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作者&投稿:佘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一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红船精神和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促进公民文明行为,提升社会文明水平,打造文化文明高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四条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筹推进本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具体负责本区域内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第五条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他组织和公民应当积极支持和参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

  国家公职人员、教育工作者、社会公众人物和文明单位员工应当在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

  鼓励设立民间道德奖项。第六条 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公共文明行为公约。

  市、县(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业主公约、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

  公民应当自觉遵守公共文明行为公约以及有关行为规范。第七条 鼓励见义勇为。

  鼓励具备急救专业资格的公民对急危重患者按照操作规范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其紧急现场救护行为受法律保护。第八条 鼓励无偿献血和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遗体、人体器官(组织)的行为。第九条 鼓励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和依法设立志愿服务组织。

  鼓励扶贫、助学、救孤、赈灾等慈善公益活动。第十条 禁止下列不文明行为:

  (一)从建筑物、车辆上向外抛撒垃圾以及其他废弃物;

  (二)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浏览手持电子设备、嬉闹;

  (三)不按公共停车泊位标识方向停放或者越线停放机动车;

  (四)妨碍他人使用机动车公共充电桩;
  (五)机动车进入绿道,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以外的非机动车进入步行绿道;

  (六)在医院、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公共场所喧哗;

  (七)在法律、法规以及规章规定的禁止吸烟区域和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吸烟区域吸烟;

  (八)在城市住宅小区公共区域堆放物品;

  (九)在城市绿地内攀爬树木。第十一条 互联网租赁非机动车经营者应当科学、有序投放车辆,采用设置电子围栏等技术规范停放秩序。

  公民应当规范停放互联网租赁非机动车。第十二条 每日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禁止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必须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

  前款规定的夜间作业,应当提前三日向附近居民公告。

  中考、高考期间,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装修活动作出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性规定,并提前七日向社会公告。第十三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工作部门应当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完善下列设施:

  (一)公共交通工具、交通标志标线、电子监控等交通设施;

  (二)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停车泊位等市政设施;

  (三)公共厕所、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和污水收集处理等环卫设施;

  (四)盲道、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

  (五)其他与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有关的设施。

  前款规定的设施,管理方应当加强日常检查,保证设施完好、整洁有序。第十四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志愿服务保障和激励机制,完善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嘉许回馈等制度,维护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第十五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对生活有困难的文明行为先进人物予以优先帮扶。第十六条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有关部门共同参与、协同配合的不文明行为信息共享和执法合作工作机制。

  教育、公安、民政、生态环境、建设、交通运输、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市场监督管理、城市管理等部门应当完善日常监督检查、投诉举报、教育指导、奖励惩戒等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制止、查处不文明行为。

交警实行人性化执法,对道路参与者而言是利还是弊?~

相信不少驾驶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躲过拥挤的道路后,千辛万苦回到公司或住址附近,却发现平时停车的停车场没有空余的位置。而在马路边上,却有一些相对较宽的空间可以停放;抱着侥幸的心理,于是将爱车停入其中。结果没多久,车辆前挡风玻璃就被贴着罚单,又或者是刚把车子停下,人还没下车就碰巧遇上交警叔叔巡查路过,结果又是一张罚单。

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道路环境愈发拥挤,想要找到停车位的难度可以说是越来越严峻。因为停车而吃罚单的状况也多了起来,但在不久前,湖南省就曾推出了“违停提醒”系统,当车主接到电话通知三分钟内开走,将免于受到违停处罚,不少车主和网友对此各有看法,究竟处罚是应该人性化处理,还是应该按章办事?

以往,驾驶者或车主在面对违法停车等一些状况时,交警在巡查的过程中基本按章办事。不管车主是因为紧急状况而无意为之,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贪图方便,一概按照交通法规的条文来进行处罚。

这样一方面体现了法律法规的地位,同时也是寄望对车主进行处罚后,能让其有所领悟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诚然,部分车主的违停不仅会给道路交通秩序带来影响,且会影响到道路安全。但有些情况,车主却是由于对该地不熟悉,或者标识不明显,误将禁止停车的地方看作是停车位,从而导致违停的发生,对于这一类车主来说,按章办事的处罚似乎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正因为有不少违停的发生是属于后者,因此交警部门在执法的时候往往还是会有适当的宽容度。比如说贴出“空白罚单”以示警告,如此一来既尊重违停车主的权利,同时也依法处理道路交通事务,一举两得。

按章处罚的是法律赋予交警部门执法的权利,但相对强硬的手段容易让车主误认为这是当值交警的针对行为,某程度上加重了车主和交警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按照法律法规依法处理,另一方面则认为是无奈之举,应该得到理解。

而人性化执法的出现,的确减少了车主与交警部门之间的误解,将焦点回归到违章行为本身。但是,此前有报道透露,目前严抓的酒驾处罚尺度有所放宽,从刑事拘留改为学习+发朋友圈曝光自己行为的方式进行处理。

笔者认为,人性化执法应该按照其违法行为的种类、影响的大小来衡量。诸如最近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了一条《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穿道路时浏览手持电子设备或者嬉闹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这样一类以教育为主、危害程度相对较低的交通违章行为,反而适合“曝光+教育”的处理方式。一方面能让违法当事人敢于在朋友圈面对、认识自己的错误行为;再者给予当事人改正的机会,避免再犯。

但是诸如酒驾、危险驾驶、乱用远光灯、占用应急车道等违章行为,更应该是以大力度、当场处罚的方式对驾驶者进行教育或依法处理,毕竟车辆行驶在路上,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事故,并非侥幸就能避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没有。嘉兴嘉善电子眼分布图,嘉善违章摄像头分布图上没有这一地点的标注。按照《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规定,不按公共停车泊位标识方向停放或者越线停放机动车,也有相应的规范和明确的处罚标准。

广东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及相关活动。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符合社会主义道德...

政策关于贯彻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情况报告
答:各地各部门利用每周学习日开展荆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活动。坚持将学习宣传《条例》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内容,对条例内容进行解读学习,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形成领导干部领导学、原本集中学、学用结合深入学习的浓厚氛围。 2.广泛开展社会宣传。一是组织动员各地各部门利用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

咸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公序良俗,推动社会进步的行为。第三条 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遵循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长效机制。第四条 市、县(市、区)...

条例中规定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坚持什么的原则
答:《条例》中规定,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奖惩结合、系统推进的原则。郑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是2018年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条例。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推进城乡文明建设,根据有关...

宣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益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及其相关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倡导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党委...

吕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恪守社会主义道德,维护公序良俗,促进社会进步的行为。第三条 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应当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遵循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奖惩并举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第四条 市...

河北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社会进步,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及其相关工作。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定,...

景德镇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引导和促进文明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建设文明瓷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活动及其相关工作。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维护...

十堰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答: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和引导公民行为,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文明行为促进工作。本条例所称文明行为,是指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