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做菜选用哪几种油较为合适? 家里做菜选用哪几种油比较合适?

作者&投稿:禽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米糠油 254°C

茶油 252°C
菜籽油高油酸 246°C

  • ---八成成油温240°C,以上为油炸温度,以下为炒菜温度。

  • ---我是油炸的分割线---

  • 菜籽油精制 240°C

  • 菜籽油压榨 240°C

  • 橄榄油果渣油 238°C

  • 棕榈油 235°C

  • 玉米油精制 232°C

  • 花生油精制 232°C

  • 麻油半精制 232°C

  • 大豆油精制 232°C

  • 葵花籽油精制 232°C

  • ---7成油温210°C,以上温度为炒菜干煸爆炒温度。

  • ---我是炒菜的分割线---

  • 葡萄籽油 216°C

  • 橄榄油特级初榨 191°C

  • 猪油 182°C

  • 黄油 177°C

  • 麻油未精制即小磨香油 165°C

  • 玉米油未精制 160°C

  • 花生油未精制 160°C

  • 大豆油未精制 160°C

  • ---4成油温120°C,滑炒温度(滑油)。

  • 亚麻籽油未精制 107°C

  • 葵花籽油未精制 107°C
  • 以 

  • 做个常用油发烟点排序。

  • 各种用油一目了然。大概分成三档,适合油炸,适合炒菜,适合凉拌。


油温几成通常被称为"几成热"每成热约为30度左右,并不是说某个油达不到这个油温,只是它一边升温一边在用力冒烟。经过工业精制的油,基本都能达到232°C,满足中餐一般的使用。

油的制法大概分压榨和浸出,目前市面上基本都是经过再精炼的,其实两者就差不多了。有些人觉得压榨的香,我觉得差不多。



既然说菜和油搭配的话,不同的还是有特定搭配的。随便说一下。
菜籽油/花生油 240°C:
菜籽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菜油,舌尖中国二心传里面的菜油就是徽州木榨。
我国是菜籽油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1999年前市场份额40%,目前是20%左右。

油菜主要分夏播和冬播,

顺带一提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


菜油黄澄澄的,香气特别强,我国顾客特别喜欢菜油这个风味,而精炼过这个味道就消失很多。
导致国内市场特别有意思的一个特点就是,乡村粗榨的低等级菜籽油的每年出货量,比高等级精炼菜籽油要大得多。


花生油和菜籽油、芝麻油类似,特别香。油品好,不饱和脂肪酸高。炸东西也挺好,就是较贵。

很想提一下X花的营销真是很厉害,特别的花生香(直观的商品特色)、国宴用油(专家效应)、强调压榨非转(当代食品安全痛点),完全抓住了家里老头老太的心。(和油品厂商无利益相关。单纯一说。)


  • 四川辣椒红油必须用菜籽油炸或者花生油炸。豆瓣老油最好也是菜籽油。

  • 四川火锅红油一半是菜籽油(清油火锅),一半是牛油制作(牛油火锅,也有叫老油的)。

  • 舌尖中国也说了徽州臭豆腐要用菜油才好吃。

  • 炒青菜用菜籽油也特别好,好吃的菜包子里都是菜油。

  • 既然是烟点高,油炸是不错的选择。江浙沪名小吃萝卜丝饼不用豆油用菜籽油炸,好吃的没魂。我吃过以苏州黎里为佳(夏天没有,夏天只有油墩)。

  • ↑没找到我自己吃的用菜油炸的照片,菜油炸的更加金黄。找的图。今年冬天我去吃一下。
    ↑再放一张菜油炸油墩。特别烫,但真挺好吃,外面是糯米。自己照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棕榈油235°C:
    棕榈油主要是拿来炸方便面。因为是饱和脂肪酸很多,不容易变质。但是凝固点的温度比较高,我国秋冬季常温单一棕榈油就凝固了。

    油温烟点高,235度,所以油炸特好。

    棕榈油是生产效率最高的油类,同样单位面积生产的油是大豆的九倍,作为油料作物目前产量是的全球第二——便宜。

    因为便宜加容易凝固的特性,国内主要用来做调和油,价格便宜量足看着也不错。

  • 提供一条开店做炸物的油配方:棕榈油20%,牛油10%,猪油30%,植物油40%.

