂构成所急需增加DHA的要求。正是这种原因,近10多年以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市场上DHA类营养保健品一直畅销不减。
α-亚麻酸的代谢物DHA不仅对胎儿大脑发育有重要影响,而且对视网膜光感细胞的成熟也有主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孕妇在怀孕的最后3个月,体内产生两种和DHA生成有关的酶,它们是减饱和化酶与碳链加长酶。在这两种酶的帮助下,胎儿的肝脏可以利用母血中的α-亚麻酸来生成DHA,然后输送到胎儿大脑与视网膜,帮助大脑锥体细胞与视网膜的光感细胞组成含有DHA的膜磷脂,使这些细胞的成熟度提高,可以提高大脑和视网膜的生理功能。如果胎儿没有在足月妊娠后出生,而是提早出生,则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在母体内靠上述的方式生成足够的DHA。
这样的早产儿,大脑锥体细胞和视网膜光感细胞成熟度差,在智力和视力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在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提出了一份关于给早产儿补充DHA的专家建议,明确建议,为保护早产儿视力的正常发育,从出生开始,就应立即给早产儿按每公斤体重每天补充40毫克DHA。
就是说,如果一个早产儿出生体重2.5公斤,那么每天应补充DHA为100毫克。以后随时间进展体重增加,再按当时实际体重,以每公斤体重补充40毫克DHA计算,就不再是出生时的每天补100毫克,而是要高于100毫克了。这样至少要补40周,才能使早产儿的视力达到足月婴儿的正常水平。
既然胎儿在母亲妊娠最后3个月内,可以用母血中的α-亚麻酸合成自己的DHA,所以,母亲在孕期特别是最后的3个月孕期中,应多吃一些核桃等含α-亚麻酸多的硬果。有条件者当然直接从鱼油类DHA营养品中补充DHA会更可靠。不过因为DHA是以脂肪的形式存在于“脑黄金”营养品中,吃后在十二指肠内要靠胆汁的帮助和水结合乳化成乳液,才能被十二指肠与空肠吸收。但胆汁不是每天24小时持续向十二指肠排放,而是间断排入十一次,每次3-5分钟。一般在吃了含蛋白质多的食物,在胃内刺激了胃粘膜上的感觉神经,通过神经反射弧的联系,引起胆囊收缩排放胆汁到十二指肠。所以,孕妇在吃含DHA的“脑黄金”类营养品时,应在吃牛奶、豆浆、鸡蛋、鱼、豆腐等食品时服用,或干脆同牛奶或豆浆同服之。这样吸收才充分,才不会浪费DHA。
北京和天津地区的孕妇,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一中心医院产科的胎教学校中,经抽血化验发现北京地区的孕妇血液所含DHA,明显比天津孕妇低,追其原因,发现天津孕妇血液DHA高的,基本上都经常吃海鱼(海鱼体内富含α-亚麻酸),而北京地区孕妇很少吃海鱼。血液中DHA含量高的孕妇,她们的孩子出生体重均在3.2-3.5公斤,做“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评分”时均在正常的满分基础上,又在视觉、听觉注意功能上额外获得加分。孩子的眼睛又黑又亮,出生满3个月时都能自己坐着,而且坐的时间较长,到11个月时,绝大多数自己能走路而不用大人搀扶。有的在11个月时,可以用棍做工具,准确地把东西拨到近处,以便用手拿到它。
以上这些表现,在对照组孕妇生下来的孩子身上,几乎都做不到。所以,我们建议孕妇,从怀孕4个月开始,直到产后4个月或半年的期间,都应该服用富含α-亚麻酸的保健食品。婴幼儿期的营养,既要保证其基础代谢、活动、生长所需热卡,更重要的是如何增强各系统的功能发育,特别是各种微量营养素如何协同作用以促进婴幼儿智力发育。人体必须脂肪酸中的亚油酸、亚麻酸与婴儿营养的关系早已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人们又发现,它们的衍生物--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LCPUFA)与婴儿视功能和脑发育密切相关。LCPUFA是指碳链长度在20碳以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的花生四烯酸(AA)和n-3系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其中最直要的两种,它们被认为是人类早期发育的必需脂肪酸。大脑灰质的22.1%、白质的23.9%由磷脂构成,视网膜光感受器也含有丰富的磷脂,而构成磷脂的脂肪酸主要是AA和DHA。从胎儿在宫内胎龄25周至出生后2年,是脑发育的激增期,脑重量成倍增加,视敏度迅速提高,大脑和视网膜中AA和DHA绝对量也随胎龄增加而显著升高。它们维持细胞膜的流动性、通透性,促进神经元树突的大量增多和延长,促进髓鞘的形成。视网膜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DHA和AA与视网膜光感受器的迅速发育有关,如缺乏则视觉功能受损:视敏度发育迟缓、视网膜光反应振幅降低、视网膜电图异常、对光信号刺激的注视时间延长等。视觉注视时间与智力和语言发展呈中等度负相关,视觉注视时间延长可影响认知能力,并使大鼠在丫型迷宫中分辨学习能力降低。
胚胎发育晚期,胎儿从母体获得DHA和AA;出生后,婴儿从母乳中获得。但对于早产儿及人工喂养儿,由于产前和产后不能得到足够的DHA和AA,因而视觉功能和智力发育明显滞后。美国西南医学中心Birch教授等,对LCPUFA与婴幼儿智力和视力发育的关系进行了多年研究。他们将108例日龄5天内的健康足月儿,从出生5天至17周(4月)分为A.配方奶组,B.添加0.35% DHA配方奶组,C.添加0.36% DHA和0.72% AA配方奶组,以母乳喂养组作为对照;18个月时用Bayley婴儿智力发育量表测试智力发育指数(MDI),用视觉诱发电位测试视功能。结果显示:红细胞脂质组成上,B、C两组与母乳组相似,而A组则与母乳组不同;B、C两组与A组比较,视敏度提高,MDI也提高7分 。过去认为,早产儿体内脱饱和酶活性低下、羧基端延长作用功能差,AA和DHA合成不足应直接补充DHA及AA。上述资料表明:足月儿直接补充AA和DHA也有明显效果,作者认为足月儿在此年龄阶段其脱饱和延长作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故亦应直接补充。
乳制品是婴幼儿营养的重要来源,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选择,但并非每个婴儿都能得到充足的母乳,至少有20%的婴儿需要人工营养,而母乳中含有的AA和DHA在一般的牛奶或奶粉中是不存在的。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己正式推荐:婴儿奶粉应添加AA和DHA,足月儿每日AA 440mg/kg、DHA 20mg/kg。国外公司已率先推出加入DHA和AA的新配方奶粉,为国产乳制品新配方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帮助。

