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六尘,十二因缘. 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

作者&投稿:不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六根: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身(触觉)意(感觉),又称内六根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对应“六根”,例如色对眼、声对耳),又称外六境
十二因缘(感果名为“因”,助因为“缘”;“因”为能生之种,“缘”为助生之机,辗转感果,互相由藉故合称“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白缘生缘灭的实相,也就是愚痴的意思
2、行:能造作、能牵引三界的身口意三业力量为“行”
3、识 :由于过去世的无明造业,因此有了今生的生命,而在投胎之初的一念,名为“识”
4、名色 :“名”是受想行识的精神,“色”是物质的肉体。
5、六入:即眼耳鼻舌身意之内六根,有传达色声香味触法外六境的机能
6、触:六根接触六境所生起的主观感觉
7、受:即对各种状况的境物和人事所产生的不同感受
8、对所欲增生起渴爱的贪念,称为爱。爱是生死的根本,贪爱增上则成“取”,以取为级表现于行动者为“有”,断而有“生”与“老死”之生死轮回
9、取:以自我为中心,对所有事物不顾一切的攀缘追求
10、有:分“业有”和“生有”。身口意对周围因喜、恶而产生的活动,为“业有”;经过一度活动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着一种力量,称“生有”
11、生:诞生
12、老死

关于这些基本教义,我们可以先读小乘经典
下面援引我们大德吴信如居士的当机开示

如果能明基础,那么入大乘就容易了
(另外,我以前的总结整理虽然全面,但是较杂,
这里就不引用了)

吴信如
http://www.ebud.net/book/readari.asp?no=60882
佛教基本教义之
五、三科
在佛教中有三种最常用的,以人为中心对一切事物的分类方法,叫做“三科”,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这是学习佛教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一)五蕴(五阴)
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也称五阴)。蕴有积聚、类别义,即色等五蕴都是因缘和合(积聚)而生的类别不同的五种事物。前一色蕴,概括了我们所说的物质世界;后四蕴心法,概括了我们所说的精神世界。
1.色蕴
色蕴,指一切有质碍的外境。这里的色,不是指青、黄、赤、白等颜色,而是一个概括了一切物质的专有名词。色蕴是由地、水、火、风四大造成。地大以坚硬为性,水大以流湿为性,火大以温热为性,风大以流动为性。这四大也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地、水、火、风,而是起造一切色法的基本要素,略近于现代科学上所说的质力。
2.受蕴
受蕴,受是领纳义,指心在领取纳受所缘境界生起的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3.想蕴
想蕴,想是聚像义,指取着于感受的印象而产生的概念。
4.行蕴
行蕴,行是造作义,指除去受、想之外其它一切思想活动,因念念不住地迁流变化着,所以称之为行。
5.识蕴
识蕴,识是了别义,指了别外境的各种认识活动的本体。
(二)十二处(十二入)
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六根)与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六境)。
1.六根(外六处)
十二处中,眼、耳、鼻、舌、身、意又称为“六根”,或“内六处”,指能取受相应的六境、生长相应六识的六种功能,如眼处(即眼根)是指神觉能力与视觉器官,其它五处以此类推。
2.六境(六尘)(内六处)
色、声、香、味、触、法又称为“六境”,又称“六尘”,或“外六处”,指眼等六根分别能够感觉认识的六种对象。这里“法”可以指人的意识的一切认识对象。
(三)十八界
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里“界”可以理解为界限、种类。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的合称。
六识,前面讲的六根、六境(六尘),“识”是缘根与境(尘)产生的,如原始经典上说的“缘眼与色,而生眼识”,以此类推,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佛典中说此三科的意趣略有三种:
第一种是因为众生愚执不同。对于愚执心法的众生,则说五蕴,除色蕴以外,另开心法四蕴,于心法诸相较为详细;对于愚执色法的众生,则说十二处,除意、法二处外,其余十处皆是色法,于色法诸相较为详细;对于愚执色、心二法的众生,则说十八界,于色心二法诸相均为详细。
第二种是由于众生根器不同。对于利根略说法义便能了解,故说五蕴法门;对于中根需对法义稍加开演才能受益,故说十二处法门;对于钝根,必须广说才能了解法义,故说十八界。
第三种是由于众生乐欲不同。对于乐略说的众生,说五蕴;对于乐中说者,说十二处;对于乐广说者,说十八界。