  • ↑这条配方炸出来的东西香酥脆、又便宜。适合炸土豆,洋葱圈,鸡排,脆皮炸鸡。找的图

    大豆油、葵花籽油230°C:
    大豆油是全球产量第一的油,因为转基因争议颇多的油。

    主要产区来自巴西米国。我国东北的油根本不够炼的。

    老的大豆油有股豆腥味,但精炼调配后的大豆油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味道。
    国内菜馆用的基本都是豆油,因为便宜。全国炒菜No.1。

    葵花籽油用法和大豆油类似,不过显得更高级更香一点,有些斋菜会为了香气采用葵花籽油。

  • 油类基本款。

  • 炒荤菜用豆油好。

  • 凯撒沙拉酱/蛋黄酱是用葵花籽油,但是也有用味道温和的橄榄油替代的。

  • 苏东坡《物类相感志》:豆油煎豆腐,有味。

  • ↑东江酿豆腐。客家菜必点。豆油混合猪油,豆腐混合猪肉,营养均衡又美味。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橄榄油/葡萄籽油191°C:
    欧洲菜基本标准油就是橄榄油,普通的那种,不是初榨。请务必区分。
    还有我们国家吃的橄榄是橄榄科,外国榨油橄榄是木樨科,差别很大不要拿中国橄榄去榨油。

    现在市面上的橄榄油主要是以特级初榨(extra virgin)为主流。因为已经被包装成最健康的油品,卖的特贵。特级初榨橄榄油烟点比较低,并不适合中国人高温炒菜,比较适合西餐煎烤和凉拌。

    比较适合中国炒菜的是橄榄果渣油(pomace,也有叫二次榨取橄榄油),烟点238°C。且橄榄的味道也会淡很多,但市面并不多见,很多超市根本没有。大家不懂也不买。

    市面上比较好买的是纯橄榄油。

    ↑三种橄榄油比较。特级初榨烟点最低最不适合中国烹饪习惯,注意看英文学习区分。找图再P的


    初榨橄榄油有一股浓郁的橄榄味,做中国菜可能吃不惯。葡萄籽油也是,我第一次吃葡萄籽油老觉得有股怪味(个人观感)。

  • 西餐大部分基础酱都是使用初榨橄榄油,无论是罗勒青酱、番茄酱、加泰罗尼亚风味酱都采用的是初榨橄榄油。

  • 番茄凉拌加初榨橄榄油很合适,与番茄相得益彰。

  • ↑ 简单纯正的欧风沙拉 = 初榨橄榄油+雪莉酒醋+番茄+罗勒。菜谱翻拍。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美乃滋蛋黄酱也可以使用非初榨的纯橄榄油。用初榨橄榄油做蛋黄酱主要是大蒜蛋黄酱这样风味较强型的。



  • 猪油182°C:
    中餐标准油之一,又分板油、肥膘、背油。如果讲究,很多中餐必须用猪油做。

  • 比如清炒虾仁,因为白。

  • ↑手剥河虾仁我觉得才算清炒虾仁。肉质鲜美比海虾强多了。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比如炒蔬菜、蒸鱼、油爆虾、点白粥,因为香。蔬菜放入油渣也是同一道理。

  • 猪油拌饭还需要说吗?

