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题求解。(要有解题思路哦~)? 高中数学数列题,求解,最好有解题思路,

作者&投稿:舌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第(1)问

抽奖200次,至少得到1个手机和1个平板的概率,我们可以倒过来算。

抽奖200次,最多得到1个手机和1个平板的概率。

因此分四种情况,1.抽奖200次,没有中奖的概率;2.抽奖200次,中奖1次,得到1个手机或者1个平板的概率;3.抽奖200次,中奖2次,得到了1个平板和1个手机的概率。

  1. 抽奖200次,没有中奖的概率:(1-0.02)^200;

  2. 抽奖200次,中奖1次,得到1个手机或者1个平板的概率:【(1-0.02)^199+0.02^1】*(0.4+0.4)

  3. 抽奖200次,中奖2次,得到1个手机和1个平板的概率:【(1-0.02)^198+0.02*0.02】*0.4*0.4

  4. 最后,得到答案概率,即抽奖200次,至少得到1个手机和1个平板的概率为:1-(1-0.02)^200-【(1-0.02)^199+0.02^1】*(0.4+0.4)-【(1-0.02)^198+0.02*0.02*0.4*0.4】即为答案所得,因为此答案有200和199次方,需要使用计算器得出答案,因此,我把过程写出来,答案自己去算。



第(2)问

假设1个人抽到1个手机或者1个平板后就收手了不再抽奖,那么抽奖200次以内,得到1个手机和1个平板的概率是:

假设,该人第1次中奖后就不抽奖了,那么概率为:0.02*(0.4+0.4)

假设,该人第2次中奖就不抽奖了,那么概率为:(1-0.02)*0.02*(0.4+0.4)

假设,该人第3次中奖就不抽奖了,那么概率为:(1-0.02)^2*0.02*(0.4+0.4)

以此类推:假设,该人第200次中奖然后不抽奖了,那么概率为:(1-0.02)^199*0.02*(0.4+0.4)


所以,计算以上概率总和为:0.02*(0.4+0.4)*【1+(1-0.02)+(1-0.02)^2......+(1-0.02)^199】=0.02*0.8*【1+0.98+0.98^2+......0.98^199】=0.02*0.8*【1+0.98*(0.98^199-1)/(0.98-1)】=0.02*0.8*【1+0.98*(0.98^199-1)/(-0.02)】;

因为此式子也存在198次方,需要使用计算器等工具计算,因此我也只给出完整过程以及部分计算结果,至于最后答案,请自行计算。



用独立重复试验模型。
抽一次奖,得到手机的概率为2%×40%=0.008,
从反面考虑,抽200次奖,没有得到手机的概率为(1-0.008)^200≈0.200601617,
所以抽奖200次,至少得到1个手机的概率≈0.799398382.
同理,抽奖200次,至少得到1个平板的概率≈0.799398382。
于是抽奖200次,至少得到1个手机和1个手机的概率≈0.799398382^2≈0.639037773.
2)设前k-1次抽奖没有得到手机、第k次抽奖得到手机的概率为0.992^(k-1)*0.008,
假设某人抽到1个手机后就收手不再抽奖,那么抽奖200次内,得到1个手机的概率为
∑<k=1,200>0.992^(k-1)*0.008
=0.008×[1-0.992^200]/(1-0.992)
≈0.799398382,
余者仿上。

一道高中数学题,求解(要求有具体解题思路和过程)~

因为x∈[-2,2]时,f(x)≥0恒成立
而f(x)=x^2+ax+3-a
所以对称轴X=-2a大于等于0
1式
X=-2,2时
f(x)大于等于0
f(-2)=(-2)^2-2a+3-a大于等于0
2式
f(2)=2^2+2a+3-a大于等于0
3式
有1,2,3解得
-7小于等于a小于等于0

第一题
第一问:an=1-(1/2)^n
第二问:an=1-(-1)^(n+1)乘(1/2)^n
第二题第一问:5*5-2=23
第二问:是,第四项
第三问:是,想想也知道
第四问:没有,第一项大于零,又是递增数列

一道初中数学解答题,求详细解题思路及正确答案
答:(1)y=a(x+1)(x-3)把C点坐标代入函数式 得a=-1 y=-(x+1)(x-3)=-x^2+2x+3 (2)BC的 函数关系式 y=x+3 M(m,m+3)N(n,-n^2+2n+3)|MN|=根号下((-n^2+2n+3-m-3)^2+(n-m)^2)(3)第三问 是求N到BC距离最大 ...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
答: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以及方法如下:一、利用列表模式解应用题 利用表格解应用题实际是一个去枝存叶,去繁存简的思维梳理、分析、判断、推理的过程,这不仅使审题和分析题意变得简捷明了,而且使各个量与关系对号座,使学生很容易就能从中筛选出有用的数据,这种解题模式尤其适合题目中含有较为隐蔽...

