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作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投稿:重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前我们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学生的思想、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想象力遭到了扼杀,个性的发展受到了压抑。那么我们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为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我常常鼓励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原意写的内容,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自己头脑中想象的事物。同时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摒弃固定的模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鼓励学生将新的感悟,独到的见解融入文章中,在作文中彰显个性,真正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章。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生活中积累素材

1、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作,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教学中,我首先转变为写而读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如何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大纲要求的中学生必读名著、诗词等。其次拓展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一些好的书刊、杂志,阅读中记忆一些成语词语、名人名言等。三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读书经验介绍,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演讲,朗读比赛等活动,从这些活动中,留心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于那些阅读差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导,指定内容让他们抄写下来,逐渐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天长日久,学生就“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曾经这样写到:“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读书,使人眼界开阔,大饱眼福;读书,使人感悟成熟,体会真谛” 。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同时获得了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增强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精华,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造潜能。力求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效果。

2、新课标在知识和能力上,要求学生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我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还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时把纷繁多彩的生活带给他们的感悟记录下来,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并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进行整理,便于在写作时能及时提取写作材料。                                                                                                                                                           

三、进行创新作文指导。创新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指导。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呢?

1、拟题新。创新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拟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拟题的开拓与创新。

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在拟题上,尽量少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多让学生自主命题。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给学生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我在给学生出题目的时候,首先考虑命题能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不能让学生展开联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认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其次,命题时,从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着手。由于学生成长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不同,学生个人性格、爱好等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认识、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别。如果学生实在不感兴趣,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自己命题自己写。这样,命题、自命题的作文形式,为每个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成长提供了机会,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比如,我曾经参照一份现成的一道八年级命题作文习题让学生练习,它是这样设置的,作文题目:《真的,我不是故意的》,作文要求学生选择擅长的文体,结合最熟悉的生活,抒发最真挚的情感。这个作文题关注了学生矛盾复杂的心理,关注了他们情绪宣泄的心理需求,不管哪种性格,哪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学生拿到题目后,感到都有话说,表现出对这次作文极大的兴趣,说出了心里话,抒发了真感情。有时还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积极价值取向,具有现代意识的材料,留给学生广阔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自定题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2、形式新。所谓形式新,就是要求学生体裁自由选择。我从每年的中考满分作文里,精选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学习模仿。现在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表达形式,从人或者物的角度去叙述,去议论。比如小小说、寓言、诗歌、日记式、会议记录、倡议书、广告启事、成果报告、课本剧等等。有时写记叙文,学生最喜欢写成小剧本的形式;有时用小标题的文章结构;有时变换为书信式;有时运用问答式。日记和书信,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抒发真情实感。比如《合作》、《飞翔》、《读书》、《爱好》、《真情》等,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内容材料自由选取,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想象等,使得文章新颖独特,个性纷呈。不同体裁和形式的变换,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写作兴趣。

有时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至于表达方式上,学生可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比如我在讲完《女娲造人》、《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一种写法,比如缩写、扩写、续写、改写,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想象创新的天空纵横驰骋,写出了很有新意的文章来。有的学生改成一首叙事诗,有的改成了一部课本剧,还有的缩写成了一篇故事梗概。对于改写成的课本剧,经过修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给学生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形式多样的创新方法,变化多样的形式,让我们也觉得很有新意。

