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作者&投稿:柘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导语:教学管理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教学管理就是对整体教学活动、教学流程、教学方法进行预测、组织、计划、协调、控制。教学管理是一项涉及内容广泛的活动。教学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而实施的管理活动。

  小学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一、认真进行教学检查

  教学管理有效的条件是教学计划、安排、要求被认真地贯彻执行,也就是能够落实,不能落实就只能是一纸空文,促进落实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教学检查。这是因为教学检查有督促、反馈及指导的功能,所以它是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学校学期初有各种计划的检查和讲评,每月有月进度月计划的检查,期中有半学期工作的全面检查,期末有计划完成情况和质量成果的总结检查。

  从教学过程讲,有集体备课、教案、课堂教学、作业、辅导各教环节的检查,为了保证检查的真实和全面,教务处应编制各种活动报表,收查作业、教案,听取汇报和听课、参加教学活动等各种数据,这也是教师年终考核的参考资料。检查工作分层次进行,日常检查由职能部门负责,集中检查由校长直接主持。在检查环节中,重点是期中的全面工作检查和期末的成果验收。

  二、客观地进行教学评价

  评价是衡量效果、促进工作质量提高的有力手段。教学评价又是检查和奖励的中间环节。有了评价,检查才有方向有标准,才能更好地发挥督促和导向作用;有了评价,奖励才有依据,才能更好地发挥激励作用。

  客观地进行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制定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学校在教学评价标准制定上要贯彻三个思想:一是一定要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讲究科学但不拘泥于本本,借鉴别人但要立足自己;二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教学从内容上看有多个方面,从过程上看有多个环节和阶段,都需要评价,但不能每个项目每个环节都有形式完整的一套评价标准,所以,评价标准要多层次、多规格、多种形式。

  三、发挥好教学奖励的激励作用

  教学奖励是教学评价后的激励措施,是调动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奖励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在于它的正确性。正确性的体现是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导向性、强烈的激励性。

  奖励应依据三项原则进行:首先是明确的目的性。奖励是为了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学校要把奖励的项目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部位和环节。其次是鲜明的导向性。奖励向薄弱环节倾斜,引导去解决教学上落后的部分,使全面工作平衡发展。第三是强烈的激励性。奖励的目的是激励,但不是所有的奖励都能达到这个目的。第四是以全体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为两翼,实行科研兴教和民主管理。

  四、教师管理理性化

  校长对学校的`管理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教师队伍这个根本。作为一名校长 , 既处于领导者、组织者、指挥者的地位 ,又处在社会、上级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种矛盾关系的汇合点。

  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好,首先教师管理应合理化。因为人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实践证明,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内部管理的主要对象,提高教师素质,培养教师能力,调动教师积极性、创造性,是增强学校发展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源泉,是学校办学思想与学校管理的主要载体。

  怎样才能提高管理教师队伍的合理性? 应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1、校长的职能是领导与管理学校

  首先是领导,其次才是管理 , 领导比管理更重要。领导的言传身教是最具权威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领导的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领导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学校工作立宗旨、明方向、树规矩、严管理的前提条件。校长身体力行,群众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

  2、学校管理离不开制度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光靠制度管理 , 至多只是管理教师表层,而很难对其责任心和内因原动力发生影响,唤起管理对象的主人翁意识,因此,教师管理要有学校自己的特点。制度管理求共性,又要因人而异,创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艺术,达到教师工作起来不仅用力,更要用心去做,使教师真正把学校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

  要充分调动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必须恰当运用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 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是以情聚人、建设教师队伍的激励理论。“双因素 ”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激励因素主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情感;保健因素主要防止产生和缓解不满情绪。在具体工作中,一方面要不断创造积极上进的情感,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尽量使教师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 使大家在互谅互助互爱,相互关心的气氛里为教育贡献才华和力量。要达此目的 ,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对每个教职工给予同样的关心爱护。作为校长,以爱教师为先,以关心教职工为己任,只有把教师放在心上,教师才会把心放在教育上。所以,校长平时应注意深入了解每一位教师的疾苦,搭准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脉膊,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生活。

