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经敲打木鱼要轻还是要重点好? 和尚念经为何要敲打木鱼?

作者&投稿:爱新觉罗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敲木鱼的目的是调节念经持咒速度节奏的快慢,声音不可太轻,也不能太重。主要应突出听到念诵的声音。木鱼要敲击成空音,而不能敲成实音,木鱼锤要空握。打木鱼虽然好学,但最见功力,没有一定的定力,是敲不好的。



轻重视参与者的数量而定,以声音能穿透每一个人的听觉为准。木鱼主要是调整持诵经咒的节奏为主,所以每个人都要听得到才是标准

木鱼是节拍。大家共修。为了大家都能听清。所以快慢轻重都由敲的人掌握。

佛教木鱼的敲打方法~

木鱼的敲打方法:
1、大团鱼形木鱼需置于地面上。

2、小圆鱼形木鱼则用左手托持,右手执棰头呈橄榄形的木棰敲击,发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

现在在我国的寺院里面,有两种木鱼,一种就是像个鱼的形状的木鱼,挂在斋堂的前面。另外一种,只有一个鱼的头和嘴巴,这是用来诵经,放在佛殿里。这两种鱼的形状看起来,长点儿的很像鱼,小点儿的不大像鱼,但是你仔细看一看,还叫它木鱼。
扩展资料由来: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四大海、八大龙王,其中有一个龙王现的鱼身,他的名字叫摩羯。因为他过去世虽然学佛,但是嗔心很重,也造了很多的业,堕为了鱼身,觉得很惭愧。
因此,他就非常精进,努力地用功,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平常的人每天都要有睡眠的时间,而他呢?24个小时,在印度来讲,昼夜六时,眼睛从来不瞑目,就是精进地努力修行。佛告诉弟子们,我们精进努力修行,要学一学摩羯鱼那样的精神。
因此,在寺院里边、精舍里边,为了警策出家弟子们不要懈怠,便刻了一条鱼挂在寺院里边。这成为了鞭策出家僧人精进努力的一种道具,在寺院里面生活的人看到这条鱼,就能生起惭愧心来,好好努力。
后来,因为僧团的生活是一个大众集体的生活,起床的时候一起起床,睡觉的时候同时睡觉,打坐的时候一起打坐,拜佛的时候一起拜佛,诵经的时候一起诵经,为了集合大众来修行,那个音响的信号就是打那个鱼。
那个鱼一打,就表示现在鱼在提醒我们好好努力修行呢,听到打鱼子的声音就要去修行喽。这个就是寺院出家人念经要敲木鱼的一个典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鱼

