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毕业

作者&投稿:澹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本文在分析传统美术教学手段局限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缺陷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论证了现代信息技术进入美术课堂,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美术课堂 兴趣 互动
当前,随着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的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就是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手段完美地融合到美术学科教学中,既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得到变革,从而促进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优化。在信息技术大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当今社会,如果美术教学再局限于传统的口授手传,势必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手段存在的问题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儿童借助绘画表现,舒展自己内在的意义和情感,从而培养儿童美的情操、陶冶完美的人格。幼儿时期,小朋友对绘画充满了热情和渴望,然而,在他们接受了我们“美术教学”的若干年后,我们却惊讶的发现:学生普遍对绘画的热情退却了,还有不少学生连拿起画笔的信心也丧失了……。作为美术教学工作者,我们不得不反思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幼儿涂鸦时常不被家长理解,认为是胡闹,这些无意中会挫伤了儿童画画的积极性;大人们不了解儿童心理,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作品,对他们的画过分挑剔,使儿童对画画丧失了信心;还有家长过早给儿童买来临摹的画册,局限了儿童的思维发展;有的家长则脱离儿童实际,要求儿童过早学成人技法,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或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失去绘画的兴趣……
(二)学校因素
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它首先必须借助于观察。如果没有观察,记忆和想象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绘画创作更是无从谈起。在传统的美术教育过程中,由于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经常在上课时间带学生去校外写生,一般只能通过挂图、书本等有限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儿童绘画创作指导依然局限于记忆画和想象画,由于儿童对现实世界还缺少细腻的观察,只能凭借已有的经验和模式进行创作,导致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物、动物等形象只是重复自己的过去,只是以前作品的再现,呈概念化和程式化。儿童绘画失去了它特有的创新、发展、审美等功能和意义。更有甚者,有许多教师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由于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就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丰富想象力的训练,他们的美术创作能力就不能得到发展。长此以往,只会使学生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往往一筹莫展。
二、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美术课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与兴趣的高度成正比例。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产生想学、乐学的愿望,是每个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知道,在课堂上,过分要求学生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去听枯燥乏味的语言材料,只能引起他们思维疲劳和厌烦心理。因此,创设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教学中极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而多媒体组合的视、听、动结合的教学方法,生动逼真的语言环境会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兴趣更浓。美术学科重在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受到审美教育。感受美是基础,学生只有感受到了美,才能进一步去鉴赏美、进而去表达美、创造美。因此,在美术课堂之中,应让学生感受到学其他课程所感受不到的美的艺术氛围,现代信息技术就能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可见,借助于网络进行美术教学,可以使科学性与趣味性高度统一,学习内容也变得生动有趣。此时再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就会急于知道这是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由于学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高度活跃,教学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连续直观,形象地展示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师欲说不清,使学生难以“明理”的知识难点,运用单一枯燥的说教和传统教学手段实在很难攻克这些难点。运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静止的知识动态化。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通过设计感知材料,为学生创设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克服理解困难,达到最佳效果。如在上八册《朝霞和月夜》的时候,如何生动地描绘朝霞、月夜所呈现的美感,以及给人带来的感受呢?单凭语言表达和想象是达不到生动的效果的,于是我上网查找到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朝霞和月夜图,有城市的、乡村的、江南水乡的、北国风光的……有春夏秋冬的,生动展示在了学生面前,再配上合适的音乐。无须多说,学生已被朝霞和月夜的美所震撼了,任何语言都是多余的,这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给老师带来的福音。
(三)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应用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为美术教育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运用声、光、电、形、色诸功能,多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具有更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各种情景的设置,使人好象身临其境一样,甚至能把课外写生搬到课堂上来,而且能将丰富的、立体的现实世界凝固在同一平面上,同时又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既降低了写生的难度,又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展写生教学提供了条件。让儿童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既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又可以不断丰富儿童对生活的认识,更新对事物形象的表现形式,避免概念化和程式化。让儿童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调动了儿童丰富的情感,还可以融入自己独有的思想和经验,将传统意义上的写生画、记忆画和想象画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绘画创作方式。诱发学生在情感上和行为上积极参与,调动了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愉快的情绪进行。学生的想象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四)引入现代信息技术,能加大练习容量,提高感知力
传统的教学往往由于板书、绘图和重复讲解而占用大量的时间,使学生课上练习少,课外作业负担重。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节约了授课时间,加大了练习容量,并由于其快速反应力强的特点加强了练习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强化。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效率;既形式新颖,又能及时反馈,真是妙不可言。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正确导入新课,唤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上好一节课,同样需要一个好的开端。在三册课文《快乐的假日》中,我首先做好收集、选择素材的一部分工作,一是在课前举行一次活动,做一些小游戏,并请班级里的小摄影师有选择的拍摄下来,二是要求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假日生活的图片资料,再把一些画面效果好的整理成课件,并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假日里去郊游》,当学生听着音乐,看着大屏幕上小摄影师拍下来的或自己提供的珍贵照片,兴趣油然而生,使学生产生了掌握新知识,参与课堂教学的迫切需要。
(二)利用好课件解决问题,培养兴趣
《快乐的假日》的难点是表现人物快乐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我打开精心准备的展示一些开心画面的课件,让学生在回忆、叙述快乐的假日时光时,很自然地被引导着观察人物快乐的体貌特征,并利用课件由远及近地展示人物肢体动作与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快乐时的肢体与表情的主要特征。如开心的时刻鼻翼会撑开,大笑时嘴上翘,还会露出大门牙,高兴时会手舞足蹈……,并让学生用速写的形式纪录下来。这样的教学形式既直观,又节约了时间,解决了难点。利用这些想象的“原材料”,学生对生活有了更丰富的体验,想象的内容也就越充实,越新颖,这时再让学生画出假日的快乐,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了,美术课堂教育就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美中育人。
(三)鼓励儿童尝试各种表现手法来表现创作意图,发展兴趣
好奇是兴趣的先导,没有好奇心就不会产生兴趣。在儿童绘画创作过程中,让学生尝试使用如金银笔、彩色水笔、油画棒、水彩、水粉等各种绘画工具,和有色卡纸、水粉纸、砂纸、刮蜡纸等各种纸张进行创作,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每一种新的尝试都会带给学生不同和感受和体验,学生创作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来表现,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根据个人的审美意识,还可以利用各种特殊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如创作成黑白装饰画、创作成版画、创作成水墨画等等,有利于儿童个性的展露。鼓励儿童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这样儿童的写生创作才会富有各自的个性,才会妙趣横生。儿童的创作是在写生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更注重于创作的成分,因此不重“形”似,而重在“神”似。给人以一种“稚拙”的美感。
