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依赖的人能真正改好吗 怎样才能使酒精依赖的人把酒戒掉

作者&投稿:悟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酒精依赖
alcohol dependence
由于长期大量饮酒而产生的对酒的强烈渴望和嗜好,以至饮酒不能自制,一旦停止饮酒则产生精神和躯体的各种症状。酒精依赖的发生率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而不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白种人多于黄种人。
病因和发病机理 ①生物学因素。遗传学研究发现,某些人具有对酒精依赖的先天遗传倾向;酒的代谢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的人少量饮酒即可感到身体不适,因此不会大量饮酒,也就难以产生酒精依赖。② 心理因素 。性情抑郁、羞怯、焦虑、紧张、不善交际的人,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饮酒,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酒精依赖。③社会因素。如地区、种族、习俗、环境、职业以及公众和政府对酒的态度等,对酒精依赖的发生肯定是有影响的。从经常性饮酒发展到酒精依赖大约要经过10~20年。
临床特征 ① 饮酒至上,置个人健康、家庭、事业、社会规范于不顾。②如停止饮酒或血内酒精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时便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四肢及躯干震颤、情绪激动、恶心、呕吐和出汗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错觉、幻觉、癫痫发作、震颤性谵妄。若饮酒,这些症状则可消失。为避免戒断症状,有些酒精依赖者早晨醒来就要喝酒,甚至白天携带酒瓶,随时饮酒。③对酒精产生耐受性,酒量越来越大。④人格改变,工作不负责任,家庭关系恶化,道德败坏。
危害 酒精依赖的危害是广泛而严重的:孕妇饮酒可给胎儿发育带来不良影响;酒精依赖者的子女中,酒精依赖、药物依赖以及人格障碍的发生率都显著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显著增高;并发躯体和神经系统疾病,如肝硬变、营养不良、神经损害等;并发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
急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分3种情况:①普通醉酒。日常多见,多数人话多,爱动,欣快,易激惹;少数人伤感,哭泣,定向力存在,可以自我控制,不任性胡为,不出现幻觉、妄想,通常没有显著的遗忘,躯体反应是构音不清,睡眼惺忪,步态不稳。②复杂醉酒。情绪易被激怒,态度粗暴,行为明显反常,具有攻击性,但是与现实有联系,是可以理解的。定向力无明显障碍,少数人可有一过性的妄想观念,大部分人有概括性记忆。③病理醉酒。意识障碍急剧发生,并能即刻达到极点,呈朦胧状态或谵妄状态,定向力丧失,出现幻觉、妄想,情绪激怒,行为盲目、冲动、残杀无辜,动机不明,令人不解,与现实完全失去联系,有显著的遗忘;在躯体方面,多出现瞳孔对光反应迟钝和腱反射减低,但言语、步行无障碍。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是由多年饮酒引起的,大约经过10~20年,包括:①嫉妒妄想。病人的性机能减退,酒后性欲增强,加上妻子的厌恶或拒绝同房,因而认为妻子与人私通,给家庭生活带来严重危害并可导致暴行甚至杀害。②幻觉症。意识清醒,主要症状为幻听或幻视,病人可能听见责骂声,在这基础上可以形成妄想观念,有的病人可能看见恐怖场面,幻觉一般持续数日,也可迁延。③震颤性谵妄。发生于多年嗜酒之后,有的病人先有为期数日的焦虑、错觉、幻觉,可有癫痫发作;其他病人则起病突然。躯体疾患、精神创伤、突然戒酒可促发本病。谵妄是主要症状,病人如处梦境,定向力丧失,幻视明显,幻听少见,病人躁动不安;双手有粗大的持续性震颤,有时延及头部、躯干,甚至舌头,震颤性谵妄通常持续 3~7天 ,往往以长时间的睡眠而结束,病人清醒后症状缓解,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有的病人则转入柯萨可夫综合征。少数病人在发作中死于心力衰竭等躯体并发症。④柯萨可夫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近事记忆缺损、定向障碍、虚构、欣快,常伴有躯体或神经系统病变,预后不良。
治疗 ① 关键在于戒酒,以住院治疗为宜,戒酒要逐渐减少酒量以至最后完全戒绝。②戒酒硫是一种抑制乙醛脱氢酶的药物,服用后再饮酒,则因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不能进一步代谢而在体内积蓄,引起恶心、呕吐、头昏等严重不适,使病人对酒产生厌恶和恐惧心理,从而达到戒酒目的。③加强营养,治疗各种并发症,出现意识障碍时要防止意外,有幻觉、妄想时应用抗精神病药。④心理治疗有助于坚定戒酒信心,防止反复。

