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的决策组织理论的组织思想

作者&投稿:隆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西蒙的以决策为中心的行政理论非常丰富,现在仅将他有关行政组织的思想归纳如下: 即研究组织如何影响个人的决策行为。西蒙认为组织影响个人决策行为的因素有;
①权威。权威赋于了某人有指导他人行为的决策权。
②组织认同,即成员对组织的忠诚。一个行政人员在进行决策时,只有在对组织目标认同的情况下,才可能作出合理的、有效率的决策。
③信息沟通。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决策,没有信息沟通就没有组织。组织的信息沟通是双向程序:一方面是将信息传达到决策中心,另一方面是决策中心将信息传达到各方面。
④培训。组织对成员培训,以影响成员,使其能靠自己的能力作出满意的决策。
⑤效率、组织要求成员在作出决策时,用最短的路径、最省钱的方法,去达到预期的目的。 组织设计是组织理论中的一个老问题,西蒙对组织设计理论的新贡献,在于他的组织设计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决策理论基础上的。组织设计要有利于组织决策,以及为决策所必须的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工作。为此他认为:
①组织结构的设计首先要从建立组织目标体系入手,这既是规定组织结构的重要依据.又是影响组织决策环境的重要因素。
②分工。西蒙强调的组织分工不是指业务内容的分工,而是将整个决策系统的组织分解为彼此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以尽量减少子系统之间的依赖性,使其有充分的决策权,以便最大限度地分散决策。
③组织的工作重心。西蒙认为现代组织所处的环境是“信息丰富”的环境,然而由于组织成员的能力有限,组织必须把自己的有限能力花在重要决策即工作重心的任务上。
④组织的权力配置。西蒙认为从组织的决策角度看,集权和分权各有利弊,因此他强调要适当的分权和集权而不应绝对分权和集权,因为组织活动是集体活动,要顺利实现组织目标,必须有一定的集中协调机制。但若过分集权,又会导致决策者负担过重,无法集中精力考虑重大决策问题,还会造成下级人员无所作为和决策脱离实际等问题。
总之,西蒙的以决策为核心的行政组织研究方法,使行政组织的研究焦点由对制度、法制、结构等静态层面的研究转变到对决策过程的动态研究、目前,这种以决策——政策为主导的公共行政学研究潮流已经成为西方行政学的流派之一。



试述西蒙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完全理性决策论
  完全理性决策论又称客观理性决策论。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J.边沁、美国科学管理学家F.W.泰勒等。他们认为人是坚持寻求最大价值的经济人。经济人具有最大限度的理性,能为实现组织和个人目标而作出最优的选择。
  其在决策上的表现是:决策前能全盘考虑一切行动,以及这些行动所产生的影响;决策者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选择最大价值的行动为对策。这种理论只是假设人在完全理性下决策,而不是在实际决策中的状态。
  二、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
  连续有限比较决策论的代表人物是H.A.西蒙。他认为人的实际行动不可能合于完全理性,决策者是具有有限理性的行政人,不可能预见一切结果,只能在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的"方案。"行政人"对行政环境的看法简化,往往不能抓住决策环境中的各种复杂因素,而只能看到有限几个方案及其部分结果。事实上,理性程度对决策者有很大影响,但不应忽视组织因素对决策的作用。
  三、理性、组织决策论
  理性、组织决策论代表人物有美国组织学者J.G.马奇。他承认个人理性的存在,并认为由于人的理性受个人智慧与能力所限,必须借助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分工,每个决策者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了解较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结果。组织提供个人以一定的引导,使决策有明确的方向。组织运用权力和沟通的方法,使决策者便于选择有利的行动方案,进而增加决策的理性。而衡量决策者理性的根据,是组织目标而不是个人目标。
  四、现实渐进决策论
  现实渐进决策论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政治经济学者C.E.林德布洛姆。他的理论的基点不是人的理性,而是人所面临的现实,并对现实所作渐进的改变。他认为决策者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全部智慧和有关决策的全部信息,决策的时间、费用又有限,故决策者只能采用应付局面的办法,在“有偏袒的相互调整中”作出决策。该理论要求决策程序简化,决策实用、可行并符合利益集团的要求,力求解决现实问题。这种理论强调现实和渐进改变,受到了行政决策者的重视。
  五、非理性决策论
  非理性决策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心理学家S.弗洛伊德和意大利社会学家V.帕累托等。该理论的基点既不是人的理性,也不是人所面临的现实,而是人的情欲。他们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潜意识的支配,许多决策行为往往表现出不自觉、不理性的情欲,表现为决策者在处理问题时常常感情用事,从而作出不明智的安排。

管理就是决策
对于管理是什么,管理大师有不同的定义。在管理领域唯一获得过诺贝尔奖的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看来,管理就是决策。
管理就是决策”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这一定义切中了管理的要害。因为决策是企业里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步,即先要决定做什么,然后才是怎么做的问题。决策也是企业最费神,同时也是最具风险性的核心管理工作。实际上,企业里出的许多问题,如果仔细追究,大多是源头决策的问题。只要决策做正确了,大的方向定好了,其他的就变成细枝末节。决策的实质是选择对企业最有利的、最优秀的行动方案,但对于未来,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到现成的答案。因此,决策与风险相关联,决策与企业的命运相关联,企业面临决策之时,也是企业面临重大转折之时,也许是进一步地发展,也许是不可逆转地消退。所以,管理者要想取得决策的成功,必须在行动中依靠科学的决策方法和理论。