3、内容新。创新作文,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要求学生把生活中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想象发挥,充分而准确地提取源于生活的素材。比如:我在讲了蒲松龄写的《狼》之后,让学生进行内容的改写。有的学生想象奇特,写得和故事内容截然相反。原来的故事情节是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在人与狼的较量中,狼虽然奸诈,贪婪,狡猾,可最终被人所杀。改后的情节内容是屠户遇狼——屠户喂狼——屠户遇难——狼知恩图报。前者人和动物的矛盾不可调和,不是人把狼杀死,就是狼把人吃掉。而后者则体现了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前者把狼看作是奸诈、贪婪、凶残的动物,把狼比作恶势力;而后者则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狼,两只狼因几天没有找到食物,它们紧追屠户,只是想得到他的施舍,当屠户把剩骨扔给狼后,狼吃了之后,非常感激。谁知前面来了一只野猪,挡住了屠户的去路,屠户十分害怕。两只狼猛扑过去,将野猪赶跑,并护送屠户回到了家中。内容的改变,情节的改编,赞颂了狼的知恩图报,给人以新的感受。还有的学生以小见大,巧妙地通过小题材,来表现一个大主题。做到了“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出了一个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让学生写”,一个学生联想到了曾经看过的电视节目,然后写了一篇文章《候鸟的遭遇》,作文通过候鸟被摆到了餐桌上,想到了动物的灭绝,食物链的破坏,表现了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大主题。一次,让学生写《爱好》,有写爱好绘画的,绘画给了小作者无穷的创作空间;有写爱好音乐的,音乐给了小作者神奇和美妙;有写爱好文学的,文学给了小作者启迪和熏陶;有写爱好体育的,体育给了小作者强健的体魄;有写爱好书法的,书法给了小作者艺术享受。学生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感人。

4、语言新。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是成功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语言上力求新,要用那些鲜活新颖的语言,要用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让学生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深厚等方面下功夫。并且在指导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借鉴和模仿中考满分作文,反复修改锤炼。通过训练,在学生的习作中,逐渐显现出许多新颖的语言。在学习了《女娲造人》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改写,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不仅改写的内容丰富多彩,想像大胆新奇,而且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

5、要求学生抒写真情实感,亮出自我风采。  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创新作文既要有丰富的想象,还要写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核心,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石。只有真情实感,塑造真我,才能打动读者。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情感体验。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生活的社会进行宏观的思考,还要关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关注心理学科等。要用心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诸方面的瞬间感受,深入挖掘。从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如作文习作《真情》,学生在作文中把父母亲情,同学友情,老师关爱等各种真情实感写了进来,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挚,生动而感人至深。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创新作文的写法,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生活材料变为课堂创新作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多读书,勤观察,掌握创新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教学逐步走出传统课堂教学的藩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写出新颖独特的创新文章来。

