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诗的步骤 学古诗的方法

作者&投稿:素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语言凝练、韵律优美、内涵深蕴、情感充沛、想象丰富、意境交融、风格多样,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古诗的准确研读。我们试图通过“知人论世―读诗诵韵―解诗明意―欣赏积累―知生取法”五个步骤帮助教师进行古诗研读。  

    一、知生取法    

(一)知学情  

   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古诗基础,了解本年段的古诗教学目标,了解古诗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确定本课教学目标。还需了解本班学生学习古诗的现有能力和发展能力。    

(二)取学法  

   研读的内容是全面而详细的,但并不是说全部要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有所取法。有的可从诗题切入,有的可抓题眼进行古诗教学,有的可通过关键词语解诗意,有的可联系时代背景明诗意,有的则抓意象感悟诗情,有的通过精妙语言感悟古诗的意境。采用的形式也可以多样,如诵读成韵,侧重读诗诵情;诗画交融,侧重想象悟情;以诗解诗,侧重积累对新知识的建构。也可以用散文扩诗、课本剧表演等,侧重对诗外之意的拓展。

二、知人论世    

(一)知作者  

   “知人”就是要了解诗人各方面的情况。如作者的生平,包括生活经历、政治遭遇、思想崇尚等。又如作者的风格、流派、作品特点等。还要了解诗人与作品的关系。    

(二)知背景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杜甫写《春望》,时值安史之乱,诗人被俘至长安,目睹叛军的倒行逆施。次年三月春,更添诗人忧国思家之心。    

三、读诗诵韵    

(一)读准读通  

   读是学习古诗的入门之径,朗读时先要做到读音正确,也就是要注意读准生字、难读的字、多音的字、因押韵而需改变读音的字等。再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朗朗上口,抑扬顿挫。  

   (二)读出节奏  

   古诗是讲究平仄的,平声悠扬,仄声短促,平声、仄声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在诵读中应考虑平仄关系在诗中的呈现,更好地读出诗的自然节奏,把握诗人的情感韵律。    

(三)读出韵味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用韵十分讲究,了解古诗押韵、偶韵、排韵等知识,发现诗中的用韵特点,吟之,诵之,读出韵律之美。    

四、解诗明意    

(一)解诗题  

   诗题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点明诗的写作背景,或交代诗的线索,或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或显现诗的情感基调。    

(二)解字词  

   字词是古诗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了字词,就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诗句。要关注古诗中重点难点字词的理解。如对多音多义字词的理解,对数字虚实的理解,对通假字的理解。还有古今异义字词的理解、含有典故字词的理解等。    

(三)解诗意  

   是指对古诗内容的整体感悟。要理解每句诗大概的意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诗句大概的结构,还要了解“诗外之意”。“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    

(四)解诗情  

   诗情就是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情是诗的生命,诗中描绘的人、事、物、景,诗的字里行间都注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我们要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其思乡怀人、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感情。    

五、欣赏积累    

(一)抓诗眼  

   诗眼是指一首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常常是诗中精练传神的词语,你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诗眼或为一字、一词、一句,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诗眼分为两类:一是表现为一首诗的凝聚点,提示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叫诗中眼;二是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或词,这是局部的诗眼,叫句中眼。    

(二)抓意象  

   古典诗词中较多地保留着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词汇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特定的含义,就形成了意象。因此,研读诗歌时熟知常见意象,并理解其寓意,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月亮”寓思乡、“梅花”寓高洁等。    

(三)抓意境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歌意境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悲壮、恬淡、孤寂等。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如《泊船瓜洲》就以“月落”“乌啼”“满天霜”“江枫”“渔火”“钟声”等意象绘出一幅秋夜羁旅图。    

(四)抓语言  

   古诗的用词非常精炼。阅读时抓住诗词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用心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研读诗歌的语言,就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如铺陈、比喻、起兴、夸张、虚实、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有动词锤炼、词类活用等。关注古诗特色语言的表达,如词语倒置、句序倒置、诗句中的有意省略等。领会其语言的风格特点,比如清新自然、委婉含蓄、绚丽明快等。    

学习古诗的五个步骤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古诗,即中国古代的诗歌,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其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近体诗。
1、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
3、词。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 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
4、散曲。一种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行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
5、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比而言,虽都为感于物而作,但一般不拘格式和韵律。

两步完成
1 背诵。背诵古诗的题目+作者+原诗内容
2
2.1 如果有条件,就讲解一下全诗的大意,以及每句的大意。了解每个字的意义和作者的生存环境,做诗的背景,和表达的深远意义
2.2 如果达不到讲解的程度,还是背诵。背诵全诗的大意。

