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三身四智是什么涵义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说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身四智,是成佛同时的功德智慧显现,每一尊佛都有三身四智。前虚三身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神悄性智、慧瞎燃大圆镜智。

什么是佛教说的三身与四智?~

三身者,世亲菩萨《十地经论》所说,佛有三身。身即聚集之义:一法身,指常住真实、普遍、平等理体之真如法性之身。二报身,指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三应身,指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

四智者,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二平等性智,转第七识所得,成诸法平等作用之智。三妙观察智,转第六识所得,分别好妙诸法而观察众机,说法断疑之智。四成所作智,转前五识所得,成就自利利他妙业之智。

五眼者,指佛陀身中具备之五种眼力:一、肉眼,为肉身所具之眼。二、天眼,为色界天人之眼,此眼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皆悉能见。三、慧眼,为二乘人之眼,能识出真空无相,亦即能洞察一切现象皆为空相定相。四、法眼,即菩萨为救度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眼。五、佛眼,此眼无不见知,乃至无事不知不闻;闻见互用,无所思惟,一切皆见。

佛陀曾于大众中明言我为一切智人而无畏心也,大众说法无畏,作师子吼,说法无畏。无论听的人有多少,无论是什么人在听。佛陀都具足一切正摄,无所畏,此为一切智无所畏。佛陀曾于大众中明言我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断除一切烦恼,没有怖畏之心,便没有了一切挂碍。无畏,无挂碍,无一切颠倒梦想,此为漏尽无所畏。

佛的三身为: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真如、法界、实相、空性,法身就是绝对的真理,是无所不在的。
佛的法身为体。佛的报身就是果报之身,是智慧、菩提之身,是无所不知德,是相。佛的化身是大悲心声,是慈悲,是应化,事无所不能的。化身为用。
四智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五眼是:天眼、肉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三藏法数云:
1、天眼通 谓能见九界众生,死此生彼苦乐之相,及见一切世间种种形色,无有障碍,是名天眼通。
2、天耳通 谓能闻九界众生,苦乐忧喜语言,及世间种种音声,是名天耳通。
3、知他心通 谓能知九界众生,心中所念之事,是名知他心通。
4、宿命通 谓能知自身,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万世宿命及所作之事,亦能知一切众生,各各宿命及所作之事,是名宿命通。
5、身如意通 谓身能飞行山海无碍,于此界没,从彼界出,于彼界没,从此界出,大能作小,小能作大,随意变现,是名身如意通。
6、漏尽通 漏尽通者,漏即五住烦恼惑也,谓如来断五住惑尽,不受二种生死,而得神通,是名漏尽通。
以上是佛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成佛,则须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才可以说是成佛,不然还是凡夫,还是好好做人比较好,不要欺骗人。

扩展资料他心通:别人想什么能知道,这也是意元体的接收功能。他不借助耳朵,不借助眼睛,别人心里边想什么,能直接知道了。常人要用说话交流,而什么叫说话?
发出声音叫说话。其实脑子里面一想那本身就是用意念在说话。什么叫意念呢?普通的“念”是用声带,用气流振动声带,意念是用意来念,意里边的念,本身它也是个念。
意念是运动的,他心通就是把意这个运动感觉到了。其实,眼通、耳通、心通都是意元体的接收功能,心通只是没借助别的东西,别人想什么直接知道了,事物是什么样子也能知道了。
宿命通:就是有了预知功能,能够查过去,查未来。可是过去书上写的宿命通,还有能看着天堂地狱了,上辈子怎么回事,下辈子怎么回事,这一辈子是什么变来的,也可以知道。
对此需要说两句。宿命通能查知过去的事情,能查知整个社会过去的事情,这是对的。如你要查知唐朝,用意念推到唐朝,那时候是什么事什么事,追出来都是对的。
用预知功能查知后面来的东西,也可以是对的。但是,在这里边,有的人说能看你上辈子是猴转的,这辈子是猪转的,什么是大蚧蛤蟆转世的、老虎转世的,等等。
神境通:又叫神足通。可以把距离缩短,很远一下子就跑过去了,身体没有障碍,能够穿越障碍了。
漏尽通;佛家讲的常人都是有漏业。你有各种妄想,就有各种思念,有了各种思念,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是有漏。
漏尽就是没有漏了,什么烦恼都没有了,烦恼一般有贪、嗔、痴、慢、疑,它是佛教最根本的无明烦恼。
把这些烦恼断了,形成戒定慧了,它就不再进入轮回,这就是佛家说的漏尽,讲的是漏尽一切痴幻烦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眼六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家六神通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三身:是指“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漏尽通。法身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法身经常用明镜、明月等来譬喻。如果不受贪...

请问有谁知道: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的意思。谢谢!
答:您好 三身:法,报,化 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做智.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

什么是三身四智
答:四智是成所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大圆镜智。慧能在《坛经》中解释三身四智时说:“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自性中本来就有三身,三身本来就在人的一身当中,这种划分只是佛陀教化的方便,并无实际存在三个...

什么是三身,什么是四智
答:三身即聚集之义:一、法身,指常住真实,普遍、平等理体之真如法性之身。二、报身,指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三、应身,指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四智者,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所得,显现法界之万象,如大圆镜之智。二、...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三身】 (名数)有四种:法、报、应之三身。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法、应、化之三身。法、报、化之三身是也。【四智】 (名数)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是转凡夫之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及余之五识,如其次第与成就之佛心相应之智慧也。...

什么是佛教说的三身与四智?
答:三身者,世亲菩萨《十地经论》所说,佛有三身。身即聚集之义:一法身,指常住真实、普遍、平等理体之真如法性之身。二报身,指酬报因行功德而显现相好庄严之身。三应身,指顺应所化众生之机性而显现之身。四智者,法相宗所立如来之四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转第八识所得...

佛教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分别是什么意思?
答:佛的三身为:法身、报身、化身。法身就是真如、法界、实相、空性,法身就是绝对的真理,是无所不在的。佛的法身为体。佛的报身就是果报之身,是智慧、菩提之身,是无所不知德,是相。佛的化身是大悲心声,是慈悲,是应化,事无所不能的。化身为用。四智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

佛教中三身四智是什么涵义
答:三身四智,是成佛同时的功德智慧显现,每一尊佛都有三身四智。三身是法身、报身、化身。四智是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三身元我体 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 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 守住匪真精...
答:三身四智是人自己就具备的,皆是自性的妙用。三身:法身、化身、报身,是讲幻化的表相。四智:成所作智(同圆镜)、妙观察智(见非功)、平等性智(心无病),大圆镜智(性清净),是讲八个识的清净相。三身四智即一体,没有什么可分别、没有可相碍的,都是八识如来藏的妙用。本来自性何其清净,...

三身四智是什么意思?
答:“三身”都在我的身体内,四智都在我的心灵中。身、智融通无碍,外在表现就是不执著、不染着,随缘任运,应物随形。执著于专修四智的行为本身就是虚妄。建立在这种执著基础上,想尽力守住的不是真正的精华。这样的妙解,因祖师的开示而领悟,终于摆脱了“染污”的纠缠。唐代有一位僧人叫智通,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