  • 而且中国的点心用猪油起酥才是正道。尤其是大饼,猪油和葱、面粉分外的搭。

  • 很多专做炸物的店,油炸用油都要加入猪油,一般占三成比例,以有效增加香味,炸出来的东西色泽金黄口感酥脆。但猪油比例不能太高,否则冷了会很油腻。(可参看上面的炸物配方)

  • 很多面条、馄饨汤都要加入猪油才好吃。

  • 日本人特别推崇背油,拉面汤里要混入猪油才能白白的煮到乳化,特别浓郁。不过把汤打包回家放冰箱一夜,就会发现这碗汤里有很多很多油。



  • 黄油177°C:
    西餐标准油2。来自牛奶的乳脂肪团,天然奶香,动物油脂。

  • 黄油煎的蘑菇比植物油、猪油的更好吃(我觉得)。黄油和龙虾(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是绝配。

  • ↑黄油煎蘑菇,超简单的做法。哪怕是用便宜的杏鲍菇也很好吃。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拿波里肉酱,也就是番茄意面酱,指定使用黄油。

  • 动物油脂都特别适合拌饭这种碳水化合物,《深夜食堂》里黄油拌饭简单又好吃。同理黄油做的奶油白酱做焗饭也特好吃。

  • ↑黄油酱油和米饭。微波炉1分钟就可以成功深夜发吃。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黄油还能有效的增加汤汁的粘稠度,芡或胶原不够的话加入黄油,能乳化形成厚重的口感。

  • 藏区的酥油和黄油差不多。酥油茶、黄油咖啡都是冬天很好的补充热量的饮料。

  • 黄油在蛋糕西点的作用无需多言。



  • 芝麻油165°C:
    人类最早栽培的油料植物,没有之一。四千年前人类就开始种芝麻了,我国则是东汉开始种植。(本知识来自于果壳)。芝麻油又分冷压、大槽、小磨香油。小磨香油最佳。

    芝麻油味道香,但不耐热,香味XX酚一受热就挥发,故不适用于炒菜。
    ↑古法小磨香油就这样,真的香,现在不多见了。找的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 多用于凉拌,加一点很香,但是不要多加,加多了反而不香。

  • 粤菜有“麻油包尾”的讲法。就是上桌前在锅里加入麻油达到增香、增润的作用。一般其他菜系勾芡菜也要用出锅加香油。

  • 我一直不知道四川火锅油碟用纯麻油是不是正宗,但是有些专门封装好油碟的成分标明,麻油是和玉米油豆油一起调配的,麻油成分仅30%。

  • 北大路鲁山人(日本美食家)说炸天妇罗的油,是要用芝麻油混合山茶油30%炸的,我不懂这样是不是对,供参考。

  • 一些冷门油类。
    茶籽油:又叫山茶油。全球90%的茶油来自中国,主要是湖南人民爱吃。不饱和脂肪酸比橄榄油还高,而且分子比较小,吃着不腻。民间有坐月子吃茶油的说法。但是产量少,贵。农民也不太爱种,年景不好每亩只能产10斤茶籽。
    不过这几年每个牌子都在抓茶籽,用高产林。未来会好些。

    胡麻籽油:国内只有陕西甘肃宁夏内蒙等省份吃,尤其是宁夏。胡麻耐高寒耐干旱,是西北油。味道很浓,适合土豆茄子什么的。不适合青菜。

    芥花籽油:芥花籽油 canola oil。学名叫做低芥酸菜籽油,没错就是菜籽油。主要是以夏播芥菜为主流,主产区在内蒙。是所有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但是它还是个菜籽油,风味没那么强。


    用油两个心得:

  • 有味者使之出,无味者使之入。by袁枚

  • 荤油炒素,素油炒荤,相得益彰。
    动物油配海鲜,增加丰腴的味道。

  • 同种油炒同种菜

  • 之前说的菜油炒油菜(上海青是叶用种,榨油的是油用种),豆油煎豆腐都是这样,蒸饭煮粥时放点米糠油也是绝佳选择。
    同种油炒同种菜让食者觉得味道浓郁又浑然天成。

    买油的渠道
    现在买油基本都在网上买,要不就在银行买理财有送。

    猪油什么的就自己炼了,每次买肉把肥膘剔下来冷冻,攒多了加姜炼一下。因为是饱和脂肪,所以长久放冰箱不容易坏,半夜下面条下速冻馄饨,事半功倍。

    尽量不要自己榨油,没精炼吃太多对身体不好。
    家用榨油机榨出的油真的比浸出油健康吗?毛油可以直接食用吗?




