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珠手串为什么是12颗,13颗和108颗? 佛珠为什么只有十三颗?

作者&投稿:检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2颗、13颗和108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12颗

代表佛教中所说的“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

13颗

13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宗派为十三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也指十三力:西方,争土之菩萨,具足十三力,而能自利利池。

108颗

这种数目的串珠较为普遍,在很多佛珠上都可以见到,在佛教中指消除108种烦恼,求得身心安定,化做无欲无求的姿态,是很多修佛者佩戴文玩菩提子所选择的数目。另外,108也是道家文化中天罡地煞的数目总和,佩戴亦有护身之意。

扩展资料:

佩戴佛珠的意义

佛珠作为法物,被赋予了特殊的表法意义。看到佛珠,人们就会提醒自己要念佛,告诫人们应当象佛陀那样处世待人接物,这样做所得善果不可思议,所感得的吉祥如意亦不可思议。如果真能够这样去想去做,就会明白带佛珠的意义。

带佛珠不是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带,在家居士,甚至没有皈依的人都可以带,它是提醒人们要有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提醒人们要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言行举止。



喜欢佛珠手串的朋友大多都有一个疑惑,就是为什么佛珠的大小与颗数会不一样。佛珠手串分为12颗,13颗和108颗及其他尺寸,它们究竟分别有着怎样的特殊含义呢?

佛珠手串也被称为“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本是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佛珠手串自古也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配饰,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佩戴佛珠手串,有一定的寓意,不同颗数的佛珠手串有不同的寓意。不过,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佛珠手串虽然是佛教的重要标志之一,但追其根源,却是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所创,而佛教将其发扬光大,几乎所有的佛教徒都会戴上一串佛珠手串。

12颗手串

十二颗的佛珠手串表征佛教的十二因缘。“因”为种因,好种子;“缘”为助像,如阳光雨露。所谓“十二因缘”,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心”、“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的十二种条件,是佛教基本教义之一。若依《中阿含经》所说,即:(1)无明;(2)行;(3)识;(4)名色;(5)六入;(6)触;(7)受;(8)爱;(9)取;(10)有;(11)生;(12)老死。

13颗手串

13颗的佛珠手串表征佛教的十三力,佛教认为西方净土的菩萨具十三力,因此能自利利也。

依《无量寿经》所说,十三力就是: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众生力。

108颗手串

108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种烦恼。所谓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所以佩戴108颗,是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除了这几种比较常见的佛珠手串外,让我们再来一起了解下其他尺寸的佛珠手串的含义吧!

54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颗

与108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108颗分为三份。

27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六根:1、眼界,2、耳界,3、鼻界,4、舌界,5、身界,6、意界;六尘:1、色尘,2、声尘,3、香尘,4、味尘,5、触尘,6、法尘;六识:1、眼识,2、耳识,3、鼻识,4、舌识,5、身识,6、意识)

14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据藏经上的记载,最上等的佛珠一共是由一千零八十颗组成,但是因为这种佛珠太长了,所以只供极少数大德高僧和潜修者使用。佛珠的上品为一百零八颗,中品为五十四颗,剩下就四十二颗、二十一颗、十四颗和净土宗的三十六颗等。 是佛教徒念佛时用以记数和束心的工具,同时也是佛教弟子修行时必备的一种信物。--引自网络

经常在电视剧中看到老和尚在寺庙中口中振振有词,手中把持着佛珠,在向自己心中的佛祖乞讨,佛珠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信物,古时候每一个老和尚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串佛珠,现在不仅仅是和尚喜欢佩戴佛珠,一些商人和明星也开始佩戴佛珠手串,这并不代表他们与佛教信仰,只是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有气质。

佛珠手串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文玩杂项,在古代历史上没有文玩手串这个概念,明清时期出现收藏珍贵木材家具,人们利用珍贵木材的边角料制作文玩手串佛珠手串,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联系佛教文化,成为人们心中比较容易接受的文玩饰品。

在佛教文化中108代表着百八烦恼,108颗佛珠,象征着世界一切烦恼,时刻提醒自己在人间修行要六根清净,无妄无为,淡泊名利,忘乎所以。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是自己最大的敌人,所以佛珠手串中108颗最为常见,二十七颗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圣位。



12颗、13颗和108颗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12颗 代表佛教中所说的“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



小叶紫檀手串为什么是12颗,13颗,108颗~

你可以看看那家缘之原正宗佛珠的文章。有相关文章学习的。很多珍品收藏,

没听说过13颗佛珠的含意,但是其他的讲法倒是有。

念珠的梵名为钵寒莫,又称之为数珠、诵珠,通常人们称之为佛珠。顾名思义,那当然是佛教徒使用的法器和标志了。还有人称它为“栓马索”。念珠最初的起源是由古印度人以璎珞。珠宝作为项链等装饰而逐渐演变而来的。古印度的婆罗门教在佛教之之前就开始使用念珠,印度出土的二世纪以前的婆罗门像中已有项悬念珠了。在佛教之前,印度的事火处道的本尊就已手持念珠。

