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何为三身四智

作者&投稿:姬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慧能大师开示:三身与四智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 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 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 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 终日说菩提

“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有一个和尚叫智通,是寿州安丰的人。看《楞伽经》一千多遍,“而不会三身四智”:他不了解什么叫三身?什么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所以向六祖大师礼拜,求六祖大师解说其义。

“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六祖大师说:这三身,第一是清净法身;就是你自己的本性。“圆满报身,汝之智也”:第二是圆满报身;就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第三是千百亿化身;就是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做什么,就变化什么。

“若离本性,别说三身”:你若离开你自己的本性,另外去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就是有身体而没有智慧。“若悟三身无有自性”:你若是觉悟三身没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我说一首偈颂,你听一听。

“自性具三身”:你自性就具足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这三身。“发明成四智”:你再有一种发明的性,你即三身就成四智。“不离见闻缘”:四智都不离开见、闻、嗅、尝、觉、知,这种的缘。“超然登佛地”:你若明白这个道理,就超登佛地;超然,就是由凡夫即刻登到佛地。“吾今为汝说”:我现在给你说这个偈颂,“谛信永无迷”:你要是真实深信,就永远都不会迷了。“莫学驰求者”:你不要学向外驰求的那些人,“终日说菩提”:一天到晚就说,菩提!菩提!菩提!从早晨说到晚,说菩提,而不行菩提,不懂得菩提。所以你现在不要做口头禅,要真实明白三身才算呢!

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 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 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 繁兴永处那伽定

“通再启曰”:僧人智通,听见六祖大师说三身的偈颂,随着又来请问,说“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前边这三身,我已经听过了,四智的道理,这个意义,可以请祖师给我讲一讲吗?

“师曰”:六祖大师就说了,“既会三身”:你既然明白三身的道理,“便明四智”:你就应该明白佛的四种智慧。“何更问耶”:你怎么又问呢?“若离三身,别谈四智”:你若离开三身,再另外去讲四种智慧,“此名有智无身”:这就是虽然有四智之名,而没有实体。“即此有智,还成无智”:你离开三身的本体,即便你有智慧,终成无智,也就是一个名而已,没有四智的用。

“复说偈曰”:又说偈颂给智通听,说“大圆镜智性清净”:什么叫大圆镜智呢?佛有四种的智慧,大圆镜智,就是由第八识所转的,转识成智。你不会用的时候,就是识;你返本还原,转第八识,就成大圆镜智。所以大圆镜智的本性什么样?是清净没有染污的。

“平等性智心无病”:平等性智,就是由第七识所转变的。也就是你没明白之前,叫第七识;你开悟了之后,就是平等性智。第七识,叫末那识,又叫传送识,由第六意识传给第八识,所以叫传送识;第八识?又叫藏识。梵语叫阿赖耶识,翻译成中文,就叫藏识。藏识,就是我们所做的善恶的种子,都藏在第八识里头。你种善因,就结善果,种恶因,就结恶果。所以又叫做八识田,就好像一块田似的,你种什么,它就出什么。第七识呢?就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平等,就是诸佛和众生的心,是平等平等的。你心怎么叫无病呢?无病,就要没有障碍,没有妒忌,没有贪瞋痴。你若没有障碍、妒忌,没有贪瞋痴,也就可以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见非功”:妙观察智,就是第六意识所转成的。第六意识,什么都分别,分别善恶、是非。你的种种思想,看见这个是好,看见那个是坏;这是善,那是恶;这是非,那是是;这是男,那是女,什么都分别出来。第六意识,就干这个工作,所以它很聪明的;好像很聪明,实际上这已经变成一种意识。若是转识成智,就成什么呢?成妙观察智。妙观察智的智慧,见一切的境界,不用分别就知道了,所以叫妙观察。妙观察和分别心不同的。分别心,是要你用一种分别去分别;现在不要分别就知道,这叫妙观察智。所以证果到阿罗汉的境界上,他都要作意观察;作意观察,就是用妙观察智,知道一切的。他若不作意观察,他还是这种的意,这就是一般人所有的;那么他作意??就是静一静,平静下来;他想要知道某一件事,用妙观察智一观察,就知道了。能知道多长的时间呢?能知道八万大劫以内的事情。

“成所作智同圆镜”:成所作智,就是由前五识所成的,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成的是成所作智。成所作智同圆镜,你用前五识成成所作智,就也是同一块圆镜一样的。

“五八六七果因转”:五,就是前五识,八,就是第八识。这五八是在果上转,六七呢?是在因中转。六七是因中先转,转第六识、第七识;然后前五识和第八识,是果上转的,转的大圆镜智和成所作智。“但用名言无实性”:虽然讲在因上转、果上转,这都不过是这么样子来讲,实际上,没有什么实在的一种性,只是名而已。“若于转处不留情”:若你在它正转的那个地方不留情,就是不停止,不用你凡夫的心,来想这种转的情形。“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当“多”字讲,“兴”就是当“兴起”讲。就是很多的时候,常常都在那伽定的里面。