酒精依赖症患者的人格改变都表现在哪些地方?~

你好,如果饮酒的时间和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饮酒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并且出现躯体化和戒断的症状,这一情况被称为酒精依赖。简单的描述就是酒精依赖症,没有酒精就处于不正常的状态,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这时候酒精依赖症患者的人格会发生扭曲,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所以需要家人和朋友多照顾,帮助他从酒瘾中解脱出来。很多患者在戒酒几年以后,都会恢复正常的生活。

酒精依赖者往往对自己目前的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明白自己的处境以及自己对酒精的渴求以及畸形扭曲到了何等严重的程度。首先应该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就是一个酒徒,酒鬼,酒精依赖者。定位要精准,才有可能对症下药。要真诚地承认自己对酒精无能为力,自己的生活因为酒精而变得一塌糊涂。认识保持清醒和获得健康生活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这是跨出戒酒的第一步。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没有这个认识,其他的免谈。这是一个最最基本的而又无比重要的态度问题,而态度在这里就决定所有的一切。
我们就饮酒模式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表现: 1.视饮酒为生活中最重要或非常重要的事,在心中占据中心地位,念念不忘。 2.饮酒量较初期饮酒时逐渐增加。 3.饮酒速度增快。 4.经常独自一个人或者是背着家人偷偷饮酒。 5.以酒当药,用来解除情绪困扰。 6.有藏酒行为. 7.酒后常常有遗忘表现。 8.无计划饮酒,常常出现酒后误事的现象。 9.晨起饮酒,俗称“睁眼酒”,部分人甚至会在夜间醒来后饮酒。 10.睡前饮酒。 11.喜欢空腹饮酒,饮酒时不吃主食且很少吃菜。 12.在情况允许的时候选择酒的品牌。 13.因为饮酒与家人争吵,影响家庭和睦,或因饮酒影响工作。 14.曾经戒过酒,但时间不长又旧病复发,不能控制。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的饮酒行为出现上述表现中的3条以上,即高度怀疑酒依赖。 经常看到一些患有酒精依赖的人因为饮酒给自身的健康、家庭的和睦以及工作带来很多不良影响,甚至是在酒后出现一些违法的行为。尽管他们对造成这些后果内疚、后悔,但仍不能彻底停止饮酒,反复戒酒,反复复饮。是他们没有出息还是没有毅力呢?都不是,这是因为酒精依赖是一种疾病,而且还是一种不断恶化的疾病,这种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一样,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但却可以被遏制住。复饮的原因与机体对酒精敏感有关,加上在心理上难以摆脱的强制性饮酒欲望,不管复饮会带来怎样的不良后果,单靠自身的毅力是无法将其克服的。 就像其他疾病一样,会出现一些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一旦对酒精形成依赖后,在突然停止饮酒或骤然减少饮酒量时会出现很多躯体不适症状,称之为戒酒综合征。为方便起见,有人将戒酒综合征按照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分为3个阶段:一期戒酒综合征:一般于饮酒后6~12小时出现,表现为双手震颤,重者可累计双侧整个上肢,甚至是躯干,病情严重者还可出现伸舌震颤,除此外还常见厌食、失眠、烦躁等症状。二期戒酒综合征:出现时间为断酒后24~72小时,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幻听,内容常为辱骂性或迫害性的,可继发冲动行为,兴奋相对较轻。三期戒酒综合征:震颤谵妄,常发生于末次饮酒72小时之后,此时病人意识不清,震颤明显并伴有行走不稳,可出现各种生动的幻觉,如看到各种小动物,病人表现紧张、焦虑、恐惧。病人的记忆力明显受损,部分病人可出现癫痫样抽搐。即使在发达国家,一旦发生震颤谵妄,经治疗者总的死亡率仍可达10%~15%,未经治疗者则更高。所以说长期饮酒者不能突然停止饮酒。如果高度怀疑对酒精依赖,应该尽早到专科医院治疗。 形成酒精依赖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也不能控制饮酒量,那么在戒酒一段时间后能否正常的饮酒呢?就目前所知,从来没有一个人,仅是数月或数年滴酒不沾,就能够“正常”喝酒或只在社交场合喝酒。一个人一旦从豪饮发展为失去控制且不顾一切地狂饮,再想走回头路就不可能了。没有一个酒精依赖患者是故意为制造麻烦才喝酒的,但不可控制地饮酒必然会带来麻烦。 很多对酒精依赖的人自认在戒酒一段时期以后,喝几罐啤酒或几杯淡葡萄酒没有问题了。一两瓶啤酒下肚就会喝醉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可以控制每天只喝两、三瓶啤酒就不再喝了。他们偶尔也确实能够在几天或几个星期内照此办理。于是就会得出结论:即使喝酒也会“游刃有余”。但是,他们每次喝的啤酒或葡萄酒会越来越多,要不了多久,就会狂饮如初。 另外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以低度的酒来替代高度酒。对于酒精依赖者来说,酒精就是酒精,不管含有酒精的是马爹尼酒、威士忌加苏打水、香槟,还是一小杯啤酒,对于他们而言,不管喝一杯什么样的酒,都会导致饮酒过度,导致复饮。 所以,对于酒精依赖者而言,在戒酒一段时间后,试图控制饮“自己的酒量”或只饮用较低浓度的酒,都是危险的。但为了保证彻底戒酒,只能是滴酒不沾。如何能够做到呢?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完成脱酒治疗外,还要接受长期的康复治疗,包括对相关心理或精神疾病的治疗、防复饮药物的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加入一些自助的康复组织。只要有戒酒的愿望和不懈的努力,就会成功。

