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作者&投稿:古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儿童的心理状况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幼儿的成长过程有很多不一样的变化,家长们需要时时关注,防止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下面看看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1

1、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整个心理的发展在持续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依赖于前一阶段的基础,且后一阶段包含了前一阶段的因素,又为下一阶段做准备。同时,儿童心理变化在量的基础上逐渐积累发生质的飞跃,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2、方向性和序列性。正常情况下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心一定的方向性和序列性既不可逆转也不可逾越。

3、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不总是等数速率直线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不同系统发展速度、发展起讫时间、到达成熟时期的不同进程;另一方面表现在同一心理现象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度。从总体来看,儿童整个身心发展呈波浪形推进,出现两个加速期,一个是幼儿期,一个是青春发育期。

4、差异性。心理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领域、心理速度、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别。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而生殖系统是在青春发育期(女童11岁至12岁,男童13岁至14岁)快速增长,青春期前后却发展缓慢。

3、如有的儿童早慧、有的愚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活泼外向;有的擅于文字表述、有的擅于动手操作。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儿童在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2

1、认知能力的发展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出现“头脑”中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表象、想象和思维。这些都是属于高级认识活动的萌芽,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发生了质的变化,并导致他整个心理发展的转折。两岁左右儿童是表象出现的时期。

认知能力的具体表现:

是指人头脑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如一岁左右的孩子虽离开妈妈时会哭,但容易哄,因他过一会就忘了妈妈,因此两岁的孩子爱哭,可能因为孩子的表象和回忆发展了,不能笼统地指责孩子不好哄、任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两岁开始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的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使自己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要把自己和外界区分开,意识自己和外界的关系,特别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这是比较高级的心理活动,两岁孩子只是处在萌芽阶段。其出现主要标志是能够运用代词“我”。

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

A、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性需要,出现了自我行动的意愿。其独立行动的意愿表现为坚持自己的主意,不听从父母的要求和意见。会出现独立行动的需要,常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拿”等。

B、开始知道自我的力量。会用语言指使别人。

C、能说出自我的行为,有时也能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为。

D、出现占有意识。两三岁的孩子开始能够意识到哪些是自己的。此外,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也会出现新的情感萌芽,如自豪感、自尊心、羞愧感、同情心等。

两三岁是儿童心理发展上一个比较大的转折阶段,他既遗留着两岁以前的某些心理特点的痕迹,又开始出现新的心理特点的萌芽,新旧交替在孩子身上就面临矛盾。父母不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正确的教育,那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必然激化,后果是导致孩子出现真正的执拗、任性等不良性格。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3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概念

年龄特征是代表同一年龄阶段的人所表现的典型的特征,通常所说的儿童年龄特征,包括儿童生理的年龄特征和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为标志。因为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儿童的生理发展和儿童的经验积累,都与生活时间相联系。儿童心理的发展和这两个方面也不可分。一方面,儿童生理年龄特征是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形成的自然前提。一般说来,儿童年龄较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大。反之,儿童年龄较大,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性相对较小。因此,儿童生理年龄特征对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将两者混同起来。

另一方面,儿童心理是在成人的教育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活动中,通过掌握社会知识经验、技能技巧来发展的。正是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儿童和周围人进行交往,积累各种经验,形成了心理发展的新特征,从而保证从一个发展阶段向另一个发展阶段过渡。

因此,年龄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对心理发展起着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

但是,年龄本身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不能把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儿童的实际年龄完全对应起来。大家知道,儿童的心理年龄和实足年龄常常会有所出入。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形成起来的。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固然受客观的自身发展规律所制约,但由于社会和教育条件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会出现差异。比如,原始社会生产发展水平极低,幼小儿童已经能够和成人一起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因而儿童期很短。随着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儿童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和准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儿童期逐渐延长,儿童心理的年龄特征也随之而发生变化。可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自发地出现的。

在年龄特征问题上,要正确处理一般性与个别性,典型性与多样性,本质与非本质特征的辩证关系。不能用一般性否定个别性,用典型性否定多样性,用本质特征否定非本质特征更不能反过来,用个别性否定一般性,用多样性否定典型性,用非本质特征来否定本质特征。大家知道,智力测验或行为量表,往往以 “常模”代表某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常模”有助于说明群体的行为,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大体速度和特征,但不完全适用于每一个个体。

(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是由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一般说来,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幼儿心理年龄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阶段的顺序、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等,大都是稳定的、共同的。

但是,由于每个幼儿所处的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或是社会环境与教育在幼儿身上起作用的情况不尽相同,因而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上,彼此之间可以有一定的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幼儿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统一的,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同,幼儿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上,可能会发生某些变化,即某些特征的可能提前或推后,但这些变化是有限制的。



~

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2.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的。3.不平衡性:即使对同一个体而言,不同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尽相同。4.个别差异性:不同个体的心理发展虽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顺序性,但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答: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3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年龄关系 年龄是儿童生活时间的标志,而时间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而生理成熟受年龄影响; 另一方面,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

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答:1.小先生心思特点 小先生的生理发育特点是大脑构造与机能失掉突出的开展,神经零碎也进一步完善,这时期是儿童增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小先生的感知觉(包括听觉、视觉等)都失掉了迅速的开展,小先生的有意记忆仍占主导位置,有意记忆逐年加强,小学低年级儿童擅长详细抽象记忆,高年级时笼统记比失掉广开展,小先...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答:儿童心理发展主要特点的表现形式 1、婴儿期儿童表现出动作思维,学前期儿童在动作思维基础上开始发展形象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保持着形象思维的特征。 2、神经系统发展是先快后慢,而幼儿期大脑重量相当于成熟期80%,9岁左右就接近成人水平;...

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
答:属于幼儿心理发展一般特点的是: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呈体系。1.从简单到复杂,表现在从简单的反射活动,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复杂化,比如从出现语言,到能表达自己的情感。2.从具体到抽象,表现在从认知具体事物到抽象概括,比如开始认识苹果、鸭梨等具象的物体,到理解它们都...

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答:又由于幼儿生活范围的扩大,与周围人们频繁的交往,从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受到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龄前教育,使得他们开始逐渐形成对客观世界较为稳定的态度和倾向性以及一定的行为方式,这是最初个性形成的标志。幼儿心理是朝着进一步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答:1、不统一性:孩子因为家庭环境和生活环境及生活背景的不同,而心理发育情况不同,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不统一性。2、年龄阶段性:一般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幼儿有相似的心理特点,而且是属于此年龄阶段特定的特点,如爱钻柜子、爱躲藏等。3、连续性:幼儿心理发育是从小到大不断连续的,不断成长不断...

如何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特点?
答:儿童心理的发展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程。儿童刚开始对事物是根据具体事物的外部的、偶然的、非本质的特征加以认识与判断的,后来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加以判断,即从感觉、知觉、表象再到思维的过程。例如;幼儿知道自己是爸爸的儿子,但是不理解长着胡子的叔叔...

56岁儿童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1、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大概9岁起,孩子的有意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抽象材料也能花功夫努力记住,并能自觉检查记忆的效果。2、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另一特点是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6-8岁低年级学生仍是机械识记为主,随着知识的...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
答:​一,儿童期逐渐脱离婴幼儿她的一个单纯幼稚的心理特点,大脑发育接近于成熟。十二岁的儿童,大脑的质量已经基本达到了一个成人的水平。六岁的时候,还没有推理思维能力;八到十岁飞速发展;过了十岁,对任何事都可以用推理形式来思考问题。二,认识事物,他的能力迅速发展,学习能力显著提高。这个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