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是什么意思? 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出自哪里啊?

作者&投稿:父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何谓“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全句应当是:“刚日读史,柔日读经,怒而写竹,喜而绘兰”。
南怀瑾说:“刚就是阳,阳日谓之刚;阴日谓之柔......今天我们这个思想,看到什么事情,社会呀,政治呀,各方面很不满意,我们感到很不平的时候,赶快读读书。读读《易经》呀!四书五经呀!心气就和平起来了。柔日读史,当心情很无聊,很沉闷,很想睡觉的时候,就可以看看历史,启发我们奋斗的勇气。所以说“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这是关于刚柔的道理。

南大师另外有一个提法比较通俗:“所谓刚、柔是指天气,阴雨天属柔日;炎阳晴天则属刚日,气候变化对人的身体、情绪都有影响。阳日读经,人的情绪有时脾气大,壮志淩云,心里很刚强时,读书应该读古代经典,以调和自己的心性。‘柔日读史’,有时情绪低沉,精神也不好,最好看看小说、历史,引起人的精神、兴趣。”——《全球读经教材网》

“刚日”就是指心气刚强的时候,是精神特别好、思想特别清明的时候,或这里看不惯,满腹牢骚,情绪烦闷,感到很不平的时候,这时候就要翻一下经书,看看陶冶性情的哲理,以调和自己的心性。读经需要思想,哲学思想必须要头脑精神够的时候去研究;譬如孟子的养气、尽心。

相反的,如果心绪低沉,打不起精神,阴柔之气在心中,万般无奈的时候,那就是柔日,就要翻阅历史,激发自己恢宏的志气,读历史启发人的气魄,勇气眼光就起来了。

南怀瑾对此的解释如下:“亢阳激扬,刚也;卑幽忧昧,柔也。经主常,史主变。故刚日读经,理气养生也;柔日读史,生情造意也。有生有息,合乎天理,何乐而不为哉!”

上联: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下联?~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怒而写竹,喜而绘兰。国学大师南怀瑾解曰:“所谓刚、柔是指天气,阴雨天属柔日;炎阳晴天则属刚日,气候变化对人的身体、情绪都有影响。阳日读经,人的情绪有时脾气大,壮志淩云,心里很刚强时,读书应该读古代经典,以调和自己的心性;柔日读史,有时情绪低沉,精神也不好,最好看看小说、历史,引起人的精神、兴趣。怒而写竹,喜而绘兰,则是表达了一种在强大的压力下心情的释放,泼墨如画,喜怒哀乐尽显于自己的山水竹兰之中,自有一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希望我的回答能让您满意。

先说说“有酒学仙,无酒学佛”的来历,最早是宋代辛弃疾《稼轩长短句》有首卜算子: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八十余年入涅盘,且进杯中物。两千五百多年前,悉达多王子,十九岁看到生老病死之苦,一心想使人能跳出生老病死的方法而舍弃父母、妻儿和王位,踏上修行之路。三十岁在菩提树下静坐入定经四十九日,领悟究竟圆满的智慧,当身成佛。此后弘法四十九年,七十九岁时示现涅槃。
后来佛陀的弟子将佛一生的行持记录下来,作为经文传于后世。文中谈“学仙”、“学佛”与喝酒的关系最早的意蕴来历。
曾国藩(1811-1872)比他晚六年出生,《曾国藩家书》载“予定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法。读经常懒散不沉着。读《后汉书》,现已丹笔点过八本;虽全不记忆,而较之去年读《前汉书》,领会较深。”他认为经以穷理,史以考事。
在给诸弟的信中,他还专门谈到读经读史之法:“读经有一耐字决。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其间。”憨人子领悟这“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有三层意思:一是无日不读书也。刚为阳,柔为阴,甲、丙、戊、寅、壬五奇(数)为(阳)刚,乙、丁、己、辛、癸五偶(数)为(阴)柔,也就是说的单双日。二是指时日相宜。
柔日读史,读史以明志;刚日读经,读经以养性。清代的张潮在《幽梦影》中也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三是说心情相吻。
当自己浮躁不安,不能平静的时候,就去读些经书,以平心乱,当自己郁闷无奈的时候可以看些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用以振奋人心。

