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第四次加码楼市调控,上半年相城区房价涨幅22.74% 返乡置业对郑州房价行情的影响有哪些?

作者&投稿:万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河南省开封市的楼市限售经历了放松、取消放松之后,7月24日晚间,苏州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工作意见》,在土地出让、居民购房政策、住房信贷税收等方面进一步收紧楼市调控。特别是限售范围扩大为苏州市6区,统一新房限售3年,二手房限售5年。《工作意见》从7月25日正式实施。这也是苏州年内第四次加码调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苏州此次政策发布,略超乎市场预期。因为今年以来苏州已经出台了较为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此次加码,和此前开封松绑限售政策叫停类似,即房住不炒依然是今年下半年的政策逻辑。相关市场参与主体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稳定市场的重要性。而类似政策出台,对后续继续管控投资投机需求和稳预期等能形成较好的条件。

限售范围扩大

具体看,《工作意见》规定,苏州市区范围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含已经取得预售许可尚未开始网签的项目),购房人自取得不动产权证之日起满3年后方可转让;二手住房通过市场交易购房人新取得不动产权证满5年后方可转让。

此次,政策将限售范围扩大为苏州市区,即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范围内的新建商品住房、二手住房实施限制转让措施,且不分区域统一新房限售3年,二手房限售5年。

《工作意见》明确,对买卖双方已完成草签并已提交限购核查的、买卖双方已签订认购协议或购房合同并能提供已支付房款(含定金、首付款或部分房款)的银行、支付宝、微信转账凭证原件,且在2019年9月30日前将上述材料提交交易管理部门备案的,仍按原政策执行。

非户籍居民家庭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范围内申请购买第1套住房时,应提供自购房之日起前3年内在苏州市范围内连续缴纳2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社保及个人所得税缴纳范围是指在苏州大市范围内,包括苏州市区及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等范围。

此前,苏州要求,非苏州市户籍居民家庭提供两年内在苏州市区、昆山市、太仓市累计一年纳税或社保证明,即可购买首套房。

严跃进指出,限售范围扩大是苏州当前政策明显收紧的地方。对于一些苏州的炒房者来说,这两年的房屋流动性会明显减少,这有助于打击各类购房套现的行为。对居民购房政策的调整中,把昆山和太仓都纳入到严格限购的范围,和炒房者这两年在此类购房市场炒作等有关,政策收紧意味着购房的要求更高,有助于打击炒房需求。

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占比

同时,苏州加强房地产信贷宏观审慎管理。在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基础上,金融监管部门联合督促银行机构将新增贷款中房地产贷款占比控制在合理水平;对明显存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的,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加大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土地增值税预征和清算环节管理力度,实施预售备案价格预警线管理。全面应用房地产价格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合同监管和税收征管。

这意味着,在保障苏州居民首套房信贷资金和本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合理信贷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政府将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占比,对房地产贷款集中度过高和增速过快的银行机构进行监管提示。苏州继续严格执行现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明显存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不审慎放贷的银行机构,依法依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

此外,今年苏州确定了市区住宅用地计划供应面积为6000亩(其中政策性住房用地不少于1800亩)。《工作意见》提出加大土地供应保障力度,严格执行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保障土地市场供需适度。

严格施行购地自有资金申报核查制度,竞买企业应说明购地资金来源并作出承诺。住宅用地出让竞买保证金调整为30%~50%区间设置,具体在出让公告中设定。如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前发现竞得人申报自有资金情况不实的,取消竞得资格并没收保证金;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发现受让人申报自有资金情况不实的,终止出让合同并没收定金,并将相关违法违规行为纳入企业诚信系统。

住宅用地鼓励实行“限房价、限地价”出让方式,在苏州现有的“一次报价”公开出让方式基础上,根据市场情况,明确出让地块所建商品房价格要求,引导竞买人审慎理性报价。

严跃进表示,从拿地的管控看,强调了购地自有资金申报核查秩序,这实际上是为了防范违规资金进入到购地市场。苏州此次出台的楼市调控政策,充分体现了房地产长效发展的导向,也体现了当前对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政策思路,对于打击投资投机需求、促进市场平稳发展等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5月曾三次出手调控楼市