初中数学难题,求解、解题步骤(详细的),以及思路
答:1 1)证明:因为DE∥BC 所以△ADP∽△ABQ,△APE∽△AQC 所以:DP/BQ=AP/AQ PE/QC=AP/AQ 所以DP/BQ=AP/AQ 2)直角三角形ABC中,由勾股定理,得BC=√2,BC边上的高为√2/2 设正方形DEFG的边长FG=DG=x,因为DE∥BC,所以△ADE∽△ACB 所以DE/BC=△ADE边DE上的高/△ABC边BC上的高=...

求中考数学函数类型的题目的解题思路,求详,谢谢! 没有人能让你输,除 ...
答:1、反比例函数y= x/k( k>0),当x>a或x<b(a、b是非零常数)时,求y的取值范围。这种问题只需要把这里的a或b代入函数的解析式中,得到y的值ak或bk,对应的y的取值范围就是y<ak或y>bk,由于反比例函数y= x/k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例如:函数y=x/2,当x>-1时,y的...

初中数学题。求答案,解题思路,详细点,我脑子笨。
答:第一题 第二题 其中a=3,b=2,那么带入得原式等于5。第三题 因为三角形ABE是沿着AE对折过去的,所以三角形ABE全等于三角形AEO,即AB=AO=b,BE=EO,又因为点O为长方形的对称中心,那么对角线AO=2b,又因为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性质AB^+AC^=A0^,即a^+b^=(2b)^ (...

求初中数学大几何的解题思路
答:图中是一个数学题目,内容如下:1. 在△ABC 中,AB⊥BC,∠C=45°,点 E 是 BC 边上的一点(不含端点),F 是 AC 上一点,线段 AB 绕点 B 顺时针旋转 α 度得到线段 BD,连接 CD。(1) 如图 1,已知 α = 135°,连接 DE、EF,若 D、E、F 三点共线,DF ⊥ BC,垂足为 E,且...

高中数学题求解。(要有解题思路哦~)?
答:最后,得到答案概率,即抽奖200次,至少得到1个手机和1个平板的概率为:1-(1-0.02)^200-【(1-0.02)^199+0.02^1】*(0.4+0.4)-【(1-0.02)^198+0.02*0.02*0.4*0.4】即为答案所得,因为此答案有200和199次方,需要使用计算器得出答案,因此,我把过程写出来,答案自己去算...

怎么分析数学题的解题思路
答:事实上,在不等式证明中采用的“分析法”就是这种思维的充分体现,我们将这种思维称为“逆向思维”——必要性思维。第二,数学式子变形——完成解题过程的关键解答高考数学试题遇到的第二障碍就是数学式子变形。一道数学综合题,要想完成从已知到结论的过程,必须经过大量的数学式子变形,而这些变形仅靠大量...

初一数学题(要过程,解题思路,最好不用方程)
答:两车合计行程=360+100 = 460 千米 甲先运行25分钟的路程:72 * (25/60) = 30千米 乙车行驶时间:(460-30) / (72+48) = 430 / 120 = 215/60 =3+35/60 甲车行驶时间比乙车多运行25分钟:3+35/60+25/60=4小时 【问题补充:注意:第一题中甲速度为72米,乙为48千米,单位不一...

几道数学题,求详细解答和解题思路
答:3、解:设原一班有x人,原二班有y人。根据题意得(1-1/3-1/4)x+(1-1/3-1/4)y=30 整理得x+y=72 即原一班和原二班总人数为72(人)。因为原一班人数+原二班人数=新一班人数+新二班人数+新三班人数 所以72=新一班人数+新二班人数+30 新一班人数+新二班人数=72-30=42(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