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具有那些能力?

作者&投稿:淫忠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优秀管理者素质细化的96条
一、基本精神
1.凡事合理化为目标
2.敬业乐业的精神
3.有品质观念与数字观念 优秀管理者素质细化的96条
4.善于时间管理,有时间观念
5.追根究底,卓越精神,好还要更好
6.整体规划,成本效益,人性管理,ABC原则
7.认同公司经营理念,正确的抱负、理想和方向
8.从基础做起,不怕吃苦,不好高骛远
9.为人所不能为、不愿为,而做得好
10.要问我能获得多少之前,先问我能替公司做什么
11.待遇是工作绩效的副产品:一流人才创造一流利润,一流利润才有一流待遇
12.积极主动的态度
13.忠诚度与责任感
14.做人、做事有原则有重点
15.就业要有作为,职务不分贵贱
16.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二、关于工作方面
17.认清目标,实施目标管理
18.做好自主管理、检查
19.工作标准化、管理制度化
20.职务工时分析,人员合理化
21.有创新与突破
22.有主见与果断力
23.尽量吸收工作新知识新方法
24.尽量使用作业电脑化
25.全心投入,尽心尽力工作
26.做好P-D-C-A管理循环工作
27.彻底执行进度控制,保证在限期内完成工作
28.做好5S整理整顿管理
29.工具齐备,保养妥善
30.公正合理的工作分配
31.随时检查工作绩效
32.重视数据,善于统计分析
33.注重安全与保密
34.尽可能尊重部下的建议
35.研究如何改进工作
36.必须具备工作上所需的知识
37.周密计划
38.审慎检讨、采取改善行动

三、关于上司方面

39.尽力更正上司得当误解
40.上司所发命令或政策,如有不明了之处应请示明白
41.对公司及上司有信心
42.贯彻上司的命令
43.不烦扰上司
44.凡亲身解决的问题,应向上司报告
45.有备无患,随时掌握状况
46.不在背后批评公司与上司
47.对本单位工作负全责不作任何解释
48.必要请示上司的问题须尽速呈报商讨
49.定期报告工作经过及结果

四、关于同事方面
50.互相合作协助
51.不侵犯他单位之职务
52.成功有效的会议主持
53.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沟通
54.互相交换知识见解
55.与他单位取得密切联系与协调
56.均衡适当的组织能力
57.对同事诚心与热心
58.了解同时的工作职务
59.必要时可以代理处理其职务
60.接受同事的批评建议

五、关于部属方面

61.激励部属工作的责任
62.培养团体协力精神与士气
63.不要吝于说鼓励、赞许慰劳人的话
64.维持纪律
65.接受部署个人问题的请教与商谈,并协助解决
66.公平对待部属
67.奖励部属、培养正确嗜好与娱乐
68.命令与指示应恳切、明了
69.让部属了解工作方针及目的
70.奖励并实施部属之提案改善
71培养各人的长处,运用他的短处
72.尽避免处罚、责骂
73.教育训练部署
74.培养职务代理人
75.有关部属的事尽量告诉部属
76明确指示各人的职务
77.选才、育才、用才、留才
78.关心部属、了解部属
79.人尽其才,适才适所,依个人能力分配工作

六、本身应如何自处

80.摒弃优越感与虚荣心
81.建立并维护良好形象
82.运用幽默感,能言善道
83.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84.成功而不自满
85.监督者须负全部责任
86.不说下属的坏话
87.不可阴谋行事,投机取巧
88.经常保持情感的平静
89.清楚自卑感
90.勿做轻诺与轻浮
91.自我健康管理,精力旺盛
92.择善固执但不执着,平常心
93.处处做模范,以身作则
94.对于本身缺点与短处应有所自觉并克服它
95.保持部下的面子不与争论
96.冷静而细心、从容不迫

呵呵,你好,最起码必须对市场有一定的敏感,要有关注时事的习惯,培养自己快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想学习的话,也可以百度参考国内最具权威的著名营销培训专家谭小芳老师的文章,你可以多做参考看一下的哦!呵呵,会对你有帮助的!

