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事背后的心理机制

作者&投稿:崔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做好事背后的心理机制,有三种是潜意识层面的需求和表现,一种是自愿积极,主动快乐,感恩享受的。

      第一种是自我价值缺乏和自我安全感低。自我价值缺乏的人通过服务,帮助别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不帮人,不为别人做事就觉得无所适从。比如曾经问过一个母亲,她平常都做些什么?她说在家什么都做呀,给孩子洗衣做饭,接送孩子上学进培训班,给老公做好后勤。当问她以后想做什么时,她又说盼着孩子长大早日结婚,早日帮孩子们带孙子!这样的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只是围着孩子转,没有为自己活一天,生活得没有自我,一直是以为这个家做事来实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还有一种人是看到别人吃苦受罪,就觉得自己在吃苦悲悲切切而去帮助别人,看到流浪的小猫小狗就像是自己无家可归无处着落而施爱心。这些人把自己身上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把别人的境遇投射到自己身上暗自伤神,自我安全感低。

    第二种是控制欲强的人,通过做好事来控制别人。比如一些在家庭中强势且控制欲强的母亲,表面上他为孩子老公解决了一切后顾之忧,把家里的大小事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孩子每天什么心都不需要操,只有好好学习。看似母亲在为这个家庭做了好事,其实是通过做好事来控制孩子,一切都要按照她的安排和要求来做,稍有违背就会雷霆大怒,原形毕露:我为这个家辛辛苦苦付出了这么多,你们不听话,不好好学习,都是没良心,都气我……

第三种是功利主义,帮助别人时有一定的目的。为自己日后有需要时求助别人打基础,如若自己有困难求助而别人不施援手,他就会翻出旧账,说自己当时是如何如何帮助他人,现在自己有求于人啦,别人是陈世美,忘恩负义,没良心,就会很失望,愤怒,生气,甚至反目成仇,这样的人大多心胸狭窄。

      以上这三种人做好事都是心理潜意识层面的表现和需求。往往是做了好事帮助了别人,还留下许多烦恼。

      真正的利他主义者,做好事有同理心,有共情能力,有感同身受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能感受到别人的困难和需求,内心主动自愿快乐的去帮助他人,在做好事过程中享受帮助人的快乐。这样的人内心宽广丰盈,想着别人所需,奉献着自己所能。做好事只是做好事,从来不想着别人的感恩回报,只是在享受助人过程中的快乐和价值。

      这样的人活着洒脱自在,内心平静丰盈,博爱强大,是真智者。

~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心理动机
答:因为你不知道哪里有坏事,你就会是死得很快的那个。因此,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是有一个心理机制在里面的。有人说,做好人难,做坏人容易也是这个原因,做坏人更符合生存利益。但做好人更符合自己的幸福利益,发展利益。还是做个好人吧,因为我们应该有更高一级的追求。

30个实用心理学效应
答: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另外,相对来说,黑夜能够给人一定的伪装空间。在白天的时候,人们往往很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无论面对任何人,总会把自己伪装起来,因为人是群体性、社会性的,在心理学中,这也是一种保护机制。黑夜的时候,人们的感知降到很低,就意味着更加安全,同时,黑夜的空间也让人有了一层...

一个人的警惕性高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2. 敏感度高:他们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感知较为敏感,往往能够注意到他人不易察觉的细节或信息。3. 风险意识:高度警惕性的人更容易察觉和识别潜在的危险和风险,他们可能会对潜在的威胁保持高度警觉。4. 心理防御机制:高度警惕性的人可能会运用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以保护自己免受潜在危险和伤害。然而,...

用两面性造句(大约30个左右)
答:1、任何一件事都具有两面性。 2、万千事物无一具有两面性。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正如人生之路上的“绊脚石”一样,总是阻挡着你的去路。然而,众多的“绊脚石”聚在一起时,便成了人生路上的铺路石了,奠定走向未来的道路。 3、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两面性的,如只看消极的一面,心情...

弗洛伊德心理学实例解析:心理防御机制如何让人不焦虑
答:回答:5、退行这个也是比较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好好的一成年人忽然表现出幼童的行为来,有点类似“扮可怜”,既然自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那就不需要面对那些责任和压力了,顺便还可以获得别人的关照,益处良多。当然这也是无意识行为。当事人自己也没意识到自己有这种退化表现。他就是心态上忽然陷入...

男生很重感情是好事么???
答:心里的落差会产生 在现在这社会,太重感情是好还是坏 这种疑问,这疑问问的是如果我对他人重感情,会有等值的回报吗?如果不求回报,也不会有这样的困惑,在此我不是在推崇去不求回报的付出。这背后的心理机制就是 我想要通过付出对别人的好,索取他人对我的好,这样的讨好行为,放在追求女生上是行...

做管理,关键要懂人的心理
答:如何有效学习和利用管理心理学呢?给大家几点建议:首先, 要有 “ 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 的心态 。根据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所有人的行为背后,都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机制。管理者要转换之前的“问题思维”为“原因思维”,不要总把目光盯在问题上,而是掌握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掌握这些...

烂好人的心理机制是怎样的?
答:3. 烂好人往往难以对他人说“不”,他们不愿意拒绝别人的请求,同时也很害怕向别人提出自己的要求,担心被拒绝。4. 普通的好人会有拾金不昧、捐款等行为,他们会做被人认可的好事,态度温和,有教养。他们不会强迫别人接受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即使对方逞强说不要,他们也不会察觉到,不会强加于人。5...

为什么帮助他人不求回报?
答:还有一种情况是,为别人做了好事,反被别人讥笑,说你是“出风头”。因此,有些同学总结出一句话:“好人做不得。”以后再也不帮助同学,再也不伸出友谊之手。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自私的人。其实,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巨大心理障碍,严重一点还会导致一个人心灵...

为什么感受到别人很喜欢我时自己就很不自在?
答:您这种状况的例子生活中很多,首先不必过分纠结,但可以调整。您的家庭教育,可能父母从小就教育你,不要占别人便宜,不要欠别人的,受这样的观念影响,造成你处事的习惯和模式,是接受了别人的好处就必须马上还回去,否则就不自在,像欠了人家的一样。还有一种深层的心理原因,就是可能你的成长经历中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