今年5月,苏州曾三次出手调控楼市,当时就针对限售、土地供应等作出调整。

今年5月11日,苏州在苏州工业园区全域、苏州高新区部分重点区域,新房限售3年;苏州工业园区全域二手房,限售5年。在苏州工业园区全域内,新取得预(销)售许可的商品住房,实行人才优先购买政策。

5月16日,苏州再次调整工业园区新购住房的学位政策,“五年一学位”调整为“九年一学位”,同一家庭多名子女不受限制,政策当天起执行。

5月17日,苏州吴江区发布《关于吴地网(2019)7号公告地块挂牌出让的补充公告》,该宗地块的市场指导总价、网上竞价中止价格及一次性报价全部降低。

澎湃新闻了解到,5月24日,江苏省苏州市政府联合住建局、发改委、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召集30余家地产商召开苏州房地产行业座谈会。会议称,如苏州楼市的几大指标得不到控制,7月后调控会即刻加码,包括扩大限售范围,提高外地人购房需要的社保门槛等。与此同时,苏州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政策已经形成方案,待上报住建部,长效调控机制实施后阶段调措施不取消,一切以重要考核指标要求为准。

上述座谈会的背景是,今年一季度以来,苏州市土地市场过热、一二手房价格出现倒挂,4月底房地产价格指数提高5%,已超过苏州全年调控目标5%的界限。住建部也因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价格指数累计涨幅较大,对苏州进行了预警提示。此次《工作意见》提到,近年来苏州市房地产市场具有变化快、周期短的特点。

易居研究院中国百城房价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苏州市各区房价环比均有一定程度涨幅,其中苏州原本房价较低的相城区均价达到23359元/平方米,环比涨幅22.74%,与苏州高新区成交均价23692元/平方米相差无几;苏州工业园区房价成交均价环比涨幅近9%。



柳州沃海置业开发的房价品质怎么样,刘加海实力怎么样~

一个无赖、失信的企业家,大家可以搜索柳州南债首座,今天已经第5年了,还没有得交叉,房子的质量堪忧,到现在房开还想着各种办法压榨我们业务,大家买房一定要擦亮眼睛了,刘加海的房子别买了

临近年底,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声音逐渐多了起来。也有不少关于取消限购、限价的传言。一时间,搞得很多购房者辨不清真假,是否出手买房也拿不定主意。

其实现在购房者的心理并不难理解。在房价连续上涨40个月之后,依然到达高点。在这个时候买房,既有可能成为高房价的接盘侠,并且有房价下跌造成资产损失的风险。但是如果不买房的话,又担心未来房价仍会持续涨下去。更为关键的是,很多购房者是刚需的,到了要买房的时候,根本就拖不得。
那么,现在到底是房地产市场的拐点已经到来,还是说房价继续上涨呢?咱们不妨从以下几点来分析一下。
首先,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讲,现阶段供求的局面已经得到了缓解。之所以供求得到缓解,除了供给略有增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需求的减少。通过成交量不难看出,原本房地产市场传统的旺季“金九银十”已经名不符实,九十月份楼市成交量明显下滑。因此,通过供需关系的角度来看,房价已经具备了回落的条件。

其次,是开发商资金的情况。据业内人士分析,临近年底,很多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显著增加。接下来,“促回款、稳现金”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常态。一方面,开发商会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在年底前快速回款另一方面,在房地产市场预期不振的情况下,提早抢占市场,避开大批限价房的入市。
第三,则是住建部回应取消限购、限价以及楼市调控放松的传言,明确表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楼市调控不会放松,原本大家担心,在实体经济不景气,如果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下行期的话,可能对全国经济造成冲击。因此,国家可能通过放松调控,来提振房地产市场,以此来应对经济形势的恶化。但是,住建部的在此刻重申楼市调控不动摇,表明了国家并不担心房价下跌对于经济的影响。也就是说,即使房价下跌,造成的损失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通过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年底之前全国房价迎来回落的可能性很大。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房价是否会大幅下跌呢?
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完全不存在的。原因正是上面说的,经济形势的不乐观,不允许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波动。现阶段的楼市调控,还是以稳定房地产市场为主,既要防止房价上涨,又要避免房价大跌对经济造成冲击。虽然很多城市的房价存在虚高的现象,房价有泡沫,但是楼市调控并不是为了刺破泡沫,而是在挤泡沫。
总的来看,有购房需求的,可以考虑在年底前入手。