在赫伯特·西蒙85年的生命历程中,他曾获得过9个博士学位,研究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领域,并在不同
领域都达到了学术巅峰——1958年他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心理学领域的最高奖——心理学杰出贡献奖;1975年他把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决策理论结合起来,开创了人工智能研究之先河,获得计算机领域的最高荣誉奖——图灵奖;1978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从高中时就对国际象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经花了两年时间认真下国际象棋。在高中毕业时,他的棋艺已经相当不错了。由于西蒙一直未能突破A级水平,他不甘心于只当“票友”。有一次下完棋,他重新分析棋局,通过一步步推理,他发现在走第17步棋时如果用“象”进攻的话,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对手。后来一段时间他的棋艺大长,他开始经常在匹兹堡象棋俱乐部下棋,甚至击败了当时匹兹堡市最强的对手。但是,由于无法像职业棋手那样投入全部时间,西蒙放弃了对棋艺的角逐,仅仅把它作为业余爱好保留下来。

但西蒙从国际象棋中得到的启示让他对管理有了更深的思考。管理者常常和棋手一样依靠直觉行事。棋手的水平越高,对棋局的感觉就越敏锐,就像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职位越高,越需要敏锐的直觉。有过棋手经历的西蒙知道,国际象棋大师能够辨认和回想起大约五万种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排列组合,并且通常依靠直觉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找到妙招,是因为在大师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定式”。对大师而言,任何一场棋局中的棋子,都是固定的、熟悉的阵势,而并非随意摆放的,这些阵势就像老朋友一样容易辨认。

因此,管理者的行为是要掌握全部的管理技能,在适当的场合加以应用,并把注意力投入到需要思考的新问题上。西蒙把组织决策分为两种类型: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对于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决策者,熟练运用程序化决策是基本前提;而往往如何运用非程序化决策更能考察决策者的决策水平。决策者要在熟练运用程序化决策的前提下,运用直觉、判断和创造性提高自己非程序化决策的能力。

阐述科学管理理论的历史背景内容体系
答: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⑴背景:古典管理理论是以工业化大生产为主要的背景,以市场经济中组织协调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管理思想。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经济主体地位逐渐的建立,不断出现丰富的思想火花,反过来又进一步的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古典管理理论出现的思想基础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建立。实践基础是工厂...

行政管理学著名的学者都有哪些,他们都有些什么著作?
答:行政管理学诞生于美国。美国的学者和改革家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研究》,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以及1926年怀特怀特(Leonard D�White 1891~1958)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重要学科。http://baike...

综合各个时期组织理论的观点,大致有什么组织观
答:(2)提出了人格尊重的原则、相互利益的原则、人性激发的原则、人人参与的原则、相互支持的原则以及协调统一的原则等。(3)该理论注重对非正式组织的研究。(4)该理论注重对组织决策问题的研究。(5)行为科学时期行政组织理论存在明显的不足:第一,过分偏重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贬低了组织结构、法规与制度对...

现代管理要经历的过程及在这个过程中决策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_百度知 ...
答: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

切斯特·巴纳德的理论
答:研究管理必须从研究组织开始,巴纳德以前的组织理论,受古典经济学的影响,偏重于专业分工和结构效率,对组织中的人员没有足够的重视。从霍桑实验起,管理学开始关注人的行为,并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概念,但是,霍桑实验的主题是人际之间的社会关系和心理感受,对正式组织则有所忽视。这种组织理论的缺陷,直到巴纳德时才有...

评析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及其思想观点?
答:思想观点 1、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其中各个时期、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认识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决策人假设。2、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从需要层次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过程分析理论三个方面进行的。3、...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轨迹
答:德国学者韦伯从对权威的历史考察和分析入手,提出组织以权威作为存在基础,认为存在着三种支配组织的权威形态:传统权威、魅力型权威和法理权威。韦伯进一步分析了三中权威支配下的组织形态及其结构、运转方式与功能,为大型组织中提高效率提供了一种理性模式即“理想官僚组织”,因而有时被誉为“现代组织理论之...

在线求一份关于公共行政管理的读书笔记
答: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主要有 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梅奥 社会人理论 非正式组织理论 新型领导能力理论 切斯特.巴纳德 权威接受理论 组织平衡理论 非正式组织理论,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等 社会公平是新公共行政学时期组织理论的核心概念, 公平的重点是纠正社会价值和政治价值分配的不公正 非营利...

管理学原理哪些是重点?
答:亨利*法约尔出生于法国,是欧洲古典管理理论的创始人,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人际关系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梅奥。 决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 计划,亦称谋划、筹划或规划,是指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与决策,对未来工作或...

企业管理学的几个问题…
答:二.简要说明行为科学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又称新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有以埃尔顿•梅奥(E.Mayo)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以切斯特•巴纳德(C.I.Barnard)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赫伯特•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组织理论:主张要研究人,尊重人,关心人,满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