(四)通过作业互评,重视挖掘学生潜能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同时形式更加生动,方法更加简便,范围更加广泛,效率更加高。因此,美术教学也应充分利用网络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开展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省市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学生作品等方面的交流。我还尽量充分利用数码相机来搜集学生作品,在全课小结时,将学生的作品通过电脑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这样,学生不仅能看到大家的作品,还可任意选择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极大地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如何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因此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电脑与网络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已经越来越迅速 、越来越广泛地步入寻常百姓的家庭,信息技术正逐渐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在这样的信息技术应用的海洋里,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什么?不能让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忽视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学习经验。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所以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不管哪一门课,只要在教学活动中,能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将会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接下来,我就谈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如何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的。
一、激发兴趣 ,让兴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源泉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知识性很强,操作性更强。时代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小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计算机的操作,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既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我们不可能把每个细微的知识都教给学生,而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起引导、启发的作用。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仅能深化教学内容,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而且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在教学中我们注重选取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联系、内容及学生状况,精心设计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良好动机。例如我在讲解《太空娃娃——翻转和变形》一课时,我先展示了一组太空宇航员的图片,学生对于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特别是那种欲飞的感觉非常感兴趣,还有中国宇航员将中国国旗插上太空的场景,更是让学生热血沸腾。学生被情境吸引,纷纷想把自己的的作品也变 成老师的图片的样子,于是会主动探究操作方法与步骤。在比如,我们在学习Word文档中图片的插入及设置操作时,我事先准备好了一个镶着照片的小镜框,展示给学生的是玻璃框内的照片与框外的照片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如果镶进框内,那么照片是不能自由移动的,而框外的照片则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于是我适时提出:我们文档里的图片是否也可以根据需要能够移动,而放在我们认为合适的位置,从而做到文档更美观呢?并且将自己课前做好的一篇带有图片的文档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的热情立刻被激发出来,都想把自己的文档做得图文并茂更好看,于是很积极地进行探究环节,并且很快做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
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师的引入要准确精典。在一堂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维价值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考题,让学生先行自学,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生贵在领悟。教师要少讲一点,讲精一点,学生通过实践,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解“金山打字通”时,我们经常使用竞赛形式,让学生以个人形式或以小组形式展开竞赛,看在有限的时间内,谁完成的任务多,或是干脆利用打字游戏让学生扮演“警察与小偷”,既练习了键盘的掌握与输入速度,学会了应掌握的知识,又让学生感受到竞争的快乐与刺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明显。
二、积极参与,成为学生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动力
1、安排同桌共同参与
对于中等学生来说,将程度相当的两个学生安排在一个座位上,让他们彼此相互合作,互相激励,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而对于素质较好和较差的学生来说,我便将这两类学生结合成同桌,起到帮助与督促作用,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完成两人的共同目标。其间学生可以不依赖教师,依据学习目标,独立阅读与分析后,通过同桌间的互动、分析与讨论,从而建构出个人对于学习内容的系统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指导小组合作参与
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由他们自由结合,并适时加以引导,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拥有集体观念。让孩子们多看其他同学的优势,只有把全组同学的优势集中起来,才能使全组同学取得成功。如在《记者行动——综合任务(2)》一课的教学中,有一个小组的同学以“关于小学生购买小摊商品的调查”为主题创作调查报告。他们确定主题后,就进行了分工。由擅长组织的同学担任组长统揽全局,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采访者,做事耐心细致的负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由美术细胞浓厚的同学进行美术设计,最后由信息技术技能力较高,操作速度快的同学负责操作。由于大家各司其责、分工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了效率。最后,在本节课的评价中,这个组的同学作品获得了全班同学的最高评价。在总结本课时,我请这个小组同学发表成功感言,他们告诉大家,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我们的目标是尽自己的努力争取最快完成任务。因为全组的成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我相信,在他们取得成功的过程中,每位同学都会有自信、欣赏、愉快、陶醉的情感体验,因为他们成功了。
3、和谐师生共同参与
其实,合作学习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学生间的合作,它也包括师生间的合作。实际上,每一堂课的成功,每一件作品的成功,都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结果。如《个人名片设计》一课,首先,欣赏教师制作的名片作品,给学生以艺术和美的视觉感受,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提出本次课的教学任务:“制作一张个人名片”。其次,请学生看书,根据以前所学的有关知识,通过同桌合作,自行设计一份简单的个人名片,在此过程中,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教师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作品特点,从而提示学生作品中应包含的要素,及图片、文字如何实现图文混排,如何实现绘图、艺术字、图片编辑等问题提出注意事项。第四,再次进行总体版面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小组的优势,发挥自身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作品。最后进入点评阶段,分组进行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指出作品优点和不足,并作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时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因此点评时应充分展示学生的作品,赏识学生的每一件作品,给予充分的鼓励,即使是一个很简陋的作品,只要有独特之处就应该予以肯定。展示学生的作品对于被展示者来说,是一种鼓励,是成功的体验。
三、亲历探究,是实现自主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
亲历探究,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及合作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21世纪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过程的教育,而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头脑中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是主体的一种自主行为。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新力。
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尽量多地让学生自学,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学生的自学活动是他们个性品质发生、发展的基础,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最佳方式。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看忆,多思考,多安排“自学”环节,注意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顺应他们的志趣、爱好,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多让他们发表各自的意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交互性”,让学生结合各自的实际水平及爱好选择相应的信息随机进入学习,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能力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如:在教用“画图”软件绘画时,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初步接触电脑,对于电脑既陌生又兴奋,于是我大体讲解了软件的打开方式及主要操作菜单的功能后,我就放手让学生对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进行操作,让学生亲自在画图区画一画,去发现它们的用法、作用。这时,学生对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热情很高,他们的思维也会活跃起来,也就有了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画完后,我又利用屏幕广播,让学生们互评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幅画好在哪,不好在哪,应怎样改进等等,之后,每位学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最后我将创作非常棒的作品再次用屏幕广播进行展示,这样就更激发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热情。这节课,我将学习新操作技能融人绘制美丽的图画中,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不仅发展了学生个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软件时,每当收到学生交上来的具有个人风格的网页作品,我都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学习成果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小组之间相互竞争,能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可以使受奖励的人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没有受到奖励的同学会产生一种不甘落后的心态。每次上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都会在班上从10个小组中评出2个优秀小组,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评价,进行成果表扬。合作学习让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练,学会了思考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带动了一些缺乏学习动机及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提高心理素质。通过正确地评价让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得到保护,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活力。