    必须的建议:
    如果想保持健康,无论你家是葡萄籽油还是橄榄油还是亚麻籽油,最好都做到少吃点油,这点远远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链长度要重要的多。中华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吃油最好少于30g。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少吃点油比什么都强



    现在我家里有点什么油?
    200ml香油,拌菜总要用点
    250ml初榨橄榄油,网上打折带
    250g黄油。意大利面和蘑菇时用,炒蛋也很好吃。
    500g猪油,炼的。还有一点牛油,买的牛腩太肥了。
    1L乡镇压榨菜油,去周边乡镇买着玩的
    2L某品牌菜油,炒菜用的
    1.5L葵花籽油,丈人非要买,说豆油转基因
    5L大豆油,银行送的

    7月11日增加,一些油类业界的小事儿。来自懂行的人。

    1.国产大豆不榨油
    国内生产的大豆,现在都不太拿来榨油了。榨油的都是进口大豆,便宜。我国种大豆的人很大一部分都去改种玉米了,亩产高收入高。国内大豆只有东北自己榨油自己吃。

    2.花生油为毛这么贵
    03年花生油和豆油差2000元每吨,到了现在基本差价7000块都是常事。因为花生原料价格高了。
    原料价格高是因为对花生的加工在不断进步,如果榨油剩下的花生渣只能饲料,但是做成花生饮料,花生酱、麻辣花生,毛利更高赚的更多。
    出现了一个食品厂和油厂争原料的情况,价格就高。

    而且因为花生自身有一个特性,就是非常容易识别的花生香。靠这个花生香就能抢占市场,获得比其他油更多的利润。除了文中提的X花牌,其他品牌也在抢花生油的市场。比如益海X里胡X花,比如金X鱼外婆乡小榨。

    尽管我国花生产量不停在增长,但是价格还是居高不下。

    3.悲催的葵花籽油。
    葵花籽油一直是我国传统高端油,烟点又高,又利于人体吸收。
    但挺不错的油因为没有什么特色的香味,受到了玉米油、大豆油的强力冲击。

    多X本来是葵花籽油的老大,进入时间早市场份额高,但是在玉米油的冲击下,行业老大又没啥成本优势。现在只剩原来的1/3份额了。现在多X用葵花籽和橄榄油做调和油了。

    4.利润很高的芥花籽油。
    上文介绍芥花籽油说了,它就是菜油的一种,低芥酸的夏播油菜制成。
    市占率最高的是多X,还有刀麦等。多X的芥花籽油产区主要是内蒙呼伦贝尔,采购自海拉尔,采购菜籽油成本并不贵。

    但是标上芥花籽油之名,再在瓶子上写好美国FDA宣布芥花籽油高不饱和脂肪量,可减少冠心病非常健康blablabla——就可以卖的非常贵啦。

    5.单一油做形象,调和油做销量。单一油做利润,调和油做份额。
    基本上调和油便宜,卖的快。主要调和都是用大豆油菜籽油棕榈油什么的。而且因为单一油没什么太大差别,但不同搭配组合的调和油比较能够创造独特卖点。

    主流油品公司的产品矩阵式,推出一个单一油,比如花生油橄榄油玉米油,显示自己某油类专家的形象。然后再推出2~4个单一油调配的调和油种类,抢市场。

    各种调和油抢市场的玩法↓

  • 强调比较香的:以花生、茶籽、菜籽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 强调比较贵的:鱼油、橄榄油、藻油为主设计的调和油

  • 强调健康的:橄榄+茶籽,橄榄+玉米,亚麻籽+玉米 设计的调和油

  • 强调多合一的:1:1:1,五合一,五珍宝

  • 强调脂肪酸配比的:脂肪酸平衡,欧米茄3,高不饱合等等

  •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金X鱼调和油1:1:1 又便宜又有口碑传播的效果,打一个性价比。

    还有成功案例就是营养物质添加,比如植物甾醇玉米油,比如DHA添加什么的,比如维生素AE添加(其实维生素E是抗氧化剂)。

    现在市场也有所谓高级调和油,比如橄榄油调和葵花籽油,超高亚油酸什么的。就是上面说的强调健康型。



一、常见的食用油各有哪些优点?