2010年12月

参考书目《新课程教学法》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前我们的作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学生的思想、思维受到了严重的束缚,想象力遭到了扼杀,个性的发展受到了压抑。那么我们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调动学生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因为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我常常鼓励学生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原意写的内容,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者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自己头脑中想象的事物。同时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摒弃固定的模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鼓励学生将新的感悟,独到的见解融入文章中,在作文中彰显个性,真正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章。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生活中积累素材
1、俗话说,“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作,必须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教学中,我首先转变为写而读的读写结合训练方式,将阅读内容拓展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并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如何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大纲要求的中学生必读名著、诗词等。其次拓展学生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一些好的书刊、杂志,阅读中记忆一些成语词语、名人名言等。三是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读书经验介绍,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演讲,朗读比赛等活动,从这些活动中,留心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多种形式激励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对于那些阅读差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导,指定内容让他们抄写下来,逐渐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天长日久,学生就“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曾经这样写到:“读书,使人思维活跃,聪颖智慧;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读书,使人眼界开阔,大饱眼福;读书,使人感悟成熟,体会真谛” 。通过大量阅读,使学生获得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同时获得了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和信息,增强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他们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吸纳精华,激发了他们无限的创造潜能。力求达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效果。
2、新课标在知识和能力上,要求学生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我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还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时把纷繁多彩的生活带给他们的感悟记录下来,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并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进行整理,便于在写作时能及时提取写作材料。
三、进行创新作文指导。创新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创造性的心智活动,需要教师创造性地指导。那么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呢?
1、拟题新。创新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拟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拟题的开拓与创新。
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在拟题上,尽量少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多让学生自主命题。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给学生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我在给学生出题目的时候,首先考虑命题能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能不能让学生展开联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认识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其次,命题时,从发展学生个性方面着手。由于学生成长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不同,学生个人性格、爱好等方面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在兴趣爱好、思想认识、情感情趣等方面的差别。如果学生实在不感兴趣,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自己命题自己写。这样,命题、自命题的作文形式,为每个学生展示他们的个性和成长提供了机会,从而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比如,我曾经参照一份现成的一道八年级命题作文习题让学生练习,它是这样设置的,作文题目:《真的,我不是故意的》,作文要求学生选择擅长的文体,结合最熟悉的生活,抒发最真挚的情感。这个作文题关注了学生矛盾复杂的心理,关注了他们情绪宣泄的心理需求,不管哪种性格,哪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学生拿到题目后,感到都有话说,表现出对这次作文极大的兴趣,说出了心里话,抒发了真感情。有时还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积极价值取向,具有现代意识的材料,留给学生广阔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自定题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2、形式新。所谓形式新,就是要求学生体裁自由选择。我从每年的中考满分作文里,精选一些优秀的作文,让学生学习模仿。现在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表达形式,从人或者物的角度去叙述,去议论。比如小小说、寓言、诗歌、日记式、会议记录、倡议书、广告启事、成果报告、课本剧等等。有时写记叙文,学生最喜欢写成小剧本的形式;有时用小标题的文章结构;有时变换为书信式;有时运用问答式。日记和书信,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抒发真情实感。比如《合作》、《飞翔》、《读书》、《爱好》、《真情》等,学生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内容材料自由选取,或记叙,或说明,或议论,或抒情,或想象等,使得文章新颖独特,个性纷呈。不同体裁和形式的变换,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写作兴趣。
有时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至于表达方式上,学生可以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比如我在讲完《女娲造人》、《皇帝的新装》后,让学生选择合适的一种写法,比如缩写、扩写、续写、改写,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在想象创新的天空纵横驰骋,写出了很有新意的文章来。有的学生改成一首叙事诗,有的改成了一部课本剧,还有的缩写成了一篇故事梗概。对于改写成的课本剧,经过修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给学生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形式多样的创新方法,变化多样的形式,让我们也觉得很有新意。
3、内容新。创新作文,本身就是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新颖的材料作基础。那么,生活就是我们作文材料取之不尽的源泉,我要求学生把生活中搜集、整理的材料,进行想象发挥,充分而准确地提取源于生活的素材。比如:我在讲了蒲松龄写的《狼》之后,让学生进行内容的改写。有的学生想象奇特,写得和故事内容截然相反。原来的故事情节是屠户遇狼——屠户惧狼——屠户御狼——屠户杀狼。在人与狼的较量中,狼虽然奸诈,贪婪,狡猾,可最终被人所杀。改后的情节内容是屠户遇狼——屠户喂狼——屠户遇难——狼知恩图报。前者人和动物的矛盾不可调和,不是人把狼杀死,就是狼把人吃掉。而后者则体现了人与动物能够和谐相处。前者把狼看作是奸诈、贪婪、凶残的动物,把狼比作恶势力;而后者则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狼,两只狼因几天没有找到食物,它们紧追屠户,只是想得到他的施舍,当屠户把剩骨扔给狼后,狼吃了之后,非常感激。谁知前面来了一只野猪,挡住了屠户的去路,屠户十分害怕。两只狼猛扑过去,将野猪赶跑,并护送屠户回到了家中。内容的改变,情节的改编,赞颂了狼的知恩图报,给人以新的感受。还有的学生以小见大,巧妙地通过小题材,来表现一个大主题。做到了“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在一次作文训练中,我出了一个以“自然”为话题的作文让学生写”,一个学生联想到了曾经看过的电视节目,然后写了一篇文章《候鸟的遭遇》,作文通过候鸟被摆到了餐桌上,想到了动物的灭绝,食物链的破坏,表现了要保护自然环境的大主题。一次,让学生写《爱好》,有写爱好绘画的,绘画给了小作者无穷的创作空间;有写爱好音乐的,音乐给了小作者神奇和美妙;有写爱好文学的,文学给了小作者启迪和熏陶;有写爱好体育的,体育给了小作者强健的体魄;有写爱好书法的,书法给了小作者艺术享受。学生内容丰富多样,生动感人。
4、语言新。在创新类作文中,语言本身的魅力是成功的关键。在作文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在语言上力求新,要用那些鲜活新颖的语言,要用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语言。让学生从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用修辞、意蕴深厚等方面下功夫。并且在指导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借鉴和模仿中考满分作文,反复修改锤炼。通过训练,在学生的习作中,逐渐显现出许多新颖的语言。在学习了《女娲造人》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改写,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不仅改写的内容丰富多彩,想像大胆新奇,而且语言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
5、要求学生抒写真情实感,亮出自我风采。 作文是反映学生情感的一个载体。创新作文既要有丰富的想象,还要写真情实感。真情实感是作文的生命核心,也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石。只有真情实感,塑造真我,才能打动读者。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写作内容和情感体验。在作文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和生活的社会进行宏观的思考,还要关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关注心理学科等。要用心捕捉生活、情感、理性等诸方面的瞬间感受,深入挖掘。从全新的视角构思作文。如作文习作《真情》,学生在作文中把父母亲情,同学友情,老师关爱等各种真情实感写了进来,生活的真实,情感的真挚,生动而感人至深。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教师要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创新作文的写法,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把生活材料变为课堂创新作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多读书,勤观察,掌握创新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进取心,让学生写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教学逐步走出传统课堂教学的藩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写出新颖独特的创新文章来。