舍弃陈旧的观念

在过去嗜酒期间我们从生活当中累积下来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即使在我们停止喝酒之后,却无法像变魔术一般,转瞬间就消失无踪。

虽然我们已经远离了醉生梦死的日子,但是酒瘾疾病依旧徘徊不去。所以我们已经发觉到,如果能够设法去除许多开始又再度萌芽发根的旧观念,将有助于我们康复的疗程。

而这些老旧的思想,也确实一再地重复发生。我们所努力想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从过去陈旧观念的束缚中,重新获得一种放松而自由的感觉。很多我们过去思考方式的习惯及
其所形成的概念限制了我们的自主权。

当我们以全新眼光仔细检视时,原来它们只会压垮我们而一无是处。我们没必要再继续紧抓着不放,除非经过确实的检验证明有用,而且真正仍然可以发挥效果。

我们现在可以使用非常具体的标准用来衡量一个想法目前的实用和真实性。我们能够对自己说“那正是我在喝酒时经常有的想法,这种思考模式现在是否有助于我保持清醒?今天这种思想对我而言是否有益?”我们过去很多陈旧的观念——特别是那些关于酒精、喝酒、醉酒、以及酒依赖方面的想法(或是嗜酒的问题,如果你比较认同此一措辞)——对我们而言不是毫无价值,就是实际上在自我毁灭,去除掉那些想法将会是极大的解脱。

也许举几个例子就足以说明我们抛弃这些陈旧而无用的观念之益处。当我们在十几岁的青少年时期,对很多人而言,喝酒是一种宣誓证明,用来表示我们已经不再是小孩子,或者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而且聪明老练、见过世面或者足够强大可以违抗父母和其它权威。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喝酒总是与浪漫、性、音乐、功成名就及优越感、奢华享受密不可分。如果学校有传授任何关于喝酒的事情,通常只是对于健康的危害和可能被吊销驾照等——其余的事并不多。

同时有许多人仍然相当确信任何喝酒行为完全都是不道德,直接导致犯罪、痛苦、耻辱和死亡。无论我们对喝酒的感觉曾经是什么,正面或负面,通常是强烈而又情绪化远多于理性。或许我们对于喝酒的态度仅仅只是无意识的,不假思索的全盘接收他人的意见。

对于许多人而言,喝酒是社交场合中,必要而无伤大雅的一部分,在某些地方、朋友之间在特定时间内所进行的令人愉快的休闲活动。

其他人也许视喝酒为佐餐必备物品。但现在我们问自己: 如果不喝酒,是不是就实际上无法尽情享受友情或美食?我们喝酒的方式是否
有助于改善自己的社交关系? 这样是否能提高我们对食物美味的享受能力?对于想喝醉酒的想法,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其所衍生的反应甚至更加极端。不胜酒力可能被视为只是好玩或者只是丢脸。