1、花生油



花生油色泽清亮透明,气味芬芳可口。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含酸达80%以上,且脂肪酸构成非常好,易于消化吸收。常吃花生油可以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预防心血管疾病,是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食用油脂。

2、大豆油

大豆油色泽较深,有轻微豆腥味,加热时易产生泡沫。大豆油脂肪酸比例较好,亚油酸含量丰富,能有效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大豆油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也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质食用油。

3、菜籽油

菜籽油,深黄色或棕色,但脂肪酸构成不平衡,并含有芥酸和芥子甙等不利于生长发育的物质,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食用时,建议与富含亚油酸的其他植物油配合食用,提高营养价值。

4、橄榄油

橄榄油盛产于地中海沿岸,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丰富的油酸有促进胃肠道收缩,保护肠道粘膜,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缓解便秘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5、玉米油

在欧美国家,玉米油是高级食用油,享有“健康油”、“长寿油”的美称。玉米油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含量60%以上,能够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夜盲症、干眼病等多种功能。

6、调和油

调和油是根据油的化学成分,在普通食用油基础上,根据设定的功能特性加入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功能特性的其他食用油,具有功能特性突出、脂肪酸配比合理、营养价值高的特点,是消费者常用的食用油

二、你是什么人,就吃什么油
不同油脂的最大差别在于脂肪酸的种类和构成比例不同,世界卫生组织首推的健康食用油脂肪酸比例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 = 8:1:1,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亚油酸 = 1:4-6,这样的比例有着健体益寿的功效。

吃什么油,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健康的食用油才是最合理的。

比如老年人可以尽量选择花生油,因为花生油中的锌元素可以帮助老年人激活脑细胞,增强记忆力;心脑血管患者可以尽量选择橄榄油,因为橄榄油中含量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对保护心脑血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血脂患者可以尽量选择玉米油,因为玉米油中的植物甾醇能防止胆固醇附着在血管壁上,避免血管硬化。



花生油是由花生压榨生产的具有香气浓郁的食用油,色泽金黄或褐色,所以当你打开油壶盖时一定会闻到一股浓郁芬芳的花生香气,这是花生油的最大特点。同时花生油中锌的含量是其他食用油的数倍,因此非常适合大众补锌的需求。花生油还富含白藜芦醇,单不饱和脂肪酸和B-谷固醇,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非常适合中老年人日常食用。

调和油单从名字上看我们就知道是多种不同的食用油按特定的比例调和而成的,一般情况下调和油会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复杂工序制作而成,可以将各种食用油中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集中在一起,避免膳食脂肪酸不平衡,造成营养不均,相比其他食用油营养更加全面,性价比相对更高。

玉米油是由玉米胚经过脱酸、脱胶、脱臭、脱色、脱蜡等一系列工艺后制成的植物油脂,颜色呈金黄清澈,味道清香扑鼻,玉米油的油脂成分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是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而且玉米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具有很强的抗老化功能,有很好的美艳皮肤的作用,是皮肤滋润、充盈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同时玉米油富含的谷固醇和磷脂有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增强肌肉、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等功效,由于玉米油的高营养好味道且不易变质的特点,在欧美国家被作为高级食用油而广泛食用,一直有“健康油”、“放心油”、“长寿油”等美誉。

大豆油是从大豆中压榨提取出来的一种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大豆油的颜色为浅黄色,质地清澈且透明,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所以大豆油属于高亚油酸型植物油。



炒菜,哪种油最好?如果你有经济能力,因为它有点小贵,那就是茶油好。
对现代人来说,营养过剩、怕长胖,选择最好的食用油,当然是不含胆固醇的高不饱和脂肪的油,易消化、又好吃,还不长胖,这就是中国的国油——茶油。