古诗教学的几个步骤~

一、教学应步步深入。
(1)读前准备。如:简介作者以及时代背景,解释一些字词等。
(2)从读中懂。让学生反复诵读,说说每句诗的大意。再深入认识诗的寓意。
(3)启发审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美,从艺术形象中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心灵的共鸣,从中受到教育熏陶艺术的欣赏力。
二、应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
学习诗歌只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是不够的,应当引导学生对一首诗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因为在诗歌中往往是“情与景合、意与象通”,如果抓住了表现情感的景和表现意境的象,把一首诗的许多不同景与象作深入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和相互关系,就能引出这首诗的本质内容。如本课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青山相对出,孤帆日边来。”这些表面是写天门的险峻巍峨,长江的浩荡江流,而稍作分析便可得知,那是作者在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应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诗歌是借助于想象来进行创作的。特别是李白这个富于想象、豪迈情宏的大诗人,其诗作能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如让学生想象天门山像两扇门似夹住长江面对峙的景象。从中能调动情感,受到感染。
四、应熟读成诵。
学习诗歌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诗歌语言的美必须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会到,所以在古诗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反复朗读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技能。

古诗的教学分为几个步骤
答:学生在介绍杜甫及写作的时代背景时,便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明白了题目的意思,又为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三、质疑讨论明诗意 这个环节中,训练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先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划出不懂的字词,提出疑问后,再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多让学生交流、评议。整首诗重点...

古诗教学步骤
答:有效的古诗教学五步法:熟读全诗、贯通诗意、背诵理解、写赏析词、巩固体会。1、熟读全诗 这一步骤主要放在读准读对上。教师可范读、领读,然后学生自己朗读,教师指出朗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出现的问题。如音节的停顿,字音的校正等。古诗有整有散。整的和谐整齐,散的错落有致。读起来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学习写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答:学习诗词创作几个步骤:一、先辨别平仄 学诗不可不知平仄,一开始可以先从新韵学起。简单说普通话的一声、二声是平,如,诗、时;三声、四声是仄,例如:使、是。为什么一定要知道平仄呢?因为最简单的古体诗也对平仄有要求。二、古体诗学起 最早学诗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对平仄格律深入研究,有...

鉴赏古诗词的思路与步骤
答:鉴赏古诗词的步骤包括如下方面:鉴赏古代诗词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虑诗歌的表现手法(1)、直抒胸臆(2)叙事抒情、(3)情景交融、(4)、借景抒情、(5)用典抒情等。三个方面鉴赏:一、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就是辨析...

古诗词的答题步骤
答:古诗词的答题步骤如下:1、阅读理解和分析诗句:仔细阅读古诗词,理解诗中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注意把握诗的主题、意境、修辞手法等要素。对每一句诗句进行分析,理解其意义和作用。可以从词语的意义、句子的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2、把握韵律和解读意象:古诗词有严格的韵律要求,要注意把握诗的平仄...

小学生预习古诗步骤
答:读多了,自然成诵。如学习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二、想象入境法 充分发挥小学生的认知优势,把生涩的古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很多小学生背诗很快,也朗朗上口,就是不知道什么意思。相信通过画画,一定会加深他对诗的理解,提高学习古诗的...

预习古诗的6个步骤是什么啊?
答:有学生在问古诗词的预习,不禁想把自己的经验拿来谈谈。作为一名文学教师,也非常喜欢阅读古诗词。拿到一篇古诗词,当然不是盲目的去阅读。我建议按照以下思路来进行预习,事半功倍。为了更直观,我就举一个例子:《月夜》杜甫(唐代)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

小学生学古诗的几个步骤
答:很多古诗里都蕴藏着那个时代的特定轶事,并伴随其精典的佳句流传至今,有着其旺盛的生命力。虽然简短意赅的几诗句,如若用以前死背硬记的老教学方法,孩子们自然学的枯燥无味,老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很痛苦。如果把古诗适当的编成生动的故事,那效果就不会这样了。讲故事我们首先要了解古诗的历史背景,...

古诗教学的步骤
答:3、明诗意 新的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4、赏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小学语文试讲古诗步骤
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对诗的理解达到较高的精神层次。读诗、知诗、说诗、想诗、悟诗,五个环节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在日常教学中,缺一不可。如果你在面试环节抽到了古诗题目,可以参照这五个步骤,根据试讲要求,把诗歌内容套进去。若是时间紧张,可以适当调整,学会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