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要决文言文答案

作者&投稿:栋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读书要有选择 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人而异:___根据人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_

日新月异:_每天都有新变化,指事物变化的很快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___过渡_ 作用,“无声老师”是指_ _字典和词典 _。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选择什么样的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正)

(2)作为学生,在校期间只需集中力量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错 )

读书应该要有选择的去读,我们应该选择哪些读物呢?

1优秀的文学作品

2名人传记

3科普读物

4工具书

2. 你要读书 阅读答案

一、(1)、《登科后》 孟郊 (2)、粗略地看,观察事物不深入,不细致。

(3)、骑着马走 观看 (4)、看书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认真地读,才能体会到书中的韵味。 二、读书拓展了人的精神世界,人生更加美丽。

三、要有自己的想法——哪些地方看懂了,什么问题还不明白,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等等,这些都是读后必须面对、必须思考的。 四、大雪纷飞,寒风袭人,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学识渊博的智者的教诲;在明亮的灯光下,万籁俱寂,你坐在书桌前读书,无数生动鲜活的形象走到你的面前,与你交流····· 五、读书,担肌曹可丨玖查雪肠磨不仅能增长我的知识,还能开拓我的眼界,学习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是百利无一害的。

六、不读书的人,不光人要变得浅薄,也将被社会的前进步伐所抛弃。 ——池田大作 如果有人比我晚提交,但她跟我答案一模一样,那么他就是copy,那么就别选那个人。

我这可是最正确的答案。

我的都批了,全对!大队长可不是白当的!! 一定要选我哦!不过,给点悬赏分嘛!!!!!!!!。

3. 刘俊好学文言文阅读答案

峻好学,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

时或睡,爇其须发,及觉复读,其精力如此。时魏孝文选尽物望,江南人士才学之徒,咸见申擢,峻兄弟不蒙选拔。

齐永明中,俱奔江南,更改名峻字孝标。自以少时未开悟,晚更厉精,明慧过人。

苦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清河的崔慰祖谓之是“ 书淫”于是博极群书,文藻秀出。

有个叫峻的青年,非常喜欢看书,寄宿在别人家里,自己认真研究书本,经常点灯读书,从夜晚到第二天的早上,有时候不小心睡着了,就吊起自己的头发,让自己清醒继续读书,一夜都不睡觉,他的精神就是这样!当魏孝文帝时选拔人才,凡江南学子有识之士,都去觐见申请被选。独刘俊兄弟没有被选上。

他和明朝中期的齐永,一起奔向江南,更改名字,叫 俊字校标。自认问年轻时没有开悟,成年后更加历练精明。

聪慧过人。遗憾的是,见闻不很广博,闻听有起义稀少的书籍,,听说京城有的人有这些书,必定会前往去借,清河的崔慰祖称他为“看书最多的人”。

因此他广读各样书籍,文采华丽流畅很有知名度。刘峻,字孝标,平原人。

峻生期月,母携还乡里。宋泰始初,青州陷魏。

峻年八岁,为人所掠至中山,中山富人刘实悯峻,以束帛赎之,教以书学。魏人闻其江南有 戚属,更徙之桑乾。

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其精力如此。 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时竟陵王子良博招学士,峻因人求为子良国职,吏部尚书徐 孝嗣抑而不许,用为南海王侍郎,不就。至明帝时,萧遥欣为豫州,为府刑狱,礼遇甚厚。

遥欣寻卒,久之不调。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

峻兄孝 庆,时为青州刺史,峻请假省之,坐私载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

未及成, 复以疾去,因游东阳紫岩山,筑室居焉,为《山栖志》,其文甚美。 高祖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擢以不次。

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

论成,中山刘沼致书以难之,凡再反,峻并为申析以答之。会沼卒,不见峻后报者,峻乃为书以序之曰:“刘侯即有斯难,值余有天伦之戚,竞未之致也。

寻而此君长逝,化为异物……” 峻又尝为《自序》,其略曰:“余自比冯敬通,而有同之者三,异之者四。何则?敬通雄才冠世,志刚金石;余虽不及之,而节亮慷慨,此一同也。

敬通值中兴明 君,而终不试用;余逢命世英主,亦摈斥当年,此二同也。敬通有忌妻,至于身操井臼;余有悍室,亦令家道坎坷,此三同也。

敬通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 肉;余自少迄长,戚戚无欢,此一异也。敬通有一子仲文,官成名立;余祸同伯道,永无血胤,此二异也。