创新能力是创造出新的能力。 写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在作文教学中就是“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意思来,因而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义重大、大有可为。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求异思维培养学生作文开拓创新的能力
如何挖掘、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作文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因为求异思维的核心本质是独创,思路不落俗套,不拘一格,独辟蹊径,出新制胜。
训练前我先从辩证法讲起,引导学生用发展联系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而不习惯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然后找出几个人们惯用的似乎已成思维定势的成语、警句反其意而用之,如“欲速则达”、“狐假虎威有何妨”、“一失足未心成千古恨”等,让学生讨论、领会。如对“狐假虎威有何妨”,有的同学就讲到,在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地下革命工作者打入敌人内部,借敌长官的威风,威慑敌人,屡建奇功,这种“狐假虎威”是大智大勇。“欲速则达”出很快被接受。倒是“一失足未必成千古恨”与“一失足成千古恨”竟引起了一场不小的辩论,整堂作文指导课气氛活跃,反响热烈,所以当布置课外作文,任选一个成语(或俗语、警句)翻出新意,写一篇求异作文时,同学们很踊跃。两天后交卷,有了诸如“杞人忧天未必多余”、“言利未必非君子”、“微也足道”、“人爱出名猪爱壮”、“近水楼台不得月”、“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涅鞋”等有创见的好文章。
经过几次这样的引导训练,学生的思维开拓活跃多了,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对这些,我都及时肯定,不扼杀其创新思维的生命力。过不了多久,我发觉同学们写的文章观点新颖了,有深度了。
二、开拓学生作文思路,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痛。在他们的笔下普遍存在着题材狭窄,内容雷同,结构相似,甚至无话可说的弊端。这些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急待我们去开拓。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呢?
①原型启发法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形成,常常有赖于“原型启发”。教师凭借优秀课文为原型进行启发,不仅易于打开学生思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了《白杨礼赞》一类借物喻人的文章后,为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忆你们所熟悉的事物中,哪些东西可用它的特点来比喻人的高尚品格的。这一点拨学生们的想象闸门便打开了。有的说,黄土朴实无华,却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有的说树根盘绕地下,为参天大树吸收营养,称得上是默默无闻的英雄;有的说,绿叶甘当红花的配角,不计名利;有的说,煤炭乌黑,却能牺牲自己,献出光和热,具有造福人类的高尚品格。
②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即逆向思维定势,是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索,从而得出新的结论,发现新的形象。例如,写牵牛花,一般人多赞美它勇于攀登,奋发向上,为“四化”进军“吹响号角”,逆向思维则讽刺它沿着绳索树枝上爬,是不能自立的软骨头。写荷花,歌颂它“出淤泥而不染”,逆向思考,也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淤泥”。
③未来畅想法
青少年最富于幻想,幻想能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能激励人们去探索新的科学领域。面临当今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前夕,人类的未来将怎样生活?同学们在二十年后将从事什么工作?科学文化将会怎样发达?宇宙定居点该怎样设计?青少年对这些问题颇感兴趣,我们可以出类似于《我在2020年国庆的时候》、《2020年畅想》这样的题目让学生试作,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又激发了学生为实现“四化”而奋发学习的热情。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追忆回忆法,缘情联想法、多角度思维法、讨论交流法、时空开拓法,创设情境法、多样性命题法等等可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渐地,有意识地进行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整体素质。
三、扩大阅读,积累材料,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是无论如何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的,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我在教学中,摸索总结出这样一些方法:①“三个一”工程,即每天一句格言,一首古诗,每周一首歌;②每天200字的摘抄;③每天一条好新闻等等。
有些同学死抱着各种作文选不放,却懒得读经典书、读精品书,这是要不得的。有的同学一听到名著就想到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就望而却步。其实名著有长有短,读不了长的读短的,读不了名著读名篇,课本上不就有若干名篇吗?关键是要用“心”去读,这样既可以吸收文化营养,又可获取写作材料。这两年高考作文中一些“故事新编”的文章,如《赤兔之死》,以及《阿Q新传》《新西游后记》等,应该给我们以新的启发。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学校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或专题沙龙,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位,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不仅获得了多种写作素材,而且为以后作文打下了基础。
四、优化外部环境,激发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起
在作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兴趣,首先,应当在作文课上创设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允许学生大胆设想,敢于质疑,鼓励他们的创造想像和求异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学生思维,鼓励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交流,营造出一种安全心理氛围。其次,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学生的个性不同于作家的风格,学生个性主要指表现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他们写作上的优势(立意、谴词、造句等)。三是采取激励措施,作为教师,不但要注意拔尖的个体,还要顾及非拔尖的群体,不但要肯定一些文章的整体美,更要善于发现文章的局部美,并法时给以褒扬,以此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假若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而是要求他们像大作家那样创造风格,那就会小看甚至无视学生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严重挫伤其创新的积极性,甚至扼杀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编印校报,成立文学社,推荐发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更能出创新成果。
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率先示范。首先做到。“自己强大了”,办法多了,改变别人,改变外界才会成为可能,这是魏书生老师的观点。它很中肯地指出了教师素质的重要性。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具备创新的观念。只有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意识去科学地进行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腾飞!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答:(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①绘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
答:语文教学中的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即通过作文过程中的“选材——构思——写作——评改”四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在选材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选材,是学生作文的第一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内容相差无几,而这些还是学生拼命咬...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答:1、拟题新。创新作文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拟题者的指导思想与教学观念的更新,取决于作文拟题的开拓与创新。我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在拟题上,尽量少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多让学生自主命题。即使是命题作文,也要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可以给学生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我在给学生出题目的时候,首先考虑命题能不能启迪学生...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创新
答:二、阅读欣赏是写作个性的诱因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巴金曾说:“我正是读多了小说,才开始写小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读文学经典,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文学殿堂,让学生从大量的出色文学作品中吸取创作的启示。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是作文无限...