六、十二因缘
亦称十二缘起、十二有支等,是佛教对众生“三世轮回”流转的缘起的一种具体描述,包括有十二支: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支的缘起关系是:
(一)无明缘行(即以无明为缘引起行。下同)
这里“无明”是相对于智慧而言,特指不知道缘起性空道理的愚执,是众生的根本烦恼。“行”是指由无明所发动的招感果报的身、语、意三业。“无明缘行”,即由于众生不明白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做出招感果报的身、语、意三业。
(二)行缘识
这里“识”简单说就是众生在父精母卵结合时前往受胎的那一心念。佛教认为一个胎儿的产生不仅仅是父精母卵的结合,它真正的种子(亲因)是这个“识”的介入,父精母卵只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外缘。“行缘识”,即依照过去的业行的牵引,“识”即入现世相应的胞胎中受生。
(三)识缘名色
“名色”即受胎后的父精母卵与“识”发展成“身”、“心”两者,此时还未形成六根。“名”即心,以无形故以“名”称之。“色”即身。“识缘名色”,指由识介入受精卵而形成的生命体,在六根尚未完备这一发展过程。
(四)名色缘六处
“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名色缘六处”,指胎儿由身心的发展已产生六根至出生前的这一过程。 (五)六处缘触
“触”指六根具足的胎儿出生后,开始接触六境而产生的感受,此时尚未识别苦乐。相当于二三岁的幼儿阶段。
(六)触缘受
“受”指由于触觉而生的苦、乐、不苦不乐的感受。这相当于四五岁到十四五岁的儿童时期。
(七)受缘爱
“受”指由苦乐等感受而生起的对世俗的贪爱执着。这相当于十六七岁以后的青年时期。
(八)爱缘取
“取”指由贪欲旺盛而产生的种种身、语、意的行为,狂热地追求与执取可供享乐的东西。这相当于人的成年阶段。
(九)取缘有
这里的“有”即业,指由于贪爱执着的种种思想行为必然作为业因而在今生来世产生果报的作用。
(十)有缘生
以“有”(现世的业行)为缘,必然导致“识”于来世投胎再生。
(十一)生缘老死
生活在无明之中的众生,有生必然有老、死等苦果。
佛教中将十二因缘与轮回相配,有“三世两重因果”的说法。十二支中,无明、行二支是过去世的二因,其次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五果,以此说明过去世与现在世的一重因果;再次,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二因,最后生、老死二支是未来世的二果,以此说明现在世与未来世的一重因果。
在这以十二因缘说明的三世之中,于过去世,以无明和业行进行了概述;于现在世,首先以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概述了由精卵识结合而成的生命体至少年时期的发展过程,接着以爱、取、有三支概述了成年人生活的主要内容;于未来世,以生、老死二支概述了人一生的流转性。
十二因缘是佛教对于情界(一切众生)缘起的一个精辟的概括,特别是在这十二因缘中将无明做为起始,显示了佛教强调智慧、觉悟的特色。
对于十二因缘,佛教修行中归纳出了四种观法(即修持方法):
第一种是杂染顺观,即从无明缘行、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
第二种是杂染逆观,即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 第三种是清净顺观,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
第四种是清净逆观,即从老死灭是由生灭故等,逆次而观成正觉之真理。
十二因缘为缘觉乘教义的宗纲,说明生死流转之因及出离生死之道,可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即顺着十二有支的次第,观生死流转的因果。还灭门,也叫做“逆生死观”,即依“此灭故彼灭”的法则,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由此得出结论,只要灭掉无明,则出离生死,臻于涅盘。
...............

愿此供养,利益人天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十二因缘中,互相依赖而有,只要其中一处灭,就一切都灭。

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谓身、口、意三者所起作用之业也。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心根、意根,谓此六官能生六识之根,故谓六根。六尘者:色、声、香、味、触、法,谓此六境,能由六根而染尘污,故谓六尘也。

眼耳鼻舌身意是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六尘
http://fangfe.blogchina.com/