基于各种理由,想喝醉酒的想法常令许多人都觉得反感。可是对我们有些人而言,这是一种渴望的状态,喝醉酒不仅仅只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同时我们自己也喜欢这一感觉。但是同时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就是由于受到社会知名人士的公然轻忽。

有些人完全无法容忍从未喝醉的人,其他人则是鄙视喝得太醉的人。就现今医疗保健所发现的结论,目前对改变这些态度所能发挥的影响力仍然相当有限。当我们第一次听到“嗜酒者”这个名词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联想到是专门指那些年迈、衣衫褴褛、浑身颤抖或是在行乞令人讨厌的人,或是在贫民窟里喝醉酒的人。

现在对此问题有充分了解的人都知道这全都是废话。然而尽管如此,我们过去所残留的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在我们刚开始试着保持清醒之际,依旧萦绕在我们心中。

蒙弊了我们的视线,使我们难以察觉到事情的真相。但直到最后,我们总算变得有意愿去接受,转变过去的那些观念——只是可能——部分也许有点错误,或至少不完全能够再准确的反映我们个人的亲身经验。当我们能够说服自己,以诚实的态度看待过去的经验、并仔细聆听其它不同于我们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就可以用开放的胸怀来面对一长串过去我们所未曾详细检视过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察看科学专业的叙述:酒精不仅是美味解渴的饮料,而且也是一种能够改变意识形态的药剂。我们学习到不但可以在饮料中发现到药剂,同时也存在于食物和各种药品之中。而且现在几乎每一天,我们都可以读到或听到一些特定的药剂对于人体所造成多重的危
害(包括对于心脏、血管、胃、肺部、口腔、脑部等等)这是我们从前所未曾怀疑过的状况。药理学家以及其他的成瘾治疗专家,现在都已经认为酒精无论是使用作为饮料、兴奋剂、镇静药、补药或是安定剂,不能完全视之为安全无虞。但就每个单一个案而言,其本身并未必会直接导致身体伤害或精神恶耗。

显然大部分人都能够优雅的使用,而不致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我们发现,可将喝酒视为医学上的服用药物,酒醉就像是服药过量。滥用药物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各种身体健康、精神、家庭、社会、财务、工作上的问题。

我们能够开始看到酒精对有些人所造成的后果,而不是大部分只想到喝酒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也已经发觉到,任何人,只要是有发生过关于喝酒方面任何型态的麻烦,也许就是处于我们称之为“嗜酒”的状况。

此一疾病侵袭的对象不分其年龄、信仰、种族、性别、智力、背景、情绪、健康、职业、家庭状况、体质好坏、饮食习惯、社会或经济地位或其它一般的个性。问题不在于你喝多少或怎么喝、何时喝、为什么喝,而是喝酒如何影响到你的生活——当你喝酒时发生过什么事。

在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有这个疾病之前,我们必须先走出一个老旧而又令人厌倦的误区:承认我们自己已经无法控制酒量是一可耻、懦弱的表现(如果我们曾经如此)。

软弱?事实上我们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才能正视这一残酷的现实、毫无保留、没有掩饰、无需借口,同时我们不用再自欺欺人。(虽然似乎不是在自吹自擂,但坦白说我们很多人都幻想自己是世界冠军)在我们从酒瘾疾病康复的过程中,同样也会因为一些错误的想法而蒙上阴影。就好像其他数以百万计的人,亲眼见到一个人因为喝酒而导致死亡,对于这个嗜酒者为何无法以自己的意志力停止喝酒会非常的惊讶。

这是另一个过时的观念,我们之所以会将这种想法一直铭记在心,主要是因为我们很多人在早年时期接触到一些典型、超强意志力的案例,或许是有过家族或邻里中的传奇人物。经过多年放荡不羁的生活后声名狼藉,但突然间改弦易辙放弃酒精、女人,到了50岁的时候,洗心革面、重新作人,从此滴酒不沾,成为举止得体、诚实正直的模范。