亚麻酸不是药,存在于食用油中的时候是一种食品,而制做成胶囊时却是一种保健品。α-亚麻酸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紫苏籽油之中。许多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饱和脂肪酸过剩和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是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病等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增加摄入α-亚麻酸可以显著地改变这种状态。α-亚麻酸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强智力,增强免疫力,保护视力,降低血脂,降低血压,降低血糖,抑制出血性脑疾病和血栓性疾病,抑制癌症的发生和转移,预防心肌梗塞和脑梗塞,预防过敏性疾病,预防炎症以及减缓人体衰老等。α-亚麻酸有益于预防和治疗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类风湿病、皮炎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症、过敏、哮喘、肾病和慢性塞性肺炎等。人体一旦缺乏α-亚麻酸,就会引起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劳、视力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的发生。尤其是婴幼儿、青少年,如果缺乏α-亚麻酸,就会严重影响其智力和视力的发育。

我怀孕就是吃的倍因母亚麻酸,我觉得吃亚麻酸的宝宝特别聪明

  亚麻酸简称LNA,属ω-3系列多烯脂肪酸(简写PUFA),为全顺式9、12、15十八碳三烯酸,它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在体内能合成、代谢,转化为机体必需的生命活性因子DHA和EPA。
  然而,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体外摄取。
  人体一旦缺乏,即会引导起机体脂质代谢紊乱,导致免疫力降低、健忘、疲劳、视力减退、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状的发生。
  尤其是婴幼儿、青少年如果缺乏亚麻酸,就会严重影响其智力正常发育,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科学家所证实,并被世界营养学界所公认。
  另外,缺乏α-亚麻酸,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素不能被有效吸收和利用,造成营养流失。

亚麻酸是什么呢???~

亚麻酸是人体内一种必须脂肪酸,它是生命进化过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提高胎婴儿的大脑发育和脑神经功能及婴儿的视力,促进胎婴儿的机能和形体发育,特别是对发育不良的胎儿和早产儿能促进机体发育到正常水平。如果缺乏亚麻酸则会导致一下症状;
1、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形体小于正常胎儿;
2、睡眠不好、情绪烦燥不安;
3、孕产妇精力不足,时常有疲劳感;
4、孕产妇体重增长幅度大;
5、出生儿智力低下,视力不好,反应迟钝,抵抗力弱;
6、产后乳汁少,并且乳汁质量低;
7、产后体重超重,体形、皮肤、精力恢复慢。
因此孕妇和产妇补充亚麻酸很重要,富含亚麻酸的实物有火麻油、核桃、深海鱼。
记得采纳

