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分数除法应用题小窍门有哪些?

作者&投稿:夔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培养学生学会找准单位“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此渗键在于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知识,首先要通过题中的关键句(分率句)寻找单位"1"的量,根据单位“1"的量判断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从而理解是哪两种量在比较。

  2. 寻找数量关系,然后替换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要抓住题中的“中心句”进行分析,从“中心句”中找出单位“1”和“相关联的两个量”,明确“相关联的两个量”乱扒拆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关系式。

  3. 必要时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分析。      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能丰富学生的表象,引发联想。在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时经常通过画线段图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能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线段图”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种量的关系,谁多谁少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判断。教师在教学生画图时要有耐心,学生刚接触线段图,有很多困难,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要把哪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容易混淆,教学时要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引导纠错,使学生印象深刻。



如何解好分数应用题
分数(包括百分数)应用题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小升初的常考题型。尽管校内数学也有涉及,但学生普遍反应不易接受。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分数应用题是整数应用题的拓展与延伸,另外,分数应用题有自身的解题规律,是各种解题方法的综合。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分数应用题解题思路,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字斟句酌;
对于任何题目来说,审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很多时候容易产生“歧义”,但实际上只要找准比较的对象,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说甲的图书比乙多 ,那就是以乙为标准,假如设乙为1分,甲就是 ;或者设乙为4份,甲就是5分。反过来说乙比甲少多少?这时甲是标准,甲是5份,乙是4分,就是说乙比甲少 。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汽车行驶在路上,先把速度提高20%,再把速度降低20%,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
设定原来的速度为100%,提高20%后为120%,当再次降低时,是在120%的基础上降低,此时的20%是120%×0.2=24%。所以降低后是120%-24%=96%。

二、画示意图;
果园里有三种树,梨树占 ,苹果树是梨树与桃树总和的 ,梨树与苹果树共360棵,桃树有多少棵?
分析:梨树占总数的 ,因此总数为“1”,苹果树占1小份,梨树与桃树总合占5小份。作如下示意图:

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梨树和苹果树占总数的 ,桃树占另外的 ,因此桃树有360棵。
示意图有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就是特别直观,可以很清楚的表示各种复杂的数量关系,在和差倍分问题,行程问题等题型中也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形结合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应该好好掌握。

三、抓不变量;
某纺织厂女工占工人总数的 ,后来又调来30名女工,这时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2倍。问:现在厂里共有多少工人?
解:抓住男工人数不变的特点,原来女工:男工5:3,现在女工:男工2:1=6:3,发现女工增加1份,对应着30人,那么总的工人数为:30×(6+3)=270人
四、找单位1;
六年级选出男生的 和12名女生参加数学竞赛,剩下的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已知六年级共有学生156人,其中男生有多少人?
解:以男生总人数为单位1,未参加比赛的男生占所有男生的 ,未参加比赛的女生是所有男生的(1- )÷2= (一定要注意单位1的统一),156-12=144人是由男生和占男生的 的女生组成的,因此男生有(156-12)÷(1+ )=99(人)。

五、量率对应;
用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根据数量÷分率=单位量,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分数应用题,
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2.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题目中有两个分数,但并不全是分率,如陵悉果全长是单位1,第二次截去的 米和剩下的2.4米是数量,它们的和对应着绳长的 ,因此 米。

六、假设对比;
甲、乙两班各有一个图书室,共有303本书。已知甲班图书的 和乙班图书的 合在一起是95本,那么甲班的图书有多少本?
分析:甲班图书的 和乙班图书的 合在一起是95本,由此可得,甲班图书的 与乙班图书的 合在一起是坦贺95×4=380本,与实际的303本相比多出77本,这部分对应甲班图书的 ,用数量除以分率,可得甲班的图书为143本。

七、方程解法。
同上题。
设甲班的图书有x本,则乙班有(303-x)本,依题意列方程得:
解得x=143。

从上面可以看出尺信乎,解答一道题目,通常方法不是单一,固定的。解题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或权衡利弊,择优选取最佳方案。总之,只有多加练习,勤于思考,才能灵活使用各种方法,选择合理的解题思路,这样才能充分体会到思维的乐趣。