如何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写作文
答:5. 创意思维的实践: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鼓励创意思维的使用,例如通过头脑风暴、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创造性写作练习等手段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总之,在引导学生在创新中写作文时,需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鼓励学生交流和反馈,以及如何加强学生的思维和结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出...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作文能力
答:“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而作文困难的学生,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观察,广泛搜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分析素材的能力。中学生的知识面、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等都趋于成熟,是不可轻视的,而且学生的创新是靠自己的积极思维来完成的...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答: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贯彻新课改“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的理念,必须着意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针对作文教学来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势在必行。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成为高中语文教师要探究的重要课题之...

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答:学生作文是体现学生创造思维的一面镜子,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感悟是作文中的一种最活跃、最高质高效的创造性思维。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是一种知识和实践的厚积薄发,是对生活的深层理解,这种理解正是对生活感悟的结果。

怎样培养小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答:一、培养学生作文开拓创新的能力 作文是一种综合的智力活动,如果把它比作烧开的水散发的水蒸汽,那么大量的水,是能产生大量的水蒸气的必要条件。作为小学生写作文,需要哪些必要的物质基础呢?我认为:充分利用图书资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了,学生积累的词汇自然就多了,优美的意境体会多...

如何培养作文创新的能力?
答: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所以,新首先是思维要创新。苏轼曾说过:“文章最忌随人后”,作文思维创新,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智慧活动。它具有一般思维的性质,又具有独创性、突破性和新颖性,这些正是我们作文所必备的。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