1、亚麻籽油
亚麻籽中粗蛋白、脂肪、总糖含量之和高达84.07% 。亚麻籽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达5.16%。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为53%,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可转化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2、紫苏籽油
紫苏籽油是从唇形科药用植物紫苏的成熟的种籽获得,是一种高不饱和度的天然油脂,所含主要成份为α-亚麻酸,含量高达67%左右。
3、大麻籽油
大麻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约为90%,其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约80%。还含有Y-亚麻酸以及丰富的生育酚和植物甾醇。
4、菜籽油
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
5、豆油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亚麻籽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紫苏籽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麻籽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菜籽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油

亚麻酸是什么
答:亚麻酸是什么亚麻酸是一种含有三个双键的ω-3脂肪酸,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深绿色植物当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亚麻酸有两种异构体: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亚麻酸是什么 亚麻酸是植物体重要物质和能量来源,在植物体内属于常见脂肪酸,一般为膜脂脂肪酸的基本成分之一,但...

a-亚麻酸是什么?主要存在于哪些食物中?
答:α-亚麻酸是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是一种生命核心物质,是构成人体脑细胞和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人类一生中每天都需要的一种营养素。α-亚麻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也是无法由其他营养来合成的,必须要依靠膳食来获得。α-亚麻酸不是药,它是一种人体必需脂肪,存在于食用油中的时候是...

什么是亚麻酸和亚油酸
答:回答: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两种生物化学物质的简称,他们都是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分子式CH3(CH2)4CH=CHCH2CH= CH (CH2)7COOH,化学系统命名为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亚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亚麻酸学名全顺式9,12,15- 十八碳三烯酸,它也是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

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什么?
答:回答:亚麻酸又称主要是指 a-亚麻酸,与亚油酸一样是人体不能合成,或是合成的量远不能满足需要的脂肪酸,叫做必需脂肪酸 . 亚麻酸的功效 1 预防心脑血管病2 降血脂3 降低临界性高血压 4 抑制过敏反应、抗炎作用 5 抑制癌症的发生和转移6 抑制衰老7 高度保护视力8 增强智力亚油酸能降低血液...

亚麻酸是什么
答: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 ALA)是有三个双键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C18H30O2),是一种ω-3必需脂肪酸。用于提高智力的作用,抗血栓,保肝。是人们必须的营养素之一,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其制剂也有很多医学上的治疗效果,可以预见,α-亚麻酸将在人类未来的保健和营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什么是亚麻酸?
答:亚麻酸又叫α-亚麻酸,是人体健康的“必需脂肪酸”,是欧米伽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由于人体不能通过自身代谢产生或合成,必须从膳食中摄取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如果缺乏会产生明显的缺乏症状或缺乏病。有“植物脑黄金”和“血液营养素”之称。α—亚麻酸在人体内所占...

亚麻酸和亚油酸有什么区别?
答: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两种不同的脂肪酸。化学式及其结构均不同,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亚麻酸是什么呢???
答:亚麻酸是人体内一种必须脂肪酸,它是生命进化过程中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提高胎婴儿的大脑发育和脑神经功能及婴儿的视力,促进胎婴儿的机能和形体发育,特别是对发育不良的胎儿和早产儿能促进机体发育到正常水平。如果缺乏亚麻酸则会导致一下症状;1、胎儿发育不良,胎儿形体小于正常胎儿;2、睡眠不好、...

亚麻酸是什么?吃了有什么作用?
答:亚麻酸是紫苏籽纯植物提取物,天然无污染。亚麻酸是血管清道夫,有效预防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可以帮助降低脂肪、血脂,维持人体内分泌平衡,促进人体生命健康。

亚麻酸是什么?
答:亚麻酸不是药,存在于食用油中的时候是一种食品,而制做成胶囊时却是一种保健品。α-亚麻酸主要存在于亚麻籽油、紫苏籽油之中。许多科学家研究证明:人体饱和脂肪酸过剩和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是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病等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增加摄入α-亚麻酸可以显著地改变这种状态。α-亚麻酸基本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