这种当我们准备好时也能够依样划葫芦的幼稚想法,是一项危险的错觉。我们不是其他任何人。我们就只是我们自己(我们也不是每天喝一大瓶,一直活到90岁的老祖父。)现在我们非常确定的结论是,仅凭个人本身意志力来克服酒瘾问题,其效果就像是治疗癌症一般。从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已经一再重复的证实此事。

我们多数人曾经尝试独自解决,不论是希望控制酒量或是停止喝酒,但无论如何努力尝试我们就是无法得到持久的成功。即使如此,要使我们坦白承认需要帮助仍然很不容易。因为此种作法,看来似乎也是一种懦弱的表现。

没错,我们正深陷于另一种迷失当中。但是我们最后终于问自己:如果我们能够获取并运用更强大的力量,是否比自己徒然无益的孤军奋战会更有智慧,尤其是在我们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反复证实无法奏效之后? 如果按一下开关,就能开启灯光,我们不认为持续在黑暗中尝试摸索是明智之举。我们无法完全靠自己获得清醒。这并非我们所学习到可以保持清醒的方式。

同时充分享受清醒的生活也不是一个人独自可以完成的工作。只要我们能够考虑少数几个有别于我们原本陈旧想法的观点,即使是暂时性的,我们就已经作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迈入快乐、健康的新生活。

原本我们深信绝无可能会发生此事,但这种变化此时此刻正出现于我们成千上万的会员之中。


“优先的事 优先处理”

“优先的事,优先处理”意即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在任何情况下,戒酒对我们而言是最为重要的、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我们没有努力维持身体健康,保护自己的性命,我们就无法拥有家庭、事业、朋友。我们必须首先拯救自己的生命,才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保持每一天的清醒,意思就是,我们必须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保持滴酒不沾,同时也尽量避免去做任何有可能激发我们饮酒欲望的事。即使有任何的不便,也在所不惜。
“优先的事,优先处理”还包含其它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停酒初期,我们作出决定时常迟疑不定、难以抉择。刚清醒的酒鬼,面对堆积如山的家事不知从何做起;在工作中,不能决定是否要回复电话或撰写函件;在现实生活的许多层面,我们希望能够履行从前所有被我们疏忽的责任与义务。但显然我们无法一次马上完成全部所有的工作。
所以,“优先的事,优先处理”的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论在是否与嗜酒有关的问题上皆可运用。
另外,我们也可以将这句格言运用于我们清醒后富余出来的时间上。在计划每天的活动时,可以依照事情的先后、缓急、轻重来安排次序,避免将行程排得太紧凑。我们要记住,身体健康是我们另一件要优先处理的事。因为如果过度劳累,或是饥饿,对我们酒瘾患者都是相当危险的。
在我们严重嗜酒的时候,我们整个生活变得非常混乱、无序,常使我们有不稳定和濒临绝望的感觉。保持清醒有助于我们重回日常生活正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使我们可以过着比较条理化的日子——这就是,“优先的事,优先处理。”
2、远离第一杯酒

“如果你不喝第一杯酒,就不会醉。”“一杯太多了,但二十杯也不够。”
当我们从一般性喝的多发展为嗜酒时,经常的醉酒严重干扰了生活和工作,于是我们减少饮酒次数,或试图把酒量控制在一到两杯,或从高度酒换成啤酒或葡萄酒,好让自己不要醉得太厉害。也许我们可以保持一段时间滴酒不沾,然后遇到机会(一些特别庆典、个人困惑或根本没有特别的事),我们又会开始喝酒,开始我们想只喝一杯吧,由于一杯酒并未导致什么严重后果,我们觉得再喝一杯也是安全的。但事实证明那只是个陷阱——当我们喝了两三杯,感觉不错,然后觉得以我们的酒量再喝一两杯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结果我们控制不住的喝得太多,回到了原来烂醉如泥的状况。
专门研究酒依赖问题的医生告诉我们——正是第一杯酒触发了潜在的饮酒欲望,进而使我们失控。这种重复的经历使我们得出结论:试图控制酒量计划如何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那关键的一杯酒——“永远不端第一杯”才能使我们保持长期清醒。
酒依赖是一种对于酒精的成瘾行为。酒精作为一种软性毒品与任何其它成瘾物质一样,我们如果想保持康复状态,只有远离第一剂导致我们所成瘾的那种麻醉剂。 



