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连词的判别

作者&投稿:暴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承接是一个动作后再跟另一个。如你吃完后再出去。吃完饭后才跟着出去,动作有先后。所以强调动作有先后之分就是承接(顺接)。
递进是动作或事件程度、次序、范围、轻重程度加深。如我市教育事业的建设,不仅要注重重点学校学生素质提高,更要注重全市学生的素质提高。(自己编的句子)这里2个事件是程度加深,所以是递进。
总之若是强调动作先后是承接,动作(事件)程度、次序、范围、轻重程度加深是递进,注意是强调,有的句子看起来有动作先后,但强调的是程度加深,所以仍是递进。多查查字典,看看例句,自己细细琢磨琢磨就懂了。

不是

文言文中如何判断“以”是介词还是连词,另外以做连词,如何判断句子前后是什么关系,例如什么承接了等等~

连词是一种虚词, 它不能独立担任句子成分而只起连接词与词,短语与短语以及句与句的作用。连词主要可分为两类: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并列连词用来连接平行的词、词组和分句、句子。从属连词引导的从句可作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等。
介词是一种用来表示词与词, 词与句之间的关系的词。在句中不能单独作句子成分。介词后面一般有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其他词类,短语或从句作它的宾语。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介词词组,在句中作状语,表语,补语或介词宾语。

详细区别如下
一、看能否调换位置。连词“和”的前后两项次序具有双向性,可以对换而其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的前后两项次序具有单向性,不能调换,如果调换与原来的意思就完全不同。如
(1)我和他联系过了。
(2)我和他一起去联系。
第一句“我”和“他”不能对换,如果对换就变成了“他和我联系过了”,同原来的意思完全不同,可见这句中的“和”是介词。
第二句“我”和“他”可以对换,说成“他和我一起去联系过了”而意思不变,可见这句中的“和”是连词。
二、看能否插入状语,连词“和”前不可以插入状语,介词“前”可以插入状语。如
(1) 我和他讲了许多话,他就是不听。
(2) 会上,我和他都讲了许多话。
第一句“和”前可以插入修饰成分,成为“我已经和他讲了许多话,他就是不听”,语法正确,完全正确,是介词。
第二句中“和”前以不能插入介词成与,如果说我“会上我已经和他都讲了许多话”就不通了,只能说“会上,我和他都已经讲了许多话”,可见这句中的“和”是连词。
三、看能否出现在句首或某个成分的开头。连词“和”不能出现在句首,介词“和”在一定的语境中有可能出现在句首。如:
(1)……和你相比不差得远。
(2)小王和老赵都去。
第一句“和”,前略的内容是就说话人一方针对听话人一方这个特定的语境而省略的,其句子意思显而易见,读来不会使人产生歧义,所以这个句首的“和”是介词。
第二句“和”前的小王不可省略,否则“和老赵都去”的人是谁交代不明,可见这句中的“和”是连词。
四、看能否省略“和”,用顿号来代替。连词“和”可以省略,用顿号代替,介词“和”则不能。如:
(1) 老刘和小李比高低。
(2) 那里有工人、农民和解放军指战员。
第一句中“和”不能省略,用顿号代替,如说成“老刘、小李比高低”表义不明且语法也有错误,可见这句“和”是介词。
第二句中“和”可以省略,用顿号代替后仍表示几个词语间的并列关系,其意思没有变,是连词。

一般考试练习中用第一条就够了,我就是这样做的,正确率很高哦

至于怎么判断句子的前后关系,那要结合语境及内在逻辑关系,如果你熟悉“而”字的用法的话,那是很简单了,因为他们2个基本一样的用法,只是“以”不能用于表转折,此外,表因果的位置不同,“以”在前,学习要联系,变通,这两个字记住一个就相当于掌握了两个

具体例子(已掌握基本连词用法为前提)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看这个句子,以的前后是两个形容词,则立刻想到可能的用法即表弟进,并列,或修饰,再根据语境,或者将这三个意思代入理解,一发现是表并列的,可译为“而”“又”等,或者省略

2.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的这一动作行为是拥火的目的或结果,可知是承接或修饰,但这两个的区别我一想也是分不清的我往往是认为修饰的,承接的很难区别,呵呵,不好意思,我啊,就是多背承接的例子了,这个就是承接的

3.作《师说》以遗之
这句就很明显了,作《师说》的目的是留给别人,即表目的的连词

4.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结构上以与而对应,这个句子是对偶句,知道而的用法即是以的用法了。这是个典型的状语+中心语的句子,即是表修饰的

