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元散曲的主要特点是

作者&投稿:彘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元散曲的主要特点是特别生动活泼,诙谐幽默。

内容上,它写得最多的是男女爱情,其次是归隐、闲适以及山水自然。体制上一般都比较短小。

元散曲的兴起

散曲能在元代兴起,既与当时韵文体发展的现状密切相关,又与音乐和语言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诗词创作在唐宋时期达到创作高峰,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越来越脱离音乐而向纯书面文学发展,在表情达意方面,越来越失去其优越性。

而在当时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酝酿,到了宋金对时期,又吸收了一些少数民间的音乐曲牌和语言风格,便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抒情文体,这就是散曲。

关于散曲兴起的这种状况,明代的王世贞在《曲藻·序》中有明确说明,他说:"自金元入主中国,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徐渭在《南词叙录》中也有明确的总结,他说"今之北曲,盖辽金北鄙杀伐之音,状伟狠戾,武夫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为民间之日用宋词既不能被管弦,世人亦遂尚此,上下风靡。“

元代散曲的体制特点

1、关于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的基本体制单元。其名称来源于唐代的酒令。它通常以一只曲子(即用一个曲牌)为一首,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除单片只曲外还存在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它是由同调同题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联章体虽以同调同题的组曲形式出现,在内容上互有联系,但其中的各支曲子仍是完整独立的小今形态,故仍属小令的范畴。

2、关于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是由唐宋大曲、宋金诸官调发展而来在体式上,它呈现出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它由同一宫调的若千曲牌连缀而成,套数中间的曲调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同一宫调内选用,调数也可多可少,有些曲子还可以任意增加字数二是套数中的各曲必须押同一个韵;三是在套数的结尾部分通常有尾声。

3、关于带过曲:是介于小今和套数之间的一种散曲体式。就是作者在写完一曲之后,意犹未尽,还可以再写另外一个曲调,只有两个曲调音律衔接,又押同一个韵,就可以合算作一首。

如王实甫的中昌、十二月过尧民歌、刘时中的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带过曲属小型组曲,与套数相比,其容量要小得多,并且没有尾声。





~

元代前期散曲创作的主流风格是( )。
答: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A 【

散曲包括什么?
答:而 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套曲的体制有三个主要特征:① 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组成,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 者,也可“借宫”。②一般说来应有尾声。③全套必须 同押一韵。套曲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包容比较复杂的内 容,因此既可用来抒情,也可以叙事。 散曲与诗、词相比,在诗歌形式上有以下特点...

宋词是元杂剧与元散曲的合称对吗
答:注重情节发展和节奏感的把控,因此具有富有节奏感和视觉冲击力的特点。元散曲则更加轻盈飘逸,以语言直接、清新活泼的风格为主要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美感和表现力。总之,宋词与元杂剧和元散曲都是中国古典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都具有相应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关于元散曲和元代的文人和宫崎骏与日本传统文化的问题
答:一般认为,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9年—1241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号已斋(一作一斋),大都(今北京)人。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也有人说是“...

什么是元散曲的“清丽派”?清丽风格的散曲有什么特点?
答:一般而言,元曲作家多分为清丽派与豪放派。不过,文学史上对曲家之归属何类仍多有争论,一则由於曲家之散曲与剧曲风格并未统一;二则由於文献有限,曲评家之领悟不齐;三则由於即便是同一体式,曲家也兼具两种风格,故难下定论。今且按文人之生平分为前后期,并采中国文学发达史之说,依其散曲之...

词调歌曲和明清小曲和元散曲区别
答:词调音乐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属于根据一定曲调填词的词体歌曲。词调音乐的早期形态可以在唐代敦煌曲子词中找到,在宋代兴起繁荣。明清俗曲小调是宋元词调小曲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曲调之丰富,内容之庞杂,流传之广泛,又远远超过了宋元时期的同类型民歌。元散曲一般指元代散曲。 散曲。散曲,元代称为“乐府”或“...

谁知道元曲?
答:马致远创作题材宽广,意境高远,形象鲜明,语言优美,音韵和谐,被誉为元散曲中的第一大家“曲状元”和“秋思之祖”。中期:从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顺帝后至元年间。这一时期的元曲创作开始向文化人、专业化全面过渡,散曲成为诗坛的主要体裁。重要作家有郑光祖、睢景臣、乔吉、张可久等。末期:元成宗至正...

元代散曲有哪些
答:元代散曲有如下作品:一、《天净沙·秋思》二、《山坡羊·潼关怀古》三、《阳春曲·题情》四、《人月圆·山中书事》等。以下是关于元代散曲的具体解释:一、《天净沙·秋思》这是元散曲中的经典之作,作者马致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散曲...

元曲的类型,表现形式及主要作者有哪些?
答:类型:元杂剧、元散曲。表现形式:以戏曲为主,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主要作者: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

元杂剧与散曲之间的关系
答:主要代表作有,《窦娥冤》、《倩女离魂》、《汉宫秋》、《梧桐雨》等。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散曲:散曲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之一。在元代兴盛,和唐诗宋词同为一代之文学。又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由宋词俗化而来,是配合当时北方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