管理者需要具备的6大能力~

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诸如《管理者必读12篇》一类的经典主流教材通常认为管理者应当做到「专业能力」与「人际能力」的兼修,从而带动组织效能的最大化,美国管理协会对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1800名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一般具备以下二十种能力:

工作效率高;
有主动进取精神,总想不断改进工作;
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分析问题;
有概括能力;
有很强的判断能力;
有自信心;
能帮助别人提高工作能力;
能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别人;
善于使用权力;
善于调动别人的积极性;
善于利用谈话来做工作;
热情关心别人;
使别人积极而又乐观地工作;
能够实行集体领导;
能自我克制;
能自动做出决策;
能客观地吸取各方面的意见;
对自己有正确的估价,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勤俭;
具有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

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管理者应具有的基本能力有九大方面:
1、预测能力:预测就是对未来状况作出估计。对未来状况估计得愈准确,愈全面,作出的决策也就愈正确。一个企业家要想使自己的企业稳定地发展,必须对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对产品的寿命消长趋势有比较长远的预测。否则,企业就会陷入茫然的状态之中,在竞争对手面前不知所措。同时,一个企业家,不能忙忙碌碌,陷于事物包围之中,更不能亦步亦趋,听其自然。应当善于把握局势,预测变化趋势,高瞻远瞩,对于所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水平。
2、决策能力:决策能力就是对碰到的实际问题作出决断。或者说,对未来行动目标作出确定或从两个实现目标的方案中选择一个,以得到最好的结果。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判断过程。能否作出正确的决策,这就要看决策者的水平和能力。因此,一个企业家要想使自己的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有足够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经得住风浪,能取得比较显著或满意的经济效益,就应当有胆识,敢于并善于在风险状态下作出决策。谨小慎微,怕冒风险,循规蹈矩,顾虑多端,事业难有成就。在现代企业经营中,只有不怕风险,又善于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才能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企业家应力求决策正确。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水平和决策能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决策方法。决策正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有了希望。
3、驱策能力:正确的决策一旦付诸实施,或正确的经营政策及经营计划一旦贯彻,就必须有一种动力去驱使它们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并实现最终目标,这种动力就是驱策.能力。驱策能力的特征是: 负责、进取、活泼和有恒心。这几个方面的协调对决策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的作用。
4、思考能力:思考能力是由新颖的、创造性的、批判性及分析性的思考能力,以及单独持续的思考能力所组成。一个企业家是个自动自发的人还是需要别人一直在旁边给他鼓励,同时在困难时伸以援手?当必须依靠别人的帮助才能脱出困境时,是否表现出很沮丧?是否经常自己想出新观念,还是经常引伸别人既成的概念。这些思考方法都需要在思考能力中加以决定。

5、社交能力:社交能力是形容一个企业家在经营中是和睦友好、善体人意、快乐机敏以及有说服力的品德与气质。社交能力所解决的要核是:一个企业经营者,能领导其他人一起工作吗?能协调一群个性和专业背景差距甚大的人吗?能使下属所有的人都工作得很好吗?能把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推销给其他人吗?等等。
6、沟通能力: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书面的沟通。企业管理者能让其他人清楚、简洁、迅速地了解他所说的各种意图。当然,本人的书写能力、原则、概念、目标等都尽可能让人清楚地知道,而且易于遵从。
7、用人能力:就是按照经营的原则选用人才,使其各尽其能。这是个“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的问题。人是有思维的,涉及到四面八方的错综关系。企业决策者能否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坚持用人标准和用人原则,特别是敢否起用改革型、 开拓型的优秀知识人才乃是衡量决策者是否有胆略、有见识、有魄力的一个重要标志。领导的责任,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用人得当,可人尽其才,成绩辉煌,用人不当、则贻误工作,后果难想。这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的经验教训。比如前汉时的刘邦知人善任,成就了大事业;项羽刚愎自用,不能任人。结果大将韩信、谋臣陈平都投奔刘邦,并得到重用,最后项羽不得不在“四面楚歌”中“别姬”而去。
8、技术能力: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从厂址选择、车间布局、销售点、产品设计,开发产品的推销等多方面的概念或制造进程,都必须懂行并了解得相当清楚。
9、现代化管理能力:随着工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也必须现代化。没有管理的现代化,也就谈不上实现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理论、方法和手段、特别是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来研究和处理管理工作中的各种信息,以便进行经营决策,选择最优方案,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它实际上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是领导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一个企业家,必须懂得管理现代化的基本知识,必须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能对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管理,能用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仍然停留在手工业式的管理水平上,凭着传统的经验和威望进行管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就难以提高,企业的面貌就难以改观,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还有的学者从另外角度,提出了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应具备八大能力:
1、见识力,包括:应具备本专业工作必须的知识,成为一个内行,努力指导各部门的工作,经验丰富,采取提高工作效率的新方法,对相关的工作具备有足够的常识,且能应用自如。
2、判断力,包括:判断自己周围的事物,顾全大局,对判断的问题给予明确果断地决择,迅速理解上级的指示和方针,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不被表象所惑,直接洞察原因,随机应变。
3、计划能力,包括:配合上级的正确意图,做出企业规划方案,长于统筹安排,考虑周祥I时常采取新的对策,以提高业绩;注视新事物,进而采取更好的方法。
4、领导能力,包括:了解工作特性,做出有效指导;了解下级的优缺点,努力使他们取长补短,对下级的工作成绩能做正确的评价,秉公处理各种纠纷;不断吸取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
5、业务处理能力,包括:有明确的工作目标,且鼓励下级努力实践;能够审时度势,防患于未然,所提报告要有助于上级了解企业整体状况≯发生异常事故时,能反映迅速、处理及时。
6、积极性,包括:对工作干劲十足,一往无前;工作遇到困难时,不是轻易放弃,而是能坚持到底,毫不气绥;站在全局立场上,率先表态,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维护纪律尽心尽力。
7、责任感,包括:答应他人的事情能负起责任;经常检验行动所产生的效果;积极鼓励下级遵守纪律,并以身作则;对下级的过失,有勇气担当,处理,不推御责任。
8、人际关系,包括: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受人之托,终人之事,能和周围的人协调、沟通,使问题圆满勰决;能虚怀若谷。