3、 使用“24小时”计划
在酗酒的日子里,我们经常会在非常难受的时候很严肃的发誓“再也不喝了。””我发誓要一年不喝。”,从心里说,我们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当然有些人会有所保留:说这个誓言只是针对于“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实啤酒与葡萄酒也会让我们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来达到与白酒一样的效果。我们喝啤酒与葡萄酒醉酒所受的伤害同我们喝烈酒一样。
然而,过一段时间,誓言和痛苦的记忆都会被抛之脑后。我们在某个时刻又开始喝酒了。我们的“永远”总是不能持久。
当然其中一些人确实信守诺言戒了很久,2个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时间到了,我们觉得应该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们又复饮了,很快落入原来的麻烦中,同时带着新的内疚与悔恨。
酒依赖是一种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们大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保持清醒不要发长期的誓言。更实际、更有效地说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许我们昨天喝酒了,但可以决定今天不喝。无论遇到什么诱惑和愤怒,我们尽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饮酒的愿望过于强烈,那就把24小时分成更小的单元——至少一小时——我们可以忍受这种暂时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时!再一小时!再继续下去。我们今天成功了,我们就有理由相信我们明天也能做到。
“24小时”计划是很随意的。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重新开始,无论我们在哪儿。在家,在工作时,在医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们可以决定从任何时候开始在未来的24小时或5分钟内不去沾酒。
我们只是尝试着过好今天(现在),仅仅为了保持清醒--它的确奏效。一旦这种思维方式成了我们思想中的一部分,我们发现以24小时为一阶段的生活对于处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样有效和令人满意。



4、 采取行动

我们越想要远离酒精,想喝酒的念头就越挥之不去。因此简单地远离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够的。
一旦停酒之后 ,那些空余出来的时间要如何打发? 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许多空出的时间必须打发。所以我们必须培养新的爱好、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填补这些时光,同时也给原本一度沉迷于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适当宣泄的渠道。
可以做的适合于我们并有意义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过的新地方。去公园或乡间小道悠闲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军。
2.阅读。虽然我们有些人无法定下心来看书, 但是我们真的该好好看一些书籍,以此使自己开阔视野,增加生活的阅历,同时更加专心。
3.逛博物馆或画廊,有些人选择摄影也很不错。
4.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瑜珈或医生建议的其它运动。
5.着手处理忽略已久的家庭杂务。整理衣柜、梳妆台、将文件分门别类归档、或是处理我们拖延很久的事务。但我们在做这些事时,不要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个厨房或是整理所有文件, 而是一次清理一个抽屉或一个档案夹,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尝试培养新的嗜好。选择不会太昂贵或要求太高、纯粹娱乐消遣、没有竞赛压力却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动。例如歌唱、写作、热带鱼、木工、篮球、烹饪、赏鸟、业余表演、木雕、园艺、吉他、电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许多人发觉,自己现在真正喜爱的活动竟然是过去从未考虑尝试的嗜好。
7.重拾往昔乐趣。一件你多年没有润色的水彩画、桌球或围棋、阅读札记等,延续这些爱好。但如果觉得已不再适合你,就直接舍弃。
8.去上课。学习日语或是英语?喜爱历史或数学?想了解考古学或人类学?或者烹饪、电脑操作,那就去参加函授课程、电视大学或成人教育(只为兴趣,不一定要有学分证书)。还有很多地方都有每周只要上一天的课程,何不尝试一下?上课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更可以拓宽生活领域。万一你对上课内容感到厌倦,不要犹豫马上退出。学会放弃对自己无益或是没有正面、积极、健康意义的活动,我们才能够鼓起勇气重新面对,才有机会去领略喝酒之外崭新的生活层面。
9.自愿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务。许多医院、儿童服务机构、社会福利团体都非常需要志愿者提供各项服务。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当我们能够对他人有所贡献时,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务 ,我们也会觉得特别受用,甚至在谈论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及其相关讯息时,我们也会感觉非常有兴趣而特别投入。
10.打扮自己。我们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个新发型、穿件新衣服、换副眼镜、甚至更新牙齿,都会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悦的效果。
11.放松地玩!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须要积极进取、求新求变。我们也需要去做一些纯粹只为了兴趣的活动,诸如你喜欢的风筝、动物园、喜剧电影、灵魂音乐、侦探小说等等;都不喜欢的话,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与喝酒无关的活动,纯粹为了犒赏自己。