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之后,拜过如来佛祖。佛祖因他们未带赠礼,不愿传经给他们,后来多亏观音菩萨说情,佛祖这才答应了下来,但要他们自己去抄经书。唐僧师徒见佛祖不肯赐传经书,无奈,只好准备纸笔,跟随着引路的阿傩、伽叶来到一间小屋里。只见屋子里空空的,并没有经书,只是屋子中间有一只木做的鲤鱼,闭着嘴,放在一张书桌上,书桌前放着一张椅子。除此以外,别无他物。师徒四人暗自纳闷,阿傩、伽叶也不言语,只是笑嘻嘻地让唐僧对着木鱼坐好,摆好纸笔,然后对着鲤鱼轻轻吆喝一声,只见鲤鱼把口一张,经文便源源不断地从它口中吐了出来。这下可忙坏了师徒四人,不停地轮流抄着,别看孙悟空降伏妖怪挺勤快,可要他抄经,却没这份心思,一篇经文没抄完,就嚷开了:“这还不如降妖快活。”吃过晚饭,又轮着孙悟空抄经了。抄了一会儿,手就酸麻得抬不起来,小小的笔竿儿仿佛比呼噜声,懒劲儿就上来睡在地上的师徒三人,听着那甜甜的呼噜声,懒劲儿就上来了。可这该死的木鱼一会儿也不停,孙悟空真恨不得给它一棒才解气。他望着木鱼口中的经文,灵机一动,伸手就去掏,可木鱼嘴立即就闭上了,再也不愿开口了。孙悟空慌了神,赶忙学着阿傩、伽叶的样子吆喝了一声,可木鱼理也不理他。孙悟空更慌了,又跪下求拜了一番,木鱼儿还是不卖帐。这下可把个孙大圣惹恼了,耳后“嗖”地抽出金箍棒。天哪!三万多斤的东西,木鱼儿层了阵,赶忙张开了嘴。孙悟空一见,早乐的跳起来。“哼!没想到你也怕打。”便越发地骄横起来,高声喝道:“慢点!我用笔竿敲你一下,你就吐点出来。否则,棒儿伺侯。”木鱼儿惧怕棒重,乖乖地照办了。抄了一会,孙悟空嫌累。他想:我何苦抄它呢!只要把这木鱼儿偷回去,诵经时边敲边念,不是很好吗!他赶忙叫醒师父,说明原由。这唐僧也是就抄累了,八戒、沙僧更是叫妙,忙忙地收拾行李、带上木鱼,连夜逃出了灵山。师徒四人回到大唐,消息震动了全国,太宗皇帝想试试他们有没有求到真经,便排回雁塔寺,要听他们诵上一段。那天,雁塔寺里人山人海,人们都想听听圣僧取来的真经。只见孙悟空把个木鱼摆在师父面前,又取了一根小棍儿递给师父。唐僧把小棍儿往木鱼上一击,马上就口若悬河地念了起来。各地和尚听说取经回来的和尚念经时边敲木鱼,于是争相效尤,不久,就传遍了所有寺庙。从此以后,这习惯便一直流传了下来。第一、有精進的意義:我們看水裡的魚,不管游水或靜止不動,它是不會閉上眼睛的。佛門以魚的形象,來勉勵大家在修行上,要像魚一樣精進不懈。甚至在魚梆上會寫著「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珍惜光陰,時不待人」,提醒大家惜時惜陰、努力用功。精進,可以改造自己懈怠因循的毛病;精進,是勉勵自己向上最實際的方法,也是開發潛能的不二法門。因此,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效法木魚精進的精神。第二、有警惕的意義:我們的心經常處在妄念裡,幻想、亂想、白日夢,想一些不切實際的情境。這木魚一敲,透過木魚的聲音,會給你有個警惕,可以把散亂的心、妄想的念頭找回來,叫你不可以胡思亂想,不隨便想入非非,所以它有警惕的作用。不要小看那一槌,歷史上很多禪師,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時候,一槌磬聲、一記鐘聲、一棒鼓聲、一槌木魚,「哆!」就是在這麼一個聲音下,一個警惕作用,他就豁然大悟了。第三、有統一的意義:在誦經時,你念、他念、我也念,你念得快、他念得慢,念得七零八落、參差不齊,不僅不好聽,也會讓誦經的人心起動念,不能專心。這時候,木魚就有統一的作用,它可以把大家的聲音結合起來,隨著木魚的節拍進行,一樣的快慢,好像流水一樣潺潺有聲,也像潮水一樣,一波一波、一湧一湧,那誦經的聲音,就會悅耳好聽,讓人彷彿置身在另一個清涼境界,也令人息下許多雜念。

木鱼是什么意思?
答:木鱼是一种木制的敲击乐器,形状通常为类近拳头状的圆球体,中间部分为空心,以作为声音共振和扩音之用。圆球体一边留有音孔,作用和小提琴的F型孔相同,都是让经扩音后的声音可以传开;另一边则另加上长而扁的外边,以方便用手或固定在支撑架上。演奏方法以利用鼓棍或小木锤,敲打乐器外侧的共鸣区...

为什么念佛经的时候要敲木鱼?
答:第一、有精进的意义:我们看水里的鱼,不管游水或静止不动,我们无论做什麼事,都要效法木鱼精进的精神。第二、有警惕的意义:我们的心经常处在妄念里,幻想、乱想、就是在这麼一个声音下,一个警惕作用,他就豁然大悟了。第三、有统一的意义:在诵经时,你念、他念、我也念,你念得快、也...