8月各地楼市新政频打“补丁” 新一轮加码调控已在路上?
答:相关分析人士也认为,重点城市楼市进入新一轮密集调控周期,调控力度更大,内容更加精细化,调控次数倾向于更高频次,哪里有漏洞,“打补丁”式调控必然追上,这也是本轮调控趋于高频化的一大原因。比如,2021年至今,成都已经出台了6次新政,上海更是连番9次加码。在李宇嘉看来,在房地产政策方面,金融...

7月以来已有逾30城收紧楼市政策
答:也有部分城市收紧信贷,提高首付比例等。12月楼市调控继续从严,多城加码楼市调控 仅12月上半月就有多个城市加码楼市调控。12月1日,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方微信号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通知》明确调整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商业贷款首付比例以及调整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同时加强商品房...

房价走势?
答: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等机构日前发布了《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该研究报告指出,在楼市新政持续的基础上,货币政策的调整以及楼市调控加码,明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资金链将出现严重问题,房价将出现接近20%的下滑,预计明年3月至4月是楼市全面调整的时点。微观一点看,中国房地产业的暴利时代尚未结束,地产...

东莞楼市调控政策加码的历史是怎样的?
答:要加强与土地、金融、财税等部门联动,加强新建住宅价格监管和二手房交易管控,研究补齐现有政策在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同时,加快制定适合东莞的“一城一策”工作方案,待报国务院备案后正式实施。值得一提的是,4月11日这次加码的楼市调控,其实并不是2021年东莞的第一次。东莞...

下半年楼市调控力度将会更加严格吗?
答: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预计楼市调控力度将全面超过上半年,“特别是从7月初开始,多个城市开始全面加码调控,预计楼市升级的调控政策内容将不断出现,而从住建部等多部门开始的政策监管将是下半年市场的主要特征,包括市场的平稳将在政策推动下逐渐出现。”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第6轮住建部开始主导的多部委调控...

以稳为主 7月楼市调控逾40次
答:7月,四个加码调控政策的典型城市中,苏州5月因房价涨幅过大被住建部点名预警,洛阳为6月全国新房涨幅第一城市,呼和浩特则连续8个月二手房涨幅领跑全国,宁波由于近期浙江省批复前湾新区,部分房企开始借机炒作房源紧缺的市场氛围。苏州是上半年政策调控最典型的城市。克而瑞地产中心统计数据显示,3月苏州...

杭州楼市新政:假离婚都无法立即买房 未婚能认定“无房家庭”
答: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长三角城市楼市政策明显升级,在杭州这次楼市新政发布之前,无锡、宁波等地已加码调控。长三角楼市调控频打补丁背后,是很多城市楼市出现过热苗头,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杭州共出现5次“万人摇”。堵漏洞,打补丁后如何影响购房者?记者发现,在一些城市,通过“假离婚”获得...

新一轮调控“加码”来袭 政策微调下楼市仍将以稳为主
答: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加码”楼市调控的背景是,其房价已领涨全国半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70城房价指数显示,5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以24.4%的同比涨幅和环比2%的涨幅均位居全国第一。而实际上,自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已连续6个月同比涨幅位居全国第一...

新一轮调控“加码”来袭 政策微调下楼市仍将以稳为主
答:值得注意的是,西安“加码”楼市调控的背景是,其房价已领涨全国半年。6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70城房价指数显示,5月份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以24.4%的同比涨幅和环比2%的涨幅均位居全国第一。而实际上,自2018年12月到2019年5月,西安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已连续6个月同比涨幅位居全国第一...

下半年中国27城收紧楼市调控 微调加码或成调控重点
答: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下半年以来开启的中国楼市调控“收紧潮”仍在持续。观察认为,此轮调控多是针对局部楼市过热的快速反应,因此政策多以微调加码为主,此前被约谈的城市普遍出台调控新政。资料图:航拍南京雨花台区一处楼盘。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资料图:航拍南京雨花台区一处楼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