一、茶油炒菜,菜更香,因为茶油烟点在220度以上,为食用油之首,茶油炒菜,温度高,无油烟,所以更香更健康。茶油更可用来凉拌,有减肥效果。
二、茶油,还能去腥提嫩去膻提嫩,胃口好,吃饭香,心情好。
三、茶油能润肠通便,加速消化,在体内不沉积,当然就不容易长胖,适合女人与老人。
四、茶油,不含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为食用油之首,吃茶油,不长胖,适合现代人群。
五、茶油可早晚各服用10ml左右,更有助于帮你消化,加强肠胃蠕动,防止便秘,达到排毒排油减肥的效果。适合现代压力山大的现代都市人。
六、茶油,含有角鲨烯、维生素E、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吃茶油还有抗衰老,美容养颜的作用。对降三高与心脏血管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适合现代爱美的都市人。
七、茶油属木本植物油,在中国已经使用了几千年,不存在转基因,更健康,更安全。
八、茶油,还有更多的美容、保健、医用价值。


注: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压榨纯茶油,切勿购买调和或浸出茶油



第一:大豆油—不适合炒菜

实验证明,常见的四种食用油(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产生油烟浓度排名为:大豆油 >玉米油>菜籽油>花生油。

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烹调条件下,大豆油产生油烟的浓度及有害物种类和总浓度都明显高于其他3种食用油,因此建议家庭在高温烹调时尽量避免选择大豆油。

健康吃法:植物油怕热,最好只用来低温烹调,如做面点、拌馅。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二:菜籽油—不合适凉拌

茶籽油和橄榄油十分类似,均属于高油酸型植物油,其油酸含量甚至比橄榄油还高,可达80%以上,营养价值、食疗功能两者不分伯仲。由于有一股“青气味”,所以不适合直接用来凉拌。

健康吃法:菜籽油吃法最普通,可以采用红烧、油炸、烘烤、煸炒等多种烹饪方法。

注意事项:菜籽油开瓶后要尽快食用,放置过久,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破坏,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

好在菜籽油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E,能增强抗氧化作用,使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变质。但还是建议尽量买小瓶装,买后尽快吃完。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三:玉米胚芽油—烹炒和煎炸

玉米胚芽油是从玉米胚芽中低温萃取出的油,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适合快速烹炒和煎炸食品。

高温煎炸时,玉米油很稳定性,炸好的食物香脆可口,炒的菜肴既能保持原有的色香味,营养也不易流失。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四:花生油—最适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各类脂肪酸所占比重比较平衡,因此算是均衡型植物油。

压榨生产的花生油香气浓郁,其中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保存较多。

健康吃法:适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尽量还是避免高温油煎和油炸。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五:芝麻油—凉拌、蘸料

用芝麻炸出来的油,比花生油还要香,同时富含维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不过通常不用来炒菜,常用于凉拌、做汤、拌馅等,都是最后才加入的。

健康吃法:凉拌、蘸料,且芝麻油的香气经不住高温加热。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六:亚麻籽油—凉拌

亚麻籽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远远高于深海鱼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称“陆地鱼油”!

健康吃法:凉拌,因为亚麻籽油易氧化聚合,最不耐热。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七:橄榄油—凉拌、烘培

橄榄油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为人体提供营养的油脂。研究发现,橄榄油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降低外围血管疾病。

健康吃法:凉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级初榨橄榄油,最好只用于凉拌或做汤。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八:猪油、黄油、牛油—加工面点、煎炸

猪油为饱和型食用油,和它类似的还有黄油、牛油等动物油,以及棕榈油、椰子油等植物油。由于饱和程度较高,这类油脂的耐热性较好,长时间受热后氧化聚合较少,这是最为突出的优点。

健康吃法:这类油脂常被用来加工面点、煎炸食品,打造酥脆的口感。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九:茶籽油—东方橄榄油

茶籽油又名山茶油,山茶油在营养价值、食疗功能方面并不逊色于橄榄油,并且价格便宜,算得上物美价廉,因此又被称为“东方橄榄油”。适合所有人,尤其是儿童以及“三高”人群。

健康吃法:山茶油耐热性较好,适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凉拌菜。山茶油适合与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哪个更适合炒菜?大厨教你怎么选油
第十:小麦胚芽油—酱汁、蘸料

小麦胚芽油味道鲜美,富含维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麦胚芽油还富含多不饱和的欧米伽6脂肪酸,该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皮肤及毛发生长,有益骨骼健康。

健康吃法:可以用来做酱、酱汁和蘸料,最好不加热!