怎么叫那伽定呢?那伽,是龙的一个名字;龙常常在定中,那伽定就是在龙的定。你看龙为什么能大能小?就是由定中所化现出来的,所以叫神龙,因为龙有变化。前边不是讲,六祖大师用钵把龙降住,说:“你若是神龙,你不单能现大身,你还可以现小身;如果你只能现大身,不能现小身,那不是神龙。”所以龙就现一个小身。六祖大师说:“你不敢到我钵里来。”这个龙,相信也有很大的脾气,很大的无明:你说我不敢到你钵里来,我单试试看!于是乎,就跳到钵里;跳到钵里后,再想跳出去,就没有法子了。所以老和尚??六祖大师就给它说法,它就往生了。虽然它常在定里,但是它还没有破无明,所以还发脾气,嘿!我就现一个小身给你看看!它如果真在定里,你说我不会现小身,我就不会现,那又有什么呢?我就这个大身给你看!它被他所转动了,定力就失去,所以六祖大师就把它降伏。

那伽定,就是龙的定;龙的定,言其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以前我问你们,龙为什么变成龙呢?因为他修佛法、学佛法是很努力的,昼夜精进,但是它不守戒律。它说那戒律,都是一般普通的人守的,我是一种非常的人,我是简直不在一般人之列,我可以不守戒了!于是乎,它就变成龙了。

如上,转识为智也。教中云,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这一段经文,不是原来经上的,是后人加上的。“如上,转识为智也”:像上面所说,就是转识成智的方法。“教中云”:在教里说,“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转识和智的名字,“而不转其体也”:本体根本就没有动,没有转。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 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 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 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 终亡染污名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智通即刻就明白自性四智的作用,就也说了一首偈颂。说“三身元我体”:说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原来是我自己的本体,不是在我本体之外有三身。“四智本心明”: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这四种智慧,也本来就是自己心里明白了,才生出这四种智慧。“身智融无碍”:三身和四智圆融无碍的道理,“应物任随形”:应物,就是观机逗教,因人说法;任随形,是任运而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起修皆妄动”:要是说我怎么样修三身四智,起心修的话;生出这种心,这都是妄想。“守住匪真精”:如果说:守着成见,我有所执着;固守着成见,这不是真正的精华,不是真正的道理。“妙旨因师晓”:这种奥妙无穷的道理、这种旨趣,是因六祖大师,我才明白的。“终亡染污名”:始终也没有这种染污的名字。没有染污就是说这是本来自性的,不落一种识情。所以说“染污即不得”;你若染污,就不能返本还原。所以这个是清净本源,没有一点染污。

~

何为佛教中的功德圆满
答:智通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那四智者,又是何神通妙用乎?)六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使有智,还成无智。」(悟道者了知三身后,便能发明四智。在业缘销尽,差别后得智成熟后,其根本智始能起大智妙用。若离三身,则四智昧而...

坛经原文及译文
答:“听吾偈曰: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大圆镜智性...

释迦牟尼悟道成佛!为何又有“如来三身”?
答:三身,梵文 Trikāyāh,”即法身、报身、应身三种佛身,又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身” 除指体貌外,亦有“聚积”之义,即由觉悟和聚积功德而成就佛体。由此含义而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等说法,而以“三身”的说法影响最大,即所谓理法聚而为法身,智法聚而为报身,功德法聚而...

三身无我体,四智本心明。的含义
答:身和智都是决定于心而非天生,他们随周围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情况下你就要 坚持理性的看法,你的师父或你信仰的对象通晓你的行为准则和内心世界诶,牢记 这些,就不会走上污染的歧途。掺杂了些个人看法,不好请补充,谢谢。

佛是什么
答:佛是宇宙最伟大的圣者。他具有无量的福,无量的神通,而得大自在者。为九界的大导师,人天的师表。不是管什么,执掌什么权力-管天管地的神。凡有管什么,执掌什么天地大权者,都必有烦恼,都未超三界未了生死的凡夫。都不能自在,是故佛不是神。佛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八解脱……...

三身四智是什么意思
答:三智五猜的解释谓用 尽心 思, 反复 猜测 。《 水浒传 》第 二四 回:“老娘也不消得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个十分。”《 * 词话》第二回:“老身也不消三智五猜,只一智便猜箇中节。” 词语分解 三的解释 三 ā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 部曲...

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般若无知,运六通而弘四智 什么意思
答:菩提无得,净五眼而了三身。菩提,是梵语Bodhi的音译,旧译为道,新译为觉,或为觉悟的意思。境通事理二法:于理则断烦恼障,得一切智,即证涅槃,是为三乘共通的菩提;于事则断所知障,知一切有为诸法,得一切种智,此唯佛菩提,即是无上菩提。若就佛的三身而言,即名三身菩提,又名三佛菩提:1.应化身佛菩提,...

大家认为佛是什么 存在吗 上帝是什么 有区别吗
答:具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八解脱……简述如下:三身:法身-遍满虚空,无所不在,感而随通-随时随地,大悟则证大法身,小悟证小法身。报身-无量福、无量德、无量神通。十方世界来去自在,无烦恼无一切痛苦。应身-投胎转世的肉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说法度众生而应世的。四智...

求解:一生孝道还母恩,三身四智二土悟什么意思猜猜啥
答:忠孝节义 [拼音]zhōng xiào jié yì [释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准则。[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回:“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例句]本章参议了元朝文人忠孝节义观新的时代特点。

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做智什么意思?用通俗大众话的语言解...
答:我们可以安住在真心状态下,对五智进行不一定符合学者话语体系的一种理解:大圆镜智指的是,你的真心像一面镜子似的,能明明白白地照出世界上的一切,但无论映照出的是什么事情,有多么惹人讨厌、生气,有多大的诱惑力,镜子都不为所动;平等性智指的是,你去除了对“我”的执著,消解了“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