敬通臂力方刚,老而益壮;余有犬马之疾,溘死无时,此 三异也。敬通虽芝残蕙焚,终填沟壑,而为名贤所慕,其风流郁烈芬芳,久而弥盛;余声尘寂漠,世不吾知,魂魄一去,将同秋草,此四异也。

所以自力为叙,遗之 好事云。” 峻居东阳,吴、会人士多从其学。

普通二年,卒,时年六十。门人谥曰玄靖先生。

(节选自《梁书·刘峻传》,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富人刘实悯峻 悯:怜悯 B.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 引:引荐 C.敬通值中兴明君 值:遇到 D.所以自力为叙,遗之好事云 遗:赠送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峻因人求为子良国职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遥欣寻卒,久之不调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余虽不及之,而节亮慷慨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刘峻勤奋好学的一组是 ①常燎麻炬,从夕达旦 ②既觉复读,终夜不寐 ③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 ④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⑤高祖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⑥吴、会人士多从其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泰始初年,青州落入北魏手中,北魏人听说刘峻在江南有亲戚,就把他转移到桑乾。他家里很穷,寄居在别人的廊檐下,刻苦攻读,经常通宵达旦。

B.明帝时,萧遥欣任豫州郡守,刘峻担任府刑狱,萧遥欣待他很好,后推荐他到西省,和学士贺踪一起负责点校官府的典籍。 C.刘峻为安成王编《类苑》,因病未完成,接着到东阳紫岩山游玩,建了房屋居住在那里,写了一篇文辞很美的《山栖志》。

D.刘峻认为冯敬通在世时没有受重用,但死后被很多名贤敬慕,其名声越来越大;自己一生平淡,世人不知,慨叹就像草木枯谢一样无人记起。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峻请假省之,坐私裁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3分) (2)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

(4分) (3)余自少迄长,戚戚无欢,此一异也。(3分)【参考答案】雨露。

4. 文言文之范仲淹读书的答案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学院读书时,每天做一锅粥,经过一个晚上的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几十根腌菜的茎吃。留守的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他的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但是范仲淹放在了一边,不久之后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对范仲淹)说:“家父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吃的,可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 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好意,而是因为我吃粥心里安定已久,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安心的吃这粥呢?

5. 读书养气写作的阅读答案

答案1、精神力量2、排比 比喻 (后两空答案略,作者名与篇品必须对应,否则不给分。){苏轼/《进策》}

3、多读书 读好书(或“杂学旁收,大量读书”“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

4、读书可以养气,养气有利于写作(或“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如抄写“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给1分)

5、要点:(1)课外阅读的篇名(书名)(2)从中的得益(3)表达完整(三个要点各1分,如以课文为例,不给分){读《名人传》,我感受到榜样的力量、英雄的力量、奋斗的力量。他们的人生也许不是那么完美,却如此恢弘,让我们每个人为之震颤。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苦难的伟大情怀。}

6. 列举文言文阅读文章及答案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蔽林间窥之 (偷看 ) (2)稍出近之 ( 渐渐 )

(3)以为且噬己也( 咬

) (4)益习其声 (逐渐或更加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

3.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3分)

(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

4.请用原文语句在下面空格上写出老虎逐渐接近驴的过程。(4分)

虎见之——稍出近之——往来视之——又近出前后——(稍近)荡倚冲冒

5.写出由这则故事中演化出来的成语(2分)

庞然大物,黔驴之技,黔驴技穷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虎大骇 (受到惊吓 ) (2)觉无异能者(本领 )

(3)驴不胜怒(禁得住 ) (4)计之曰 (盘算 )

7.用现代汉语写出“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的意思。(2分)

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途,就把它(驴)放在山脚下。

8.读了课文,写出文中表现黔驴之技的词语。(2分)

一鸣,一蹄。

9.本文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虎的一系列动作,试举一例,并说说刻画了虎怎样的心理?(2分)

不设统一答案,例:(1)虎初见驴时,“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心情。(2)“驴一鸣”,虎“骇”“遁”,进一步刻画了虎的恐惧心理。(3)“近之”、“视之”、“近出前后”直至“荡倚冲冒”,写虎一再试探,可见虎的生性大胆和工于心计。(4)“跳踉大闭”、“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等语句,写出虎干脆利落,得意满足的心态。

