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地位有什么差别?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不同,谁的权利更大?

作者&投稿:薄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如果是有心人的话就会发现,我们各种电视剧当中称呼一个具体官员的时候会称呼“丞相”,而在夸某个人或者某一类人的时候则会使用宰相。历史上做过丞相的名人有诸葛亮、萧何、胡惟庸等人,被称为宰相的就更多了,比如“宰相刘罗锅”。那么丞相和宰相具体指什么呢?

1 丞相

丞相比较正式出现是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度当中,“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其中丞相的职责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三公九卿”当中的“九卿”都归属为丞相的下属机构。我们如果做个大概的对比的话,丞相的职务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汉武帝之前,丞相的地位非常高。丞相觐见,皇帝必须离坐欢迎;丞相病重,皇帝得亲自看望并且送药救治;丞相去世,皇帝要亲自前去凭吊,并且赐予各种礼器。到了汉朝武帝的时候,丞相田蚡(汉武帝舅舅)专权,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便于对外战争,汉武帝设置了内朝官制度,外朝官的丞相权力被架空,丞相成了有名无实的虚职。

不过作为王权和相权两个互相斗争的权力,只有汉武帝这样的“猛人”才能够把相权真正的打得溃不成军,后面丞相的权力慢慢恢复,隋唐丞相都有很大的话语权,皇帝也需要忌惮。到了明朝的时候,另一位政治猛人明太祖朱元璋出世,由于丞相胡惟庸屡次违反法律,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搞了一个胡惟庸案,杀人盈野,从此不再设立丞相。从此中国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丞相。

2 宰相

宰,就是主宰的意思。宰相这个称呼,它并不是某一特定的官职,而是一种可以主宰朝政和天下的大官的泛称。

在秦朝的时候,由于权力被牢牢地掌握在皇帝或者宦官(赵高)手中,并没有哪个大臣被人称为“宰相”。汉朝时期继承了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三公当中的“御史大夫”在汉朝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而“太尉”又经常不设立,所以汉朝能够称得上宰相的就是汉丞相了。

南北朝时官制混乱,有很多人被称为宰相。南朝有一个著名道士陶弘景,他没有在朝廷当中担任任何官职,是著名的医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政治家。梁武帝萧衍多次想要把他招来做官而不能,但是每当国家有大事不能决定的时候梁武帝还是会跑到陶弘景修炼的山中去询问,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隋唐时,能够被称为宰相的人就更多了。那时候采取“三省六部制”,“三省”当中的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朝有所变化的是,尚书令改成了尚书仆射,这些人都可以称之为“宰相”。

到了明朝,丞相制度虽然废除,但是能够称之为宰相的人却还是大有人在的。比如,于谦就被人称之为“救时宰相”。于谦并没有做过明朝掌握实权的官职——内阁首辅,他做的最高官职是兵部尚书,另外还封了一个荣誉官职——少保。那么他为什么被称为“救时宰相”呢?

因为他在土木堡之变之后主持了北京保卫战。当时明英宗被瓦剌人俘虏,朝廷上下一片惊慌,于谦第一个站起来主持时局,并且亲自带兵与瓦剌人作战,保住了北京城。于谦为官正直,替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也替国家做了很多好事。最后他比当作替罪羊在夺门之变当中被杀害,查抄他的家的时候发现家无余财,即使是下令抓他的明英宗都因此而感到羞愧和伤心。由于他挽救了天下,主宰了天下人的命运,所以人们称呼他为“救时宰相”。

宰相和丞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和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现在,你明白宰相和丞相的区别了吗?