佛教徒大约在二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念珠。佛教早期比丘使用串珠用以记数、摄心。当时串珠为三十粒,黑白相间,用以记日。佛教经典记载念珠起缘于《木槵子经》,此经云:常持数珠,无论行住坐卧,一心念佛法僧名,满二十万遍升天,满一百万遍超生死。佛经中《金刚顶瑜珈念珠经》、《佛说校量数珠功德经》等经典对念珠的使用都有指示。

佛教于东汉初传入中国后,念珠也随着佛教在中土的发扬光大而广为流传。东晋时国人已开始知道使用念珠。唐朝时念珠使用已相当普遍。一些寺院里的准提菩萨、十一面观音像均携念珠,罗汉像也有手持或项悬念珠的了。唐代道宣撰《续高僧传》已有“人各掐珠,口同佛号”的讲法。苏东坡曾有诗称赞“捧经持珠,杖则倚肩,植杖而起,经珠乃闲。不行不立,不坐不卧,问师此行,经杖何在。”《敦煌曲子词上――禅门十二时》称:“日入酉,观身知不久,念念不离心,数珠恒在手。”《定格联章》云:“念观音,持势至,一串数珠安袖里,目前灾难不能侵,临终又得如哺眠。可见,僧人使用念珠已十分广泛。
一、念珠按品级划分,念珠可分四品: 1、最上晶为一千零八十粒。但这种念珠因太长,仅为少数高僧大德和潜修人者使用,或为名僧在大法会中作为装饰品,此外极少人使用。 2、上品为一百零八粒。密宗行者用一百一十粒。为修行中记数方便,现也有穿为二百一十六粒或三百六十粒的。 3、中品为五十四粒。 4、下品为二十七粒。
二、按粒数划分,念珠可分为十种:(1)、一千零八十粒:(2)、一百零八粒:(3)、五十四粒(4)、四十二粒:(5)、三十六粒;(6)、三十三粒;(7)、二十七粒:(、二十一粒;(9)、十八粒;(10)、十四粒。
三、念珠不同的粒数,又有其代表的意义: 1.一千零八十粒,包括十法界的一百零八个数。“十法界”指迷与悟的世界,分为十种类,即六凡界和四圣界:①.地狱界:②.饿鬼界:③.XX界:④修罗界:⑤人间界:⑥.天上界:⑦.声闻界:⑧.缘觉界:⑧ 菩萨界;⑩.佛界。前六界为凡夫的迷界,即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悟者的悟界,超陀人间。 2、一百零八粒,代表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而证得一百零八种无量三昧。三昧即是心安住于一境的寂静状态而不散乱,也就是正定中的境界。百八三昧是指大乘菩萨所修的首楞严三昧,宝印三昧,妙月三昧,狮子游戏三昧,无住三昧,妙行三昧,观顶三昧,欢喜三昧,宝聚三昧,释名三昧,无去三昧,无憎爱三昧,净相三昧,灭相三昧等一百零八种三昧。 一百零八种烦恼即众生之烦恼种种,能生种种恶业。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又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总共为三十六种,配以过去、现在和未来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又称一百零八种结业。也解释为三界之见惑有八十八使,即贪,嗔,痴,慢,疑,身见(执取五蕴根身),边见(执取常断见),邪见(谤无冈果,坏渚善果事),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戒禁取见(执持不戒,非冈计因),合称九十八随眠,再加上无惭,无愧,嫉,悭,悔,睡眠,掉举,昏沉,嗔忿,覆等十缠,便成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粒也可表示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或表示本有:的五十四个阶位和修证的五十四个阶位,当然还有其它含义。宋朝陈善在《扪虱新语》里记载:韩愈问大颠和尚的岁多数,大颠笑着提起念珠说:“昼夜一百八。”语含机锋。 3、五十四粒,是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五十四阶位,即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地,再加上四善根。 4、四十二粒.是表示菩萨修行的四十二个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加上等觉和妙觉。 5、三十六粒,含义与一百零八粒相同,为携带方便遂三分之为三十六而制。 6、在藏密中也有三十三粒的念珠,或表示观音菩萨的三十三种化身,或表示三十三天。 7、二十七粒,是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学”和第四果阿罗汉的“九无学”。 8、二十一粒,是表示本有十地与修生十地和佛果,或表示十地,十波罗密和佛果。 9、十八粒,意义与一百零八粒同,为携带方便,遂六分之为十八;或谓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10、十四粒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观音菩萨以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不作意之力用)与诸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众生获十四种无畏功德:或也可表示《纯王经》所说的十四忍。
四、念珠结构分为两大类: l、单组念珠。即一串念珠由一粒母珠和其它不同数目的子珠组成。 2、复组念珠。即一串念珠,除母珠和子珠外,还有隔珠(又称为数取),弟子珠(又称为记子),记子留,或一些饰物。 母珠通常只有一粒,也有两粒的。唐蜜修法的念珠为两粒母珠,代表自度度他。一百零八颗的,和五十四颗的念珠,每二十七粒用一隔珠:二十七粒的每九粒用一隔珠:十八粒的每六粒用一隔珠。
弟予珠一般体积较小,有十粒或二十粒.系串在母珠前另一端.以十粒为一小串的,表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十种波罗密。弟子珠也可用来记数之用,每念一串珠,拨一粒弟子珠。