总之,探索意识和发展能力得以展示,知识获取和能力提高相辅相成,大大有利于整体素质的提高,而教师始终以参与者、学习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肯定、引导、启发。

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师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
答: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具体方法包括:充分利用网络图文信息资源和大数据丰富美术学习的内容;运用PPT、视频、微课、慕课、虚拟/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运用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3D打印机等...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答:审美能力,即培养学生们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以及追求美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是我们每一个信息老师的孜孜追求。因此,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以生动的文学语言的描述,使...

浅析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答:通过操作鼠标变换设计形式和各种特效的处理,使他们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设计意识与应用都得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最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对于高中年级的学生,突出引导他们学会在网上浏览欣赏适合自己的艺术作...

如何在中学美术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答: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性的提出是美术课程改革突破的重点与难点,体现了美术教学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原则。综合性即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结合,同时也与现实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美术实践活动。与信息技术教育进行整合...

如何发挥信息化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答:三、 运用电教媒体启迪思维,培养美感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运用电教媒体,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实现教育递质和传授方式的多元化,促进教育时空的多向组合,化抽象为形象。将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促进情感思维,开发创造潜能,使他们自由驰骋...

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
答:与普通的信息技术教学相比较,渗透美育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1)形象性(2)愉悦性(3)情感性(4)创造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美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育能力,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以美的法则来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和谐美、教学内容整合美、教学过...

美术教学怎样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形成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
答: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中学美术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将会改变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内容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将以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础教育课程...

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美术课堂
答:(二)把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美术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美术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思维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因此,我们把信息技术和美术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直观,更加清晰地展示美术思维的形成...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深刻。 三、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习资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中,通常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向学生提问并要求学生作出反应。通过问题的提出与回答,可以使学生进行思考与操作练习,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得到巩固。在美术教学中,我...

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答: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只有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文字直观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官,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距离,才能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只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单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