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散曲?有什么特点?

作者&投稿:宣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散曲是金、元两代新兴的一种歌曲,是当时人民群众和文人学士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文学。

在元代文学史上,散曲夺得了“词”的地位,成为当时最活跃最有生命力的诗体。自从元代以来,就有不少文学批评家认为散曲和杂剧——即所谓“元曲”——是有元一代的绝艺,认为元曲可以和唐诗、宋词相媲美。

扩展资料

散曲的特点主要有:在语言方面,既有一定格律,又有口语的自由灵活;在艺术表现方面,更多采用“赋”的方式,加以铺陈叙述;押韵比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句中还可以衬字。北曲衬字可多可少,南曲有“衬不过三”的说法。

散曲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其基本特征是单片只曲,调短字少。还有一种联章体,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又称“重头小令”,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散曲



~

散曲是什么意思
答:散曲特点:(1)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曲两种形式。(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且属于一定的宫调。(3)各自曲牌在字数、句数、平仄和用韵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类别名、宫调名、曲牌名和曲题名。小令: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

散曲的定义与特点
答:特点:有格律;可加衬字;铺陈手法突出。

散曲的定义是什么?
答: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的音乐曲调撰写的合乐歌词,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新声的中国音乐文学,是当时一种雅俗共赏的新体诗。它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后来随着散曲格律化和去市民化,失...

小令,套曲,散曲,杂剧都有什么特点,区别
答: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如果作家纯以曲体抒情,与科白情节无关的话,就是“散”。他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文体。其特性有三点:一是他在语言方面,即需要注意一定格律,又吸收了口语自由灵活的特点,因此往往会呈现口语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散漫化的状态。二是在...

元代散曲有什么特点
答: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散曲的体制主要有小令、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等几种.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但小令除了单片只曲外,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

散曲的兴盛和特点
答:散曲之所以称为“散”,是与元杂剧的整套剧曲相对而言的,剧本中使用的曲,粘连着科白、情节。元代除了诗词依然处于“正宗”的位置外,诗坛上又涌现出一种新样式,这就是散曲。它与传统的诗词分庭抗礼,代表了元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散曲兴于何时已难以确考,但它产生于中国民间的俚俗歌谣是无疑的...

曲学·散曲的源流及其特色
答:所谓曲俗,即指散曲语言的散文化、口语化已大大超过传统诗词,其语体乃是一种通俗浅显的文言与口语紧密结合的一种曲体语。它比传统诗词更具有流动性、活泼性,从而使这种曲体语成为了古代韵文体中最灵活、最开放、最通俗的语体。在表达方式上多为代言体,模拟物象更加多样化,并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就是自言...

散曲的特点是什么?
答:散曲是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代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经过长期酝酿,至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的诗歌形式。

散曲包括什么?
答:而 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套曲的体制有三个主要特征:① 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组成,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 者,也可“借宫”。②一般说来应有尾声。③全套必须 同押一韵。套曲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包容比较复杂的内 容,因此既可用来抒情,也可以叙事。 散曲与诗、词相比,在诗歌形式上有以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