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原则

作者&投稿:氐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我国商代、西周以来,历代中医对食养多有所继承和发展。那么,你知道中医饮食养生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吗?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吧。

  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大原则

  一、固后天之本,及早食养

  祖国医学一直认为,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须从青、中年(中年食品)开始,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如甘味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燥热、厚腻饮食,庶不致损伤脾胃。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即脾胃生发的功能)而恰当地食养,则多可祛病长寿。

  二、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

  节制饮食的要点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五字。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多,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三、先食疗,后药饵

  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尤其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迟,故先以饮食调治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因大多数老年(老年食品)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一则难坚持长期服药,二则易发生不良反应,故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多较妥当。

  四、应遵从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

  食宜细嚼缓咽,忌狼吞虎咽;宜善于选食和节制饮食,对油(油食品)腻、荤腥、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宜清淡饮食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多难消化(消化食品),食宜熟软,老人更宜。

  以上四点中医食养的特色和原则,因合乎食养保健(保健食品)延龄之道,故读者宜深入领会,认真实践,必有所获。

  中医养生禁忌

  1、忌早起科头

  “科头”即不戴帽子。早晨是阳气初生的时间,这时的阳气像树苗,虽然生长势头很旺,却十分柔弱,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阳气的特性是向上走,所以从人体来讲,头部是阳气汇聚的地方,如果早上出门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让寒邪入脑,造成疾病。

  2、忌阴室贪凉

  人的身体要保持健康,必须阳气旺盛,而阳气很怕受到阴邪的侵犯。如果一个房间不能受到阳光的照射,就会阴气较重,气温较低,寒邪容易侵袭体表,甚至由表入里造成一系列疾病。当然,现代人居住楼房,很难保证每间房屋都有阳光,这时就需要借助暖气或空调,保持房间温度。

  3、忌湿地久坐

  有些人对潮湿致病不太理解,认为身体有皮肤保护,皮肤又不透水,外界的湿气怎么能影响到体内而造成疾病呢?真正的湿气当然不能直接进入体内,但机体之气和外界之气是相互感应的,外界之湿是一种滞缓之气,感应到体内则使机体的气机也运行缓慢,从而在体内生成湿邪。因此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中停留过久。

  4、忌冷着汗衣

  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一出汗衣服会马上变得湿冷,此时皮肤的毛孔是张开的,对外邪的抵抗能力下降,寒湿很有可能乘虚而入。因此,出大汗以后要及时把汗擦干,并更换干燥衣物。

  5、忌热着晒衣

  徐文弻认为久晒之衣有热毒,不宜立刻上身。这可能有些夸张了,衣服晒得干爽以后,即使还有一定热度,也不至于对身体健康造成什么危害。当然如果是患有热病还没有痊愈的人,可能就要适当注意,不要穿刚晒过或烤过的衣服。

  6、忌汗出扇风

  这个也要灵活看待,如果是三伏天,身体时刻都有汗,拿扇子扇风取凉是很正常的。这里说的忌汗出扇风是指气温不太高,因运动而出汗时,不要贪凉而扇风,或立刻喝冷饮。扇风虽然很惬意,但风为诸邪之首,带着寒邪或湿邪不知不觉地就袭入体内了。

  7、忌灯烛照睡

  有些人喜欢开着灯睡觉,这也不好。因为光明的性质是属阳的,人的睡眠需要阳气入阴,有灯光照射就使得阳气难以下潜入阴,容易造成神魂不安,影响睡眠质量。

  8、忌夏月凉水抹席,冬月热火烘衣

  这两个习惯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危害,现在也很少有人烘烤衣服了,但是本条仍然有现实意义,也就是不能图一时的痛快而违反季节规律。夏天不要贪凉,把空调温度调得过低,容易导致出汗不足,气机不能充分打开;冬天也不能贪热,把暖气开得过热,容易导致出汗太多,精气外泄。

  9、忌久观场演剧

  这一条是劝我们注意养神。现在电视网络娱乐节目非常多,不能过分沉迷于此,因为在观看节目的时候,我们的精神会不知不觉地随之而动,不再注意体内的感受。中医认为,心是“君主之官”,如果君主整天追逐声色犬马,就不能很好地体察民情,身体有了不平衡也不能随时感知,所以娱乐要适度,避免久视久听而伤神。



~

从《黄帝内经》看饮食养生(上)
答:”指出阴阳协调平衡是人体 健康 的根本。同时指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与五味均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其中五味(即饮食)是维护阴阳平衡的必要条件,是保证身体 健康 的基础。对此,《内经》提出要想 健康 长寿应做到“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寒热适中”的饮食 养生 原则。

如何饮食才能更健康?
答:正所谓“病从口入”,人们在关注食物本身是否健康的同时,吃的合理性也同样重要。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张焱指出,“食饮有节”是《黄帝内经》提出的关于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即食饮的五味食物和酒水饮品要有节制和原则。首先,谨和五味。所谓“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就是指食物要搭配合理,其中,...

饮食养生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答:2、饮食清补,多吃"苦"在夏季中医认为,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在饮食滋补方面,热天以清补、健脾、祛暑化湿为原则。肥甘厚味及燥热之品不宜食用,而应选择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品。甘凉清润的食物:小麦、高梁、青稞、豆腐、白扁豆、黑芝麻、马铃薯、白菜、莴苣、龙须菜、菠菜...

春季中医养生要遵循哪些原则?
答:二、饮食调养是关键,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三、锻炼运动很重要,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
答: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我国商代、西周以来,历代中医对食养多有所继承和发展。那么,你知道中医饮食养生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吗?接下来就跟着我一起去看看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吧。中医饮食养生的四大原则 一、固后天之本,及早食养 祖国医学一直认为,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

中医养生的原则是什么
答:日常调理,生活有节 讲究生活规律,注意对日常生活如饮食、起居、睡眠、劳动及精神等方面的调养,对延缓衰老有着重要作用。中医学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精神养生法、睡眠养生法、饮食养生法、起居养生法、四时养生法等。自我锻炼,持之以恒 中医学自我锻炼的方法,包括气功、导引...

四季饮食养生原则是什么
答:从而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正如张景岳所说:“六气者,即化生精气之六神也,生气通天惟赖于此”。六气充盛,生气不竭是却病延年的重要保证。那么,人们又应怎样顺时养生呢?即四时养生必须遵循那些原则呢? 第一条原则:“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这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极其重要原则,是...

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
答:孙思邈的“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说的就是饮食杂乱终将引起病患。“夏至以后迄至秋分须慎肥腻、饼臛、酥油之属此物与酒浆瓜果理极相妨。夫在身所以多疾病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说的也是不顾时令胡乱杂食会多引病痛。秋季饮食养生原则 ...

简要描述中医美容与养生在饮食有节方面有哪些要求
答:对于味道好、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人们自然喜欢多吃,但中医认为,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固然重要,其食用方法也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和肠胃健康很重要。按时进餐是维护人体对营养物质有节律性的吸收和利用的关键,是食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适量饮食,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细嚼慢咽可充分发挥口中的津液...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如此丰富多彩的药养法,或据于对医理的拓展,或据于对药物的效用,或据于对时令的把握,或据于对地域的考虑,或据于对体质的辨识,点滴中折射出大师们的高深学问和审慎精神。 三、中医养生与健康的关系是什么 养生保健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