和尚敲木鱼念的什么经
答:念的是《佛说阿弥陀经》。木鱼是一种法器,多用于佛教、道教的功课与法会。和尚在诵经时敲木鱼,主要用于掌握诵经节奏与调整音节。另外,木鱼悬挂在寺院的斋堂附近,又称作榔,是通知僧众进斋饭的信号。木鱼一敲,透过木鱼的声音,会有个警惕,可以把散乱的心、妄想的念头找回来,不可以胡思乱想,不...

古人敲木鱼是为了去肝火吗?
答:刹时间,风平浪静,阳光灿烂,大鱼身躯化为污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鱼头摆在船头上。慈光师徒带着大鱼头返回佛寺,为了讨还经卷,每天敲打大鱼头口念"阿弥陀佛 ……"。日复一日,大鱼头被敲得粉碎,后来只好照着大鱼头的模样做了个木头的,天天敲打。就这样,敲木鱼诵经成了佛家的习惯。学佛修行的十一...

木鱼为什么要和磬配套大小 寺庙里的木鱼有什么讲究 摆在哪里 和磬什么...
答:严格的说,你提到的“磬”叫“大磬”,是以铜铸造的盂形法物,置于佛桌右侧,法会、课诵时,由僧人用木制之棒击鸣,以引导一切唱诵的起落、快慢、转合。而木鱼则是诵经时敲打的法器之一。古称鱼鼓、鱼板。为鱼形木制的法器,中凿空洞,扣之作声。佛教既是讲慈悲的,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形,在...

佛珠串、木鱼、钟、鼓、燃香的作用
答:敲击“木鱼”,要用力平稳,不可忽轻忽重,忽缓忽急。如果须要快敲,应该由缓入急,渐渐加速。【香】“香”是佛教的供养仪物之一,它具有流布芬芳、消除秽气,驱逐蚊蚋、正念清神、表伸诚敬等作用。——僧史略云:“香也者,解秽流芬,令人乐闻也。香为信心之使也”。“香”有“末香”、“...

和尚为什么要天天敲木鱼啊?
答:这就是和尚敲木鱼的原始象征意义;而那脚踏鳌鱼背的观世音菩萨,则是木鱼的后起象征意义。她在印度,负的是观闻世间苦难之音,拯救众生普渡到极乐世界的使命,到中国以后,了解到民间对鳌鱼的关注,就多了管教鳌鱼的职务,没日没夜地站在鳌背之上。上面说的那位白衣,虽然开动脑筋好问,但没有追究...

念地藏经时,听到木鱼声是怎么回事啊?!(抱歉手中没有分了)
答:这种情况很正常,诵经的过程中会有很多你看不到的众生来听经,有些善的会一起跟着你念,那个木鱼声应该是他们念的时候不经意用神通带出来的,但有一些恶的,与你有怨恨的冤亲债主会干扰你念经,他们没有人身,还和你有过节,自然嫉妒,你念经之前就应该多持佛号,求诸佛菩萨加持,这样诵经过程中的...

佛教上殿念经时候敲打的“乐器”都有哪些?
答:三、梵呗赞诵用的法器:用于寺院日常行事或临时集会敲鸣用的器具,及唱诵、法会及各种仪式中领众之用。包括木鱼、钟、鼓、磬、云板等。 四、古代比丘生活用器具:此类用品为古代大乘比丘随身所持及生活中所用的器具,包括:钵、三衣、澡豆、头巾、手巾、齿木、滤水囊、念珠等。 五、禅门的法器:此类是指禅门中,除...

和尚敲木鱼是中国佛教才有的现象,还是世界各国佛教共有的现象?
答:木鱼源于道教考 提 要 :本 文 根 据 道 经 和 史 籍 指 出 , 佛 道 二 教 常 用 的 法 器 木 鱼 最 初 使 用 于 道 观 , 时 间 在 唐 玄 宗 开 元 十 三 年 ( 7 2 5 ) , 此 前 , 衢 州 或 江 表 道 观 已 使 用 石 鱼 来 召 集 道 徒 和 诵 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