5、 改变旧有习惯

在我们酗酒的过程中,固定的时段、熟悉的地点以及习惯的活动。尤其是在疲累、饥饿、寂寞、愤怒或是特别高兴的时候,这些看似平常、重复出现的场景,对我们清醒的生活而言都是危险的陷阱。
我们刚开始戒酒时,回顾过去喝酒的习惯对找到克服酒瘾的方法很有帮助。我们经常习惯买酒的地方也许是上班途经的某个超市,我们每个人总是有自己最喜爱的喝酒地点。不管是和朋友的饮酒作乐,还是每天固定时间的习惯性小酌,我们都可以从过去喝酒的轨迹中发现自己习惯在什么时间、哪些日子喝酒。
我们可以调整所有一切与喝酒问题有关联的生活细节。

女人依赖男人怎么办
答:一个男人能够让一个女人依赖,说明这个男人对这个女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人。所有,男人们如果女人依赖你们,那是一件好事情,不要觉得她们依赖你是让人觉得烦恼的事情。 三、遇到困难,总是问你怎么办 女人,不会经常问别人怎么办?她们只会对自己信任的人,对自己的好朋友才会这样做。而当一个女人总是问一个男人...

如何更好克服依赖人格障碍
答:寻求建议,即使是简单的决策。很难自己开始项目或独立工作,但当他们感到确信有人支持自己的时候,通常能够正常工作。如何克服依赖型人格障碍?为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监督者 想要消除依赖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在已经对依赖形成习惯后,再去尝试独立真的很难。你可以找一个可靠的人来监督你。大胆的去...

如何才能摆脱对一个人的依赖?
答:你要学会自立自强;学会独立,才能体会独立的好处!独立使人成熟,使人有自豪感!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可那种依赖的心理却依然还在,不过时间长了,你就会适应了,不去依赖别人,原来也是那么好,可以不去打扰别人,自己也落得一个安静!如果你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去依赖别人,那时你可以克制一下自己,去你的好...

发现自己对一个人产生一种依赖的心理时,该如何是好?
答:一个人一旦有依赖,一般都是精神上的依赖。只有你真正的学会如何去正视自己的依赖感,才会懂得生活当中如果存在依赖感有多么的复杂。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真正的活得比较独立,多多少少都会存在一点依赖。无论是对父母的依赖,还是对亲人的依赖,甚至对朋友的依赖都是会存在的。

要怎样才能改变依赖别人生活的习惯
答: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2、行动方面的懒惰 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例如:在我校的养成教育中提出了:“在操场或教学楼内看到杂物...

在感情中,过度依赖男人的女人会有好结果么?
答:只有在分手后,也许你才会意识到,依赖不是依附。无论你们之前多么相爱,每个人的人生路,最终只能靠自己远航。所以,爱情里哪有什么真正的安全感,这个世界上,分手的情侣,离婚的夫妻,有着形形色色千百万种的理由。要想在一段感情中拥有安全感,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与其把希望寄托在男人...

女生太依赖男朋友这好吗?为何?有什么办法改变吗?
答:经济就不能独立,就不能活出一个真的自己!往退后说,分手了自己足够优秀也不怕没有追求者!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房贷、车贷压的年轻人喘不过气来,男人在外要努力工作赚钱,回家还要做饭,照顾你,这样的感情容易出问题,婚姻的双方都付出才能长久幸福!依赖一个人,证明自己越来越在乎他,很好哇。恋...

怎么才能戒掉。过于对爱情的依赖心理?
答:越属于优质阶层的男性,越是喜欢比较独立的女性。男性内心深处所期待的,是两相平等的关系,而并不是王座式的主从关系。所以,咱们打铁还需自身硬,好好反观一下自己,是不是足够独立呢?你们的关系是不是真正平等的呢?优质的情感,并不是谁能够给谁足够的安全感,而是两个人相对独立,彼此平等的一同...

如何改变容易依赖的性格
答:同样是热爱劳动的人,可是气质不同的人表现就不同:有的人表现为动作迅速,但粗糙一些,这可能是胆汁质的人;有的人很细致,便动作缓慢,可能是粘液质的人。气质和性格就这样构成了人格。 性格可以雕塑 有人谈到性格就说它与遗传因素有关系,说生就的脾气,长就的命,改不了了,其实不尽然。英国有个心理学家叫爱森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