  第二、心理位移,角色转换。校长是领导角色,但作为教育工者,又是教师角色。因此校长应时时心理位移,以“教师”的角色出现在教师之中,与教师心理与感情的距离才能越来越近,才能与教师知心,成为教师“知音”;只有甘当“后勤部长 ”才能激励教师出色地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三、把握教师情绪的两极变化。从生理学角度来看,积极的情感产生时 , 它能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积极性,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人的精神处于最佳状态,随之工作效率也处在最佳态势。因此,校长要努力探究教师心情的最佳期,适度激励,反之必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第四、知人善用。学校领导要根据教职工的才能与特长,分配其合适的工作岗位,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感到有 “用武之地 ”。作为校长要充分认识教师劳动的价值,树立起正确的教师观,研究对教师的行为激励和管理的艺术,促进教师的职业成熟,建设一支富有现代气息,适应未来教育所需的新型教师队伍,这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



~

校长如何做好学校管理
答: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的现状,多参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多倾听教师的想法,多研讨课改的进度。倘若步子快了,不妨慢一点;步子慢了,不妨快一点;步子停了,不妨催一点。欄敢于接受不同的意见敢于接受不同的意见,凡是对学校有利的,对学生有益的,就都要采纳。特别是年轻校长更应该深入教师之中,听取多方面...

校长怎样通过教学管理去管理好一间学校?
答:校长可以采取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等途径,但主要途径是听课。另外,要掌握教学状况的第一手资料,校长还必须亲自参加教学实践,适当地兼一些课。(3)善于指导教学校长掌握教学理论,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参加教学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领导和指导教学。指导教学不是找教师的””差错””,更不是自以为是...

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答:而后,作为校长,你应从以下几方面抓好教学管理工作:(一)校长要正确引领教学的方向-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需要对教学工作做一个准确定位,并预设教学质量愿景,领导教师以研究者的工作姿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个版块的工作不需要专业从事教学的人就可以做到,看看你的竞争对手、看看新课程标准、看看目标...

教学校长如何抓好学校教学工作
答:1、安排好正常的教学进度。2、组织并做好的老师的管理工作。3、保证学校的正常高效的运作制定管理制度与方案。4、做好老师的激励与教学水平的提升工作。5、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6、工作中提高服务意识,努力提高职业道德。7、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提高责任心。如何做好教育工作 一、勤于学习,...

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答:五个方面,让校长做好教学管理:1、听课要“勤”作为校长,必须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和教师一起研究、设计最优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及时准确地掌握教学反馈信息,提高灵活应变能力,使教与学合拍,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工作中,校长要把听课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对待,在“勤”字上下功夫,...

作为校长如何管理好一所学校?
答:1、教育质量提升:有效的学校管理可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合理配置资源,培养和激励教师,建立有效的评估和监测机制,学校管理可以推动教学和学习的优化,提高学生的学术成果和综合素质发展。2、组织运行的高效性:学校管理确保学校的各项工作和流程有序进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小学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答:小学校长如何做好教学管理 一、认真进行教学检查 教学管理有效的条件是教学计划、安排、要求被认真地贯彻执行,也就是能够落实,不能落实就只能是一纸空文,促进落实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教学检查。这是因为教学检查有督促、反馈及指导的功能,所以它是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学校学期初有各种计划的检查和讲...

校长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
答:校长如何做好学校教学管理 一、以先进的理念带动学校发展,在办学理念的定位上校长应当有全面的思路 多年来,我校在抓常规管理上,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与考核结果相结合,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办学质量逐年提升。1.度管理到位,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我校近年来...

小学校长怎样有效管理学校
答: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教师会、家长会、请有关领导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等活动,在会上与教师、家长进行交流,让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不断延伸拓展;要有创优创特的理念,一校之长,要将学校发展的眼光放得更加久远,要虚心向先进地区的学校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经验...

校长如何参与教师管理?
答:1.给与一定的权力保障 教师参与问题是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首先应给予教师一定的权力保障。一是执行权。让老师知道校长要做什么,学校在决定一些他们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是怎样来进行决策的,这就是要求公平。二是表达权。校长的想法不一定是老师的想法,老师共同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每个老师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