家庭做菜用什么油好~

  食用油是我们日常烹饪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近年来地沟油事件频发,食用油安全问题令人担忧。那么家庭做菜用什么油最好呢?食用油什么牌子好呢?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健康食用油的标准和食用油的健康吃法,并推荐六种最健康的食用油以及最好的食用油品牌,让你不再纠结吃什么食用油好了。
  六种最健康的食用油
  NO.1 核桃油核桃油新鲜纯正、口感清淡、营养价值丰富,脂肪酸组态近似母乳,易被消化吸收,是儿童发育期、孕期及产后康复的高级保健食用油。
  NO.2 食用橄榄油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食用橄榄油有助于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NO.3 花生油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可改善人脑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NO.4 芝麻油芝麻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和亚油酸,经常食用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并保持春青
  NO.5 菜籽油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因此它所含的亚油酸和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能很好地被机体吸收,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
  NO.6 茶油茶油能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对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有明显疗效。还具有养颜护肤等功效,对产妇复原能够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健康食用油
  一般而言,我们日常食用的传统食用油都是非转基因食用油,最健康的食用油应该是内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当然,如同时含有多种其他营养成份则更好。目前最健康的食用油主要有核桃油、橄榄油、芝麻油、花生油等等,而营养成份搭配较好的是那些多种食用油按适当比例掺和的调和油。下面来看看判断健康食用油的三大基本标准吧。
  食用油的健康标准
  饱和脂肪酸含量越低越好
  饱和脂肪酸是人体需要的,植物、动物食品都含有饱和脂肪酸,而动物食品含得更多,平时我们吃蛋奶肉鱼已经吃进去很多,所以食用油要选饱和脂肪酸含量少的。如果摄入的饱和脂肪酸过多,会增加血液的胆固醇、甘油三酯。
  单不饱和脂肪酸越高越好
  食用油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它像车子一样拉着胆固醇、甘油三酯去参加生化反应,从而代谢掉。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好的叫高密度胆固醇,坏的叫低密度胆固醇,而油酸只拉走坏的,不拉走好的。所以,食用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越好。
  亚油酸与亚麻酸之比4∶1
  亚油酸、亚麻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但又是必需的,那么只要均衡饮食,保持杂食性,就可满足。它俩之间必须有个最佳比例,这个最佳比例就是4个亚油酸∶1个亚麻酸。若达不到最佳比例也不能相差太远,不然会增加身体炎症、过敏等反应。

橄榄油

橄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达83%。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患大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推荐
橄榄油应成为中老年人食用油的首选。
用法
橄榄油含有清淡香味,适合制作凉拌菜。也可用水煮菜后,浇上橄榄油食用。用橄榄油炒菜时,油温不超过190摄氏度时,橄榄油不会受到影响。
用量
建议每天或隔日进食橄榄油,每日总量不超过35克。
花生油

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0%。花生油价格相对于橄榄油低,且更耐高温。
推荐
对价格敏感者,可用花生油作为主要烹调油。
用法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花生油,油烧到7至8分热即可,避免出现烧到冒烟的程度。
用量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豆油

豆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较低,约为20%左右。
推荐
豆油和橄榄油交替食用,可有效补充豆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的不足。
用法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豆油,微微烧热后烹调。
用量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等中老年朋友每日不超过20克。
菜籽油