秦朝是丞相制,汉朝怕丞相一人独大,于是将丞相权力一分为三,在秦朝的基础上强化了三公九卿制,“三公”即是丞相、太尉、,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军委副主席、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这三人都是百官之首,都可以称为“宰相”。“三公”的谓称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变化,但权力职务一直没变。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不好控制。于是虽设三公之位,但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既皇帝的秘书处,“尚书令”就成为隐形的“宰相”。
到了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进一步确立。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而尚书令统领六部,负责执行政令,更是位高权重。李渊时期李世民担任尚书令,李世民当皇帝之后,为了避讳就不再设置尚书令,于是尚书令的两位助手“”与“右仆射”就成了宰相,可以理解为“左丞相”与“右丞相”。
到了宋代设定“二府三司制”,相权严重削弱,君权进一步强化。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中书省'的同平章事”成拥有了宰相的权力。从唐末五代开始“枢密院”逐渐权重,到了宋代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中书省的实权被剥夺,“”与“同平章事”共同承担了宰相的权力。到了辽代,正式出现了“宰相”这官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宰相”作为正式官名,来命名宰相权力的一次官位设定。
再来看看明朝的内阁制,内阁大学士开会时坐在中间,又称“中堂”,所以中堂成了“宰相”的新称呼。清延明制,依旧没有丞相。但人们经常说“宰相刘罗锅”、“大清相国”,这些称呼准确吗?清朝也是内阁制,但从雍正时期,权力归于军机处。因此,内阁学士有宰相之名而无宰相之实,有宰相之实而无宰相之名,只有“内阁学士”兼“军机大臣”才能算的是“真宰相”。
以这个标准来看清朝名臣,刘墉是内阁大学士却没入军机处,只能算半个宰相。而和珅却是首席大学士又是军机大臣,看来和珅才是乾隆朝的真宰相。再来看看陈廷敬,他是康熙朝的大学士,当时没还建立军机处,他担任过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六部尚书陈廷敬占了四个,的确算是“大清相国”。而“三朝名臣”更不简单,他是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更是军机大臣,可谓是清代名副其实的真宰相。
通过陈廷敬、张廷玉的例子,能够看出“宰相”这个称呼不能咬文嚼字,要看具体的权力分配。比如曾国藩与都没入军机处,但曾国藩是直隶总督,湘军领袖,帮清朝安稳了半壁江山。李鸿章也是直隶总督,又是北洋统帅,洋务领班,比宰相权力还大,能不是宰相吗?后来张勋帮助清王朝复辟,给什么官也不当,就想学袁世凯当个直隶总督,看来在当时“直隶总督”又成了宰相新称呼。现在来回答题主的问题,宰相与丞相有什么区别?丞相是具体官职,宰相是身份统称。宰相包括:丞相、相国、太尉、司徒、御史大夫、尚书令、枢密使、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宰相宰相,宰为治政,相为辅佐。综合来看中国的宰相制,在政治方面,宰相起到辅佐君王,统领百官的作用。在宣传方便,君权与相权,一位严父,一位慈母,恩威并施,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在权利方面,宰相起到了限制君权的作用,防止出现君权过于强大,抵制缓解了一人专断独裁的局面。所以几千年来,君权对相权一直施行打压与分化。以宏观的角度去看宰相这个称谓,李鸿章曾说:“享清福不再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由此可见,不管身份大小,权利高低,只要腹有诗书,心怀天下,人人即可为“真宰相”。

丞相是官名,宰相是一种制度。丞相是中国古代正式的官名,三国以后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即百官之长。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最高权力的官员俗称,不是具体官名。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丞相、宰相、相国三个职业相比,他们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秦始皇在位期间设立了相国一人,丞相两人,分别是左丞相和右丞相。两个丞相都是相国的助手。丞相,宰相和相国,看起来很像,但并不是一回事。在秦朝和汉朝初期,相国和丞相都存在,但是相国的地位明显比丞相要高。像萧何他就是先当的丞相,然后再升为相国。曾经辅佐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谋士李斯,也是秦朝的宰相。