小叶紫檀12、13、108颗手串代表什么 佩戴有何讲究
答:小紫叶檀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木质材料,一般会将它做成一些工艺品或者是首饰戴在身上,其中手环就是比较常见的饰品,但是一般对于佩戴这种小紫叶檀的首饰来说相信有经验的朋友们都知道其佩戴时的珠子都是有讲究的,有12颗的、13颗的甚至还有108颗的手串,...

手串12颗好还是13颗好
答:1.8mm的13颗、1.6mm的14颗。根据手串长度颗珠子直径大小确定数量,而且很多手串有明确的含义,比如珠子上面的图案是十八罗汉,当然这个手串珠子数量就是十八颗。市面上出售手串珠子一般13颗居多,12颗的少一些。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体会盘玩手串的过程和最后成就感,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手串多少颗为一串最好?
答:12颗:佛学里有着“十二因缘”的说法,即:无明、行、识、各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12颗珠子就代表了这个“十二缘”13颗:指十三力:因力、缘力、意力、愿力、方便力、常力、善力、定力、慧力、多闻力、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力、正念正观诸通明力、如法调伏诸众生力。18颗这个...

手串12颗好还是13颗好百度知道
答:手串12颗的寓意与佛教的十二因缘相契合,代表了世间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和生灭规律。13颗珠子虽然也是一个吉祥数字,在佛教中,如佛塔的13层代表着功德圆满,但在传统手串中并不常见13颗的配置。因此,手串通常选择12颗,这一数量被认为适合那些对自己人生有明确目标和行动自信的人。市面上的手串还有18颗...

手串珠子多少颗有讲究
答:1、珠子手串一般有10颗、12颗、13颗、14颗、18颗、21颗,不同的颗数所代表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2、手串多少颗的讲究:9颗:其实九颗在佛教中代表九世,即,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复各具三世,共合九世。10颗:在佛教中指十利,散见于诸经中之种种十利。3、对于女性来说一般将珠子戴在手腕上...

手串12颗好还是13颗好
答:手串的颗数选择反映了个人喜好和信仰,12颗与13颗珠子都具有特殊的含义。12颗珠子通常象征着佛教中的十二因缘,这是佛教教义中解释世间万物生灭的法则,强调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并最终消逝。而13颗珠子在佛教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与佛教传入中国时形成的汉地佛教宗派数量相吻合,同时象征着佛塔的...

为什么市面上卖的手串都是13颗珠子呀?有啥特殊含义吗?
答:市面上卖的手串为什么大多是13颗珠子,这可能与佛教文化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形成了多个宗派,而佛教中的佛塔通常是十三层,象征着功德圆满。因此,佛珠手链设计为13颗珠子,可能寓意着吉祥和圆满。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佛教经典中并没有明确提到13颗珠子的佛珠。佛珠的颗数在佛教中有具体的规定,通...

手串12颗好还是13颗好
答:手串12颗的好,它在佛教中象征着“十二因缘”和“二六之缘”,揭示了世间万物的因果循环。而13颗手串则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代表着佛教在中国宗派的第十三宗,以及佛塔的13层,象征着功德的圆满。然而,在佛教经典中,并没有提到13颗手串的具体含义。从意义上来讲,12颗手串所包含的深远意义,相...

手串是12颗好还是13颗好
答:手串12颗和13颗都很好,12颗手串代表着12因缘或二六之缘,13颗手串具有功德圆满之意,因此不论是不论是12颗还是13颗手串,都有着很深远的含义。佛教认为,手串上的颗数对应着世间的烦恼,所以手串上的珠子又被称为清心珠。手串12颗和13颗都很好 12颗和13颗手串都很好,在佛教教义中,12颗手串代表...

为什么市面上卖的手串都是13颗珠子呀?有啥特殊含义吗?
答:13是因为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佛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因此,佛珠手链为13颗珠子。但是在佛教经典的记载中不存在13粒的佛珠。佛珠的粒数在佛经中有具体的规定。手串 简介:手串就是佛珠,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