什么是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十八界,十二因缘~

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根有能生的意思,也就是说六根能生六识。
“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是六根所缘的外境,因能染污人们的心灵,所以叫六尘。
“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对六尘而产生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就是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
五蕴
(一)色蕴(梵ru^pa -skandha ),即一切色法之类聚。
(二)受蕴(梵vedana^ -skandha ),苦、乐、舍、眼触等所生之诸受。
(三)想蕴(梵sam!jn~a^ -skandha ),眼触等所生之诸想。
(四)行蕴(梵sam!ska^ra -skandha ),除色、受、想、识外之一切有为法,亦即意志与心之作用。
(五)识蕴(梵vijn~a^na -skandha ),即眼识等诸识之各类聚。
十二因缘
什么叫做十二因缘呢?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一、无明:指人们心中无明烦恼,晦昧空境,无所明了,昏扰扰相,以为心性最初一念叫做生相无明,无明是粗细烦恼迷惑妄心,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的根源。同时也是涅槃解脱,菩提寂静的根本。《楞严经》对于真妄二种根本道理,讲得十分透彻。
无明烦恼
二、行:行是业行,因为有了无明迷惑妄心,所以于诸法本来无我妄执有我,本来无法可得,妄执有法。因有我法二执,就起惑造业,就有了业行。无明缘行,是过去惑业的因。
三、识:一刹那之间在父母面前,看到现前欲境,就生起一念爱心,为受生的种子,纳于父精母血之中,而为胞胎。
四、名色:指心法与父精母血的色法,和合成为我们的身心。
五、六入:六入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入。
六、触:三和合是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和触对六尘境界。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环境的好坏,就会联系到我们根的感受,所以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孟母,她为什么要选择邻居呢?这都是充分表明了客观的环境,对我们人主观的意识是起极大的作用。我们经常能够亲近高贤、或大善知识,时时受到至理嘉言的薰陶,那一定是天天向上,步步前进。如果因缘成熟,经常能在名山古刹清净道场,安心居住,时时刻刻常受佛教的薰陶,即能:‘名山久住道心生。’清净佛地,因缘殊胜。对于所触的环境《遗教经》说:‘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于五欲,譬如放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又如恶马,不加控制,将牵人坠于坑阱。’能够把住这个触的大关,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七、受:根尘相互触对,一定就会接受所触对的尘境,譬如我们的耳根,对声尘,就会接受各种声音,如笙箫鼓乐,同时演奏,我们就会同时接受,而且层次分明,清楚明白。以上识、名色,六入、触、受,是现在世的五支苦果。
八、爱:爱是贪爱,六根既然领受六尘,对于所接之境,妄生思量分别,对于称意的就欢喜,便生贪爱之心,不称意的就生烦恼厌恶之心。这个贪爱和厌恶之心,它是众生六道轮回的生死根源,发心学佛修行,就是要修这个妄想心。《金刚经》说: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也就是用金刚般若妙智来回光返照降伏妄想。要令它对境不生爱染之心,不起分别之念,心如枯木寒灰,意似寒潭死水,一念不生,万虑俱寂,这就是‘一刀斩断烦恼因,双脚踢开业障苦’。记得古德说:‘铁牛哪怕狮子吼,恰似木人看花鸟,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这里最为吃紧的是无心二字,就是六根对六尘不生贪爱之心,一心念佛或照顾话头,就能降伏其心。日久月深,功夫自然成熟。古人赞无尽意菩萨说:‘世界无边尘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是故我名无尽意。’说明爱的作用很大,爱有喜、怒、哀、乐、爱、恶、欲的七种情念。一、喜,成就我所爱的,心中就欢喜。二、怒,夺了我所爱的,心中就要发怒。三、哀,失去我爱的,心中就生悲哀。四、乐,得到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快乐。五、爱,一切环境,对我有利的,心中就生起贪爱,贪得无厌的妄念。六、恶,违背我所爱的,心中就生厌恶。七、欲,顺从我所爱的,心中就生贪欲。依此看来,爱的确是生死的根本,烦恼的首恶。古人说:‘踏断脚下红丝线,跳出红莲大火坑’。什么是脚下红丝线?就是这个爱字。
九、取:既爱了所贪的五欲境界,就想尽办法把它攫取过来,随心所欲的为我享受,多多益善,贪得无厌,毫无疑问,就会做出种种恶业,如果感到违反我所贪爱的环境,就横生忿恨,不顾一切,任意胡为做出许多罪业,所以说取是罪魁祸首,我们要时刻把住这个取的关口,能够断除烦恼因。可以免受生死苦,这个取和上面的爱以及最初的无明,这三支叫做烦恼的迷惑因。
十、有:有就是因果不昧的有,对于所爱之境,将其取来,对不爱之境,把它舍掉,因此就做出种种业,真是业海茫茫,苦恼无量,有业因一定招感业果,因果定律,丝毫不错。爱、取、有三支是于现世造作的未来三支苦因。
十一、生,根据爱、取、有三支苦因,依因感果,又出世投生。
十二、老死,凡有生,一定就会由少而长,由长而壮,由壮而老,步步向前迈进,最后走向死亡的道路,这是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世界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苦,正如释迦牟尼佛未出家之前,游四门时看到的那样,真是令人感到万分痛苦。而且这种痛苦,我们每人都是无法解决的,这是由于现在的爱取有三支苦因,而感招未来世的生、老、病、死的苦果。古人有一首偈语: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概括的说明了十二因缘三世二重因果,佛对缘觉人说这十二因缘法门,就是揭示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轮回循环的规律。总的说来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古人有四句偈:‘无明爱取三烦恼,行有二支为业道,从识至受并老死,如是七事为苦道。’是说十二因缘为惑业苦三道流转的道理。