做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学会找准单位“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知识,首先要通过题中的关键句(分率句)寻找单位"1"的量,根据单位“1"的量判断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从而理解是哪两种量在比较。
寻找数量关系,然后替换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要抓住题中的“中心句”进行分析,从“中心句”中找出单位“1”和“相关联的两个量”,明确“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出关系式。
必要时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分析。 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能丰富学生的表象,引发联想。在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时经常通过画线段图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能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线段图”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种量的关系,谁多谁少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判断。教师在教学生画图时要有耐心,学生刚接触线段图,有很多困难,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要把哪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容易混淆,教学时要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引导纠错,使学生印象深刻。
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多引导,多启发,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学生一定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安排练习一些简单类型的文字题和填空题,帮助学生找出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掌握分数乘除应用题解题基本思路。加深理解、掌握解题方法。

分数除法应用题解题技巧,快来听听老师的讲解吧

做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答:在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时经常通过画线段图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能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线段图”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种量的关系,谁多谁少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判断。教师在教学生画图时要有耐心,学生刚接触线段图,有很多困难,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要把哪...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怎么找窍门
答:1、找出单位“1”。2、看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未知的就用除法。3、弄清数量和分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关键。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答:分数除法法则:分数甲除以分数乙就是分数甲乘以分数乙的倒数。a/b÷c/d=a/b×d/c如: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分子乘除数分母,被除数分母乘除数分子。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

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答:例如:我们要求1/2除以1/3,即求1/2×1(1/3)=1/2×3=3/2。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分子乘除数分母,被除数分母乘除数分子。分数除法应用题: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求部分量或对应分率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乙数...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学期分数除法的应用,是应用题里的,说说道理,急
答:只要是分数除法应用题,就先找单位1.单位1找到了,方法也就出来了。分数应用题有很多种类型,在小学阶段大体分为三类:(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例:20比35少几分之几?2/3比1/2多几分之几?口诀:差÷单位“1”解:(35-20)÷35(2/3-1/2)÷1/2 (二)两个量...

小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解题技巧
答:(2)单位“l”未知,用除法计算。方法:已知量÷已知量的对应分率=单位“l”运用上面的规律时,同学们要记住:做乘法,要抓住问句,求什么,就用单位“l”乘以它所对应的分率。做除法,要抓住已知量,已知哪部分量,就除以这部分对应的分率。例1,育才小学全校共有学生1500人,五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解题步骤与技巧
答:二转:转化单位“1”在分数应用题中,如果题中只有一个单位“1”,那么再难也难不到哪里去了。只有一个单位“1”的题,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画线段图。如果题中有多个单位“1”就需要先转化单位“1”再画线段图。转化单位“1”也是有技巧的,例如:甲是乙的3/5可以转化成乙是甲的5/3、甲比...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答:用数量和分率的对应关系,根据数量÷分率=单位量,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分数应用题,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全长的 ,第二次截去 米,还剩2.4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题目中有两个分数,但并不全是分率,如果全长是单位1,第二次截去的 米和剩下的2.4米是数量,它们的和对应着绳长的 ,因此 米...

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是什么?
答:分数应用题解题技巧如下:1、找对单位“1”,分数应用题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单位“1”,它是你做题对错与否的首要问题。2、判断道题是属于分数乘法的应用题,还是分数除法的应用题。3、针对分数除法应用题,要找出正确的对应分率。4、列式并进行计算,这一步相对比较简单,只要能进行正确的计算就可以...

分数除法应用题应该怎么教?
答:分数应用题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难点,每次学到这里,都分外谨慎。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法有两种,一种是方程法,一种是算术法。学生不喜欢使用方程法,因为还得写解设,十分麻烦。学生喜欢使用算术法,算术法有两个思路:一是根据数量关系列算式,一是根据量率对应关系列算式。哪种方法好呢?在史宁中教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