10.本文的寓意可从多个角度进行理解。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角度(至少从两个方面)谈谈你的感受。(4分)

寓意(1)不设统一答案。例:(1)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谈: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2)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谈,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3)从“虎吃掉驴”这一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必须以课文内容为依据,有自己的见解。(4分,每处2分。)

7. 铁杵磨成针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词 目 铁杵磨成针 拼 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同义词 无 反义词 无 释 义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出 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是李白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见一老妇人在石头上磨一铁杵,老妇告之道理,说明,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即使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读书也是如此。

权威的翻译是: 原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课就出去玩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

刘蓉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著有《思辨录疑义》、《养晦堂诗文集》等书。 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刘蓉蓉①少时,读书于 1.B 2.一间房子都不能整治好,怎么能治理天下呢? 3.C 附译文: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 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每...

书种竹文言文答案
答:4. 凿壁偷光文言文答案1、解释字词.(1)衡乃穿壁引其光(乃):(2) 1、于是/用/代词,书2、凿壁偷光,贫寒可以励志,艰苦的生活可以锻炼人的毅力和志气,只有奋发图强,才能使人登上成功之颠3、锲而不舍4、囊萤映雪、悬梁刺骨、废寝忘食、韦编三绝、秉烛达旦囊萤映雪: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

张岱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答:5. 张岱的《白洋潮》的答案 一、文学常识《白洋潮》选自__明末清初(朝代)文学家张岱__(人名)所著《陶庵梦忆_》一书。 二、词语解释1、颜始定( 才)...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

文言文阅读王铎字昭范
答:D.萧景政绩卓著,历任军政要职。他早年任职永宁县令,治理为百城第一,后任甯朔将军、扬州刺史、使持节、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 5. 《“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翻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19分)高颎,字昭玄,自云渤海蓚人也。颎少明敏,有器局,略涉书史,尤...

林聪字季聪文言文答案
答:1.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林聪 《林聪传》 1.C(当:应当,应该) 2.C(A项,“之”,代词,他们/助词,的。B项,“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连词,表修饰关系。C项,“所”,均为助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D项,“于”, 介词,到/介词,在) 3.A(④是御史黄溥等弹劾林聪的内容;⑤是林聪为私的行为;...

九年级文言文阅读竞赛
答:1. 第七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试卷答案(初三组)返校要交的,快 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决赛参考答案(初三组) 一、选择题 1.A 《塞下曲》...2. 九年级下人教版语文古文的阅读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求文言文三部曲答案!!
答:十二 又答王庠书 1.d 2.(1)承当(2)成功(3)我的意思(4)(应对付的)攻击,责难 3.b(都是探求...2.(1)苏轼 (2)苏轼于陛下有不臣意(3)苏轼不把皇上视为知己,却要寻求地下的蛰龙作为知己,这不是...2010-09-18 求文言文高分三部曲 答案 2012-07-30 求新版高中文言文高分三部曲的答案!! 10 2010...

刘秉璋字仲良文言文
答:万公言:“劳民非便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幼聪悟,喜读书。登正隆二年进士第,调新郑簿。文言文阅读答案 张万公字良辅,东平东阿人也。幼聪悟,喜读书。登正隆二年进士第,调新郑簿。。”诏百官议于尚书省,遂罢兵。明昌二年,知大兴府事。逾年,以母老乞就养,诏不许,赐告省亲。还,...

庞安施针文言文答案
答:盖所谓《难经》者,扁鹊寓术于其书,而言之不祥,意者使后人自求之欤!予之术盖出于此,以之视浅深,决死生,若合符节。且察脉之要,莫急于人迎、寸口。...【参考答案】 1.C (踵:亲到,至,登) 2.B (①是对扁鹊医术《难经》的推崇,⑥体现他艺术的高明。) 3.C(“在徒弟的帮助下”文中无此信息。) 4....

周公测力文言文答案
答:7. 求一篇文言文答案 8、A (取通“娶”) 9、C (A且都是将要,B乃都是才,D于都是在,只有C以分别是把和来) 10、B (对他的治世能力并不赏识在原文并没有体现) 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爱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人主读之二月乃尽。诏拜以为郎,常在侧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