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秦汉时期的官职中具有监察功能的是①御史大夫 ②司隶校尉 秦汉时期的主要阶段特征

作者&投稿:毕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C

秦汉时期的政治~

基本政治思想秦汉时期的政治思想可分为秦代、西汉、东汉三个时期。
秦代政治思想秦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如何加强王权、巩固统一是秦始皇十分关注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的争论是:①坚持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反对地方分权的分封制。博士淳于越主张实行分封制,他认为实行分封制,以子孙功臣作为强有力的辅佐,可保江山的持久。否则,一旦有事,“何以相救哉”?秦始皇和李斯则坚持实行郡县制。
他们认为,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封了大量的子弟和功臣,本意是要他们屏藩王室,巩固统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结果招致了天下的大分裂,违背了分封的初衷。②坚持“师今”,反对“师古”。
主张分封制、反对郡县制的博士淳于越等人曾把“师古”作为其论证的依据,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同前)。李斯则反对“师古”的说法,坚持“师今”的主张,认为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一切政治法律制度也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可因袭旧法,“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同前)。③主张文化专制主义,反对“心非”、“巷议”。秦始皇、李斯为了巩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强调加强思想上的统治。他们反对人们议政,特别是反对人们以古非今,提出在思想上要“别黑白而定一尊”。他们认为不能让人们“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否则,就会造成“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的结果。因此,必须实行文化专制,“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同前)。
西汉政治思想秦王朝的短命,给汉初的君臣们以强烈的刺激,新王朝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提出如下思想:①总结秦王朝灭亡的教训。陆贾、贾谊通过对秦兴亡的总结,认识到“攻”与“守”不同术,认为可以马上得天下,不能以马上治天下,只有文武并用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秦的短命乃是不行仁义之道的缘故。他们向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提出“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陆贾语)的政治主张。②与民休息,发展生产。暴秦之后,民生凋敝,民不聊生,仁义之道最现实的要求是实行较宽松的政策,与民休息,以便恢复生产,繁荣经济,安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于是博采道、儒、名、法诸家之长的黄老思想应运而起,风行一时,上层人物如曹参、陈平、陆贾都笃信黄老。他们主张清静,倡导无为而治,即在政治上实行不干涉主义或少干涉主义。黄老思想还主张“因循为用”,对于群众已经习惯了的法律制度不多事更张。
这时的黄老思想已经和战国时期的黄老思想有所不同,由同法家结合逐步改向儒家靠拢。陆贾等人,虽然也说黄老、讲无为,但同时也讲君臣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强调仁义道德,宣传民本主义。③主张削藩,加强国家统一。针对同姓王日益坐大、尾大不掉的形势,贾谊呼吁削弱地方势力,加强国家统一。他向汉文帝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即把具有割据能力的大国分割成许多小国,以削弱其势力。晁错也建议汉景帝削各王国封地,后竟因此引来杀身之祸。④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必然要求思想上的统一。
道家学说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只可在大的动乱之后起暂时协调缓解作用,不能作为长期的政治指导方针。晁错、桑弘羊虽然仍在强调法家学说,但被秦王朝歪曲了的法家学说,名声很坏,统治者纵然骨子里仍然采用法家政治学说,而在自己的旗帜上却不愿打上法家的印记,于是以温、文、稳为特征而又强调入世的儒家学说便受到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推崇。汉王朝初建,陆贾就常常在刘邦面前说《诗》、《书》。一向不爱儒术的刘邦也不能不称善。文帝、景帝虽然喜欢黄老之学,但已开始建立五经博士。经过长期酝酿,到武帝时,董仲舒适时地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的儒学已不完全是孔孟之道,而是经过改造的、以儒学为骨干,并吸收了阴阳家、道家、法家某些内容的新儒学。⑤宣传“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说。适应加强君权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他牵强附会地解释阴阳五行之学,捏造出阳尊阴卑的谎言,并用这些谎言解释人类社会,提出君尊臣卑,父尊子卑,夫尊妻卑,“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五常说。在强调尊君的同时,董仲舒也强调爱民,提倡什一之税,主张以德治国。针对当时土地兼并盛行,他反对大富大贫,主张小富小贫,等等。
东汉政治思想东汉时期的政治思想表现为:①董仲舒学说被发展成为谶纬神学,孔孟之道被歪曲成预卜吉凶的迷信,朝廷之上公然用占卜的办法决定国家大事。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桓谭对盛极一时的谶纬神学进行了勇敢的批判,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②东汉时期,政治腐败,豪强专断,用人唯亲,以阀阅取士。王符、仲长统展开社会批判,对豪门的腐朽生活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对“以阀阅取士”的风尚进行了猛烈抨击。
特点适应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这时期的政治思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逐步转变为各家互相学习、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从秦王朝以法家思想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孔孟思想为骨干,兼采众家之长的新儒学统治,并形成了“三纲五常”的完整体系,它统治中国社会达2000年之久。

政治方面:本阶段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对外关系方面:本阶段,中国向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



1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一、政治方面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方面

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三、民族关系方面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由战到和。汉武帝时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四、对外关系方面

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五、文化方面

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答: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1)萌芽──战国时期: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创立──秦朝:①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

中央集权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春秋...
答:(1)春秋时期已设立郡县;早期县的地位高于郡。(2)郡国并行制;威胁中央王朝。(3)弊端: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自主性;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国富民强。寓封建于郡县之中。(4)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调配人力、物力。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
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基本内容如下:1、皇帝制 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超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于是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2、三公九卿制 秦朝的中央机关实"三公九卿"...

中国古代夏朝到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分开写)
答:(1)皇帝制度:①国君称皇帝。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从中央到地方主要官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军队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②以皇位世袭制、终身制、皇权至上和天下独尊为特点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特征。(2)中央官制: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的官制为基础,在中央实行...

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秦朝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如下:1、实行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而为一,号称"皇帝"。从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2、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央机关实"三公九卿"制。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政务、军事和监察。三公之间互不统...

秦朝怎么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答:1、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简述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
答:改革官制,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实行刺史制,加强朝廷对地方官和诸侯王的控制。实行察举制,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统一服务政治的统一理论基础——儒家思想。从此,封建政治制度的政体基本定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得以巩固。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完善府兵...

封建社会的国家机构由什么组成
答:皇族享受特权,这是皇帝“家天下”制度的组成部分。但政治特权过大,于国于家都利少害多,因之限制政治特权,给予经济照顾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二、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萌芽于春秋后期的各大诸侯国中,战国时期有较大的发展。秦始皇消灭六国,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以原秦国的制度为基础,自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套系统...

概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教育制度 选官制度的关系,要求史论结合。_百 ...
答:建立了内朝和由丞相御史大夫组成的外朝相抗衡。唐代沿袭并完善了隋代的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省,长官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还设枢密院、三司分散丞相实力。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选官制度世袭制\察举制\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 (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

详述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我要写论文!
答:1.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趋势 宰相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始终。在古代中国,尽管君权与相权在此消彼长中间有波折,但总体上说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抑制、消弱,直到丞相一职被废除。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宰相人数的增多。秦朝设置左右丞相,唐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