  【 六根 】 《 佛学大词典 》
  梵语s!ad! indriya^n!i。又作六情。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为十二处之内六处,十八界之六根界。根,为认识器官之意。即眼根(视觉器官与视觉能力)、耳根(听觉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觉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觉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触觉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前五种又称五根。五根乃物质上存在之色法,即色根。有二种之别,生理器官称为扶尘根,以四大为体,对取境生识仅起扶助作用;实际起取境生识作用者称为胜义根,以四大所生净色为性。对此,意根则为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即无色根。据有部之说,前刹那之六识落谢于过去,意根即是引起次刹那六识之等无间缘。故六识之作用,须常以意根为所依(通依)。然前五识除依意根之外,另有特定之根为其所依(别依);意识则仅依意根,并无其他特定之根。瑜伽行派等则由唯识义上说六根,主张六根、六境均为内识所变。又六根可视为我人之身心全体,如法华经说读诵、书写经典,六根即可清净。〔俱舍论卷一至卷三、成唯识论卷一、顺正理论卷六、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根’1137、‘六境’1298、‘六识’1312、‘根’4131)

  【 六根 】 《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名数)眼耳鼻舌身意之六官也,根为能生之义,眼根对于色境而生眼识,乃至意根对于法境而生意识,故名为根。大乘义章四曰:‘六根者对色名眼,乃至第六对法名意,此之六能生六识,故名为根。’六根中前五根为四大所成之色法,意根之一为心法。但小乘以前念之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之第七末那识为意根。

  【 六根 】 《 三藏法数 》
  [出首楞严经] 根即能生之义。谓六根能生六识。故名六根。一眼根谓眼能于色境尽见诸色。瑜伽论云。能观众色。是也。二耳根谓耳能听闻众声。瑜伽论云。数由此故。声至能闻。是也。二鼻根谓鼻能齅闻香气。瑜伽论云。数由此故。能尝于香。是也。四舌根谓舌能尝于食味。瑜伽论云。能尝众味。数发言论。是也。五身根谓身为诸根之所依止。瑜伽论云。诸根积聚。是也。六意根谓意于五尘境界。若好若恶。悉能分别也。(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 六根 】 《 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 》
  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根者能生之义,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干,识依根而生,有六根则能生六识,亦复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识,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识,并不能生耳鼻等识,余可类推。


  六尘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十八界
  "十八界", 即"六根"、"六识"、"六境"三者。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 对世界一切现象和事物所作的分类。 一人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其中的六根有认识功能; 六尘作为认识对象; 六识则为随生的感受与观念。 总说起来, 此十八界依次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 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眼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因为这根境识三种作用变化,而互成因果,展转无穷。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时刻观照,才能证到真空妙境,由是摆脱一切根尘识界,了然本来是空。

佛法中十二因缘说的是什么?
答:(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

佛经中十二因缘每种因缘只是一两个字,看不懂什么意思,谁能帮我讲详细...
答:[六、触],谓出胎已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触对六尘,未能了知生苦乐想,是名为触。[七、受],谓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因六尘触对,六根即能纳受前境好恶等事,虽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是名为受。[八、爱],谓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于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

般若经二十空
答:二、外空谓外之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皆无自相,故名外空。三、内外空谓六根六尘六识,都无自性,故名内外空。(六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四、空空谓一切法皆空,此空亦空,故名空空。五、大空谓小乘四谛十二因缘诸法,皆空无有,故名大空。(四谛者:苦谛、集谛、灭...

谁能用通俗语言解释佛教十二缘支?
答:“十二因缘法”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一大苦聚。”我们常说:“佛法是讲因果的”,而佛所说的“因果法”是很深的道理跟智慧,这因果法是出于那里?即是出于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答: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汝当谛听,我当依过去诸佛说十二因缘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

佛教中十二因缘是什么意思
答:(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

十二因缘是什么?
答:触六根即领受六尘。为六受也八爱 从受中心著。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九取 从渴爱因缘求。是名为取。谓求取所爱之尘也十有 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因能有果。故名为有十一生 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十二老死 从生五众身熟坏。是为老死。老死...

佛教中的“五蕴”、“六根”、“六尘”、“十八界”分别是什么意思,有...
答: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

请问你知道《十二因缘》的内容吗?
答:因为阿罗汉有过去的业继续存在,如果他今生的身体舍报后,没有了“受”、“触”、“六入”,那就好像树根断了,他再也不来受生,那么我们就说他把这十二因缘这棵树的根都斩断,再也不能成长了。 ⑵、油灯的譬喻:如果油灯添油,他就会继续燃烧,反之油灯就会熄灭,佛说十二因缘亦复如是。 佛陀教导我们观察十二因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