扩展资料:
赏析:“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是出自曾国藩的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刚日读经,理气养生也;柔日读史,生情造意也。有生有息,合乎天理,何乐而不为!是以修身为立足点而强调综合平衡。
而“刚日读史,柔日读经”,则是冯友兰将曾国藩的话反过来赠给李泽厚,其用意自然深长。宋明以后,儒家最强调的是“修身”,但李泽厚更倾向于从宋明以前的儒家文化中吸取经世致用的营养和实用理性的精神:当志得意满、信心万丈时读读史书,思考一下具体的运作;
当心灰意冷,觉得做一个苟活者也还不错时读读经书,反思一下对眼前不完美的现实是否要像蟑螂一样去适应。
“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有三层意思:一是无日不读书也。刚为阳,柔为阴,甲、丙、戊、寅、壬五奇(数)为(阳)刚,乙、丁、己、辛、癸五偶(数)为(阴)柔,也就是说的单双日。
二是指时日相宜。柔日读史,读史以明志;刚日读经,读经以养性。清代的张潮在《幽梦影》中也说“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
三是说心情相吻。当自己浮躁不安,不能平静的时候,就去读些经书,以平心乱,当自己郁闷无奈的时候可以看些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用以振奋人心。

什么是刚日柔日?
答:看看陶冶性情的哲理,以调和自己的心性。读经需要思想,哲学思想必须要头脑精神够的时候去研究;譬如孟子的养气、尽心。相反的,如果心绪低沉,打不起精神,阴柔之气在心中,万般无奈的时候,那就是柔日,就要翻阅历史,激发自己恢宏的志气,读历史启发人的气魄,勇气眼光就起来了。

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出自哪里啊?
答:在给诸弟的信中,他还专门谈到读经读史之法:“读经有一耐字决。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其间。”憨人子领悟这“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有三层意思:一是无日不读书也。刚为阳,柔...

为什么说刚不读史柔不读经
答:因为史书上都是王朝更迭,充满了残酷的斗争,太刚则读史有可能助长暴虐的戾气;而经书往往教人进德修业,弊病是有可能造成懦弱的性格,故太柔的人读经可能更加柔弱因而不甚相宜。当然,这句话只是让人对自我有所反省,以求不要流于读史或读经的弊端。其实,只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性情,史和经都是我们应该...

我有金樽谁有酒的意思是什么?
答:我有金尊谁有酒意思是想找个愿意倾听自己故事的人。我有金樽谁有酒(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最早是出自宋代辛弃疾《稼轩长短句》有首卜算子:一个去学仙,一个去学佛。仙饮千杯醉似泥,皮骨如金石。不饮便康强,佛寿须千百。全诗原文是:“我有金樽谁有酒,白云江上风吹柳...

“动时修止静修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答:一动一静,一阴一阳,此处用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动则修止静修观,知行合一,道,行之而成!动则修止静修观。”动时,修的恰恰是“止”,是停下来;静时,修的恰恰是“观”,观起心动念!最近还有一种说法: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是说,阳为刚,急剧变化亦为刚,也是人的情绪不平之...

为何说“肥日”与“瘦日”?
答:逐一解释下大致说法,这个有点复杂:释疑:肥日和瘦日相对,是民俗称谓中对“阳日”和“阴日”的另类称呼。因为阳是日圆而满,而阴则类比月缺,也就是阴晴圆缺的说法。佐证:曾国藩曾有“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之说,刚柔自是比喻阴阳。另有阳日读经,阴日读史的通俗说法……其中以单数日为阳爻,...

学习曾国藩如何读书
答:在京为宦的十二年里,曾国藩仍没有放弃学习,最出名的是他的“刚日读经,柔日读史”。这句话的原句子为“有酒学仙.无酒学佛;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酒喝的时候过过仙人般潇洒的生活,没酒喝的时候就像佛一样六根清净,修身养性;当自己浮躁不安,不能平静的时候,就去读...

...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叫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是说意志懈...
答:我们要以书蕴清明,以书戒燥。书是个人涵养的体现,作为学生我们要孕出书卷气,孕出个人良好的行为。书是我们成长的养分,以书攀登梦想

成长需要XXXX 范文
答:有句话叫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是说意志懈怠时读史以明志:谋臣策士,家国三寸簧舌里;金戈铁马,江山万里血泪中。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也是指骄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老庄之道,清净无为是非空;菩提之心,灵台空明尘埃无。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我国浩瀚的书海之中,蕴含着无尽的宝藏,它们是我们成长真正的养分。 我们...

优美作文段落摘抄大全
答:42) 我们的成长要摆脱低俗事物的纷扰,用传统文化来滋养有句话叫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是说意志懈怠时读史以明志:谋臣策士,家国三寸簧舌里;金戈铁马,江山万里血泪中读史书,能养浩然正气也是指骄躁狂暴时读经以养性:老庄之道,清净无为是非空;菩提之心,灵台空明尘埃无读经书,能塑静俭德性我国浩瀚的书海之中,蕴含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