东汉末年,曹操诸葛亮也是非常有名的丞相。唐朝的宰相也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朝的宰相和唐朝的宰相都是这个称呼。元朝的时候宰相就等于丞相,元朝后期,几个皇帝都不处理朝政,大部分权力都放给了丞相,导致丞相的权力非常大。元朝的政治局势也极其不稳定,为此,元朝后期更是直接取消了宰相,这也激化了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朱元璋时期就直接取消了丞相这个职位,把相应的职务全部分给了户部,礼部,工部等其他部门。这些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处理国家政务的大事的权力全部集中到了朱元璋一个人手中。

自从朱元璋废除宰相这个职位之后,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此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宰相了,清朝也是一样。清兵入关以后仿制明朝,便将内秘书院,内国史院等三个地方改称为内阁。设置内阁就相当于名誉宰相,皇帝在位期间成立了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事务。虽然是执行宰相的职务,但是权威与唐宋时期的宰相权力相差甚远。

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哪个权力更大?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答:丞相和宰相区别是:丞相 是官职的名字, 宰相 只是统称 “宰相”是“宰”和“相”的合称,宰为主持之意,相为辅佐(君主)之意。“宰相”一词最早见于《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辅佐君主、统领百官的宰相,萌芽于春秋时期齐景公设立的左、右相。战国时期最早...

在中国的历史上,宰相和丞相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答: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丞相,是封建王朝下的官员,而宰相是辅佐君主并掌握大权的官员的一种称呼。对于国家和朝廷来讲,它们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丞相可以称之为宰相,但宰相不一定就是丞相。在不同的朝代里,宰相一般都是不一样的职位,这也就是丞相和宰...

丞相与宰相是一回事么?有什么区别?
答:现实中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宰相、丞相、相国三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可谓是傻傻分不清楚,甚至有些人都还误认为它们指的都是同一个官职,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答案当然是“不是”。宰相 宰相,说白了它就是“辅佐帝王总理百政的官员”的通称,历朝历代,只要能满足拥有能够和皇帝商量政务的“议政权”和能够监督、督促百官...

古代的宰相与丞相有何区别呢?
答:汉惠帝下令废除相国,但是保留下了丞相的职位,从此丞相开始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直到汉哀帝将丞相改名大司徒。此后丞相的职位名称断断续续存在,直到明朝胡维庸之后,丞相的官职彻底进入历史。2、历朝历代的宰相 宰相作为对统领百官、总揽政务高官的称呼,在历朝历代都不一样。他既可以是一个人也...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答: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意。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区别: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的一种俗称,不是具体的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

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谁的权利更大?
答: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3、丞相是官职和敬称,宰相仅是敬称。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对应。做个不一定恰当的对比,丞相是古代的国务院总理的正式官职,现在是国务院正副总理的尊称,而宰相则是国务院总理的尊称。向左转|向右转 ...

“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答:丞相与宰相的区别 总体来说,宰相是个制度,丞相是个实质的官名,宰相制度起于春秋时期,完结于明代,明代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形成了“内阁”(文渊阁处在宫内,故名内阁)制度,清承明制,无名义上的宰相制度。历代宰相制度介绍: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宰相。到了战国时期...

宰相与丞相有什么区别,很多人就没明白宰和丞是什么意思?
答:而接手官员的官职名称会因为朝代或者统治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那这些拥有不同称呼,但是却同样拥有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员就被合称为宰相。也就是说宰相既可以指这里所说的丞相,也可以是西周时期的太宰,又或者是先秦时期的相邦……。所以即便丞相这一官职在明朝时期被彻底废除,但是宰相制度却是一直存在的...

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
答:宰相包括丞相。区别如下:一,官衔 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丞相与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后,正式设置丞相。二,人员 宰相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丞相则具体是指某一人。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呢?
答: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吕不韦就曾担任秦国的相国。吕不韦被免职后,嬴政认为相国权力过大,于是暂时废除了相国职务。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宰相、丞相、相国”的区别是什么?一 首先,相对于丞相和相国,宰相并非具体的官名。“宰”的意思是主宰,“相”,本为相礼之人,字义有辅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