总之,做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和管理者,要明白勇气和头脑缺一不可。成功者绝对不会是软弱无能、唯唯诺诺的人,而是那些有见识、有勇气改变现状的人。


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答:1.运筹能力 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有应酬能力,虽然有些事情是和集体决定,但作为管理人,往往需要单独做出许多决定,包括分派工作人员,协调员工纷争等等。作为管理人最重要的责任有两个,做出正确的运筹,同时又能鼓舞部署的参与。2.沟通能力 作为管理者,只有开放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努力去...

管理者都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答:沟通能力为了了解组织内部员工互动的状况,倾听职员心声,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其中又以“善于倾听”最为重要惟有如此,才不至于让下属离心离德,或者不敢提出建设性的提议与需求,而管理者也可借由下属的认同感、理解程度及共鸣,得知自己的沟通技巧是否成功。1、协调能力管理者应该要能敏锐地...

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答: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能力:一、思维转变的能力 有的管理者是从骨干员工提拔上来的,在成为领导者以后,思维还局限在员工的角度,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局限性。所以成为管理者以后,一定要转变自己的员工思维,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解决问题,对自己的角色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二、目标制定与分解的能力 ...

作为管理者,你具备哪些能力?
答:3、对于问题,不是去“抓住”,而是要去“制造”。理想目标低的干部,会很快满足现状,看不到问题。 4、干部应解决的所有问题分为当前问题和未来问题,还有人员问题和业绩问题。一般来说,人员问题应是优先解决的课题,还没站稳脚跟就去讨论未来问题是评论家的做法。 5、干部要有这样的能力:不拘泥于自己负责的部门,能够...

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现在在职场上的人,特别是想去管理层面的岗位更要具备有管理人员的能力,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带好能够让人能够相信你,别人才能够信服与你,那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都有哪些呢 ,跟我一起来看吧。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1 管理者应具备的六大能力 1、...

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
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掌握与运用某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如一名人力资源经理应该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招聘、薪酬设计和绩效考核的方法。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非常重要,对中高层领导者,掌握技术技能的必要性稍小。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

管理人员要具备的几种能力
答: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technicalskills)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会计或者制造等。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直接处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human skills)也是很关键的,具有良好人际技能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的热情和信心,...

当一个管理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答:管理者的素质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品德、气质、性格、能力、知识、风度等等。是管理者内存品格和外在能力的综合体现。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如下:1、品质素质:政治上要坚强。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必须有高度的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维护自己的人格、国格,不故意破坏他人的。不故意为同行或竞争...

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具备什么能力
答:只有对工作有强烈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有效发挥现场监理的作用,协调各方关系,落实各方责任,使项目建设顺利进行。2.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 监理工作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特点,监理效果的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监理人员的水平、能力现场监理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现场监理工程...

办公室行政或管理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答:二、是组织能力,善于识别自己的下属,把他们组织起来,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三、是协调能力,从大局出发,统筹兼顾,综合协调人力、物力、财力,使本部门的人、财、物形成合理的组合,取得最佳效益。四、是应变能力,依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改变工作策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大概要求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