5.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
看句子结构,以的前后是分居,排除介词的用法
,晋侯秦伯围郑,主谓宾都有了句子完整,是个复合句再看逻辑关系,易知后文是解释前文的,因此“以”是表因果的连词

从语法层面来说,承接与修饰分属于并列与偏正类关系,但在形式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也较容易混淆。承接关系是指前后两个词有先后顺序上的关系,修饰关系是指前面的词有表示性状、情态、工具、方式、伴随性动作等意义。如“开门进来”是承接关系。“哈哈大笑”、“笑着说”、“过得很好”的修饰关系。
文言文中的情形也一样。因为语法关系的界定是现代的,汉语言稳定性极强,数千年没有多大变化,对语言现象的描述,古今差异也不大。
“拔剑撞而破之”用“而”连接两个连贯紧凑的动作,是承接关系。“弃甲曳兵而走”一句中“弃甲曳兵”语意较虚,主要表现逃兵狼狈逃窜的情形,在语意上与“走”也没有先后的必然性,所以可以理解为修饰关系。
“以”字情况也基本相同。

文言文连词的判别
答:承接是一个动作后再跟另一个。如你吃完后再出去。吃完饭后才跟着出去,动作有先后。所以强调动作有先后之分就是承接(顺接)。递进是动作或事件程度、次序、范围、轻重程度加深。如我市教育事业的建设,不仅要注重重点学校学生素质提高,更要注重全市学生的素质提高。(自己编的句子)这里2个事件是程度...

怎么区分文言文里的介词和连词?完全不明白,求解
答:介词一般是于,连词是而, 有两个是看具体成分:以,焉 连词是连接两个句子成分,介词是在……,比如常在于险远,经常在险峻高远的地方,这里的于:在,介词,表方位处所…

文言文连词的用法
答:1. 文言文中连词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一)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二)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三)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

文言文中怎样判断一个词它是连词还是顺接
答:首先说明一下,顺接的前提条件是连词。然后连词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顺接是前后没有转折关系,时间上有先后的两个,一般是动词。可以翻译成“并且”或不翻译。转接是前后转折关系,可以翻译成“但是”“却”。

文言文中有那些连词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都有哪些?每一个该怎么用?_百度...
答:并列关系连词:与、既、同、及、而、况、乃至等.承接关系连词:则、乃、就、而、便、如、等.转折关系连词:却、而、致等.因果关系连词:因、是故、以致等.选择关系连词:或、抑、非…即等.假设关系连词:若、譬等.比较关系连词:如、同、不及;与其…不如、若…则、等.递进关系连词:况、并...

文言文中介词和连词怎么区别?
答:和英语语法相似 简单的说 最主要的区别是 介词只在后边有一个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名词,一般会做主语 求采纳

文言文中主要的连词有哪些?
答:3.转折关系连词:却、而、致等.4.因果关系连词:因、是故、以致等.5.选择关系连词:或、抑、非…即等.6.假设关系连词:若、譬等.7.比较关系连词:如、同、不及;与其…不如、若…则、等.8.递进关系连词:况、并、且等.9.目的关系连词:以、以便、等.详细解释:1. 缀辞;缀文。南朝 宋...

语文文言文怎么判断 实词是介词 还是连词 ?于以之因 等等...
答:可以从意思上来翻译,得出是介词还是连词。比如,忧者以乐 以就是因此的意思所以是介词。还可以从句式上翻译,如于+地点就是在那那那的意思,就是介词在的意思。之一般介词和连词较少,主要是助词 的 和代词。重要的还是要多积累,时间长了就会了,没什么太大的技巧,可以买一本古汉语词典,遇到...

文言虚词“以”解释为“因为”时如何判别其词性是介词还是连词
答:首先,我们要明确现代汉语的“介词”和“连词”的意义,介词跟名词组成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放在动词前面),而连词则起连接作用。我们看下面的例句: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耶? 因为 《廉颇蔺相如列传》2.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信陵君窃符救赵》)你看看这两...

连词与的用法文言文
答:2. 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与“与”是介词用法还是连词用法 介词是介绍并引出人物的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与它后面的名词或代词组成介词结构(又称介宾结构、介词短语或介宾短语),一般作整个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连词是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这两个成分一般是名词或代词,也可以是动词或形容词等其他词语。 二者的区别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