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者&投稿:昌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

君主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
(1)萌芽──战国时期:
①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
②实践上,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创立──秦朝:
①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3)巩固──西汉:
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
①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②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5)加强──北宋:
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6)新发展──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7)强化(或顶峰)──明清:
明初把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和三司,采取八股取士。前清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特点是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表明封建制度的衰落。

评价:

积极作用: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①维护了国家的统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防止了分裂割据,抵御外来侵略,镇压人民起义,协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保持社会稳定;
③便于组织公共工程建设,保证中外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推动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压迫十分残酷;
②束缚了商品经济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③导致思想禁锢和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其实 权利分配最神奇的时代当属现代
村长都可以盲目执法 不经过法院都可以认定为你是“犯罪分子”

建立中央集权,皇权至上,可以世袭,君王专制制度!

君主专制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制度,一人之心千万人为之所做为
封建主义。让百姓相信皇帝是真龙的化身,所谓皇权神授。这样的话百姓才会相信,才会听从。

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中国古代的角度而言,核心就是君主专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主要内容:
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2、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3、完善中央机构
秦始皇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度;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4、控制官吏的选拔
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王国问题的解决,士族势力的消亡,藩镇割据势力的强大与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设三司,清朝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

扩展资料
中央集权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秦朝开始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进行削藩,削弱所有藩国的力量,从此汉朝的分封制度名存实亡;盐铁官营,使中央能对当时的稀缺战略性资源进行直接管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皇家唯一尊崇的思想。
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上的措施有: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事务。
北宋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度出现,在权、兵、钱、法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设左右丞相和多名参知政事分化宰相大权独揽的形式,军事上设枢密院代表皇帝单独掌管军事;民政上设三司掌管财政。这三个机构都向地方派出专门的监察官垂直管理数州、府的相关政务。
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将地方负责政务、民政、军事、办案的职能合并为一个机构办理,名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是后来我国地方省份制划分的基础。一省的主官由中央任命、派出。
明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罢丞相,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期设内阁协助皇帝管理)。又设厂、卫特务机构刺探官员隐私、社会动向。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内阁形同虚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有弊,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总体上弊大于利,消极影响更为突出。

理由: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兴办重大工程(如长城、京杭大运河等),行政效率较高,社会动员力强,保障了国家的强盛;②在乱世中(如汉末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晚唐五代十国)能起到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有利于早日结束乱世,恢复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恢复发展;③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以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经济基础,反过来(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兴修水利、抵抗自然灾害和赈济灾民、抵御外来入侵)有力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④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和向外扩张版图,起到了保卫中华文明的作用,保障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未中断;⑤自汉武帝时期以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儒家思想为官方意识形态,将儒家思想作为行政的方法论指导,和儒学紧密结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⑥能够对中原王朝疆域内大部分地区有效控制,能有效地任免官员、征收赋税、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保证了中国在中古时代一直遥遥领先世界上其他国家。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表现在这几个方面:①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重农抑商,抑制民间私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导致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畸形;②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残暴地镇压一切反对言论和异端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的活跃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从唐宋以后一直不进反退;③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了“中华法系”即所谓的“王法”,王法非法,具有残暴性、野蛮性、非人道性和反人类性,中华法系之下酷刑、冤狱遍布全国,人民生活极度痛苦;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的利益,极其残酷地剥削压迫普通民众,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末期阻碍了社会进步和文明转型,是中国无法转型为工业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根本原因,导致中国在近现代严重落后于欧美国家;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地位歧视科学技术,视科技为“奇技淫巧”,这是中国2000年科技进步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地位一般不鼓励民间对外交流,不利于中华文明同世界上其他文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总之,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总体上消极作用更大、更明显,是中国从领先世界到严重落后的根本原因。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和皇位世袭。君主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
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2)、维持的原因 ①封建经济基础决定它的长期存在。——经济原因。②华夏族共同的社会文化传统,有...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答:(1)含义:君主专制指国家政权统治形式,君主掌握最高权力,臣下必须服从君主;中央集权指国家政权分配形式,国家权力(军、政、财大权)集于中央,地方必须服从中央。(2)核心在于:皇帝控制国家核心人事大权,地方和中央必须绝对服从皇帝。⑶发展历程: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新发展→...

从表中可以看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三部分内容?其核心是什么...
答:一是皇帝制,皇权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二是中央官制即三公九卿制。前两个是核心,第一个是核心的核心。三是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制。影响,积极,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西方就不行了,封建制度下的西欧,地方领主的权利贼大,中央的权威不很强,你比如,现在的德国,意大利,法国...

秦始皇为实现一统之局创立了什么制度,有哪些影响
答:秦始皇为实现一统之局创立了皇帝制度。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上为核心的制度。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创立以来,经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在内容上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皇权至上,不可僭越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的权力在理论上是无所不包的。在通常情况下,...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和本质是什么?
答: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君主专制必然实行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不一定要实行君主专制。在封建社会一般实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君主专制必然被淘汰,而中央将继续存在。当前世界上如美国、中国等都实行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但都不是君主专制体制...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
答:秦始皇以原有的制度为基础,建立起了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 (1)皇帝制。确定最高统治者的名号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国家大权。 (2)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分别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监察百官和管理军事。“三公”之下还设有...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
答: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高无上。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 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等。其中皇帝制度是这一制度的核心,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及影响
答:成果”,尤其是清廷入关以后承袭了前朝的政治制度,而又有所改革,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加强了,使皇权集中达到前所没有的地步。同时也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我们的国家历经长达五千余年没有分裂为像欧洲那样多的小国不也是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和统一思想的深入人心结果吗?

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是什么?详细一下
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指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并通过军政官僚机关管理、控制国家的政体。包括皇帝制、官像政治和中央集权等方面,其基本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皇权不可转让,皇位实行世袭,君尊臣卑等。皇权愈来愈尊,臣民愈来愈卑,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