人体对菜籽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但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对较高的芥酸,影响其营养价值。
推荐
尽量进食低芥酸菜籽油。
用法
将炒菜锅烧热后倒入菜籽油,并多烧一段时间,让部分芥酸挥发掉。
用量
每日总量不超过25克。
三个最易犯的错
长期只吃一种油
橄榄油富含油酸,其作为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性质稳定,不容易被氧化,有利于心脏及血管健康。但是,不同油品营养也不同,像橄榄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较低,平常只吃这一种油可不行!
橄榄油应与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亚麻籽油换着吃。

油上加油
食用油作为纯能量食品,过量使用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家用烹调油最好每日限制在25~30克/人(即家用的汤匙3汤匙左右)即可。拌菜只用一种油即可。

做菜用什么油最好
答:然而,由于其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还含有胆固醇,因此老年人和高血脂患者不应选用它作为烹调油。调和油:最适合日常炒菜 调和油也是一类油脂的总称,它们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其中以大豆油和菜籽油为主,加入少量花生油以增加香气的调和油比较常见;也有以葵花油和棉籽油为主的调和油。...

做饭用什么油
答:大豆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特点是成本低出油大,油脂营养价值高。适合一般的炒菜或者在肉汤里加入一定量的豆油,口感上会更加。但是大豆油不耐高温,所以油炸系列的烹饪不适合用它。 橄榄油:橄榄油可以说是非常优质的绿色环保食用油了,它的脂肪含量低适合三高人群,含有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加大了对人体的...

炒菜到底用什么油最健康?
答:在选择炒菜油时应该优先考虑油的脂肪酸成分、抗氧化物含量和对身体的影响等因素。1. 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含有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对心血管系统和抗衰老都有一定的益处。此外,它的烟点较高,适合多种烹饪方式,尤其是煎、炒、炸等高温烹饪。2. 橄榄油 橄榄油也是一种较健康的炒菜油,...

家庭怎么选择食用油
答:家庭选购食用油最好要根据用途来选择,有些食用油适合炒菜,有的适合油炸,有些只适合凉拌用,不同种类的食用油差别很大,选对了做菜更香,油烟更少。按照油脂的来源,食用油大致可以分为动物油和植物油。在选食用油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择动物油和物质油,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两大种类食用油之间的...

炒菜哪种油最好?
答:炒菜,哪种油最好?如果你有经济能力,因为它有点小贵,那就是茶油好。对现代人来说,营养过剩、怕长胖,选择最好的食用油,当然是不含胆固醇的高不饱和脂肪的油,易消化、又好吃,还不长胖,这就是中国的国油——茶油。一、茶油炒菜,菜更香,因为茶油烟点在220度以上,为食用油之首,茶油炒菜...

炒菜用什么油?
答:一般应该选用植物油作为烹调油,最好选用橄榄油、小磨香油、亚麻籽油、花生油等等油酸、亚油酸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食用油中所带有的饱和脂肪,双不饱和脂肪和单不饱和脂肪的占比是3:4:3,在其中带有的单不饱和脂肪,大约是茶油的一般总数。食用油带有的维生素E,味儿好,耐温性好,合适用于做烧菜。

...调和油…这些生活中常吃的食用油,做菜哪种味道更好?
答:大豆油,色拉油,调和油,花生油烙饼、蒸花卷、拌馅很香。

炒菜用什么油最好还健康
答:一、茶油炒菜,菜更香,因为茶油烟点在220度以上,为食用油之首,茶油炒菜,温度高,无油烟,所以更香更健康。茶油更可用来凉拌,有减肥效果。二、茶油,还能去腥提嫩去膻提嫩,胃口好,吃饭香,心情好。三、茶油能润肠通便,加速消化,在体内不沉积,当然就不容易长胖,适合女人与老人。四、茶油,不...

经常在家做饭选择哪一种食用油比较好?
答:要是我的话,那肯定是选择花生油呀,而且自己老家榨的那种花生油的话炒菜更香,有时候一往锅里倒油,就可以问问浓浓的花生香味。但是呢,据调查研究,说是花生油里缺少一种什么元素,所以呢,这时候就要混合一下其他种类的油,也就是偶尔吃上一两顿玉米油或者豆油之类的,但是呢,长期主用油的话,...